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下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探析

2023-04-06 08:41张娟
公关世界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育人

张娟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素质的不断提高,社会各领域也逐渐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性。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地完善关于家庭教育和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法律法规。《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发布和实施进一步地肯定了家庭教育的地位,推动了家校的协同育人。本文简要阐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容和意义,分析了从《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来看家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总结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下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促进法》,家校,协同育人,意义,问题,策略

引言

传统的教育理念,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点更多地是在学校本身,甚至部分家长会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应该承担教育的主要责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意识的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关键性逐渐被大众所意识到。《家庭教育促进法》肯定了家庭教育的主体地位,也在家庭教育方面和家校協同育人方面做了一定的明确和引导。

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点内容

1.正式将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入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当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通过采用方式和途径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开展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是非营利性的社会机构。其主要目的是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地参与到家庭教育服务工作当中去。

2.肯定了家庭教育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指出父母和家庭中的其他监护人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也承担着绝对的家庭教育的责任。父母和其他监护人的主体责任包含:第一,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有意识地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第二,与社区组织、中小学校、幼儿园密切配合,积极地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第三,父母离异或分居的,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第四,依法照看未成年人,定期关注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第五,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学习、娱乐、休息、锻炼时间;第六,不歧视未成年人,不家暴未成年人,不胁迫、诱导、教唆未成年人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1]

3.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家庭教育促进法》针对家庭教育的内容作了六项指导性的规定,重点强调了在家庭教育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面强调:潜移默化、亲自参与、共同参与、尊重差异、交流平等、相互促进。

4.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

家庭教育的工作机制主要包含:政府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参与、社会组织支持、国家工作人员带头。

二、《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的价值和意义

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当中,可能很多父母会认为学校承担着学生教育的主要责任。随着我们国家在学生教育方面的不断探索和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也更加全面,也跟随着家长素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教育的关键性作用。《家庭教育促进法》既肯定了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又明确了家庭教育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

1.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收官,正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阶段。现代化是推动中国逐步实现强国富民的重点路径,人才的现代化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个能够从全局上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责任的青年,必然一定程度上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促进法》顺应了新时代的教育新要求,也明确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方面的责任和地位,推动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法制化。

2.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

要引导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教育也是主要的战场和阵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与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庭教育应该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人生第一课”,也是社会主义新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家庭教育促进法》重家风、重家教、重家庭教育践行和架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2]

3.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信息爆发的时代,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部分学生的抗压能力、抗挫能力脆弱且淡薄,部分学生的思想意识偏激,部分学生成为众人眼中的“书呆子”,苦于学习,难以创新和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法》从现实的教育国情出发,进一步肯定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性,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

三、《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下家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1.家庭结构和学校生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增加了家校合作的现实难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在适时调整,家庭的结构形式一定程度上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学校生源性质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多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综合影响增加了家校合作的现实难度。不同时代的人的成长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影响是不同的,各种教育理念的交织增加了家校实现协同合作的难度。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城乡差距现实存在,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的趋势也更加明显,很多乡村、小城镇的家庭子女跟随父母进程,也有很多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而这些留守儿童的家校合作难题也会更加突出。种种复杂的家庭结构和学校生源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家校合作的难度。

2.家长群体当中分化的意见和多元的诉求给家校合作更大的考验

当今时代中小学的家长群一般都是八零、九零年代的人。整体上来讲,这两代人的家庭教育观念还是比较健康和现代化的。但是,这两代人也存在着明显的超前教育、重智轻德、过度教育的教育现象。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明显的“偏见”和强烈的行动转化需求给家校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家校合作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另外,同一时代的家长当中,教育意见也呈现多样化状态,并且有着明显阶层差别。

3.教师对于家校合作的认知和素质会影响家校合作的程度和成果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师都发挥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与学生家长、学生家庭和学生、学校联系最为密切的当属班主任了。教师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协调能力都会直接对教师与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和互动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是推动家校的协调共育,还是引发家校之间的教育矛盾,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同时,在家校合作的过程当中,教师扮演着众多的角色,家庭、学校教育的支持者、拥护者,家庭、学校教育的监督者,教育的引导者、家校合作的合作者、参与者等等,在众多的角色当中,如何把握好每一角色的身份,如何扮演好每一个角色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同时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校园教育实践规划的不完善影响家校协同育人的落地

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和落实,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家庭教育在家校共育方面的重要性。学校也开始借助开展多样化的家校合作活动来进一步推进家校合作的深度。但是,现实情况是,家长参与和活动效果等方面往往差强人意。究其原因:家校实践合作的过程当中,学校仍然扮演着主导的地位和角色,缺乏对于家庭参与和家庭教育的切实关注,因此,在实际的一些家校合作实践活动当中种种的条框限制,也使得家庭的价值和作用难以更好地发挥。也正因为此,部分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不足,这肯定是违背了家校合作实践活动的初衷。再加上,近年来,各路媒体所报道出来的“家委会”“家长群”的各种丑闻和恶性事件,也使得很多家长对于家校合作是有偏见的。学校真正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家校合作也是家校合作实践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话题。

四、《家庭教育促进法》视域下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策略研究

1.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更大程度上满足家长的需求

一定程度上,学校成了真正地能够推动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主体。学校在看待协同育人这件事情上,要秉承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相互尊重,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要真正地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学校的课程安排和设置、教学重点、重要的教学活动、学校在教育方面的改进和改革等等内容循序渐进地告知家长,维护家长的知情权,从而加强家长对于学校教育以及学生的了解。基于现实情况,真正地将家长想要了解和想要知晓的内容传递给家长,更大程度上满足家长的好奇心和需求。例如:一些学校会印发一些关于以上内容的宣传册给家长进行阅览。或者,专门针对还没有入学的学生家长,册子上还会针对新生家长的一些疑虑和问题进行专门的、清晰的说明和解答,提前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还有一些学校会通过微波、微信、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将关于学校的内容和关于家长的疑虑等等公示于众。家长的知情权的满足,也将能够吸纳更多的家长对于学校的认可和支持,推动家校合作和协同育人。

2.本着互利共赢的准则,打造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

《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家庭和学校都是教育的主体,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家校协同育人,家校合作双方应该本着“互惠和共赢”的原则共同落实协同育人行动,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在其中,学校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推进家校合作的主导权,这个时候,学校更要更多地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有意识地处理好家校协同育人的过程当中家校的合作分工问题,在分工和资源配置方面要重点关注双方的优势互补,真正的以平等、公平的原则通过家校之间的充分协商和沟通制定出彼此双方都能够接受遵守的行为准则,明确双方责任,避免出现具体问题时相互推诿。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更加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地发挥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例如: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符合教师需求和家校协同育人需求的专门针对教师群体的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群体家校协同育人理念的同时,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引导教师群体能够基于家长的现实需求借助多种途径和方法实现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引导家长正确地发挥在家校共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例如:开展主题班会、读书会、交流会、研讨沙龙等等,针对性地提升家长的家校协同育人意识,正确地引导家长使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协同育人。

3.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提升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學校在家校系统育人方面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或者部门来负责相关事务,并且要随着现实需求的变化,该组织或者部门也要对工作方法实现不断地优化和调整。

一方面,学校可以专门针对校园每一学期的具体教育内容开展主题性的家校联谊活动。并且这种以学期为周期开展的主题活动要常态化,提前将主题活动的具体事项告知家长,以方便家长在实践活动方面提前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根据教育的政策、教育内容以及现实的教学需求、家长的需求等等方面的变化,适时地对家校协同共育机制进行优化和调整。保持家校协同育人的与时俱进和与学校教育现实相匹配,逐渐地打造出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家校协同育人品牌,扩大家校协同育人的影响力。例如:部分学校会专门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家长所面临的各种困扰和困难开展主题亲子活动或者交流会,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或者是教师专门针对系列内容进行新课程的研发,并将系列课程分阶段和批次地传授给家长,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互动,不断地提升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家校共同育人,提高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

4.发挥模范的引领带头作用,持续推进家校协同育人

一定程度上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当地的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一定的支持,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推动优秀的教育理念的共享,落实更科学的教育评估。例如:江西省曾在2018年的时候发布了《关于开展江西省制度化家校合作示范县(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更好的支持和推进家校合作,实现家校的协同育人,提升协同育人的质量。江苏扬州的邗江区也曾开展以新家庭教育实验为核心,以“融古今”的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融专兼”的人才体系为支撑,以“融优特”“融内外”的保障体系为保障的家庭、学校、社区于一体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地方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机关在家校协同育人上的扶持和支持,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担当和责任,也能够起模范带头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家校的协同育人。

5.借鉴和融合优秀的家校协同育人经验,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

其实,不仅我们国家近年来在重点关注家校协同育人教育,在国外和世界范围内也有很多国家很早就开始研究家校协同育人的问题,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2017年的时候澳大利亚就专门修订了已经推行十年的《家校合作框架》,并给这套家校合作框架开发了一套完整的教育评估体系,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方式多元且有效,不仅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对家校共育实现全程监督和合理评估,还能够以更加公平和多元化的协同意见进一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提升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借鉴、吸收和融合国际上或者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成功的家校协同育人的经验和方法也是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例如:为进一步发挥教师在家校合作协同育人方面的积极价值和作用,美国在职前教育、教育准入、岗位培训等等方面都会强调和融入家校协同育人的理念和内容,以确保家校协同育人贯穿育人始终,提升教师在家校协同育人方面的专业性。

结语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在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方面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发布和实施进一步肯定了家庭教育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了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和落实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引导,也进一步推进了教育领域的改革,促进了家校的协同育人。家校协同育人应该在法制化的前提下,找到更好的合作和协同方式,以最大化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实现协同育人的目的,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系喀什大学2021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双减背景下南疆小说家校合作的现状及策略研究——以喀什地区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KJY002。

参考文献:

[1]赵灵.家校协同育人,助力“双减”落地[J].四川教育,2022(Z4):49-50.

[2]陶维军,祁强.家校协同育人的价值指向与路径创新[J].中国教师,2022(07):100-102.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新疆喀什 844000)

(责任编辑:刘占行)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协同进化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