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对话”到“动态过程”
——基于多元对话视角的诗歌教学路径

2023-04-06 09:24陈孝荣
中学语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物象扬州诗歌

孙 超 陈孝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对阅读与鉴赏明确提出了“多重对话”与“动态过程”的教学要求。以诗歌为本为抓手,聚焦文本解读的多维对话点,对激活阅读思维,创生阅读智慧,形成动态阅读过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多元对话的角度,构建阅读教学的“动态过程”。

一、立足于“源”,在与“物”的对话中,走向全面

物象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所谓物象就是客观事物,具有具体可感、直观形象的特征。物象是诗歌的反映对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是诗歌创作的源头活水,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从诗歌物象的源头上进行梳理比较,在与“物”的对话中,解开诗歌创作的“神秘面纱”。

比如,教师设计专项阅读课《诗经》《楚辞》《乐府诗集》,引导学生比较《诗经》《楚辞》《乐府诗集》中的作品在“物象”上的区别,通过资料查阅,文本比较,探究合作,学生分析得出:《诗经》中物象是最早的最为原始的歌谣物象,其特点是直接、原始、不加修饰,自然朴素,其中以植物物象居多。《楚辞》中的物象,则显得雅致幽深,文人刻意雕琢入诗的意味更加浓厚,另外较之于《诗经》,社会性的物象也有所增多。《乐府诗集》社会物象则较之于《楚辞》又有所增加,人文气息更加浓厚。在比较了《诗经》《楚辞》《乐府诗集》三部文学典籍之后,学生对于“物象”的起源与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诗歌物象之于作品的意义有了真切的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任务分解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三个探究小组,分别对《古诗十九首》、魏晋时期时期和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诗歌物象进行探究,由此拓展专题阅读的外延。通过对不同时期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学生分析得出,物象是诗人入诗的第一题材,承载着诗歌的主题,没有物象,就无言诗歌。由此,学生完成了对物象的全面认识,体会到了物象之于诗歌的重要性。

依托文本,抓住物象,教学中,教师以专题阅读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源头上,了解诗歌物象的“前世今生”,学生通过整理分析诗歌,在探寻物象的过程中,把握了诗歌物象的发展历程,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对诗歌物象建立了系统立体的概念认知。

二、立足于“人”,在与“人”的对话中,走向深入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诗歌风格,了解诗歌风格,感悟诗歌内蕴,诗人是永远不能被忽略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在评价东晋诗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虽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篇,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悲壮之歌。由此,看来如果没有对作者的全面深入的了解,没有对其所处的时代有深刻理想的认知,而任意评判,随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对诗歌的理解和解读。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更是重点讲解了“知人论世”这一诗歌鉴赏的方法,因此,打通诗歌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对深度理解作品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的诗词歌赋占据了重要的比重,梳理苏轼所有的作品,教材中的苏轼作品大多表现的都是“豪放”词风。苏轼为何形成了“豪放”的词风,如何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理解其豪放词风的特点,由此教师设计了《不一样的“豪放”——认识苏轼》专题阅读活动,以此增强作家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强化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通过比较分析、体会感悟、实践运用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于其思想、性格及其创作风格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作品与作家之间的联系。

三、立足于“意”,在与“情”的对话中,走向个性

载情寓理,咏物言志,诗歌的重要使命是“言志抒情”,诗歌教学要实现多元对话,其最终指向是与“思想”和“情感”进行对话,在智慧的交流中碰撞出生命的火花。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与作品所意蕴的思想感情形成对话,理解和把握诗歌意蕴的深刻而丰富的主题思想,一方面要在理解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我独特的阅读体验,生发属于具有个人特质的阅读启示和生命思考。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当学生在诗歌的润泽之下深刻体会和理解作品散发的“情志与哲思”“主旨与意蕴”,并将这些启迪思想和智慧,激荡生命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转化为个人独特的见解,内化为生命的力量,则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建立学生与作品情感之间的通道,引导在联系作品,联系现实的过程中,进行有生命质量的自我对话,使诗歌真正成为开启学生“美学人生”的最优载体。

比如,姜夔的词《扬州慢》教学实录(节选)

师:在《扬州慢》中,作者运用重合的方式将扬州的历史意象与扬州的现实意象组合在一起,谁能说说过去的扬州与现实的扬州意象,分别是怎样的?

生:过去的扬州锦绣、繁华、温馨、美丽

生:现在的扬州荒凉、寂寞、寒清、萧瑟

师: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将这两类意象组合在一起想要表明什么呢?同学们可以结合文本,发挥想象,自由畅谈理解

生:两类意象的组合表达了黍离之悲”,体现了浓烈的爱国之情。

生:我认为表现了怀旧的情绪。

生:是对故国倾覆,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

生:是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是对昔日盛景与今日出衰败的深刻反思。

师:在讨论和争鸣中,在各抒己见中,我们就能不断走进作品的深处,和作者产生共鸣和对话,只有当我们带着个人的体会,读出属于自己的体会,读出属于自己的“诗心”。

从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从对话作品到对话自我。“阅读是少数几个独自完成却让人感觉不那么孤单的事。”这句话道出了诗歌教学的终极意义,引导学生在诗歌的世界中,自由徜徉,汲取营养,获得生命成长的动力因子,感受诗歌强大的文学和美学价值,拥有属于生命特质的“诗意人生”,这正是诗歌教学的魅力所在。

每一首诗歌的阅读过程都应该是一场与历史,与生命的对话,在每一首诗中收获的都应该是一场生命的洗礼。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在不断思考与实践中,以“多元对话”开启诗歌教学的“动态过程”,为学生撒播下“诗意人生”的精神种子。

猜你喜欢
物象扬州诗歌
诗歌不除外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扬州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