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提问艺术析探

2023-04-06 03:05苟玲玲
考试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情境

苟玲玲

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现象,提问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和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等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化和艺术化。而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提问方法和技巧,并根据学科特点灵活巧妙地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多问“为什么”,少说“能不能”;多鼓励少批评、多启发少指责。

一、 设置问题的情境性

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提问是课堂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教师如何设计情境性问题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问题进行设计,设计情境性、真实性问题。在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情境性问题。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提问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在学生自己思考之后再提问;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出发点;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

(二)设置问题时要注意哪些原则和注意事项

提问要注意时机和环境,即要注意情境性问题的运用,在教学中设计好情境性问题。教师所提的问题不能太简单,而应该具有一定深度。教师应善于提问,并且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维,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在提问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提问时,要留意与课本有关的问题。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不同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

二、 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视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课程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但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当前我国很多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绘画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教学准备不充分

首先,在对一节美术课进行教学准备时,有些老师往往会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学生学到的东西就是老师教的东西。因此,在教学前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做准备工作,比如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本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辅导等。其次,教学前没有让学生去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有些老师在教学前没有详细介绍这节美术课是以什么为主要内容的,也有的老师直接就让学生按照课本上所要求的工具进行绘画。这些方法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美术课堂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积极性。

(二)美术课内容单一

美术是一门艺术,但很多老师在进行美术课教学时,往往会将美术课变成语文、数学、英语的课堂,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要了解美术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可以让人感觉到放松和愉悦。比如在《大苹果》中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外形以及它与其他水果的不同之处后就给了学生一个“大苹果”,让学生把“大苹果”当成一件艺术品。从上面可以看出老师在进行美术课教学时对美术课内容单一问题的处理非常不合理。在现阶段的美术课教学中,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模式以及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自由创作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表现欲望

就目前来看,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把握住“兴趣”这一关键点,导致在课堂上没有表现欲。以笔者在教学中遇到的某一节美术课为例。这节美术课,首先是让学生从教材中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老师将其画到黑板上,然后就让学生进行作画。但令人遗憾的是这节美术课开始之后学生画出来的作品都十分糟糕,比如有的同学拿着一些不符合实际或者说不适合他们自己画的东西乱画,有的同学甚至根本就不会画画。面对这种情况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所在:首先是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肯定;其次才是对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和绘画能力提供方法;最后就是要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四)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够合理,往往会导致学生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这节课,也很难让学生从绘画中获得知识。首先,在对一堂美术课进行授课时,老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还应该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对整个美术课堂进行讲解。其次,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来对自己的讲课方式进行调整。最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美术课,老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和一支笔,让他们在画画之后都能够用这个小本子记录自己的绘画过程。

三、 问题的数量与难易

(一)问好方向问题,引领学生正确思维

学生的思维是以教师的提问方式为前提的,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并通过思考而使得问题得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分析和比较,逐步掌握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问好价值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提问要注重实效,引发学生思考

在课堂提问中,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和经验等情况灵活掌握,巧妙设计,使提问与学生的思维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美术《线条》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法:“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和一张纸,把你认为最美的线条画下来”“请你用这支笔画出一条漂亮的线条”“请问同学们都有哪些好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四、 提问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从情感入手,提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情感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当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时,他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就会不同。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要把握好尺度,使之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上很被动,主要是因为教师提问的方法不对所导致的。

(二)提问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

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补充本节课内容,比如在讲解《色彩》一课中,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观察颜色特征的变化,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时,就可以在课堂上提问:“刚才观察到什么?”“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这样的提问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

(三)提问让学生产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与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一种参与学习活动的愿望和热情,让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例如:在《色彩构图》一课中,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喜欢的东西画在一起吗?”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问题要有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问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比如,对低段学生来说,在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高段的学生来说需要更深入地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兴趣,这样会让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五、 提问语言的艺术性

“一堂好课,是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艺术的语言,而好的艺术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良好的思维反应。因此,我们美术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巧妙提问,运用提问使学生思维活跃、情感得到共鸣。

(一)巧妙提问,让学生“跳起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艺术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为他们创造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提问,并以灵活的方式提问,让学生有机会自己“跳起来”来回答问题。例如:在上《美丽世界》一课时,笔者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美丽’吗?”学生回答:“漂亮!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这种巧妙提问会使学生产生强烈共鸣。

(二)循循善诱,启发学生

“启发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和诱导,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有二:一是重视“赠人玫瑰,留香”;二是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美术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当然,课堂中的提问艺术只是一个方面,但只要我们美术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提问技巧,并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课堂里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三)适时评价,启发学生思考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进行适时的评价,让学生从教师的回答中受到启发。比如在上《一只小母鸡》一课时有这样一道题:“你能给我们说说小母鸡怎样才能变出更多小鸡蛋吗?”笔者先引导学生:“我们从母鸡身上可以看到什么,可以找到很多与此相关的东西吗?”让学生说一说,进而找到答案。在课堂上,有时教师提出问题不是为了解决困难,而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因为在提问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或具有限制性、模棱两可性;有时则可以用简单而肯定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语言,要善于在提问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 课堂提问的反馈调控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积极参与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教师成功地开展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魅力。例如:我们欣赏《吹糖人》时,让学生先来认识一下吹糖人各部分形状、颜色及各个人物之间联系;然后请学生用橡皮泥来捏一捏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这样做是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一系列有趣、生动又富有情趣、富有感染力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美术是有趣而且愉快的。

(二)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提问量

在提问方式上,教师要注意的是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提问时既要有层次性,又不要过于集中于一个主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提问数量应适度。问题的数量要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如果是要求解决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可以一问;如果是需要讨论的问题则多问。美术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技巧。老师在提问时,不能一一解答学生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给出不同的要求。

(三)控制好提问者和学生的水平关系

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多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完成,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同时,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与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美术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也是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方式:如让班上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进行示范画一幅画,以这种方式让大家感受到自己是优秀的代表;或让班上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去给全班同学讲讲自己画中所表现的东西是什么……这样让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中去,就能激发他们思考、探索并完成好这幅作品。

(四)注意对学生的正确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和反馈。教师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地思考,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来引导他们学习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美术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正确评价能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效果。

七、 小学美术课堂提问策略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为达到教学目的,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环节: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给出答案、引导评价、总结归纳。提问是一种基本形式,在美术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提问,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师最基本的技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思想和情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在上《画我所见》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许多有趣的图片、音乐和动画,并配以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兴趣。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而且也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巧妙提问,激发思维

提问必须要注意语言的简洁、形象化、生动有趣,尽量避免使用“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怎么看?”这样的句子,因为太长会使学生丧失思考的兴趣;也不要问一些很难回答或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往往会使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另外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问时,一定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时机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提问后有反映“回答不完整、与教材联系不紧密或者不合理”等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提问后还有疑问可进一步引导,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小组展示讨论等。

(三)引导思考,引发共鸣

“提问”的实质是引导思考,引发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去学习。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训练,逐步提高其思维能力。例如在《线的画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点、线、面”的关系,并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点、线、面”是美术创作中常见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时教师要先出示一些线描图案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线描图案呢?

八、 结语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也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来设置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获得知识。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