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2023-04-06 03:05马雪亭
考试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

马雪亭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兴教学理念,要及时渗透进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理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挖掘新型的教育活动形式,以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一、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内容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素养是一名自然人在面对社会生活时所体现出来的在知识、技能以及品德等方面的能力和修养。核心素养对人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和价值。从教育层面来讲,核心素养即学生所拥有的不同知识、能力和品德发展的综合水平。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拥有的核心素养即他们在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活动之后应该具有的基本知识、技能,习得的活动经验、数学思想等各方面的素质。小学生无论是从身体发展还是心理、思想发展上都还不够成熟,需要在引导中不断提升和健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视角,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容丰富,涵盖了从知识到情感等不同维度、运算到几何等不同方面的能力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理解。

1. 思维的发展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要拥有学科思维。例如看到一道题,知道往哪里思考,运用哪些知识点;发现新的内容,可以联想到与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系,可以从哪个角度去探究等都是学科思维的体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要在活动中经历思维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实现抽象逻辑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以及布置作业的时候,要认真指导、注重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认真学习,逐步地形成数学思维。

2. 知识的掌握与方法的提炼

在小学数学中,学生要经历从简单知识到复杂、抽象知识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渐清晰数学的本质,掌握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与关系,最终初步了解数学体系。同时,他们经过发现、困惑、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能构建起常见的数学模型,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并能运用这些方法、经验来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他们掌握了方法,学习和应用起来便会事半功倍。同时还要多加关注他们对知识点的吸收和运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在根源上纠正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3. 情感、态度与观念的形成与升华

数学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令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家们的探究精神,以及体会学习过程中渗透的德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使个人修养得到提升,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师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帮助他们培养出积极学习的态度,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融入数学历史,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一起探索数学。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是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越来越多的综合性人才。相关学者在调查研究后曾推测,以后大概只有1%的人去进行专业性的数学学术研究,而更多的人从事的是综合性的工作,这就需要运用到多方面的知识去综合解决问题,因而,学生具备综合性能力尤为重要。也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系统性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和发展他们各方面能力的上乘时间段,故此也是培养其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必需的数学内容,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帮助和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其成长为综合性人才。

另外,目前受考试和环境的影响,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考试成绩,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分数的变化,忽视了自身思维和能力的提升与进步。这样一方面会给一部分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令他们的情绪受分数的控制,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他们的持续发展,使他们变成了只会做题却不会研究的工具。核心素养提出后,学校、教师及家长都从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帮助他们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性。

最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能促使数学活动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强。为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自主思考与探究、收获知识原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过亲身操作才能够完成,这就使得数学活动的操作性体现了出来。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概念已经引起了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正通过多种形式、创新的手段努力做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目前从效果来看仍不尽人意,综合考虑,在目前数学教学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稳步提高。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一些教师的教学观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课堂上仍以自我为主,以灌输的形式将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数学理论与规律,然后直接运用理论与规律完成相应练习,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力的锤炼与思维的提升。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知道机械地记忆与练习,却弄不清楚知识的本质与原理,不仅效果难以提高,还容易产生倦怠心理。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生更容易被有趣、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他们的思维还主要停留在借助直观事物的具象思维时期,需要接受来自视觉或听觉的感官刺激,从而产生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但部分教师没有抓住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中也缺少现代技术手段的辅助,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提不起兴趣,无法集中精神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中,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趣味性

在作业布置上,一些教师仍奉行题海战术,认为大量地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最终帮助他们取得高分,但实际上这种练习模式往往是事倍功半,因为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缺少自主思考的时间,对问题做不到深层次理解,更重要的是会使他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同时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心理。无法感受思维带来的趣味性,更不要说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了。

四、 小学数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要想合理、稳步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要做的是自己对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内容有充分而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寻找新型的教学手段,从而进行教学。教师需要明确的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有的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发展设计并展开,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点为依据,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为目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各方面品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教师要摒弃过去理念中以教师为主的思想,避免灌输式课堂,在一节课中,如果只能听到教师的声音,而感受不到学生半点求知的渴望,那这必然是一节失败的数学课。教师要尽量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自愿、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中去,调动自己的思维探究新的知识,从而构建起数学知识体系,初步形成数学思想。

例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互动上,设计简单而有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逐步探究知识。又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手段,给予学生感官的刺激,使他们享受数学课堂的乐趣。总之,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多样化的培养,从而提高核心素养。

(二)深入分析教学内容

学生在数学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核心素养并不是通过大量机械化练习获取的,而是在发现、探究、解决的过程中渐渐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悉心、耐心的引导与帮助。只有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把握,能够抓住内容的核心来对学生进行指导,才能使他们的数学能力有所发展。所以,教师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对教材和教参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课程标准,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并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比较轻松地进入课堂活动,从中挖掘知识本质,提高数学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时之前,要对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它与之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的联系,了解这一课时在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位置,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然后再结合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几何能力,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通过直观模型或图片等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总结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会更容易,也能及时发现知识之间的关系,找到探究面积的一般方法,这样,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来自对知识的好奇与兴趣,他们只有在感兴趣的情况下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知识。如果他们对实践活动不感兴趣,没有内在的驱动力,那自然学习效率也就不高。所以,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使课堂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构建高效的课堂。

首先,教师可以搭建合作互动的平台,促使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发展能力。在合作之中,各活动对象处于平等的地位,交流起来比较顺畅,他们的状态也会更加饱满,态度也会更加积极,整体会呈现出较高的主动性。而且,在合作实践中,学生能够互相学习,思维在互相碰撞中也会产生新的火花,能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创新,同时使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获得提升。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活动角,然后小组内观察、交流角的特征,在认识角以后,接着组织他们开展比角活动,明确角的大小只和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制作角、认识角、比角的过程,掌握角的有关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能使他们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以数学知识来表达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所以,教师就可以把数学问题与生活经历和现象结合起来,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从课程内容和他们的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激起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组织班级趣味探究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探究班级中成员的身高、体重等,还可以测算自己与父母的年龄之差、年龄之和等,在这些小的课堂活动中巩固其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调查兴趣,当他们完成活动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交流与分享,在交流中对他们的实践活动成果表示鼓励,还可以设置小奖励,从而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实践带来的乐趣。

(四)作业的布置要多样化,有针对性

虽然都在同一个班级内上课,但是学生由于自身成长环境和兴趣特点的不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相同,其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更不一致。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时也应该从他们的真实水平出发,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而且要注意作业要有针对性,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

例如,对注意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点子图迷宫等趣味性作业来培养他们的专注性,在迷宫中由浅入深地设置一些题目,既能满足他们对知识性学习的要求,又能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与培养,一举两得。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邀请他们成为教师的助手,在课堂上由他们来为其他同学讲解一些简单的题目;对思维或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布置一些实践作业来锻炼其操作水平;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设置一些拓展类题目或调查实践类作业,以此来进一步加强其能力。这样,通过给学生布置针对性的作业与活动能够让每名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使每名学生的薄弱点得到培养与锻炼。

(五)注重总结与反思,开展多元化评价

在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总结,及时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再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开展反思和评价活动,以保证后续教学的顺利实施。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呈现梳理后的结果,从而使知识真正内化于心,这也是对他们归纳整理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要针对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表现和状态进行总结与评价,然后还要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自评和互评,自评或互评的角度要多样化,比如,可以对学习进步情况、语言表达情况、合作探究方面以及知识的收获等进行评价,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判断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是否提高等,还可以发现与他人的差距,从而督促其自身进步,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改善。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和评价结果反思教学,发现教学的精彩和不足之处,写好反思笔记,在后续教学中及时做出调整,以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五、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要求,教师要转换教育理念,寻找多种教学途径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数学能力,使他们成长为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促进其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探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