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3-04-16 00:04李巧针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思政思想

□ 文/李巧针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与引导下,全国各高校几乎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也有不少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出现了“随意化”以及为了“改革”而改革的现象。目前,一方面,高校存在着大量先进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和优秀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一直存在,课堂上学生的‘抬头率’和‘点头率’确实不高”[1]。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加上“00 后”学生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的群体思想特征”[2],确实有必要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但归根结底,思政课教学改革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人才培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才培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于人才培养,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对培养出的作为个体的人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如受教育者在知识、品德、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对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培养出的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3]因此,人才培养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我国大学的根本职能、高校的根本性质、党对高校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要求以及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等,决定了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由我国大学的根本职能决定的。大学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场所。自中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大学逐渐被赋予诸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创新、国际交流等新的职能,但大学首要的和根本的职能还是人才培养。[4]因为它是大学诞生之时的唯一职能,其他职能是由它而衍生的。而且,在大学的所有职能中,只有人才培养不会被其他(如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等)组织机构所代替。可以说,人才培养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组织机构的本质所在。

一般而言,大学是通过课程教学、科研培育、制度管理、社会服务等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其中,课程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或载体,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活动。思政课是我国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因此,各高校不断加大力度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以期更大地发挥思政课在育人中的作用。无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何开展,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这是由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这一根本职能决定的。

2.由我国高校的根本性质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是我国高校的根本性质。这意味着我国高校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原则和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其中,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领导高校的根本制度。[5]高校是实行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社会服务公益组织,必须自觉讲政治,坚持政治引领,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6]为此,为了办好思政课,我们要放眼长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将人才培养置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中去谋划,而不能仅仅在技术和操作层面上进行零打碎敲式的改变。我国高校的根本性质决定了高校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初心与使命,只能是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党和国家、人民发展的需要。

3.由党办好思政课的政治要求决定的。在高校开设思政课是我们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红军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高校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马列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7]1949 年后,根据新民主主义建设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需要,高校开设了“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等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在重要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主持召开座谈会及实地考察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与师生谈话等形式,明确了思政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与作用,也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总体方向与价值遵循。可以说,现阶段开好、办好思政课是党对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要求。

4.由教学活动的特点决定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本质上属于教学活动。因此,它必须尊重教学活动本身的特点。第一,教学活动是有目的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目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可能在学识、思想、道德以及教学水平等方面也有进步,但那是教学活动的“副产品”,不是教学活动的目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其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个体的发展及个体发展是否符合国家、社会的未来需求。第二,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一方面,“教”与“学”彼此依存、相辅相成。教师的“教”中包含着学生的“学”,包含着对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以及为谁学的思考;学生的“学”中包含着教师的“教”,包含着“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教”的效果等。另一方面,“教”和“学”并不相同,但落脚点是“学”。教师“教”的行为就是要把知识、价值观等外化出来的过程,学生“学”的行为则是把知识、价值观等内化并加以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看似是矛与盾,实则统一于学生的“学”之中,统一于人才培养之中。

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

1.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理论基础。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同样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取得成效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学生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为他们养成最关键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而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体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最根本的、必备的素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这里说的“实际”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及时发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及学生认知与思想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于社会热点及舆情事件,要做到不回避、不纠结,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科学分析舆情背后的实质,达到澄清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但现在很多教学改革为了快速取得成效,往往都在形式上、技术上、操作上下功夫。这样的改革很容易产生“成果”,但不容易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思政课教学模式、教学成果众多而教学效果依然不够理想的原因之一。所谓“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才不会偏,路径才不会错。

2.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上,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给社会带来新的挑战,自媒体等新兴传媒蓬勃而起对主流社会舆论空间的挤压等,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得不面临的新形势。[8]越是面临复杂的形势,越要按规律办事。从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来看,当下尤其要注意遵循以下两个规律:第一,循序渐进规律。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党和国家相关文件中有许多表述,但都是较为宏观的要求,如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人才等。这些要求确实是正当且必须的。但是,实现这样宏大的目标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并且也不是仅仅靠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就能达到的。当前,任何的思政课教学改革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有其生存的土壤和适应的条件,它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在立足长远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使改革方案、策略、措施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精神,这样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教学过程最优化规律。“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20 世纪70 年代提出的教学理论。他认为,要运用辩证系统的方法在相互关系中综合地研究对象,以期达到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效果。[9]思政课教学改革,就是要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如果思政课教学改革在经费、师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要数倍高于原来的教学投入才能达到与以往差不多的教学效果,或者以极高的投入来换取所谓“看得见”的教学成绩,那这样的教学改革易于演化为轰轰烈烈的“表面文章”。

3.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评价标准,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取得成效的前提条件。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效果和质量,是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具体实践中,要以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作为衡量思政课教学改革成败的标准。第一,思政课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立意志、独立人格的学生。学生的认知、情感、意愿和需求是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面对的最大实际。为此,思政课改革要详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机、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意愿、敢于直面学生的深层思想问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思想困惑,最终达到启智润心、明辨是非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第二,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和最终价值取向,因此思政课教学活动作为推进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同时引导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实现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政课教学改革是否取得成效,不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成果,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在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作出贡献。

当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是立刻显现出来的,也不是单一因素的变化产生的结果,往往是多因素的改变、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才能形成。因此,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理论、价值观,而且要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帮助学生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学生在思想上经历消化吸收的过程、在实践中经过磨砺锻炼的过程之后才能呈现出来。因此,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评价要客观,不能以成果总结论高低,更不能以媒体报道多少论高低,要把它放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框架中去衡量。

4.加强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顶层设计,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取得成效的实践保证。第一,学校领导层面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到思政课建设及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在深入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能为了落实上级部署而改革、为了学校的荣誉和利益而改革。另外,学校重视改革不等于盲目支持改革,需要科学区分并摒弃表面花哨、实则无用的“形式主义”改革,确保思政课教学作为“立德树人”主渠道的重要育人职责得到落实。第二,统筹规划,调动各部门、各学院的资源和力量保证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是孤立的育人活动,而是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所以,学校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定位、分工和责任,同时整合资源,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思政课教学从“独奏”向“合奏”转变。第三,学校成立专门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监督、指导和帮助提升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质量。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可以由教育学、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教学一线经验丰富的教授以及教务处相关人员等构成,他们相对而言更熟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可以对思政教改项目从论证到实施以及考核评价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全覆盖,以此保证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质量和效果。当然,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还要与自下而上的一线教学人员的热情相结合,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由于我国大学的根本职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政治要求以及教学活动的特点等,决定了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评价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在实践中把握改革中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只有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政课才可能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切实发挥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从而为培养完成我国“两个一百年”伟业的人才作贡献。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思政思想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