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音作为设计品牌产学研的心路历程

2023-04-12 01:57杨熙黎
设计 2023年6期
关键词:愿景产学研跨界

杨熙黎

10年前我和我的合伙人创立了吱音品牌,当时怀着非常美好的初心和愿景,10年之后回头看,当初的愿景和一些坚持,到现在我们依然没有改变。我们当时希望能够打造可以和大众分享美好设计的品牌,同时我们希望设计可以用友好的价格分享给大家,并且我们希望设计可以打破不同的国界、不同的人群,达到创造力平等的心愿。

亲子沙发的研发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思考和成长。我们认为设计有三层,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在此之上当然要实现设计美学和视觉审美价值。最重要的,在所有之上需要能够实现精神共鸣,产生一些情感交流。吱音最早的产品“信凳”看上去摇摆不定,在此之上,它的视觉有一定的审美,最重要的是它成为了我们的精神支柱,“信凳”也是我们创业过程中的理念,在10年中默默支持着我们,走过了很多困难,爬过了很多坑。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愿景,希望吱音不仅仅是分享设计和与大家产生情感交流,还能够让世界看到并且爱上中国的原创设计。这个愿景很美好,但是这10年中,产品实际落地的时候又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挑战?好比今天理论上我应该穿一双稍微正式一点儿的鞋,但现实是我可能要在展会站一整天,非常需要穿舒适的球鞋。过去有很多挑战,比如最开始针对小户型研究了很多变形记多功能产品,比如“达利吧台”看上去就像流淌的钟,可以卷叠上墙,以适应不能完全贴合墙面的摆放位置。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对供应链的挑战是非常大的。首先它的结构性受到竹简的启发,工艺要求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否则无法卷叠,放下来还要是一张平整桌面,对于工艺要求非常高。同时,里面有内嵌导轨,要保持视觉的极简性。10年前我们没有钱,没有办法达到他们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个工艺又非常创新,没有人相信它真的能够商业化存在,甚至可以实现。所以,在这个小户型变形记的过程里,我们在不停地学习、实践、调整。

慢慢发展到了疫情三年时期,我们推出“微观治愈”系列。相比于10年前,我们稍微长大了一点点,思考的东西可能是设计如何传递治愈的力量,如何能够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同时,给大家带来一点点精神上的共鸣。“密斯柜”的设计是想解决鞋的收纳问题,柜体侧面的“楼梯”可以交叉叠放鞋子,但是没想到很多人觉得它很治愈,因为它就像微观的小体量建筑,它传递了一些精神上的共鸣。我们今年研发的新品系列是“5060”系列,包括移动电视柜,解决新生活场景里的功能需求。吱音的slogan叫“创造力带来惊喜”,所以我们希望它和本土历史、文化相结合。因为是产学研探讨,所以我们做了一个调研,问设计师:“如果给你一次机会重返校园,你最希望给设计系的同学们什么样的建议?”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早一点儿去实习,早一点儿到工厂”。“哪一门课程的帮助最大?”包豪斯等都是重要的基础,因为具有很扎实的設计功底和理论重要支撑,但大家不约而同说,最重要的那门课程是“工厂实践”,一定要到现场去。我们又问自己:“作为产业代表方,我们心目中对的设计师、对的人到底长什么样?”调研以后我发现,现在对于设计型人才的要求是非常综合的,不仅需要设计能力,还需要具有商业价值观,充分理解商业的基础之上,还具有创新精神,这种跨界综合要求能力非常高。

所以我们才会说,有不同的思考维度,打破一些常规思考的跨界人才,是产业心中特别理想的人。设计为什么要贴近产业?我们也实践过,失败过,曾经做过一些贴近产业的努力,比如门板吸塑工艺几乎要被其他技术所淘汰,但我们觉得它可以换一个商业语境,于是研发了一套家具。但其实看似拯救产业的设计,在实际落地的时候又会有很多商业上的新课题,所以最终我们没有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这就是产学研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至于设计的价值和创新的意义,其实“设计之春”就是很好的表达,设计师都在努力传递这些创新意义和价值。我们做的很浪漫主义的尝试叫“彩虹制造机”,当我们给绿植浇水,它的湿气可以触发灯在墙上投放彩虹,还有光影放映机。我们做了很多这种创新。有时候你要做一些无用的设计,它背后可能打破了一些常规思维,给你一些创新启发,有时候力量是超越设计本身的。

猜你喜欢
愿景产学研跨界
跨界
跨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