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人物能获得读者关注

2023-04-15 09:24上海
金山 2023年2期
关键词:利害关系师傅

上海/吕 佳

大家在创作故事时,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塑造人物,才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

要知道,不同的艺术门类,塑造人物的方法是不同的。戏曲用唱腔来塑造人物,电影用画面来塑造人物,故事这门特定的艺术,也有它独特的塑造人物的手段。掌握了故事塑造人物的特有规律,能使我们的创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掌握三要素,让人物动起来

故事中的人物,是行动的人物。把人物置于行动中,这是故事塑造人物的第一规律。

要让人物动起来,就必须尽快地把主人公推入困境,只有当人物面临压力、陷入困境、身处危机时,他才会积极地行动起来。一条著名的好莱坞编剧定律说:“人物快乐不能超过5分钟。”对故事来说,也是这样。如果你的故事是这样开头的:“从前,有一对夫妻,他们衣食无忧,身体健康,幸福美满,连孩子考试都是第一名……”这时候,作者最好赶紧加个“但是”,不然读者就快要睡着了,“但是,有一天丈夫发现妻子瞒着自己在偷偷地哭泣……”这个“但是”,意味着人物生活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困境开始了,故事情节从这里才真正展开,读者从这里才开始打起精神。写作者需要记住,读者不是花钱来看故事里的人物爽的(要爽他们自己会去爽),某种程度上,读者就是来看人物“遭罪”的,看人物被情人甩掉、被警察冤枉、被确诊绝症,故事里的人物就是秋游爬山也会遇到火山爆发……

困境是作者为人物挖的一个坑,只有把人物推进坑里,他才能为爬出坑外而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最后人物爬出去了,那么这就是个喜剧故事,反之,则是个悲剧故事。人物在攀爬过程中的一系列行动,构成了故事的情节结构。故事中的人物不是静止的人物,而是时刻处在行动中的。

把人物置于行动中,具体说来,需要写好行动的三个要素,即: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

做什么,是指人物行动的最终目的,这往往成为贯穿故事情节的主线。比如电影《西虹市首富》,主角行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花光那些钱,以赢得更多的遗产。人物到底要“做什么”,这是作者必须首先明确的一点,这样故事情节才能曲而不乱,保持统一性。

为什么做,是指人物行动的动机。好的动机必须既清晰合理,又不沦于概念化。比如说,有个反派人物,他行动的目的(做什么)是要统治全世界,这个目的很俗,但他行动的动机是什么呢?因为他最爱的宠物狗曾被人杀死,他统治世界的动机,就是要立法禁止杀狗,这个动机就比较“脱俗”。为人物的行动设计一个独特的动机,会给故事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个要素中,最为关键的是“怎样做”。怎样做,是指人物采取行动的具体方式,故事情节是否精彩,往往取决于“怎样做”设计得好不好、有没有创意,这也是最考验作者构思功力的。以外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故事为例,这类故事里,主人公做什么和为什么做,是相类似的,都是为了保卫人类、击退外星入侵者,关键是怎么做,即用什么方法击退外星人。很多故事从外星人的生物性出发,寻找外星人的生理弱点,比如外星人特别害怕某种声音或某种食物,于是人类设计出针对这种弱点的武器,最后赢得战争。而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呢——主人公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发现了“黑暗森林”这一宇宙社会学规律,最终以此构建起地球对外星入侵者的威慑。主人公独特的行动方式,使《三体》和其他类似题材的科幻小说区别开来。

人物“怎么做”不但要有创意,还要有一定难度,最好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才能达成。我在来稿中常常看到,情节刚刚触及矛盾的边缘,却一触即放,很快解决了问题,这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在生活中要与人为善,写故事时却千万不能心软,不仅不能刚把人物推进坑里就把他拉上来,反而应该顺手再往坑里扔几条蛇,或者等人物快爬到坑边了再一脚把他踢下去……这就是俗语说的:反复折腾才是戏。必要的时候,要让人物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生不如死,死去活来。

比如,《故事会》上曾发表过一篇作品《师傅,借个火》。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的哥师傅,有一次他在等活儿的时候,看到有个男人在鬼鬼祟祟地跟踪一位漂亮姑娘,的哥师傅非常有正义感,就从车里出来拦住男人,假意向男人借火,缠着男人不让他走,姑娘就趁这个机会溜了。结果呢,这姑娘其实是个犯罪嫌疑人,是贩毒集团的关键人物,跟踪她的却是一位刑警,的哥师傅好心办了坏事。这个故事的开头就非常典型,一开始就树立了主人公的哥师傅热心正义的基本性格,同时人物也很快遭遇了困境——他帮了倒忙,把警察同志的侦破任务搞砸了。这样一来,的哥师傅就必须立刻行动起来,首先看“做什么”,的哥师傅行动的目的,是要想办法找到那个逃跑了的姑娘;其次看“为什么做”,也是很清晰的,因为是他把人家警察的事搞砸了嘛,他想要还上这笔人情债。最关键的是“怎么做”。一个没有经验的作者,他很可能会写,的哥师傅在载客时再次巧遇了姑娘,这次他稳住姑娘,同时偷偷报警,警察赶来抓住了姑娘,故事结束。这么写可以吗?也是可以的,但这个“怎么做”就显得比较平庸,缺少了创意和难度,也缺少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师傅,借个火》这篇故事中,作者是这么写的:的哥师傅第二次遇到了姑娘,这次也有人在跟踪姑娘,的哥师傅想法子拦住了姑娘,让跟踪的人把姑娘带走了。到这里为止,情节似乎都和我刚才说的“平庸的写法”是一样的,但作者的设计在于,这次的哥师傅又搞砸了,这次的跟踪者恰恰不是警察,而是贩毒集团的打手。姑娘被打手带走后灭口了……由此,的哥师傅不但没有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更大的麻烦。最后他要“怎么做”才能弥补自己的错误,帮助警察破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先想一想,如果是您,接下来会怎么写,构思完成后再找这篇故事来看一看,看看两者之间有何异同。

二、懂点关系学,把人物连起来

故事中的人物,不是孤立的人,而是处在作者精心编织的关系网中。

如果说“事件”是故事情节的骨架和依托,那么“人物关系”就是情节的血肉和实体,有句俗语叫“人物关系就是戏”,这是说,好的人物关系会使故事情节产生强大的戏剧张力。

说到人物关系,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两种:一是血缘关系,也叫自然关系,如父母子女、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人只要不像孙猴子那样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基本上都会和别人发生血缘关系;二是社会关系,如朋友、同学、同事等,社会关系连孙猴子也避免不了,即使是流落到荒岛上的鲁滨逊,最后作者也忍不住给他配了个伙伴星期五。有的作者说了,我能不能搞一下试验,写个只有一个人物的故事出来?很好很强大,我热切地期待看到一篇先锋小说的诞生,但如果您把这篇作品投给《故事会》,基本就是一种砸场子的行为。那么,给人物设计了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不是就可以开始编故事了?答案是:可以是可以,但还远远不够。故事是“冲突”的艺术,大家都是亲戚、朋友,很好很和谐,怎么冲突得起来呢?对故事创作来说,血缘关系、社会关系只是表层关系,真正有用的人物关系是深层关系,也就是人物关系的第三种类型:利害关系。

何为“利害关系”?用三个字即可概括,即:“敌、我、友”之间的关系。

有些故事套路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比如:两个小伙子争取一个姑娘的爱情,几个应聘者竞争一个职位等,这里面的小伙子、竞聘者之间就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只有利害关系,才是值得作者特别关注的,也是读者真正关心的。不过,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把“利害关系”狭隘化、庸俗化。利害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金钱、地位、爱情之争,比如电影《秋菊打官司》,主人公秋菊一直要“讨个说法”,她和村长之间的矛盾,就是尊严之争、原则之争。在人物的“利害关系”上找到独特的切入角度,不仅关系到情节的新鲜感,也往往关系到作品的格调。

理清了人物关系中的表层关系和深层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故事情节有戏没戏,和人物关系设置得好不好是密切相关的,作者在构思时,要抱着一颗八卦和搞事的心,把人物连起来,使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尽量纠葛、错综。具体手法有:

1.叠加法,即在一组关系上加上多层关系。这一手法十分常用,一般容量稍大的故事,人物关系往往都不止一个层次,比如:一对男女,他们既是恋人(社会关系),又是对方的杀父仇人(利害关系);又如:一对兄弟(血缘关系),一个是警察,一个却是被通缉的逃犯(利害关系)。

2.相连法,即利用种种手法尽可能使故事里的人物关系相连在一起,由此达到“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某些偶像剧里的多角恋模式:A男喜欢B女,B女却喜欢C男,C男又喜欢D女……于是ABCD几个人物的关系全部连在了一起,一个人物有所变化,就会带动其他人物一起行动起来。在故事里,一个与其他人物丝毫不相连的人物,往往相当于一颗“废棋”。

3.叠加+相连。这是第1、第2 种方法的结合,往往用于篇幅较长的故事,这对作者的构思能力要求也较高。

关于如何把人物连起来,这里,我可以举《故事会》上发表过的中篇故事《王家媳妇》为例。故事讲的是民国年间,木匠王双喜娶了新媳妇,可是自从媳妇上门以后,家中就一直怪事连连,祸事不断……这个故事中,人物关系的设计很有特点。王双喜和新媳妇是夫妻关系,属于人物关系里的社会关系。可随着情节的发展,王双喜发现,自己娶回家的媳妇其实是假冒的,是一个借机来王家避祸的女土匪,这个时候两人就产生了利害关系。假媳妇被识破后,出现了第三个人物,也就是王双喜的真媳妇。面对真假两个媳妇,王双喜原本应该和真媳妇站在一边,但微妙的是,此时,王双喜已经和假媳妇产生了感情,利害关系又发生了转移,这样,三个人物的关系就错综了起来,每个人的遭遇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人的命运,故事也由此好看了起来。

三、热爱你的人物,三招打造人物性格

作者在真正开始创作时往往还会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哪儿找到他的人物。如果对这个问题漠不关心,有一天,作者会发现自己陷入熟读食谱却缺乏食材、精于招式却内功尽失的困境。

那么,一个创作者到底应该去哪里找寻他的人物呢?最朴素也最实用的一个真理是:观察是塑造人物的源泉。

很多作家有随身带笔记本的习惯,以便随时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原生态的点点滴滴搜集起来。我认识的很多故事作者也是如此,他们的手机或电脑中存储了几百条零散的素材,当感到创造力枯竭时,他们会在这些素材中寻找想法,激活想象力。

当然,观察生活并不意味着把生活照搬到稿纸上去。创作者观察生活应该有他独特的角度,简而言之,这种观察应该是“超越自我”的。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受到自身职业、地位的限制,而一个好的创作者会努力突破这种限制。如果作者的职业是法官,当他以法官的身份面对某个案件时,更多关注的是该案适用何种法律条文,只有当他超越了法官的身份,才能以创作者的眼光看到案件背后的人性纠结、爱恨情仇。很多时候,故事作者就像社会生活的观望者,他们在不断地“转换视点,体验他人”。

对故事作者来说,还有一个小诀窍是,观察人物可以从“外部”进入。故事不需要一味描绘人物的精神世界,而要结合情节,将人物形象具体化、外部化,甚至生理化。故事里的人物烦恼时不会反复倾诉:“我真痛苦,实在是太痛苦了!”而常会把痛苦的内心情绪外化为一个动作,比如对朋友说:“走,喝酒去。”然后,故事的下一段情节将在酒吧展开……

如果把塑造人物比作烹饪,那么观察生活就好比寻找食物原材料,写作技巧则好比厨艺训练。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从技巧的角度出发,讲三种最基本的塑造人物性格的手法。

1.为人物设计一个典型的性格特征。这一手法在幽默类的故事中较常见,民间传说中的吝啬鬼故事系列,“吝啬”就是人物最主要的特征;阿凡提、聪明的一休等人物,智慧则是人物的标志性特点。作者牢牢抓住这些特征,不断进行夸张和强化,最终达到了强烈的效果。

2.人物的性格要有所发展或变化。到了故事结尾,人物的状态甚至与故事开头发生了180度的逆转。人物的性格为什么要变化?这是由不断发展着的情节决定的。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人物往往陷入越来越深的困境,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作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等到故事高潮来临的时候,这些选择就会水到渠成地使人物的性格发生某些变化。

3.用对比和反差的方法来揭示人物性格。性格的对比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间的对比,二是人物自身外表和内心的对比。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为什么要制造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性格反差?最直接的原因是,不同的性格之间容易产生不同的冲突,这样就可以在性格冲突中设计出各种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性格十分鲜明而反差极大,每次有妖怪出来,这四位都会上演“一个要打,一个不让打,一个挑拨,一个求情”的全套剧目,读者非但不厌烦,还乐此不疲。实际上,人物形象一旦站住了以后,读者是非常乐意看到人物性格间的冲突和由此发展出来的情节的。

性格的第二种对比是人物外表和内心的反差,“人不可貌相”,这句俗语本身就蕴涵着强大的戏剧张力,这一手法在故事中也运用极多,以至于培养起了一批狡猾的读者:大家看到一个落魄的乞丐,就会猜想他是不是一个世外高人;看到一个笑眯眯的老人,就会猜想他是不是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作为一种技巧,这一手法有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技巧,在塑造人物方面,最重要的是诚意,即:热爱你的人物。

作者是不是热爱自己塑造的人物,读者绝对能看得出来。那些被捏着鼻子塑造出来的人物,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他们全都不像人。他们的行为逻辑牵强,他们的喜怒哀乐做作,一旦读者感到了人物的“虚假”,读者就不会再关心这个人物的命运,再曲折的故事情节也吸引不了他们。

热爱你的人物,不仅包括故事的主人公,也包括那些反面人物。电视剧《潜伏》播出后,几个反面角色的精彩演出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反面人物李涯的扮演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在演坏人,实际上,生活中是不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比如,我不会说,记者您是个正面人物。”这位演员的话中包含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坏人。因此,作者在塑造人物(包括反面人物)时,也不妨自问:“如果我是这个人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办?”诚实地回答这个问题,像对待自己一样真诚地对待人物,虚构出来的人物也会具有人性。

如果你不爱自己的人物,就不要去写他们;同样,如果你没有被自己的构思打动、为之兴奋,就不要开始动笔去写整个故事。既饱含着作者的情感、又能清醒地运用技巧的故事,总会受到编辑和读者的欢迎。

猜你喜欢
利害关系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论宣告死亡制度的完善
浅谈如何使多媒体在高职日语教学中趋利避害
论行政公益诉讼的宪法基础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确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