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问题及对策

2023-04-07 00:16雷谨瑜
关键词:教育者话语个体

雷谨瑜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联结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纽带,是传递教育者价值观点、思想观念及情感立场的重要载体。而“接受”是行为主体对外界刺激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后,自觉主动地认同、接纳客体时的心理过程,并有可能将其付诸行动。[1]因此,增强话语接受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只有当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后,才能够进一步接纳并认同潜藏在话语身后的观点和立场,教育者才能进一步优化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心理分析

1.1 需要:接受的动力

需要是接受主体产生接受行为的动力。第一,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马克思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2]只有当个体产生某种需要时,他才会在这种需要的驱使下萌生去满足需要的动机,进而付之于行动。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是因为这种话语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第二,需要是动态的、发展的,并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当面对同一客观事物,不同的接受个体会因其需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效果。即便是同一接受个体,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只要他自身的需要发生了变化,那么他对这一客观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会相应发生改变。第三,个体的需要与动机成正比。通常情况下,个体的需要越强烈,他产生接受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也就是说,当个体对某一事物的需要越强烈,个体产生行为的动机越高,自然对这一事物的接受效果就越好。

这样看来,大学生的需要不仅是他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动力源泉,也是他们将话语包含的信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因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充分了解、认真分析、科学把握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及其变化,才能推动他们发自内心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削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推斥力来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需求度,进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产生主动行为。

1.2 认知:接受的先导和基础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是以自身的认知过程为先导和基础的。当主体用感官感受到客观事物时,首先会通过认知过程在自己大脑中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然后判断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确定满足之后,才会做出接受行为。当代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着高等教育,是推动国家和社会未来进步的主力军。他们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已经构建起一定的知识结构,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会以自己已具备的知识和认知为基础。第一,个体认知的倾向性会促使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做出不同选择。每位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已形成的认知大不相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价值观念、目标、喜好等去注意、理解、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标语,并反馈出不同的接受度。第二,个体认知的深度会影响其对思想政治话语的接受程度。[3]即使同属于大学生这一群体,每位大学生头脑中储备的知识体量和认知能力截然不同,对事物的理解程度也有深有浅。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凝结了丰富的信息,包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方式及教育者的价值、立场、观点、情感等,这些都需要大学生通过自身的认知系统去吸收、处理、消化。

因此,认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先导和基础。只有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并对其具备一定倾向性,才能促使他们注意并理解话语的真正涵义,进而产生接受的动机、情感和意志。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转换和优化,必须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围绕大学生的认知来进行。

1.3 情感:对接受起调控作用

情感是人的一种特殊主观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对个体的接受心理起调控作用,影响着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对个体的接受活动有强化或抑制作用。第一,情绪是情感形成的基础,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当个体处于积极情绪中时,其大脑和身体机能都可以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有助于强化个体的接受行为,提高其对客观事物的接受程度与接受效果。当个体在消极情绪中时,个体的感受性、积极性都会被削弱,进而抑制其接受活动的进行。第二,在接触客观事物的初始,个体就会对其产生一定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会对个体接受客观事物的全过程都产生影响。满足其情感倾向的客观事物,更容易被个体接受和选择;反之,与个体情感倾向相悖的客观事物,容易在情感倾向的驱使下被个体忽略,甚至厌恶、排斥,自然难以被其接受。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过程中,其情感及情感倾向性起到调控的作用,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否接受、接受多少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只有处于积极良好的情感状态,并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满足自身情感倾向时,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一系列接受活动,做出接受的选择和行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和方式时,一定要选大学生喜欢的、能满足其情感倾向的,并注意保持大学生的身心愉悦。

1.4 意志:接受的保证

意志是只有人类才可以产生的心理活动。个体接受客观事物的过程,会经过形成认知、产生情感、做出行动等环节,而意志则对接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起调节和保障的作用。具体来说,意志促使人们排除外界干扰,将注意力集中到接受内容上,并通过调节注意力的强度及稳定性,促使个体将接受内容与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融合,努力克服困难,来保证接受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实现预设目标“保驾护航”。坚强的意志品质推动个体接受行为的产生,并保证个体将注意力稳定在接受内容上,排除其他干扰,战胜情感因素,促使个体目标的完成。[4]反之,意志不坚定的个体则会受到自身情绪和外界干扰的影响,难以维持对接受事物的注意力,一旦在接受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使接受行为中断。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点对大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不仅要具备富有魅力的表达和有效传播科学理论的能力,还要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坚定意志。传递出来的教育内容和价值观念,要达到帮助大学生养成锲而不舍、不畏挫折等优良品质的效果。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战胜干扰和困难,真正接受、吸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及其内容、信息、观念,进而接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力棒”。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动机有待提高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统治阶级都试图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规训社会成员;革命阶级都运用话语来传递蕴含了政治意图的价值导向和思想观念,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5]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赶英超美”、改革开放时期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以及新时代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些都是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都发挥了政治引导和宣传动员的作用,因为满足了各个时期中国人民不同的精神需要,而被当时的人们广为接受。然而,当代中国大学生都出生于千禧年之后,成长于各国文化思想频繁交流、互联网文化兴起的和平年代,他们没有经历过革命或战争,对西方文化思想并不排斥,甚至抱有喜爱的态度。因此,在社会稳定繁荣、教师家长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需要更多偏向于个体享受和个体发展的需要,而不会过多关注社会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这种具有政治性、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主要内容的话语,难以和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契合。对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些大学生甚至认为是“水课”,没必要听,听了没用,听也听不进。可见,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需要不强烈,接受的动机不足。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基础难以夯实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智慧、执政理念,这些理论基础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并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大学生正处于学习期,虽然头脑中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但是存在理解程度较浅、思维不够清晰、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当大学生面对内涵丰富、意义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时,他们的接受会受到现有认知及认知深度的影响,产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认知基础不够牢固的后果。而认知是接受的先导和基础,这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认知不足而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曲解、误解,内心自然不会真正接受;还有部分大学生因为自身已有的认知深度不够,难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深刻涵义和丰富意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是浅显的、片面的。甚至有的大学生觉得“听也听不懂”,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上,也就无法对其产生接受行为。即便有时候有些大学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也会因缺乏坚定意志对接受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保障,产生畏难情绪,或只是“三分钟热度”,导致其接受是偶然的、不稳定的。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倾向不够强烈

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在这样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并不容易跳出以往的框架。教育者常扮演成“理论灌输者”,机械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话语灌输给受教育者,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和实际需求。而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自我意识的独立个体,已经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单向度”“灌输式”的话语方式会对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和情感倾向造成负面的影响,[6]从而削弱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倾向性,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进而对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抱有漠视、抵触、排斥、怀疑、轻蔑的态度,对教育者也产生反感、厌恶情绪。同时,由于情感认同不足或情感倾向性不够,部分大学生还可能产生封闭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视而不见,消极应对甚至故意回避。教师很难和大学生开展触及心灵的深度沟通,不能了解到他们真正的需求和想法,因而只能继续采用“灌输式”的话语方式,造成话语接受陷入恶性循环。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接受的应对策略

3.1 聚焦大学生实际需要,优化话语内容

只有真正符合了大学生诉求,契合其心理的话语才会被大学生逐渐接受。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要以思政课教材为主要内容,强调的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性和学术性知识的讲授,缺乏有关诠释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话语。话语内容既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也没有满足大学生需求,显得呆板而枯燥,导致话语不仅没有入脑、入心,只停留在了第一步——“入耳”。因此要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首要任务就是要将内容聚焦于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对症下药,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接受动机。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观察与交流来发掘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及利益诉求,把教师“想讲的”变成大学生“想听的”。首先,要根据大学生的生活需要来优化话语内容。大学生入学后,普遍会面临融入陌生环境慢、适应学习节奏难、独立生活能力缺乏等困难,后期还会遇到升学、求职等现实难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必须围绕这些问题拓展。要善于利用线上教育、主题班会、专家讲坛、班级团建、答疑交流会等具体实践形式,把顺利走出困境的方法用直白清晰的内容表述出来,为大学生“指点迷津”,帮助他们拉近和老师、同学的距离,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其次,话语内容的优化必须与大学生的精神需要相结合。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尤为重要,这是提升大学生话语接受的重要切入点。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很容易在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上陷入困惑和迷惘,并且由于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大学生对自尊自立、自我发展、人际交往、精神娱乐等方面表现出强烈渴望。因此,话语内容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好时代主题,以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为要点来进行创新。在内容选择上,不仅要以大学生感兴趣的时事话题和社会热点为焦点,还要紧扣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三观塑造、心理健康及人格提升等主题。用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话题去激发、强化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内在动机,吸引他们了解、探讨、思考,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促使话语内容进一步贴合大学生实际需要。要用“需求为纲,书本为主,时事为辅”这样的思路和原则去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框架,在基于学术话语和理论话语的前提下,充分满足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不仅要让大学生听得进去,还要让他们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听了有帮助、有营养、有收获、有启发。促使其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在研判时代形势、开发自身潜能、提升思想境界、完善自我品格、塑造正确三观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从而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味同嚼蜡”的形式主义认识误区,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由被动变主动。

3.2 立足大学生认知水平,更新话语理念

因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理论性,使得许多人觉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晦涩难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需要让接受个体既“听得下去”又“听得明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去更新话语理念,用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话语,激活大学生的思维和联想,用高于大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但又听得懂的话语去阐述专业理论,奠定他们接受的基础,促使其将接收的知识逐渐转化为高尚的品德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毛泽东说过:“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7]大学生在认知方面具有个体差异性,但优美的语言及真诚的话语氛围是所有接受者都能感受到的。因此,筑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基础需要打破传统观念,多讲“悦耳动听”的话。首先,树立“巧用修辞”的话语理念。语言的修辞能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魅力,以达到增强话语实效性的目的。[8]习近平总书记可以说是“比喻高手”。他将青年喻为“茁壮成长的小树”,既表明青年的蓬勃朝气,也表达出对青年的殷殷期望;形容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强调了全国各族人民血脉相连的无间亲密;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来指出养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9]这些妙趣横生的比喻将一个个意蕴深远的哲理准确而凝练地传达出来,不仅让人乐于接受,还用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穿透力,直击人心,耐人寻味。其次,树立“善用经典”的话语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塑了炎黄子孙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中国古代文学,具备了一定国学素养,教育者要利用好这一优势。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重视知识的日常积累,努力提升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使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引经据典、借古喻今,让大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自觉增强接受意愿。譬如,用儒家经典引导大学生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生观、以“义”为取向的价值观、以“礼”为主体的道德观;用耳熟能详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培育大学生坚韧不拔、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引导大学生学会将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这些凝聚了民族智慧的典故、诗词、谚语可以扭转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让大学生从经典中品味话语之美,体悟人生哲理。最后,树立“接地气”的话语理念。脱离时代、脱离实际生活的事物好比空中楼阁。要使思想政治教育避免曲高和寡,就需要在表达中融入大众化、时代化、生活化的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阐释、传递学理性知识时要进行适时反思——话语是否反映了时代发展、是否贴近了现实世界、是否体现了美好生活。可以在表达中插入生动的小故事,引用恰当适量的网络流行“梗”,使用直白朴素的俗文俚语、通俗易懂的歇后语等,在保障政治语言特质的前提下为话语增添趣味性和吸引力;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话语体系,根据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来讲好“中国故事”,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要用能够体现出新时代中国是在党的带领下才走向光明未来的表达,深化大学生对党的认识;要善于讲述模范先锋人物事迹,用真实性、可学性、感染力强的榜样人物来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让大学生体会到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并以此激励自身的发展,形成更高水平的科学认知,筑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的认知基础。

3.3 关注大学生心理情绪,转换话语方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作为师生沟通的重要媒介和塑造正确价值观的有力工具,要想充分发挥功效,必须对接受者“动之以情”。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通常会因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而不自觉地站在高位者的位置,容易忽视受教育者的情绪情感,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患上缺乏温度的通病,显得盛气凌人、冰冷乏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一定要从大学生的情绪情感出发。

要让情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接受中起正向调控作用,需重点把握话语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话语参与度。首先,要“平等对话”。平等是交往的重要准则。大学生作为对尊重、信任、平等高度敏感的群体,尤为反感教育者的“居高临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想建立和谐有效的师生对话机制,需要摒弃传统的说教式话语、命令式话语和“一股脑式”的灌输方式,采用可以彰显“人情味”、平易近人的分享式话语、鼓励式话语。理论灌输要循循善诱,改“漫灌”为“滴灌”;价值引导要润物无声,改“急于求成”为“潜移默化”;道德规范要以身作则,改“我说你做”为“我做你学”。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者也不能“一味地说”,必须在沟通里学会倾听。当大学生向老师吐露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时,即便出现了思想分歧与观念冲突,也不要急于打断和反驳,应该耐心聆听,在全面了解后再作出回应。其次,要“情理交融”。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做到“言之有理”,通过话语“晓之以理”,也需要“理中有情”“寓情于理”。要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全过程,营造出有温度、有情怀的话语氛围,引发接受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拉近和大学生心灵的距离,减少师生间的话语鸿沟。[10]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抒情。不合时宜或者超出限度的情感表达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最后,要“亦庄亦谐”。如果说,真诚是交往中的“必杀技”,那么幽默则是交往里的“调味剂”,幽默诙谐的话语可以缓解紧张、尴尬等不安情绪,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因其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常以严肃的、不苟言笑的形象示人,这也在无形中拉大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距离。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严谨而不失活泼”,可以通过讲笑话、讲段子以及生动的表情、略微夸张的肢体语言等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添加幽默感。不仅可以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也能极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让大学生从“不得不听”变成“愿听想听”,从情感深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事半功倍地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栋梁之材。

猜你喜欢
教育者话语个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