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基 绘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2023-04-12 12:23王志琴
中国新时代 2023年4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

王志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引,绿色发展意识越发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正奋力书写新的壮美篇章。

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

溯长江而上,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6座梯级水电站伫立水中,串联成串,构成了一条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在广东,碧波荡漾海面上,一排排白色风机高高耸立,阳江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可生产15.5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在內蒙古,昔日沟壑纵横、植被覆盖度不到25%的“鸡爪子”山已被改造为绿色矿区和万亩良田,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0%以上……

新时代1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了34.4%;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储量日丰;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第一;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设立,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现代化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对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引,绿色发展意识越发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华民族正奋力书写新的壮美篇章。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三四月的中国,大地由南向北渐次回暖。从地处西南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冀北的“绿色明珠”塞罕坝;从上海的一处处“口袋公园”,到北京通州的“城市绿心”,无论是一望无际的森林,还是城市路旁的景观树木,都正在萌出新芽。

重重新绿、勃勃生机。这背后,是长期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中国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坚持绿色发展,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我国先后修订森林法、草原法等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法律,编制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等专项规划,退耕还林还草、海洋生态保护等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通过数字地球从太空遥望,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像一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青藏高原。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626平方公里,相比10年前,增加了近220平方公里。昔日大片的沙地,如今已经变成了湿地。

正是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保护与生态治理措施的实施,让青海湖实现了从生态退化恶化到逐年向好的华丽“蝶变”。

青海湖发生的绿色奇迹并非个例。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罕坝,半个世纪前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为恢复和重建塞罕坝生态环境,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从那时开始,在平均海拔1500米的坝上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接连种下。如今,塞罕坝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林地115.1万亩,森林覆盖率82%。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像一道绿色长城,为京津冀地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高寒沙地生态建设史上的典型。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过去10年来,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力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了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和濒危物种的拯救工程,划定了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设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把超过25%的国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我国生态安全屏障得到了有效巩固。

“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对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我国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良好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绿色,正成为中国最美丽的底色。

云南野象群北上、“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藏羚羊繁衍迁徙、白洋淀鳑鲏鱼等土著鱼群增多,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10年来,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不断生动展现。

“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目共睹。”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所长卡格万加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努力富有成效,让人真正领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即在发展和环境可持续性之间寻找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兴技术赋能低碳转型

走进天津港北疆港区,两台巨型风机的叶片正在匀速转动,与全国港口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共同组成“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

“这套系统让C段码头实现100%绿电供能,与传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比,能耗降低17%以上。”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总经理杨荣说。

2021年12月15日,随着位于C段码头北侧的两台风机叶片缓缓起动,天津港“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并网发电。“‘风光储荷一体化智慧绿色能源系统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安装了两台4.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先进的能源监测技术,可以对码头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天津港集团科信设施部设备经理陈业介绍说。自并网发电以来,这套能源系统已供电2077万千瓦时。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领域,在多方密集部署下,“十四五”时期绿色低碳产业有望迎来巨大增量空间。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壮大绿色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环保、高端装备、能源电子等,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

在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位于北京的三一重工“灯塔工厂”里,依托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整个工厂的生产制造要素实现全连接,成为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慧体”,实现数字化能力的泛在布署,使生产潜能得到极大发挥。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介绍,通过源头上“踩油门”和过程中“精打细算”,桩机工厂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同比下降30.5%。

走进海螺集团下属白马山水泥厂厂区,与传统的水泥生产相比,不同的是一片“绿意”扑面而来。

厂区里,既有一塘池水掩映,也有现代感十足的工业风,球状的二氧化碳捕捉设备格外亮眼。这是海螺集团在水泥行业首开先河,建成的万吨级以上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环保示范项目,年可回收二氧化碳5万吨。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中国能源转型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成效显著。通过推动工艺升级、更新改造用能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不断下降。

新时代的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发展方式“绿”起来

大到一栋建筑物,小到一个马桶盖……如今,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日渐受到人们推崇,更加青睐“绿色制造”的产品,愿意为有绿色“基因”的产品买单。

“海尔智家实现了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经营、绿色回收、绿色处置的全新体系。”海尔智家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徐萌表示,在家电产品选材上,海尔智家众多产品都采用低碳环保材料,不仅能降低碳排放,还能回收循环再利用。在产品功能设计上,海尔智家更是兼顾功能与体验,推出“可以洗空气的空调”等一系列绿色、低碳新产品。在绿色经营上,海尔智家拥有全球首个碳中和“灯塔基地”——海尔中德智慧园区。此外,海尔莱西再循环互联工厂一期项目,每年以拆解200万台废旧家电、改性造粒3万吨等能力,成为家电回收拆解行业的先行者。而海尔博观冰箱是行业首个低碳聚氨酯材料冰箱,聚氨酯是绿色可回收材料,与传统原料相比可降低50%的碳排放。

家电行业是我国绿色制造的一个缩影。

目前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已初具规模。

在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十三五”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同配合下,我们以重大工程和项目为牵引,以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为纽带,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持续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我们国家层面培育了2783家绿色工厂、296家绿色供应链企业、223家绿色工业园区,推广近2万种绿色产品,初步测算,绿色工业园区平均固废处置利用率超过了95%,一大批绿色工厂能耗水平优于国家能耗限额标准的先进值,逐步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终端消费品的全链条绿色产品供给体系。

中国的绿色发展本身有助于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其影响是世界性的。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环境与社会部高级研究员郭江汶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将显著加速全球绿色转型。”软件供应商思爱普全球执行副总裁黄陈宏认为,中国的绿色发展必将深刻改变全球能源、环境和经济格局。

在全球范围内,乘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东风,绿色发展的种子在共建国家生根发芽。由中国企业提供关键设备的意大利首个海上风电项目——贝莱奥利科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可满足近两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助力意大利绿色转型;中企修建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专门设计的鱼道降低了大坝对洄游性鱼类的影响,保证了鱼类生长繁殖;由中企承建的科威特穆特拉住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科威特首次引进雨水利用系统,收集的雨水回灌至地下,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衣食住行低碳先行

“以前出门坐公交车,很久才能等到,不仅拥挤,而且去趟市区要耗费大半天。现在不到10分钟就有一班车,经济实惠还环保。”在江苏省淮安市,市民刘襄表示,村村通了公交车后,她出行有了更多选择,逛个公园再顺路买个菜,坐有轨电车、坐公交车、骑共享单车都能到达,像她这样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中老年人越来越多。

绿树环绕间,有轨电车、新能源公交车穿梭如织;奔涌的人潮里,橙色的公共自行车潇洒驶过……为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淮安市构建了以有轨电车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为补充和延伸的绿色交通出行体系,促进绿色出行方式的多元融合,绿色出行服务满意率达92.1%。

衣食住行,事关千家万户。如今,在中国许多地方,绿色、环保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没有包装盒,也不使用胶带,用扎带封好就发走——最近,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朱先生寄快递时,在小程序上选择了一只最小号的“快递循环箱”。这是一家快递企业在苏州推出的循环箱,费用与同型号纸箱一致,可循环使用70次以上。

绿色快递、绿色交通、绿色消费……在北京、江苏、广东、甘肃等不少地方,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加快形成。

2019年,北京市推出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北京MaaS平台),整合地铁、地面公交、步行、骑行、自驾、网约车等出行方式,通过高德等地圖平台,向公众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出行服务。经过3年多的发展,平台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北京市交通委科技处处长葛昱在2023年2月21日举办的“科技创新数字融合、助力建设交通强国”研讨会上介绍,目前,北京MaaS平台的用户量超过3000万,截至2022年年底,每天通过MaaS平台来进行绿色出行服务的,查公交车、坐地铁,包括全程的引导,目前达到了5500万人次,绿色碳普惠的注册实名用户240万。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逐渐增强,闲置二手物品的交易量不断攀升,消费者正用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对环保低碳消费作出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

央视报道中提到,2020年国内二手手机的交易量达到1.52亿台。与此同时,闲置服装、服饰也受到人们的青睐。2025年线上、线下二手交易商品总额将增至3万亿元。

事实上,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今年的重点方向。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通过推进循环经济稳步发展等途径,转变社会经济中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更加科学方式进行资源处置,实现更大程度、更高效率地利用各类资源。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强化互联网交易平台管理责任,加强交易行为监管,为二手商品交易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从二手商品交易模式来看,一方面,二手闲置品交易能够充分发挥物品的剩余价值,符合循环经济中“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另一方面,通过二手交易所带来的降碳效益潜力巨大。同时,在数字技术的助力下,相关二手交易平台能够在买卖两端共同发力,破除二手交易中的信任堵点,让消费者可以放心买,从而使得二手交易真正成为人人参与、人人减排的绿色消费行为。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表示,绿色发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闲置经济、共享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广泛普及。

值得关注的是,年轻消费群体在消费层面环保意识的加强也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代时尚消费白皮书》显示,80.4%受访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个人购买行为,更愿意选择那些更具有环保概念的品牌。相较年长消费者,更具有环保意识的年轻人将成为推动这一流行趋势的主要动力。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快生态环保领域立法步伐。现行有效的生态环保类法律有30余部、行政法规100多件、地方性法规1000余件,初步构建起以环境保护法为统领,涵盖水、气、声、渣等各类污染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务实管用、严格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2022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关于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立法的情况时说,目前,一个“1+N+4”的生态环保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1”是发挥基础性、综合性作用的环境保护法。

“N”是环境保护领域专门法律,包括针对传统环境领域大气、水、固体废物、土壤、噪声等方面的污染防治法律,针对生态环境领域海洋、湿地、草原、森林、沙漠等方面的保护治理法律等。臧铁伟介绍,在这方面,本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湿地保护法、核安全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

“4”是针对特殊地理、特定区域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所进行的立法,这是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一项带有创新性的工作,包括已经出台的长江保护法和黑土地保护法,以及已经提请审议的黄河保护法草案、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草案。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此有法可依。

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022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中国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在谈到切实推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地见效时,列举了两组数据: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以来,累计查办按日连续处罚等重点案件共计17万多件;“十三五”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83.3万件,较“十二五”增长了1.4倍。

翟青还表示,推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衔接机制,2016年、2018年分别严肃查处了两起典型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案件,23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这在生态环保历史上是第一次因数据造假被判刑。

“10年来,人民法院持续推动环境法治进程,环境资源审判已成为展现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窗口,成为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2022年9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环境资源审判护航美丽中国建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竹梅介绍,10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4.4万件;充分救济环境民事权益,审结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37.8万件;支持并监督行政机关履职,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34.3万件;落实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58万件;依法追究生態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审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35件。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96.5万件,一系列标志性案件载入史册,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法治进程。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中国画卷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之光熠熠生辉。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开拓前行,让“绿色”铺陈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新时代的中国将更加秀丽壮阔。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