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宣讲要多一些“烟火味”

2023-04-06 01:38夏署光
党课参考 2023年3期
关键词:干群烟火二十大

〉〉〉〉〉夏署光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既面向广大党员干部,更要面向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故而要在宣讲过程中增加一些“烟火味”,让党员群众愿意听、愿意学。如果一味追求高大上,就易造成“自弹自唱、自说自话”,最终使宣讲沦为走形式、走过场。对此,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过程中,形式上要“活”、内容上要“实”、话语上要“暖”,努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员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形式要“活”用“小切口”讲好“大道理”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要想多一些“烟火味”,其关键在于宣讲形式上的灵活。要用好线下“小切口”,积极推行“固定+流动”“派单+点单”“线上+线下”“理论+文艺”等宣讲形式,组建宣讲团到文化广场、社区公园、田间地头等群众经常聚集的地方,结合实际开设“微党课”“板凳课”“坝坝会”,创作出“接地气”的文艺作品,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所蕴含的“大道理”,力争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学得进。要用好线上“小切口”,善用互联网、多媒体,打造党的二十大精神“空中课堂”“理论直播间”“云端讲堂”等,邀请名师名家参与宣讲,兼顾群众接受特点,适当采用“网言网语”阐述理论,让网上宣讲更具吸引力,使党的科学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内容要“实”用“身边事”说清“好政策”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要结合乡土实际,用“身边事”说清“好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阐述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部署,但如果宣讲时只知照本宣科念原文,搞生硬尴尬的理论灌输、“填鸭式”的古板教育,群众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变成被动听、应付听,最终结果是对政策一知半解,甚至不知不解。要将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政策研究透、分析透,理清逻辑层次,并将宣讲内容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多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实例佐证,多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政策当成宣讲“活教材”,进行深入解读。要说到群众心坎上,全面勾起群众的兴趣,而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这些政策制定的背景进行纵横延伸,举一反三说通透,一步步上升到理论高度,以“好政策”为引,最终过渡到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各方面内容的宣讲上来。

话语要“暖”用“浸入式”拉近“干群心”

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话语之“暖”,催生“烟火味”之浓,消除干群“隔心墙”,促使干群拧成一股绳,一心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努力以宣讲“春风化雨”之功求实干“满园春色”之效。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容丰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理论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标上的科学设定、工作上的战略部署,宣讲人首要的是要吃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快速系统地加强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真领会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如此才能做到宣讲时对宣讲内容信手拈来。要满怀真情开展“浸入式”宣讲,用“暖言暖语”传递出党的好声音,善从自身亲身经历和感受出发,少一些“官话套话”,多一些“乡音俚语”,增强宣讲的亲和度、感召力;要研究探索从历史、现实、未来等维度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力争做到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触及心灵,达到与群众共情的效果,拉近“干群心”,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效果最大化。

猜你喜欢
干群烟火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Fun in Spring Festival
烟火镇的盛典
下乡扶贫记
烟火镇的盛典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