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工具与理论:社会学想象力的再理解
——以《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为例

2023-04-15 05:21张禧
视听 2023年3期
关键词:骑手社会学新闻报道

◎张禧

一、引言

社会学想象力是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指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在社会中两者间的联系。”①因此,社会学想象力首先是对于社会结构的关注,将个人困扰和社会整体问题相联结。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关注社会结构性问题,使公众不再漠视,从而积极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此外,社会学想象力还是一种心智品质,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价值。这种心智品质不断被内化并运用于新闻报道实践中,从而潜移默化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工具运用,甚至一种价值理论,以此指导新闻报道实践,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社会学想象力运用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由来已久,南方系媒体就对其有深度总结。社会学想象力是一个优秀新闻人的基本素养,已成为一种业界共识,但是将社会学想象力作为一种真正自觉的实践,甚至在方法论意义上予以概括、提炼,做得还远远不够。学界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新闻素养的培养。社会学想象力视角下新闻敏感力的打造,具备大格局、历史与立体的社会学想象力眼光(康茜,2015)。二是在新闻学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将社会学想象力运用于教育与实践中,培养数字时代的新闻记者(Stephen D.Reese,刘丽霞,2017)。三是对于文本生产的分析。一些研究通过分析新闻评论,提出新闻评论报道对社会的解构需要社会学想象力,进行共情、公共关怀与建设性的评论报道(亢海玲,2014)。或是研究新闻采写中社会学想象力的呈现,凝练在采写中理解人物、挖掘新闻价值及升华主题的重要性(王芳,2014),但对于文本生产的研究更多关注文本生产策略的整体把握,缺乏生产过程的整体全面分析。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是杂志《人物》在2020年9月刊登的一篇深度报道,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该报道的主要内容聚焦于外卖骑手,关注时间、安全与生命间的矛盾,将边缘群体深受困扰的个人问题放到社会结构中,剖析隐藏的社会问题,揭露其本质是数据时代下系统性困境背后算法对于人的控制。这篇报道在知乎、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发布、转载,成为《人物》周刊全年在看排名第一的爆款新闻产品。这篇新闻作品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讨论的关注点包括对于骑手权益的保护、质疑平台资本力量的背后操控及外卖行业规则的制定与监管等。主流媒体也针对报道内容进行舆论引导,为骑手按下“减速键”,同时塑造骑手的服务形象,扮演了社会运行润滑剂的角色。本文聚焦于社会学想象力介入全文本生产的全过程,以《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为案例进行深度分析,进行系统性归纳总结,以期对新闻深度报道的文本实践有所助益。

二、选题策划:寻找连接个人困扰与社会问题的切入点

社会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全貌。②在新闻报道实践中,专业记者总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理性审视,对于多方面事实不断整合,在与社会的连接碰撞中找寻切入点。

据《人物·手记》描述,编辑张跃偶尔会看北京卫视一档叫《红绿灯》的交通节目,发现几乎每期节目都有外卖骑手违章、出交通事故的新闻,她很好奇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个现象。③《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新闻报道的选题从一档生活中的节目出发,将每个骑手个体连接起来,通过交警部门公布的数据,将切入点延伸至整个外卖骑手群体的高事故发生率背后的原因机制,并转换为数据时代下算法系统的控制,从而扩展至数据时代下算法对于人们、社会的影响。该文作者赖祐萱说:“有个感觉,外卖骑手车祸不可能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很复杂,很琐碎,具体是什么,我也没法解答。”④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可能来源于类似报道的经验性思考或是自身成长经历,抑或是小记者成为大记者的职业敏感度,而这些都与社会学想象力有所关联。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选题策划由浅入深,从寻找不同类型的骑手入手,兼顾配送链条的各个环节,将个体骑手连接成为骑手群体,在细节中刻画骑手的群体画像,揭示这种现象背后系统触角的延伸,并以此延伸到数据时代下被技术控制的大众,将切入口转换为数据算法,关注新时代下新职业的发展状况。这个选题也从浅层的交通事故转换为职业要求与生命安全间的矛盾,这也是整个社会所忽视的对于骑手这个新兴职业的关注。议题交织着个人矛盾与社会关切,引起大众的关注与讨论,并对制度性问题进行思考,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的瞭望塔”的功能。

三、情感共鸣:构建双线故事架构

(一)一线骑手:显性的故事架构

在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背后总是有这样的冲动:探究个人在社会中,在他存在并且具有自身特质的一定时代,他的社会与历史的意义何在。⑤在新闻内容表达中,运用社会学想象力将情境、动作等细节相互对比,表现出社会意义和价值,并串联主题。

在《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中,作者不断使用火热生命与冰冷系统的对比来叙述真实故事。例如,“魏莱和一名穿着同样颜色制服的骑手在十字路口等红灯,对方着急,闯了过去,正好一辆汽车高速驶来,连人带车都飞起来了。当场人就没了。他并没有停下来,订单就要超时了,而那时,一个熟悉的女声响起——派单。请在滴声后回复,收到。”“爆单时全凭人类的本能在跑,全无人类的情绪。”“等电梯、医院、办公楼都是极大痛点,在现实中要击碎这种最优,一场大雨就够了。”人的生命在冰冷的“收到”前不值一提,系统爆单让人成为没有感情的配送机器,在这背后是人超越体能极限的努力,系统的智能化与现实环境复杂性的冲突最后都由骑手买单。文章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描写,对比着在系统的严密控制中漠视人的生命的同时甚至压抑着最基本的人性,通过文字对比呈现真实画面,让读者在一环扣一环的细节中深刻感受冲突与张力。此外,这样的对比也能展示骑手眼中不一样的世界,将读者的情感和骑手的命运相串联,建立情感认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

在新闻报道实践中运用社会学想象力,能将零碎的细节与主题相勾连,抓住事件的冲突点,在对比中铺设故事架构,串联起表面线索,从而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带给读者更深的思考,使其产生情感共振,引起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这也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所在。

(二)庞大的关系网络:隐藏的系统结构

米尔斯说,社会学想象力正成为文化生活的主要共同尺度和特征。⑥严肃的小说家、新闻工作者等都需要运用这种想象力,人们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社会与历史的真相。在新闻策划中,包括新闻前期准备、整体版面设计与动态调整等环节中,各个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不断运用社会学想象力链接多元论点,形成复杂关系网络,从而抽丝剥茧,厘清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及背后所涉及的复杂机制,揭示社会真相。

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提出“行动者网络”,坚持认为是“联结的社会学”,认为社会是很多异质性事物之间联系构成的复杂网络。⑦在《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中,公众、记者、编辑呈现出庞大的关系网,各个行动者间发生联系,相互影响。这篇报道采访了一线骑手、站点站长、交通警察、算法工程师、平台负责人、研究算法的社会学家等,用多元视角展示了各方的感受。骑手作为个体,陷在算法系统中,在利益与安全中不断挣扎;站长作为中层管理人员,受系统的制约,人工无法解决问题;警察作为外部行政力量进行调控,但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与算法的力量相抗衡;算法工程师作为算法的设计者,为了“速度”而不断优化算法;平台为了利益竞争,不断竞争速度,利用算法技术发布一些明面上保障骑手利益实际并无用处甚至更加累赘的活动来困住骑手;社会学家孙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来解释背后算法控制的真相。在各方人物的采访生成中也富含社会学想象力的理解,层层剥离,不断接近内部核心,并且连接系统、平台及人,共同形成整体的系统结构。

采访多方面主体,建构明晰的文章结构,但同时系统本身也形成了复杂的控制网络。首先,系统里存在着严苛的评价体系。超时不仅会扣钱,还会让骑手遭受精神上的二次伤害,整个配送团队都受到准时率的影响,团队荣誉、自我怀疑会让骑手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不断自我剥削。系统无底线地缩短配送时间,让人成为送单机器,成为机械化的人。其次,系统具有隐藏端口,顾客端与系统端存在时间差,顾客端送达时间会更短。这无形中用抽象的时间观念影响着双方,以微妙的时间差取得双方的认可。此外,系统有严苛的等级体系,等级越高,收入越高。让外卖配送游戏化,表面上自我价值的实现给予了系统算法剥削的合理外衣。

同时,稿件结构本身也需要反复打磨,在稿件中建立明暗双线,增添更多阅读期待与阅读注意,这亦离不开社会学想象力的经验性运用。在采访手记《人物·手记:〈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背后》中,记者说道:“对当时掌握素材的梳理和再次消化,进一步确定了文章最终的结构构成方式——用还原配送过程的方式,讲述这个庞大的、密不透风的系统。”⑧新闻记者首先利用关键词建立稿件表面结构,展现全面的系统,通过建立细节、事件及对比串联,由琐碎到完整,由杂乱到清晰,编织成具有思想和逻辑的复杂网络,展现系统的严密控制,揭示在关键词下存在着的另一种隐秘的结构,而这两者所形成的明暗双线也是稿件的一种隐藏结构。

在新闻深度报道实践中运用社会学想象力,能将多元观点进行深度剖析,层层深入建立行动者间显见的联系,通过富有力量的文字埋下隐藏的秘密结构,将报道信息量饱和化,将表面系统运行与深层的系统控制展现出来,点明主旨。

四、积极的问题导向:骑手的无意识劳动

米尔斯认为,要完整理解个体的人生历程和性格,“我们必须把握这些私密环境与其所处的更大的结构框架的相互作用,考虑这种框架的变迁以及由此对情境产生的效应。”⑨深度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事件中,打破人的无意识,提出具有积极导向性的解决方案。

建设性新闻由美国学者凯伦·麦金泰尔提出,国内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定义,指的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⑩虽然《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引发读者对于骑手行业的新看法与思考的新向度,但被困在系统里的“系统人”的声音依旧隐匿,没有达到积极关注并参与的良好效果。报道中写道:“熊警官说,人身安全永远都不是他们(骑手)的重点,如何准时地把餐送到顾客手上,才是他们的重点。”“骑手们对自己在这场无限游戏中的身份,几乎一无所知。”在报道评论区的文本互动中,一位骑手自述道:“十几位骑手中只有一位看过文章,转发同事群却无人回应。”这些文字媒介连接着骑手群体的无意识劳动,这些“系统人”忽视外界的呼声,更何谈改变。这是骑手意识的淡漠,也体现了其社会学想象力与社会情境理解力的不足。

作为一种价值理论,社会学想象力也是关于人与结构的关系。人是具有多样性的,社会学想象力在于教育个人理性的回归,站在社会情境与社会历史的高度来看待个人困扰。在深度报道中,专业记者把骑手放在社会历史情境中,敦促社会各界建立工会等保障制度,真正关注骑手的生活。而新闻专业记者也可以试图通过文本构建,使骑手成为“隐含读者”,通过结构化行为对报道做有意义的创造与参与,提高骑手的发声意识,扩展发声渠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算计系统而非让系统计算人,使骑手本身成为具有公共理性的参与者。深度报道试图通过积极参与,提高报道对于当事群体的影响,打破弱者的无意识劳动,着眼于未来,通过当事者本身与各方积极参与,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也将是未来新闻深度报道实践的探索空间。

五、结语

社会学想象力存在三个维度,联系个人困扰与社会问题、结构化问题及历史与比较维度。新闻报道实践联结了社会问题,而报道最终是为了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揭示隐含网络并提出积极性方案,解决结构性问题。这篇报道让以美团为首的外卖平台开始关注骑手的生命安全与尊严,如骑手爱心休息室、弹性八分钟等。学界也介入研究,以此为案例丰富算法,从系统向提供破困思路,并关注加速社会下人的存在状态,引发对加速时空关系下实践异化的思考,尝试从根本上破解结构性困局。但报道忽视了骑手群体本身的意识觉醒,仍需将社会想象力作为一种价值理论不断内化成为新闻报道实践的精神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应当辩证地看待社会学想象力的运用。其运用的三方面具有适用性但不一定普遍存在,在形成具体的文本形态中会存在特殊的样态:基于主题的不同存在差异,不同文本呈现也会不明显地外化为三部分,如以隐喻格局形式来呈现系统控制,风格多变,但最终在内在思维结构路径上是共通的。

社会学想象力运用的深层价值在于其映射到深度新闻报道中的逻辑、思维与文本架构,以此不断积累精品新闻报道,形成符号框架下的文本模型及文本嵌套结构。这种文本结构性嵌入社会文化中,建构新闻名篇,形成新闻文化与新闻传统,影响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

如今处于数字时代,数据爆炸下新闻记者实践社会学想象力的需要更为迫切。技术嵌入生活所产生的新社会性,在数据背后仍有许多容易被忽视甚至是隐身的行动者与行动对象,技术无意识也在构成理解壁垒。技术本身框定人们从某一视角看待事物,这形成一种新的技术遮蔽。因此,如今的专业记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更需要运用社会学想象力来提高新闻感知力,力图打破这种双重遮蔽,从多元视角与多种框架中重新理解事物,解锁数据黑箱与算法背后的权力与欲望。这也是新闻记者提高数字素养的方法之一,从而厘清数字时代下新闻深度报道的前进方向。

此外,社会学想象力的运用也延伸至新闻学教育中,成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使新闻工作者成为“知识工作者”。新闻记者不再是缺乏信息创造力的简单信息处理者,而是拥有把简单信息加工成为深层知识的生产者。⑪拥有社会学想象力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养与核心竞争力,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生产的卓越新闻作品是新闻业不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注释:

①②⑤⑥[美]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4,3,6,13.

③④⑧赖祐萱.《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背后故事[EB/OL].人物,2020-09-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041273809711434&wfr=spider&for=pc.

⑦肖鳕桐,方洁.内容与技术如何协作?——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新闻生产创新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0(11):99-118.

⑨[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26.

⑩唐绪军,殷乐.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

⑪Stephen D.Reese,刘丽霞.培养数字时代的新闻记者:新闻学的想象力[J].全球传媒学刊,2017(04):70-74.

猜你喜欢
骑手社会学新闻报道
上班在“狂奔”,保障似“裸奔”——“抢单”的骑手们常常要面对“拖单”的社保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外卖骑手的本分与情分
女骑手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