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3-04-06 03:05王晓娟
考试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情感内容

王晓娟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奠基性质的学科,它能够综合地培养学生的字词基础知识体系、阅读理解思维、语法基础框架及写作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及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教师就要尝试结合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驱动学生展开更高质量的写作学习实践,让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内容获得写作知识,提升写作技能,丰富写作品质,借此来发展他们的写作素养,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原则分析

(一)读写结合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的一种教育理念及教学手段,它旨在让教师将阅读资源迁移应用于写作或者将写作资源迁移应用于阅读中,实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双向迁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白,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需要学生综合地运用各项知识与技能,实现对某一个对象或者事件的完整性描述。因此,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就应该专注于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要保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也能够在写作中了解阅读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而后实现二者的双向融合,助推自己达成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白鹭》这一篇课文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阅读教材中所描写的白鹭生活的片段,出示相应的图画,让学生尝试结合课文中的经典段落进行仿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者身边小动物的活动。通过这种读写训练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描写各种各样的内容,帮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活动中收获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应用。而教师也需要及时评改,发现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不足,而后对他们适时地指导,让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内化写作素养。总的来说,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促使他们站在作者的角度谋篇布局,体会作者的所思所想,能够加深他们的感知和体会,最终便也能落实学生写作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二)学生本位原则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学生本位的原则。换言之,教师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保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得以真正的体现,让整个文本彰显他们的情感思想,这样才能够让整个写作教学更加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在实施写作教学时,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加以落实:一方面,在写作框架的建构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框架中的每一个填充内容都必须是学生基于自身的意识来设计的,这些框架是为了激活学生大脑中写作素材的元素,能够让学生有较为明晰的写作布局和架构,以此来彰显他们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谋篇布局的思路。并且在评价交流环节,也应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对对方的作文提出意见。以这种方式来启发诱导学生,便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较为鲜明的认知,帮助他们获得对所学内容的具象化感悟,能够真正地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借助文字流畅地表达出来。这样的写作内容才更为丰富,写作情感才更为真实,更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写出一篇篇高质量的文本内容。

(三)及时反馈原则

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遵循及时反馈的原则。及时反馈指的是学生在完成了作文之后,教师需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反馈,诊断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以往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关注对学生的反馈或者整个反馈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很容易让学生遗忘,这样也无法起到反馈的价值与作用。而教师在反馈的过程中,既要指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及方向。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及知识基础,对这些内容进行完善、精修,保证让自己的文章尽善尽美。而教师在进行反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诊断语言的丰富性。要能够以更加富有体系及生动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让他们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后在修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明白自己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比如,教师在让学生写完“我的心爱之物”之后,就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反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对方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标点的运用、句子的通顺度等。而后对比自身的写作内容加以反思,了解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再结合老师给出的诊断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感悟和体会。这样才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真正地彰显及时反馈的价值与作用,保证学生在一次次的反馈及诊断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落实他们的综合性发展。

二、 提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分析

(一)厚积薄发——关注素材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专注于他们对素材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具备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而后在写作过程中厚积薄发,运用各种素材将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感、所观所见清晰且具有条理地描述出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为丰富,写作过程更为精彩,能够带动引导学生展开更有意义的写作学习实践,最终达到写作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写作教学“我的植物朋友”中,需要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感受事物,而后来描写事物。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景物描写的手法。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到静物的描写需要以多种感官为基础,而后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序的表达。并且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手法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展开描写。对此,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积累与植物相关的写作素材。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学生在写这一内容时,正处于春季,到处都生机勃勃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大自然,去结交大自然中的植物朋友。比如春天的使者迎春花、河边婀娜多姿的柳树、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等。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拍照或者录制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植物朋友记录下来,形成鲜活的写作素材。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积累素材。由此,教师可以制作植物记录卡,仿照前面四篇课文中对植物特点的描写内容,比如名称、样子、颜色、气味等。让他们用植物记录卡详细记录前面课文中所描写植物运用到的词汇或者经典句子,形成较为丰富的写作资源。最后,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比如学生从生活及阅读教材中积累了大量的有关于描写植物的素材内容。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式着手,将自己的素材进行取舍。具体如下:

1. 抓住所写对象,有特点地写

在确定了写植物开花还是植物叶子之后,就要对相应的素材进行取舍。比如写植物开花的内容,就要留住姿态、颜色及花期的素材内容。写植物叶子的内容,就要留住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素材内容。

2. 按照一定顺序来写

对自己所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排序,按照茎、叶、花、果从下到上或者从上到下的顺序来排列素材。

3. 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

找出含有对比法、比喻法、拟人法、衬托法等方法的素材一一排列,为后续的应用或者仿写做好准备。

如上,教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完成了素材的积累。这样便让学生具备了写作前完备素材基础的能力,有助于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模仿于行——提升仿写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应该专注于学生仿写能力的提升。仿写是学生展开写作的前提与基础,所以教师就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多元化的仿写实践,实现对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技巧的仿写及迁移应用,领悟这些技法运用的真谛。而后在后续的写作实践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整体提升写作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写作教学“写观察日记”中,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在课前,教师要让学生准备好自己喜欢的事物,连续观察它们的变化,而后利用图片或者文字记录的方式来展现变化的过程。而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写作的难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清楚地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仿写。例如,教师可以引入《荷花》这一篇课文,让学生细致阅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找出荷花不同样态的句子,而后展开仿写,让自己的观察日记有着层次变化的特征。如下:

×月10日,荷花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

×月15日,荷花开出了两三片花瓣儿。

×月19日,荷花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月22日,荷花最外面的花瓣已经凋零了,只剩下黄色的莲蓬。

×月29日,黄色的莲蓬已经变成了青绿色,开始长出了小莲子,像漏斗形状。

如上,学生在写观察日记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展示了经典的文章段落,而后让他们展开仿写尝试。从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中明白事物变化特点的具体表现,而后明白写观察日记需要注重的点。在有了这样的仿写能力的基础之上,他们便能够展开更高质量的写作实践,将自己领悟到的仿写能力应用于后续连续一段时间的观察日记写作中,由此便能逐渐提升他们的写作素养。

(三)有条不紊——完善写作思维

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他们语言的表达,还要关注他们内在的思想流露。他们内在的思想能够展现他们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还能够彰显他们的写作思维,这也能够从侧面反映他们的写作水平。所以在实施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写作思想进行梳理,由前往后、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保证他们能够具备较为系统、完善的写作思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更为合理,更加具有可读性,达成他们写作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写作教学“记一次游戏”中,这是属于记叙文的写作内容,需要让学生按照游戏前、游戏中及游戏后的顺序,将游戏过程写清楚。并且在描写游戏过程的时候,还要注重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内容的描写来体现游戏人物的心情。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就应该帮助他们完善写作的思路,以此建构良好的文章结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明晰自己的写作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 你们想要写什么游戏呢?

2. 在游戏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3. 这个游戏的操作过程是怎样的呢?

4. 在游戏结束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教师向学生抛出几个不同的问题,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起游戏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也能够建构起有关于整个游戏活动过程的写作框架。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写作的重点部分,继续引导学生串联迁移,明晰写作的思路。比如,对游戏过程的描写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着手,让他们加以阐述。一方面是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做了什么?另一方面是要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游戏环节。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当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达成了写作思路的基本搭建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搜寻写作素材,搭建写作框架,填补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而后以较为完善的写作思维为后续的写作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轻重有分——提升写作层次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管是写作内容还是写作情感,都需要呈现层次递进的样态,这样才能够体现写作内容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达成主旨与中心的升华。因此,教师在实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帮助学生实现层次化的写作,要让他们明白整个写作内容的侧重点,保证详略得当。对略写部分一笔带过,对详写部分采取合适的写作方式,实现细致化的描述。这样便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为丰富、更有层次,以此来彰显他们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思维。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写作教学“介绍一种事物”中,就应该带动引导学生划分写作的详略。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较为深入的认知,教师就可以引入习作例文《鲸》,让学生分析写作层次性的具体表现。这一篇习作例文从四个方面来描写了鲸,通过使用列数字、做比较的方式,展现了鲸的体型大。而后略写了鲸的进化过程。再通过进食、呼吸及睡觉等三个方面的描写,阐述了鲸的生活习性。最后再通过列数字的方式,描写了鲸的生长特点。这一篇习作例文采用不同的说明方式描写了自己所要阐述的对象,并且将重点放在了“生活习性”的描写上,这样便让整个写作内容更加具有层次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不同写作对象重点应该写什么、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点等。保证学生在写作内容及排版布局中能够轻重有分,让自己的写作内容更加具有层次性。比如在介绍蔬菜、水果的时候,就要将重点放置在形状、颜色、味道的介绍上。可以辅以种类、产地、产量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描写,但是这一部分是属于略写。在介绍玩具、文具、电器的时候,应该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及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当他们在明白了不同内容写作的重点之后,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列举出写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说明方法。比如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分类别等。还可以将这些说明方法对应不同的写作内容,保证学生的写作文章更加具有层次性,更能凸显中心,这样才能够彰显他们的写作思维,提升写作能力。

(五)匠心独运——带动创新之力

教师在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中,还应该保证他们创新创造思维的彰显,使得他们的写作内容更为新颖,更能够彰显他们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结合具体的写作内容,帮助学生大胆联想。使得他们能够想象出新颖的写作内容,将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给写出来,彰显他们的写作思考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写作教学“二十年后的家乡”中,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这本身就是一篇以想象力及创新力为基础的写作内容,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的时候,不能让他们胡乱地联想,而是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联想。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列举家乡变化的具体内容。比如环境、生活方式、工作、航天技术等。借助思维导图,给学生呈现他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分支。再让他们基于这些基础展开联想,尝试将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大胆地表述出来。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在思维导图上填补学生的想象内容,使得他们的联想素材更为丰富。通过这种头脑风暴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渐明晰自己的写作内容,实现深度思考。而后还能够让他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现状进行关联,尝试通过时空对话的方式来引入自己的写作话题。以这种方式,便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新奇,更能够彰显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每一个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就需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他们匠心独运,以更为独特的思路来写出自己心目中二十年后家乡的变化,让整个写作内容更为丰富、更为多彩,更能够彰显小学生想要建设家乡的勇气与决心,彰显整个写作的情感内核,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及素养。

(六)落笔有情——夯实写作情感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现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专注于学生情感的激发,保证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充分彰显自身的情感及情绪。并且还能够运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能够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这样的写作内容才更为丰富,能够有强有力的支撑,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系统的情感体系,借此来提升他们的共情能力。所以在实施写作教学时,教师就要夯实学生的写作情感,让他们在写作时体现自己的情绪,让文章更加富有张力。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写作教学“写信”中,就需要让学生展现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要把握书信的语言特点,第二是要让他们在书信中表达自己最为真挚的情感。这一写作内容其实能够真实地展现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能够让学生明白情绪表达的各种方式。对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信的对象和写信的内容。比如,可以写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也可以写给天天见面的亲人、老师、同学和邻居。写的内容既可以是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小秘密,也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开心。主要是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无法言说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重点表达的是什么?所要描写的中心事件是什么?从这些方面着手,让他们思考写信的主要内容,由此便能够完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在信件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增厚他们的情感和情绪,能够让收信人产生同悲同喜的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掌握情感表达的具体方法,能够让他们在后续的写作过程中明白情感的体现,做到落笔有情,真正地提升写作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应该专注于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化。尝试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与措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明白学生写作能力提升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比如读写结合原则、学生本位原则、及时反馈原则。另一方面,教师就要采取对应的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比如关注素材积累、提升仿写能力、完善写作思维、提升写作层次、带动创新之力、夯实写作情感等。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着手来达成学生的高质量写作,潜移默化地发展写作能力,最终让他们的写作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情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主要内容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