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塑: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论析

2023-04-15 07:42
中国德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话语人工智能

■ 张 迪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学习与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方法、价值准则与行为习惯,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人工智能最初指“拥有模拟能够被精确描述的学习或智能特征的能力的机器”[1],在今天已经发展为由算法、数据和算力三大要素构成的,具有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工具,并利用自主感知与决策能力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2]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实现价值引领和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社会性活动,人工智能对于其而言既是实践背景,也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契机。顺势而为,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借用人工智能之力打造智慧思政,消解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挑战,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

作为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形塑未来教育模式的强大技术力量,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然而,新技术力量的加入势必需要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以获得生长空间,动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以获得认同。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解构。

(一)人工智能在宏观上威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安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担负着传承、创新和捍卫主流文化或主导意识形态的责任”[3]。因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人工智能作为负载着政治属性的技术工具,深度融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价值教育等实践活动,具有威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安全的风险。

党的二十大报告十次提及“意识形态”,并明确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4]。人工智能是人所创造的技术,其生态化发展的立足点就是服务于人且受人控制,因此深受创造者自身的思维观念、政治导向、价值立场的影响。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具有先发优势,掌握一定的技术主动权与主导权,因而也就存在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文化侵略与意识形态渗透、消解政治信仰与价值认同、侵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隐患。一方面,人工智能一旦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将获取到我国海量用户产生的庞大信息数据,并在交互、开放的信息处理与传播机制中诱发数据违规泄露、数据非法使用等问题,在无形中造成隐私侵犯,且存在责任主体模糊、难以追责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数据信息被掌握,借助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西方国家极易掌握我国用户的思想动态与行为习惯,并借助算法推荐与用户识别,以更加隐蔽且精准、更具迷惑性与欺骗性的方式向用户推送西方的价值观念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用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消费主义等错误思潮侵蚀人的头脑,动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削弱人民对国家、政党和民族的普遍认同。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易演化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解构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社会主义政治导向与价值认同。

(二)人工智能在中观上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意蕴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意蕴,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性质与发展方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渐进式的过程,从引导树立正向的价值观念到引导确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应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逐步推进。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在其不断向外延展时,核心价值意蕴也遭受着“空场危机”。

一是造成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失衡。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两面”,二者缺一不可。但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相比有更为特殊的要求,即更加注重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体验感悟。人工智能尽管在知识储备与知识传播速度方面有优势,但却难以独立完成价值教育的使命,同时易造成教育者过度重视智能技术而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况,影响价值教育的效果。二是造成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失衡。理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能够增强教育内容的可信度与说服力;情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能够凝聚受教育者的情感共识与价值认同。人工智能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并不具备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心理,无法自主产生复杂的情感。人工智能的融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困境,即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状态,教学过程缺乏情绪交流、情感互动,教学内容难以触及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三是造成专业化教育与多样化教育的失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诸内容要素的系统。”[5]在确保内容专业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更要丰富全面。人工智能算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精准推荐,能够基于浏览记录等信息精准推送用户喜闻乐见的内容,为用户编织“信息茧房”。这就极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质化,窄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范围,加剧不同群体间的圈层信息壁垒,弱化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发展人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

(三)人工智能在微观上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塑造人的活动,无论教育环境与教育方式如何变革,都应该着眼于人本身,将发展人作为最终目的。人工智能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产生了个体的价值观培育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本身不能被极度依赖的矛盾,人工智能的“技术本位”正在试图取代“人本位”,矮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借助大数据、强算法与高算力,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等方面已经完成了对个体的超越,并依靠这种技术优势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与此同时,强大的优势加剧了人们对技术的极度膜拜,科技理性与工具理性上升,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下降,人的主体性发生异化。其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一方面,对于教育者而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需要聚焦受教育者的思想水平与动态变化来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工智能融入后,教育者愈发依赖技术工具统计的数据,弱化了对教育对象学习情况的深入考察与批判反思;愈发注重受教育者整体的综合情况,弱化了对教育对象的个体关怀,损害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其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需要通过自身的深入思考与实践体悟才能生成。人工智能的融入简化了这一过程,受教育者过度依赖便捷的智能平台,学习过程“泛机器化”严重,获取的知识片段而不全面、间断而不连续、零碎而不系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不断下降。可见,教育者在把握利用技术与教书育人的关系时,受教育者在把握借助技术和自主学习的关系时,都出现了愈发依赖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现实诉求的趋势。人与技术关联的加深、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减弱,推动着教育对象沦为技术的附庸,致使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生异化。

二、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

人工智能嵌入思想政治教育框架,在解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重塑了网络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转型升级。

(一)人工智能的互联属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优化

人工智能技术以更加精准科学的技术手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效果的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等要素的交流互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联互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智能化转型升级,实现创造性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内部优化,构建互动型生态。人工智能的融入不仅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的教育主体、自由个性的教育客体、先进智能的教育介体和多元开放的教育环体,更促进这四大要素加强联系、加深互动、协同共进,实现最大育人合力。相同的发展趋势是关联加深的前提。人工智能直接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的嬗变,一致向着智能化方向前进;间接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嬗变,一致向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便捷的互动交流条件是关联加深的保障,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智慧学习空间与智能学习系统,为教育者更细致深入地发动和实施教育活动搭建了桥梁,教育者能够充分掌握受教育者的表现数据,明确教学路向,受教育者能够在多样化、个性化、动态化的学习过程中迸发思维潜力。人工智能融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更为多样化,氛围更具新鲜感与活力。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外部联系,构建共享型生态。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日益展现出“大思政”的发展格局,人工智能的融入对于“大思政”而言既是主动契合,又是积极推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向着共建、共享的趋势演化,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人工智能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的影响范围与力度,既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的平台,又挖掘了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教学经验、教育信息在内的思政资源都能够在开放自由的公共交流平台上实现共享,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各个要素由此实现外部流动。人工智能打造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型生态与共享型生态相互支撑、相互作用,持续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大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

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增强话语转换能力,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核心路径。语言在环境中生成,经智能化环境改造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出精准化、多元化、前沿化、灵活化的特征,话语构建模式与传播方式均发生了有效变革。

第一,人工智能的融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精准化。强大的算法能力搭配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使得人工智能能够精准分析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并结合需求配套推荐相应的教学话语,精准匹配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使教学话语从直接粗糙的“大水漫灌”走向个性定制的“精准滴灌”。第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元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理念上多理性言说、少感性表达,在内容上多系统传播、少碎片演绎,在形式上多抽象阐述、少具象呈现。智能思政拓展和整合了思政话语资源,有机融合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传统话语与现代话语、经典话语与流行话语、民族话语与世界话语等内容,广泛应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乃至AR、VR等表现形式,形成多元化的思政话语体系。第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前沿化。人工智能“瞻前顾后”和与时俱进的能力使其能够掌握网络流行的趋势,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将人工智能创造性地融入思政话语,增强了话语的流行度与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育者对教学过程的主导权,扭转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失语”的处境、受教育者对思政话语“刻板”“老套”的印象,缓解了思政教育主客体间话语的差异。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灵活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智能环境中,能够灵活地选用丰富的话语载体与智慧的话语转化方法,并依据话语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话语传播模式,将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众生活话语,积极引导思政话语表达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时代,推动受教育者对话语内容的接受、认同与内化。

(三)人工智能的进步状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空间

以基本类型与发展阶段为依据,人工智能可以划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与超人工智能。当前与思想政治教育愈发广泛且深入融合的是弱人工智能,其已经能够按照预设程序智能化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时,“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并不是递进发展的关系,而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分支”[6]。这就意味着弱人工智能与强人工智能能够同时发展,向着改进应用程序、增添现实功能的方向共同进步。未来,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将更加紧密,赋能将更加有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与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政治认同与道德修养等内容,对人的思想与行为进行积极改造的复杂的、动态的实践过程;人工智能也处于由弱到强、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在动态中融合共进、共建共荣。就内部发展而言,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我的突破与进步。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突出优势,以海量的数据为知识基础,人工智能能够分层抽象分析并发现规律。就外部发展而言,人工智能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把人工智能放在经济发展新引擎与国际竞争新焦点的战略位置,从人才培育、资源配置、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积极构筑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优势,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加快发展,并促进其与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融合。将动态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与动态进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在“双动”相宜的格局中打造人机交互、人机结合、人机共教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极大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智慧化跃升,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在解构与重塑中强化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

思想政治教育身处人工智能时代,既要守正,更要创新。为此,必须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牢牢把握住人工智能融入其中的根本遵循。

(一)用智守“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目标,这是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前提。从客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特性。“机器指向的是专业化,人指向的是多样化。机器人只能取代专业化的人,却无法取代多样性的人。”[7]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只能替代较为重复、单一、机械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不仅要求突出灵活性与创造性,更要求进行价值与理念的判断,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从主观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与服务社会进步的过程,涉及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领域,对社会稳定发展有深刻影响,一切技术都应该服务于此。这就意味着二者的融合必须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人工智能为辅,既不能将二者杂糅不分主次,更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合并到人工智能中,剥夺其独立性。

基于此,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坚决杜绝两种消极趋势:一种是“技术膜拜论”,即过分追求人工智能的科技理性与工具理性,并将其上升为价值与目的;另一种是“机械照搬论”,即不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强硬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智能时代,必须牢牢坚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吸纳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让人工智能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并最终服务于人。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为辅”,确保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人工智能技术为我所用,才能实现技术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同时也会补位,弥合思想政治教育在技术时代的发展差距,以人机协同的强大动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二)引智标“帜”: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导向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其始终承载着向社会全体成员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使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当前,人工智能的强势融入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形态与模式,但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何种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发展变革,其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永不会变。

防范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隐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价值引领,筑牢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导向与政治立场,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旗帜鲜明、毫不动摇。一方面,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要强化使命担当,把握政策红利与战略机遇,主动谋划发展路径,敢于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与发展,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抢占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制高点与话语权,从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工智能应用的监督治理体系,通过制定标准、建立健全科学透明的体制机制,规范和节制其背后的资本权力和其他政治社会力量,强化对人工智能的主流价值观引领,从而筑牢意识形态阵地,防止技术异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唯有如此,才能“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维护国家安全……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8]。

(三)以智谋“祉”: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增强人文关怀,是应对人工智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主体性忽视挑战的有效手段,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根本前提。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关注不同教育客体的特殊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相呼应,与人工智能的特征相适应,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也是智能思政的发展遵循。

人文关怀是一种隐性的教育理念,强调“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倡导积极营造适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只有增强人文关怀,才能真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筑牢人们的理想信念,确立人们的价值信仰,最大程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技术观与学生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围绕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既要注重方法的“准度”,也要观照话语的“温度”,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受教育者要尊重理解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理性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精神价值,锻炼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克服技术懒惰心理,摆脱对人工智能的技术依赖。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出鲜明的人文关怀性,在借助人工智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准备、实施与反馈调节的全过程中,将“人”的观念贯穿始终,赋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人文情怀,使双方都能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话语人工智能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