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策略
——以宁津县为例

2023-04-05 20:50苑玉金
南方农机 2023年6期
关键词:块茎种薯马铃薯

苑玉金

(山东省宁津县长官镇政府,山东 德州 253409)

马铃薯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并且块茎淀粉含量高、热量低,不仅可以作为蔬菜食用,还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受人们的欢迎。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要科学分析土壤环境,分析土壤水分、温度及土质等条件,同时做好品种选择、催芽切块、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与质量[1]。

1 宁津县概况

宁津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辖区面积833 km2,人口47万。宁津县地处平原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光照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种植。

宁津县全县耕地面积约84万亩,粮食种植面积约129.6万亩,总产量约74万t,重点发展马铃薯、蔬菜、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宁津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 000亩,是当地重点产业,马铃薯种植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宁津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宁津县发展马铃薯种植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突出,比较效益高。根据农业部门的测算,种植1亩马铃薯的成本投入为600~700元,亩产2 800 kg左右,按正常市场价1 000元/t计算,亩产值约1 400元,纯收入约700元。宁津县适合种植马铃薯的耕地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亩产值约500元,纯收益仅200元。可见,宁津县种植马铃薯的纯收益要高于种植小麦等农作物。

二是抗灾能力强,节水效果好。宁津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衡,春旱更是时有发生。马铃薯的种植季节比小麦要稍晚,这样就避开了春旱和春霜。同时,马铃薯属于地茎类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天然低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2],而宁津县近年来降雨少,地下水位下降,发展节水农业成为必由之路。种植马铃薯既符合宁津县的县情,又顺应自然规律,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三是市场前景好。马铃薯是老、中、幼各类人群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宁津县人民群众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开发了马铃薯的各种吃法,如蒸马铃薯、马铃薯凉粉等。可以说,宁津县马铃薯种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 宁津县马铃薯种植技术

3.1 选地

马铃薯适宜在轻质土壤中生长,土壤颗粒结构大,保水肥性能好,以沙壤土与壤土为宜,这样的土壤有利于其根系与块茎生长,并且收获也方便[3]。

pH值在5.0~5.5之间的土壤最适宜马铃薯生长;若pH值超过7.0,马铃薯就会减产;若pH低于4.8,则马铃薯生长不正常,边缘干枯或叶片深绿,造成早衰减产[4]。马铃薯根系不发达,吸收水分与营养物质的范围较小,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大量施有机肥,并采取中耕措施,增加土壤的孔隙,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要做到土质疏松、排水畅通、有机物成分高,从而增加根系分布,提高块茎产量。此外,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土壤中要保持适量的盐分,所以在播种前要施腐熟的有机肥[5]。

3.2 种薯的选择与催芽

选择表面光滑、薯皮无破损,重量在50 g~100 g的健康无病害的种薯,若发现芽眼坏死、表皮龟裂,或块茎上有病斑,要及时淘汰。

对种薯催芽使其早熟,在催芽过程中若发现烂薯要及时淘汰,避免播种后发生缺苗断条或病株,确保马铃薯苗壮苗全。催芽时要把种薯和沙土分层间隔放置,以3~4层为宜,环境温度要保持在20 ℃,一般10天左右种薯就会出芽。接着将种薯切块,提高块茎内外的氧气交换量,促进薯块的发芽和出苗。切块时若种薯发生病害,会通过切刀传播给健康的种薯,进而造成缺苗、烂种,所以切块时要及时对切刀进行消毒。切块重量以20 g~30 g为宜,即每块种薯切成3~5块。切块一般选择纵切,确保每块顶端都有优势芽眼。

3.3 科学播种

播种是马铃薯种植的关键环节,一般播种时间为4—5月,若气温较低或遇霜冻天气,要适当调整播种时间。马铃薯对水分较为敏感,应根据苗情保持马铃薯湿润,以提高出苗率。若遇干旱天气要适当浇水,但不能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浇水。若开沟种植,挖沟深度在3 cm~5 cm,要保持适当的种植密度,一般行距为70 cm,株距为50 cm,栽种密度保持在38 000株/亩~41 000株/亩。栽种前要施足底肥,马铃薯喜有机肥与钾肥,底肥可每亩地施2 000 kg有机肥、10 kg钾肥与20 kg尿素,氮磷钾比例一般为5∶2∶11。若是套种,播种后要起小垄。

播种后要在地表喷洒高脂膜,从而保持适当的地表温度,提高出苗率,薯苗出来后要及时培土、除草并疏松土壤,并在幼苗根部培少量的土壤。此外,为避免种薯遭受病菌侵害,要在土壤中喷洒高脂膜,从而提高马铃薯抗病能力[6]。

3.4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促进其健康生长。种植25天左右,要及时放苗、除草。在幼苗期地垄中易生杂草,若不及时清除,那么杂草就会抢占生长资源,影响马铃薯的水肥供应,导致马铃薯生长速度变慢,并且杂草易滋生虫卵,影响马铃薯的生长,造成减产。此外,在马铃薯苗长到13 cm及开花前,应分别进行一次除草[7]。

马铃薯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不相同,幼苗期因叶片与根茎较小,需要大量的肥料,所以在幼苗期肥料要施足,保证幼苗茁壮成长。同时,应及时关注马铃薯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追加化肥,如马铃薯开花期需要大量的养料,可追肥一次,也可在叶面喷洒生长素,从而保证花期所需养料供应[8]。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土壤含水量,要科学灌溉。如在开花阶段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在马铃薯开花期要增加水分补给。在灌溉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量,切忌灌溉过量,以避免枝叶、根茎溃烂。

3.5 科学储藏

马铃薯成熟期在9月中旬,收获后要科学储藏。传统的窖藏易造成马铃薯损坏,影响经济效益,要探索科学的存储方法。当前,常用的马铃薯储藏方法有四种:一是堆藏。选择通风好、干燥的仓库,先进行充分消毒,在中间放置排气筒,将马铃薯放在排气筒周围,然后用木板将四周围住,并保持仓库内空气的流通。二是冷藏。马铃薯存储的最佳温度是4 ℃,湿度要保持在95%左右,所以冷库温度、湿度要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马铃薯的存储。三是沟藏。一般在10月挖沟储藏,沟深1 m,宽1.2 m,放入马铃薯块茎后,在上方盖上土,以保持沟内温度。四是药物方式。将青鲜素与土壤按1.5∶105的比例混合,均匀地撒在待储藏马铃薯块茎上,然后在马铃薯上面铺两层纸板。

4 宁津县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4.1 常见病虫害

4.1.1 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是由茄链格孢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与地表湿度和温度都有关系。染病后主要表现为马铃薯枝叶、块茎受到损害,枝叶出现黑褐色斑块,外圈有黄色轮廓,严重的会导致枝叶、块茎枯死。

4.1.2 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菌引起,导致马铃薯的薯叶、花蕾及根茎受损。该病发生的原因与气候有关,易发生在阴雨天气或地势较低及湿度较大的地块中,一旦发生就会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据观察,晚疫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枝叶与根茎部位,叶面与根茎上会出现黄褐色斑点,并且斑点边缘呈水渍状,出现白色霉层,若不及时防治,将造成整个植株腐烂。

4.1.3 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由细菌引起,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期内都可能发病。染病后马铃薯枝叶变少、植株短小,主要表现为枝叶上出现褐色斑驳,甚至枝叶弯曲,严重的会造成株苗死亡。

4.1.4 蚜虫、二十八星瓢虫

蚜虫是马铃薯生长期内常见的虫害,并且在其他农作物上也较常见,蚜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也是最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二十八星瓢虫的成虫与幼虫都会啃食马铃薯的叶肉,只有表皮残留,呈半透明状,严重的会造成整个地块焦枯。

4.1.5 地下害虫

在马铃薯生长期内,地下害虫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害虫种类也有一定的差异。如小地老虎,啃食马铃薯的嫩叶、幼茎及块茎,造成品质下降;蛴螬,主要危害马铃薯的种块及新结马铃薯块茎,造成品质与产量下降。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是成虫高峰期,7月下旬到9月中旬是幼虫盛发期,该阶段要重点防治。

4.2 病虫害防治措施

4.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是直接处理病虫害,如常见的蚜虫、二十八星瓢虫等。若存在地下害虫,具有较大的传染性,有潜在的大面积减产风险,所以还要做好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在收获马铃薯后进行耕地重新翻耕,破坏害虫巢穴,冻死虫卵。此外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可使用引诱剂来杀死害虫,使马铃薯免受病虫害侵袭,确保马铃薯产量。

对早疫病的防治,选种时尽量选择耐病害的早熟品种,如中薯5号及丰收白等;同时密切关注马铃薯生长情况,合理控制土壤水分与地表温度;定期施肥,炎热天气可在马铃薯上方搭建遮阳棚,防范高温对土壤的影响。

晚疫病多发生在雨季或潮湿环境中,所以要保持种植环境干燥,并选择适宜的土壤湿度、地势高的地方来种植马铃薯,同时及时清除杂草;马铃薯收获后要及时存储到仓库,从源头上避免病害发生。

环腐病只在相同介质中传播,所以要科学管控种薯,避免病薯影响其他的种薯。可采取脱毒技术,避免病害发生。种植前将种薯晾晒7天,并观察是否有腐烂薯块,若有要及时清理。

4.2.2 化学防治

若早疫病严重,就要用药物防治,将药物与水科学配比后喷洒在发病部位[9]。晚疫病一般使用500倍代森锰锌与700倍大生溶液交叉喷洒,将原液与水混合,喷洒在叶面及植株上。环腐病严重时可以喷洒药物,将水与可霉素粉剂按1 000∶1的比例混合,每8天喷洒一次,连喷3次,即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较于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简单直接、见效快,在马铃薯的选种期及后期种植过程中都可使用,但化学防治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对土壤造成污染,也会导致马铃薯薯块中有农药残留,尽管能短期内增加马铃薯产量,但从长期来看会对马铃薯的后期种植造成不利影响,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化学防治要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使用,例如,少量喷洒农药,然后再给予物理防治,以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10]。

4.2.3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防治措施,对防治马铃薯病虫害有良好的效果。它利用生物间的规律,如对于地下害虫及蚜虫等,利用其天敌进行防治,确保马铃薯不受破坏,也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但生物防治技术成本较高,尚未大规模应用,一般选择物理、化学与生物方法结合来治理马铃薯病虫害。

4.2.4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从源头上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措施。从选种来说,尽量选择一代或二代播种,确保出苗壮,从而提高产量;从土壤角度来说,选择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与松土方法,保持土壤良好的活力,使马铃薯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从外界环境角度来说,适时采取除草、保温及灌溉措施,确保马铃薯正常生长。

5 结语

总之,马铃薯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作物,可作为粮食也可作为蔬菜,有着广阔的种植前景。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需要改进种植技术,优先选择健壮的种薯,正确催芽、切块,科学播种,做好田间管理及薯块的存储工作;同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与生长环境,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块茎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定边马铃薯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