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研究

2023-04-06 06:34
西部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内涵新疆红色

梁 婷

红色资源,承载着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激励着共产党人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1]新疆地域广阔,区位条件独特,红色资源丰富。新疆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承载着一批革命者和建设者传播马克思主义、播撒革命火种、解放新疆和建设新疆的历史,汇聚着崇高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星星峡到喀什人民广场,沉淀在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资源是新疆精神文化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在新疆大地上的深刻烙印和具体展现。

一、新疆红色资源内容

(一)红色资源及新疆红色资源的内涵

1.红色资源

“红色资源”是指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留下的物质及精神资源。从物质层面看,红色资源主要包括革命遗迹、革命遗址、历史纪念馆、纪念碑等,但是这只是对红色资源表象地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红色资源的表象挖掘红色资源精神层面的内容。从精神层面看,红色资源包括一大批革命者和建设者在进行伟大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所传递出的革命精神,如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马兰精神、胡杨精神、兵团精神等。总的来说,红色资源既表现为静态的、历史的物,也表现为动态的、鲜活的、时代的精神。

2.新疆红色资源

本文所研究的新疆红色资源是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批共产党员宣传马列主义、领导革命和建设发展新疆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留下的物质资源,同时包括所形成的团结统一、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新疆红色资源既展现出红色资源的普遍特性,与中国大地上的红色资源一脉相承,同时与特定的区域区情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呈现出普遍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品格。

(二)新疆红色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1.新疆红色资源的类型

依据红色资源的定义,可以按照物质形态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有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指承载革命历史、反映革命精神的人物故居、烈士陵园、办公旧址、革命刊物等,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主要指蕴含在物质资源中的精神资源。

物质形态的新疆红色资源主要有以毛泽民故居、赛福鼎·艾则孜故居为代表的人物故居;以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哈密伊吾县烈士陵园、托里烈士陵园、阿勒泰地区烈士陵园、哈密烈士陵园等为代表的烈士陵园;以克拉玛依市1号井景区、马兰军博园、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等为代表的历史事件发生遗址;以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为代表的办公旧址;以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359旅纪念馆、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农八师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空军新疆航空队纪念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园、柯柯牙纪念馆、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为代表的纪念馆;除此之外还包括纪念碑,如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纪念碑、乔尔玛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孙龙珍烈士墓碑等。

非物质形态的新疆红色资源主要包括反映新疆各族儿女共同支援抗日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反映各族人民屯垦戍边、拥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过程所形成的精神,以及新疆人民战胜自然困难、建设美丽新疆实践中所形成的精神。

2.新疆红色资源的分布

新疆红色资源数量较多,“新疆已公布首批革命文物101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10177件、红色资源点225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2处。”[2]目前分布情况是北疆有61处(其中,兵团有10处);南疆有28处(其中,兵团有6处);其中,乌鲁木齐红色资源分布最多,有16处,兵团红色资源集中分布在石河子[3]。从上述数据可发现,新疆红色资源大量分布在乌鲁木齐、伊犁、石河子等地区,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局面。在最新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经典景区名录中新疆景区共12个,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个,其中北疆地区8个,可见较高质量的红色景区也集中于北疆。总体上北疆红色资源分布集中开发较好,南疆红色资源分布疏散,且多在县乡,开发程度较低。

二、新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

(一)爱国爱疆、戍守边疆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与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5600多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我国交界邻国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区。特殊的区域位置造就了新疆军民特殊的使命——保卫祖国、戍守边疆。新疆红色资源中包含着一大批烈士牺牲奉献、戍守边疆的英雄事迹。

托里革命烈士陵园、忠勇山烈士纪念碑是铁列克提战斗所留下的红色印记。1968年,铁列克提边防官兵奉命执行巡逻任务,突然遭到苏军的伏击,面对敌军强大的武装力量,巡逻官兵誓与国土共存亡,展开殊死反击,在这次战斗中,“二十八名遇难烈士中,十三人刚刚或不满十八岁。”[4]疏勒烈士陵园中安葬着337名为国防事业做出牺牲奉献的战士及职工家属,其中武清国烈士在1959年喀山口对印斗争中牺牲,张代荣、潘盈溥、侯占聪等烈士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牺牲。叶城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埋葬着在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

托里革命烈士陵园、忠勇山烈士纪念碑、疏勒烈士陵园、叶城烈士陵园、康西瓦烈士陵园小白杨哨所、斯姆哈纳边防连、孙龙珍烈士墓碑等红色资源,都展现出卫国戍边、无私奉献的戍边精神。这些红色资源印刻着大批戍边军民心怀祖国、扎根边防的事迹,广大军民把哨所当作家园,视祖国领土为生命,如同白杨一般,忍受干旱、风沙、严寒,顽强扎根边疆,日夜守卫边疆。

(二)屯垦戍边、甘于奉献

屯垦戍边是历代中央治理新疆的重要方式,在解放新疆的过程中有一支军队,转战数万里,最终扎根边疆,他们抵达新疆后为巩固新疆边防、加快新疆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历史,兵团人民在扎根沙漠边缘、克服自然困难、改造生态环境和创造发展奇迹的实践中形成了兵团精神,兵团精神也成为推动兵团持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1954年,大批军人脱下军装,拿起镐头、锄头,从北至南,在戈壁荒滩上开垦出一块块良田,盖起一座座房屋,建起一座座工厂,改变着新疆的面貌,改善着新疆人民的生活。20世纪60年代知识青年奔赴新疆,怀着报国情、爱国志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将知识转换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到新疆的建设发展中。

359旅屯垦纪念馆、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沙海老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师戈壁母亲旧居、四师金边博物馆都充分展现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三)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新疆各族人民在新疆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集体,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休戚与共,共同谱写了新疆发展的篇章。

坐落在于田县的库尔班·吐鲁木纪念室展现着20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生动阐释了库尔班·吐鲁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精神。抗战时期设立的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生动地展现了抗战时期陈云、陈潭秋、邓发、滕代远等一批革命者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事迹。八路军驻疆办事处在促进爱国人士团结、维护各民族团结和保卫边疆领土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各族人民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共同抵御侵略的精神是新疆民族团结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库尔班·吐鲁木纪念室、巴楚抗震纪念馆、巴什拜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八路军驻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都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光辉,展现出“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紧密团结、守望相助的精神。

(四)吃苦耐劳、挑战极限

新疆自然环境艰苦,是世界上距海洋最远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大部地区被戈壁和沙漠覆盖,水资源少,天然植被覆盖率低,除此以外,新疆地形复杂,山地和高原环绕,在沙漠边缘的绿洲成为了人们主要生活和活动的场所。艰苦的环境造就了新疆人民极强的适应能力,新疆人民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胡杨精神。

乔尔玛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沉淀的是这条公路艰难的修建历史以及筑路工人所表现出的克服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独库公路修建过程中部队战士在海拔3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的山上生存和工作,在零下46度的山区奋战;马兰基地修建在茫茫戈壁滩上,在杳无人烟的戈壁荒漠中,核试验基地的工作者不畏困难,顽强拼搏;军垦博物馆记录了新疆人民克服困难、顽强生存,将荒漠变绿洲,在沙地开良田的故事。

乔尔玛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马兰军博园、柯柯牙生态纪念馆、克拉玛依市1号井景区以及戈壁母亲、小白杨哨所等红色资源都展现出新疆人民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精神。

三、挖掘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的路径

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丰富,要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使全体党员干部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关键是要挖掘运用好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深入挖掘新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需要分析当前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在挖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寻挖掘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的路径,以不断丰富和传播新疆红色资源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一)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挖掘中存在的不足

1.专业人才短缺

随着红色旅游的热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红色旅游的关注度显著提高,更多的群众是要从红色资源中汲取文化知识、精神力量,而这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队伍对红色资源背后的历史进行挖掘,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进行剖析和讲解。

当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存在以下薄弱点。一是缺乏研究新疆红色文化的理论型人才,当前对新疆红色精神、红色历史等方面进行研究的队伍不够壮大。二是文化资源管理、旅游专业实践型人才,不断加强对新疆红色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精神的钻研。三是讲解队伍仍需不断提升知识储备,了解丰富的红色文化和党史,不断提升语言的生动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带给参观者准确的、富有层次的感悟。

2.缺乏整体性特色

综观知名度较高及红色资源开发比较成熟的地区,通常具有整体性特色,且红色资源的开发围绕这一整体性特色不断拓展外延,形成了具有广泛知名度的红色文化品牌。新疆红色资源十分丰富,类型多样,这也使得新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丰富多样,但是众多的思想内涵交织在一起,没有形成整体的品牌和特色,使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在传达过程中不易被群众记忆,传播广度受限,阻碍了新疆红色资源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

3.传播范围狭窄

近年来,党中央对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高度重视,研究红色资源、挖掘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的热潮持续高涨,其中包括对新疆红色资源的研究,研究内容和深度在不断扩展,学界的研究在不断深入,面向群众的传播和普及也应及时跟上步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百多年间,一大批共产党员奔赴新疆,在新疆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播撒革命火种,开发建设新疆,在新疆形成和积累沉淀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了解和传播红色历史,是当下群众感悟革命精神,领会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的重要方面。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新疆红色历史在群众中的普及率并不高,特别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新疆的历史,许多群众是不了解的,谈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更多的人联想到的是延安、井冈山和遵义等地区的历史。对于中国共产党解放建设新疆的历史,群众的了解程度较高,但对于具体的史实,了解程度是不够的。

(二)挖掘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的路径探析

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不断挖掘新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一要加强新疆红色资源研究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新疆红色资源专门研究的专业型人才培养,在系统了解新疆红色历史方面下功夫,同时不断加强对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精神进行阐释研究,以红色资源为点,不断深化研究,串联起新疆红色历史,深化红色资源思想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党校及干部学院、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大批了解新疆革命、建设发展历史的人才,不断拓展红色资源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二要加强从事文化场馆方面的综合型人才培养。不仅要在日常文物的维护、场馆的管理方面具有专业能力,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三要培养了解新疆红色历史、具有坚定信仰的讲解员,新疆红色资源所蕴含思想的传播程度,与讲解人员关系密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部分景区采用科技手段,以讲解设备代替人工讲解,虽然能够方便游客更快速的获取相关知识,但是不利于游客情感的升华。开发红色资源更重要的方面是使游客形成情感认同和思想提升,因而景区的讲解人员对历史的了解程度、自身的信仰状况和语言的感染力都影响着游客的体验,因此要不断提升讲解员素养,加强讲解员队伍的培训。

2.打造红色品牌

新疆红色资源开发需纵深发展,其分布具有北多南少、较为疏散的特点,因而需着重对具有研究深度和价值的红色资源进行深入剖析,将研究力度放在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红色资源上。通过重点红色资源的深入研究,形成核心的红色品牌建设,重点研究乌鲁木齐地区的八路军驻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为主的革命文化,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359旅纪念馆为主的兵团文化,以克拉玛依市1号井景区、马兰军博园、小白杨哨所为主反映新疆人民吃苦耐劳、爱国守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重点红色资源打造新疆红色文化品牌。加强品牌建设,还应注重对新疆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进行凝练,使其更具广泛传播度。凝聚丰富内涵的红色资源大多形成了精神内核,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以此为核心进行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使红色资源具有整体性特征。将精神内涵凝结成精炼的语言,更有利于宣传记忆,在这一方面,需要加强各地区及专业领域研究,提取能够代表和反映出新疆红色资源整体面貌的精神实质和内涵。

3.多渠道传播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

新疆红色资源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内涵首先应该在疆内外红色资源专业研究队伍中进行持续传播。通过举办专题研讨、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等方式,不断进行思想交流,以深化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研究的深度。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在专业队伍传播中一方面需要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需要探寻新疆红色资源所反映历史、精神与全国各地区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精神的关联性,通过这种关联性的阐释与研究,以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各地区间休戚与共的密切联系,发挥出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还需要在教师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传播。首先,教师需要对新疆红色资源有较为详细的了解,特别是思政课教师,在了解新疆红色资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新疆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历史、精神、思想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传播新疆红色资源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实质。新疆红色资源思想内涵通过教师传播应具有持续性和延续性,需要不断加强新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各地区、各阶段思政教育资源的优势,推动新疆红色资源的广泛传播。学生群体的传播应更加注意兴趣的培养,通过相关内容的传播,让学生产生想要持续了解的内生动力,以不断扩大对新疆红色资源的涉猎。

新疆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除了需要在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中不断传播,同时需要向全国各地群众进行传播,扩大新疆红色资源的影响力。一方面,利用新疆良好的旅游资源,在进行旅游路线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入红色旅游景点,如在游客参观独库公路的自然风光过程中加入乔尔玛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这一景点,向各地游客介绍独库公路修建的艰难过程,修路官兵及工人所展现的不畏艰苦、战胜困难的精神;另一方面,在游览昭苏的美景时,可以加入昭苏县灯塔知青馆这一红色景点,传播他们奉献青春、稳定发展边疆的历史。此外,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宣传渠道。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短视频,已经成为宣传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凝练短小精悍的内容,突出思想内涵,扩大新疆红色资源传播范围。

猜你喜欢
内涵新疆红色
红色是什么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红色在哪里?
挖掘习题的内涵
追忆红色浪漫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