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行为特征下的适老化景观设计

2023-04-12 14:29刘敬东王田田
设计 2023年6期
关键词:行为特征景观设计老年人

刘敬东 王田田

关键词:适老化设计 老年人 行为特征 景观设计 适老功能空间

引言

2019年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惊动全球,一直持续至现在。在面对疫情时,属于人员集中型空间的养老设施面临着很多问题,例如:老年人的情绪比较敏感,且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孤独感,对于充足的活动交流空间及接触自然的面积范围有强烈需求,而大部分养老设施只注重室内空间设计与康复器材,忽略了室外景观环境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景观设计中未从老年人的角度充分考虑,比较注重观赏价值,轻视了老年人的参与感与适用性。

一、景观现状与适老化发展趋势

(一)景观现状与发展趋势

1.适老化景观设计不够细化:目前我国在景观设计适老化设计相干内容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养老设施的适老化研究都是偏向室内结构或者医疗设施方面,在室外景观适老化设计方面关注度欠缺。景观的适老化需根据老年人的步态特征、感官认知能力的退化、身体防御系统的降低等生理行为特征,与追寻安全、社会、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

2.现存景观普遍问题

(1)植物配置针对性不足,在材料选用、造型设计、配套设施等适老化设计考虑不全面,安全性低(2)景观配套设施数量少,严重缺乏(3)景观功能空间的领域感弱,缺乏参与性(4)功能性空间单一,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5)身体锻炼设施种类与数量较少,健身活动受到限制(6)景观空间内的标识导视系统在适老化设计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导向性差。

3.适老化景观发展趋势:在我国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逐步急剧加重的实际情况下,国家在大批投资建设养老配套设施,景观环境能有效改善老年群体的心理精神状态与生活质量,景观的适老化及疗愈需求会更高,安全、功能多样、无障碍、舒适的适老化景观空间,可以帮助其自身获得情绪、认知、身体和心理精神等方面的改善。此外,介于2019年传染性新冠病毒疾病的突然爆发,老年人群在患病人群以及病死率的数据中,是最容易受感染、出现重度症状的人群,一旦有传染病疫情发生,就存在交互感染的隐患,我们应将封闭式管理与隔离需求考虑在景观环境设计中。

二、老年人行为特征及景观适老化的需求

(一)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征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新陈代谢在正常衰老的过程中不断在变化,主要表现为身体机能下降、认知能力退化、中枢神经系统萎缩、防御系统脆弱化等。

1.生理变化与需求-身体机能下降:身体机能下降表现在体力、耐力的下降、骨质的疏松等方面。在适老化景观设计中应遵循老年人人体尺度,合理考虑无障碍设计,休憩区与器械锻炼区依据老年人步行特征与体能合理设置,保证老人运动期间的休息,同时便于使用者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锻炼方式,辅助其主动参与。

2.生理变化与需求-认知能力退化:感官接收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决定身体的认知水平,人的五感认知逐渐下降,如视力下降、辨别力降低,听觉阈值高,嗅觉、味觉弱化严重,触觉不敏感,温度适应性降低,认知能力的下降使得老年人的定位感、时间观念减弱,在景观环境中的感知出现偏差,在适老化景观设计中应放大可刺激感官的景观元素,丰富老年人的感官,激发使用者的主动参与性,设置清晰的标识来引导方向。

3.生理变化与需求-防御系统脆弱化:老年人群抗病毒能力较差,身体的抵抗力变弱,容易患心脑血管、呼吸道等慢性疾病。需要提供良好通风的空气环境,选用可以调节景观内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的植物,结合水体设计来提高空气质量,构建良好的微气候环境,增强免疫力、有效的预防疾病。

(二)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征及需求

身体机能下降会使老年人在心理上产生负面情绪,使得老年人对于具有归属感、认同感和私密感的空间等具有較强烈的心理要求,这些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对于生活环境的安全保护需求、社会责任需求、尊重他人需求、自我实现等需求上。

1.生理机能退化-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含生活安全需求和心理安全需求两个方面,在不同的身体、精神条件下,对环境空间的功能需求不同,因此需要功能多样的空间满足老年人在景观空间中的使用舒适性。

2.生活结构的转化-社会需求:对于老年人来讲,在生活中的社会需求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与其他居住者邻里之间的社会属性交往需求;二是与亲人、朋友之间的人际需求。适老化景观应提供功能多样、不同尺度的社交空间供老年人进行人际交往,良好的社交空间可以驱逐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

3.社会角色的改变-尊重需求:马斯洛提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自我满足对老年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群中有身体健康情况不好需要护理的高龄老者,又有从社会岗位退休的健康老人。适老化景观设计应遵循无障碍设计规范,在健身区域设置步道训练与平坦的太极活动场地,尽可能地减少体力支出,同时简单的种植活动也可以帮助老年人在体力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4.渴望获得-自我实现需求:室外景观中可以在室内与室外衔接处为脆弱护理老人提供与植物的接触与活动的“灰空间”,如在构建休憩凉亭、风雨长廊、阳光花室等类似空间,适应不同的天气情况,缓和室内外温度差变化,同时可以帮助老人获得自信,让老人做到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适老化景观设计原则

适老化景观的设计应做系统规划,充分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机能不同程度衰退,以及担心受伤、恐惧孤独、抵触陌生环境、渴望基础社交等心理需求,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供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一)安全性原则

在适老化景观设计中,安全性体现在场地实体环境设施细部防护方面与环境营造心理上视觉上的安全感,场地内景观元素应避免出现凸出于地面与立面的斜角,植物防护带或围合性私密空间的植物高度不可遮挡视线,地面材料选用、景观小品造型设计、配套设施与植物配置应以听力、视力和行动能力不便的老人的使用标准来设计。安全的室外景观环境能够促使老年人主动出行频次的增加,通过运动提高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

(二)功能性原则

适老化景观中应设置功能多样的交流活动空间,满足老年人在景观中尺度与社交环境的多种需求。在布局上将开放的娱乐健身区与半开放的休憩观赏区结合分布,满足老人群组聊天与个人冥想的需求。同时可以在景观空间中进行个人锻炼,除一些常规上肢锻炼活动器械外,还可以放置不同活动高度的人体单杠杆以进行上肢拉伸训练。

在适老化景观环境设计中,除常规考虑的景观设计因素,新建的景观空间,应结合近两年疫情实况把防控隔离措施考虑在内,相比室内空间隔离,室外环境通风情况与采光情况更好,在室外可以更直观地亲近自然,舒缓因疫情带来的紧张、焦虑心情,促进人心情愉悦。在景观规划阶段,灵活性运用景观布局和形式,使景观空间即可以合并,实现资源的复合利用;又可以分离,保证突发情况下的单独管理运营,从而满足多种情景下的使用及运营需要。

(三)无障碍性(易达性)原则

适老化景观的主要服务对象可动性差,步伐小、易摔倒易发病、需要休息,无障碍性往往体现在设计细节上,老年人活动场地应结合康复景观中机体训练需求,在局部区域增加台阶高度或场地坡度,并设置警示标志及安全措施。通过缓坡处理高差,方便轮椅通过。同时需处理好适老空间功能的特殊性与常规功能的关系,景观空间不应与建筑相距过远,景观布局形式应以柔和舒缓的曲线形式为主、简洁规矩的直线形式为辅,确保有一条能够快速到达景观各个区域的线路,缩短行走路程对保证老人安全与提升景观使用率有帮助,简约直观的行走和清晰的方向标识有利于老人辨认,可以更迅速地解决突发情况。

(四)舒适性原则

老年群体的生理情况与心理情況比较敏感、复杂,在适老化景观设计中需全面考虑老年人群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的敏感性来源,避免因植物配置、配套设施材料等出现身体或心理上的不良反应,景观空间中应避免产生或中和掉空气中的不良气味,植物配置与场地内设施材料的选择应避免含有致敏性、刺激性成分,通过建筑与植物墙的围合,隔绝或降低生活噪音等,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适老化景观环境。

四、适老化景观设计要点

景观设计在保障适老化功能设计的基础上应满足全龄人群的需求,营造安全、功能多样、无障碍、舒适的室外景观空间。

(一)交通设计

1.道路系统:整体的道路系统应分布流畅,路网之间衔接紧密,应保证在意外情况突发时消防车与救护车能够停靠在主出入口处。

场地内道路分级系统一般分为三级,一级道路宽度为5米,分为车行道和步行道两类,车行道一般绕外围成环形围绕,人车分流。二级道路宽度为3~4米,分布在楼栋与景观节点区域之间,满足散步步行需要。三级道路宽度为1.2~2米,必须满足一辆轮椅回旋或两个人同时通过,宽度通常为1. 8 m,分布在小空间场所中的步行路径。

2.路线设计:腿部老化是大部分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常见的问题,步行道的类型宜多样,宜设置成体系的长、中、短步行道,需在步道的一定距离内设置供老人休息的配套座椅设施。老年人的步态特征与体能、步行能力以及持久度都会随着腿部老化产生变化,常见的有身体佝偻前倾、挪动缓慢、抬脚低、脚不离地面、低头四顾、走走停停等步态特征,对于景观道路路面的安全性、连续性、防滑性和便捷性需求较高。必要处设置扶手,并设置无障碍步行系统,便于轮椅老人、拄拐老人通行。

路线宜选用呈环状简单的道路体系。老年人的记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消退与缺失情况,对空间道路的方向感和记忆也会减弱。繁琐的形式容易迷惑,使老年人迷失方向,没有目的的徘徊;而简单、呈环状的道路体系可以让老年人方便快捷的记忆,增强老年人的定位感,可以避免老年人在景观内迷路。

场地内道路铺装材料要遵循海绵景观系统,地面应具有渗透性,避免积水导致的路滑情况,色彩应选用低明度的颜色,道路铺装材质亮度过高容易使视力下降严重的老人出现眩光情况,应以暗色或亚光的质地为主。铺装的接缝要做到精密细致,保持整体的平整度。

(二)、植物设计-五感体验

“五感体验”是指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体验设计让使用者获得更丰富的景观享受,适老化景观环境借用“五感体验”中有康复保健型的植物的观赏部位和有益挥发物来刺激老年人的感官功能与大脑记忆,延缓或推迟身体衰老和病症加重。在适老化景观空间中,为有效避免室外因植物管理配置不当可能引发的意外伤害情况,室外园林景观的绿色植物配置应尽量选用天然无毒、无病虫刺、无任何危险性的落果与有害落叶、无任何飞絮、无具有刺激性任何气味,少有病虫害、少或低毒无任何过敏源的绿色植物;减少空气中传播花粉的植物种植,选取对大气净化、杀菌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景观内湿度、调节温度的绿色植物,提高空气质量。在管理时应及时修剪,枝叶不可以妨碍行人正常行走。

1.视觉感官:五感体验中在考虑视觉带来的感官刺激时,应选用多样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使景观环境在四季变化、昼夜交替中呈现出不同的景色。色彩具有自身独特的电磁波长,视觉神经受到的刺激程度不同会起到调节保健作用。同时根据建筑内部功能,调整植物设计,营造多样的室内外视觉景观。且不宜长期种植一些密度过高的常绿阔叶植物,避免因植物枝叶过密形成视觉障碍,对老年人产生迷惑性,在景观环境中迷失方向。

老人可以通过观查花卉的花期与植物的盛衰变化来强化的季节认识,锻炼大脑的记忆力,增强老年人的时间感。适老化景观内的植物色彩搭配与景观环境氛围搭配得当,可以安抚使用者的情绪,提升景观环境的使用体验感,营造丰富的全季节景观。在休憩、冥想等独处的静态空间中,情绪容易低落、压抑,宜选用红色、黄色、橙色等热烈、明悦的暖色调来提高兴致、增强注意力;在娱乐、健身的等活跃的动态空间中,情绪比较高昂、兴奋,宜选用蓝色、紫色、白色等柔和幽静的冷色调来镇定情绪、缓和紧张神经。

2.嗅觉感官:五感体验中在考虑嗅觉带来的感官刺激时,植物应谨慎运用芬芳型植物,避免芳香植物的副作用,不过许多老年人的嗅觉记忆能力保留较深,可以通过在功能景观中种植具有乡土特色的芳香植物,来刺激刺激患者的嗅觉,从而锻炼大脑记忆力。

芬芳型植物可以分为浓香类与淡香类运用在嗅觉体验中,一方面,可以分散浓香类植物,或者淡香类植物集中种植,产生适宜的香气刺激老年人的嗅觉;另一方面,可以将种植面抬高,方便老人近距离触摸、闻嗅。五感花园可以根据景观环境布局选择如丁香、腊梅、柠檬香茅、薄荷、迷迭香等通经活络和润肺养心类植物舒缓患有心脏病、肺部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的老年人。镇静安宁的月季、荷花、薰衣草、鼠尾草等清香型植物;集中精神力的栀子、含笑、茉莉、米兰等浓香型植物;使人愉悦的桂花、风信子、玉兰、丁香等甜香型植物。

3.听觉感官:五感体验中在考虑听觉带来的感官刺激时,植物应注重场景感、氛围感的营造,不同情境、不同氛围的声音会激发人生阅历丰厚的老人们产生有关情形的想象。除植物的枝叶摩擦声、景观空间的虫鸣声、自然界的风雨声外,水景在感官体验中也是常用形式,在设置水景时,以小型简易的静态水景小品为主,谨慎使用大面积水体景观。如采用旱地喷泉形式时,应标注区位,避免因不醒目造成地面磕碰等情况,地面材料选用防水防滑材料,周边需设置警示标识;采用涉水池形式时,水深高度不得超过0.3m,不应在涉水池底底部种植苔藓或藻类易滑动的植物,水面上涉水池应设置安全涉水踏步或安全踏步石,面积宽度应不小于0.4x0.4m,涉水池底部应设置高水质空气过濾处理装置来净化空气。

4.触觉感官:五感体验中在考虑触觉带来的感官刺激时,植物搭配宜选择触感特殊、不宜受损的种类,植物具有自身独特的质感,通过种植、观赏形式触摸粗糙质感、细腻质感的茎叶枝干,可以刺激老人的触觉感官,产生愉悦的生理反应,如光滑的常春藤、龟背竹、美人蕉、唐菖蒲、蝴蝶兰,粗糙的剑麻、向日葵、绒毛水苏、细叶芒、金银花、八宝景天、龟甲冬青等。植物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设置不同高度的种植床、垂直绿化、高度可调节的悬挂花篮及抬升草坪等,针对老年人的站姿,植物设计适宜的可触摸高度为850mm~1650mm;针对老年人的坐姿,植物设计适宜的可触摸高度为650mm~100mm。

5.味觉感官:五感体验中在考虑味觉带来的感官刺激时,植物搭配应该考虑药食同源、口感良好的果树;观赏价值高且具有养生效果的食用类花卉;老一辈人们具有深刻记忆的野生浆果类植物。使老年人在通过观赏和亲自摘尝野果的过程中代入回忆,与同龄人交谈往事,锻炼大脑的记忆力,同时食用的果子与花卉植物还可以起到养生、调节身体的作用。如覆盆子、桑树、柚子、琵琶、樱桃等植物。

(三)辅助设施

1.安全智能系统:将智能化运用安全系统中,如做到监控无盲区、全覆盖智能精准定位、一键呼救等智能装置,在景观空间需根据道路长度分段设置监控、报警装置以及急救设施,以具有防水功效的360°球形监控、可视化动态管理追踪系统、智能定位胸牌、求救手环为主,确保意外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知情并采取急救措施,同时防止老人迷路、走丢的情况发生。

2.标识系统:室外景观设计空间内外部应综合设置各种导识构造辅助设施系统,结合视觉图形、字符、色彩、听觉和面部触觉等多种图像识别技术元素,放大、夸张、综合等使用多种导识构造技术形式实施设置各种导识辅助设施,导识构造形式设施应根据具体设施要求多样化综合使用,包括立式立状导识、附着式立状导识、悬挂高挑式立状导识、地面立式导识等。导识牌设置高度应满足全龄段人群使用识别,并不易被人树遮挡;悬挑式和悬挂式导识牌底边最低高度应大于2.2m;最大视距1m及以下的近距贴壁式、地牌式等标识的安装应满足场地安全的原则;导识牌的图文符号与背景的色彩对比度应符合适老化相关要求。

3.“灰空间”的构建:老年人的防疫系统随着身体机能衰退变差变得脆弱,常见病症一般有心脑血管、支气管等慢性疾病,季节交替时是病症诱发高峰期,一方面是空气湿度的急速转变,另一方面是气温的骤然下降。场地内应根据实地需求在室内与室外衔接处增设风雨连廊、休闲凉亭、阳光花房等辅助景观建筑,并保障使用上的安全、便捷、舒适、美观的原则;“灰空间”内的景观座椅宜考虑老年人身心及社交需求布置围合型或半围合型形式,在空间布局中应考虑空间交互、重叠、重组的灵活性,可以在出现防控隔离需求时,分散空间组合,做到保证安全社交距离,在室外与室内衔接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并设置拐杖放置及轮椅停放空间,应满足冬季日照及夏季遮荫需求,材质宜采用低吸热、无眩光无积水的户外材料,应设置扶手、靠背。

结语

适老化景观的设计从使用者的位置出发,深刻理解和感受不同年龄的多种居住生活环境需求,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功能性、无障碍性(易达性)、舒适性的设计原则,并将其设计原则与实地情况合理结合,从而通过景观设计方案创造呈现出一个能够适应不同年龄老年人心理身体变化居住生活环境,景观的适老化设计研究更全面地完善了户外空间的功能性。

猜你喜欢
行为特征景观设计老年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校企合作中企业培训的行为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