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及预防机制探析

2023-04-16 07:12长江大学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何珊珊
成才 2023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校园家长

■ 长江大学/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何珊珊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在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并被多次登上网络媒体。其特征表现为类型多样化、力量不平衡、行为多频性、方式隐蔽化、影响范围广,其群体结构更是趋向低龄化,女性学生欺凌行为渐趋增多,群体欺凌行为恶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1 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危害及成因分析

1.1 校园欺凌行为的心理健康危害

被欺凌者是校园欺凌的直接受害者,除了身体受伤害,更严重的是心理创伤,伤害被欺凌者的自尊,造成其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的消极情绪和忧虑、抑郁的负面心理状态。部分受到欺凌威胁和恐吓的学生因为不敢声张或不敢向师长求助,形成了隐忍的人格(自卑、胆小、怯弱等),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不敢直视对方眼睛,不敢袒露心声,不敢表达与对方意见相左的看法,诸多负面表现致使其自我评价和自我价值感降低,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更有甚者,由于内心长期无法走出被欺凌的痛苦而选择放弃一切。

1.2 校园欺凌行为频发的成因分析

1.2.1 学生个体不成熟的心理发育

校园欺凌行为与学生的心理状况直接相关。从欺凌者层面看,首先,其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与其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差距,这种不对等造成其情绪上的沮丧失望、愤怒狂躁等消极状态,成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助推器”;其次,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如:任性,霸道,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缺乏包容心,易发脾气等,成为校园欺凌行为萌芽和发展的“催化剂”;再次,其强烈的自尊心使其为了“引起关注”“哥们义气”“树立威风”等面对外界的挑衅或者争斗时容易冲动,成为校园欺凌的“导火索”。从被欺凌者层面看,被欺凌者大多是没有形成交际圈或稳固朋友关系的个体或有外表、生理等缺陷的学生,其大多性格内向、敏感、自卑,沉默寡言、自我效能感低,在面对欺凌时不敢采取正当的保护措施而独自忍受,为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和被欺凌的恶性循环提供了条件。

1.2.2 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受到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缺位。我国家庭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单亲或离异家庭比重逐渐升高;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无暇照料,有效情感沟通的缺失等,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导致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其次,家庭错误的教育方式。目前的家庭管教方式呈现两个极端,一种简单粗暴,父母常以命令的形式强制勒令子女必须服从;一种过度宠溺,父母则无视道德准则,对子女的要求无原则无条件接受。其结果都是使孩子变得偏执、冷漠、任性、暴躁,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学生处在人际交往模式的学习期,如长期成长于家庭暴力环境,极易采取攻击性行为。

1.2.3 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

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与复杂的社会环境有一定关系。网络环境混杂,部分影视作品及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场景在无形中诱导学生产生攻击性行为;群体心理效应使欺凌附和者在“人多免责”的从众心理下丢弃自我,违背道德,迎合纵容欺凌行为;社会个别不良现象间接影响学生产生暴力倾向。

2 构建预防校园欺凌的全方位干预机制

2.1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免疫力”

从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角度看,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校园欺凌的根本成因和严重危害,并通过健康的心理发展机制来构建其对校园欺凌的“免疫”防御系统。首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一方面,具有欺凌行为倾向的学生个体要首先认识到校园欺凌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自觉摒弃攻击性心理倾向,通过对自身言行的深刻自省,正视自身潜藏的问题,增加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被欺凌者则应强化自我认知和自身优势,勇于表达个人观点,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学生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帮助和引导。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通过课程思政方式或者通过组织班会、举办活动等方式,对学生施以正确的价值引导,使其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掌握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教育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要用理性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和家长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同理心,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接纳其他同学的独特性。其次,建立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学生在成长的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心理问题。学校可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咨询指导教师等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支持系统,营造尊重和理解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在保持踏实稳定的心理状态下能主动向亲友或老师倾诉遇到的困难、情绪的不满或心理的伤痛,心理获得疏导并得到理解和关爱,使心理状态恢复平衡。再次,学校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消耗体能的方式发泄内心的消极情绪,或通过参加集体性文体活动获得人际交往的情感支持,使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都能打开心扉,养成自信、乐观、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优秀品格。

2.2 打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教育“大课堂”

首先,家长需积极补位,给予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虽然个别家庭结构因各种原因发生变化,但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完全逃离教育孩子的责任。比如,外出打工父母可创造条件带孩子到所在城市参加基础教育;离异家庭中未抚养孩子的一方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家庭结构失衡状态下也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职场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上多挤出时间和精力,尽量多陪伴孩子的每一段成长。孩子与家长和谐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其次,家长要营造温和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道德标准、行为方式,要身体力行做孩子的典范。一方面,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家长在生活的点滴中融汇爱的教育,引导和教育孩子拥有感恩之心、包容之心,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善良的健康心理;另一方面,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挫折,教育孩子提高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增强自尊、自信和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再次,家长要营造平等融洽的交流氛围,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模式。融洽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变化并保持有效沟通,对于孩子的心理偏差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2.3 营造安全净化的社会环境“大氛围”

从学校教育角度,首先需开设法制课堂。通过法制课堂专题讲座,向学生讲授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自觉抵制校园欺凌行为,并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强其法制观念,提高其与校园欺凌行为作斗争的意识。通过第二课堂的模式,以案说法或者情景模拟,教育学生从校园欺凌案例中汲取教训,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免受其害。其次开展团队教育。通过拓展训练、团体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彼此信任的伙伴关系,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互帮互助,教育学生建立和维护健康的伙伴关系和同学友情,遇到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不躲避,不附和,及时举报,帮助同伴免受欺凌。再次,组织心理健康辅导。学校要切实关注学生在成长中面临的各种困扰,通过聘请心理专家授课、开展团体辅导、建立朋辈互助小组、开设心语信箱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服务和指导,解决学生的困惑,释放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另外,针对有暴力倾向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学生,学校应该建立其人格档案,请心理专家对其成长经历和行为模式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其心理动态,保持家校沟通,开展心理辅导,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从社会教育角度,首先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和家长都能从法律层面重视校园欺凌,产生对这一违法行为的畏惧感;其次,要净化校园周边、社区和网络环境,对于不良因素要坚决取缔,通力开展净网活动,联系相关部门有效管理或关停网络暴力因素;再次,强化舆论引导。传统媒体要积极宣传社会的美好和谐,净化新闻传播载体;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自媒体的监管,减少含有暴力、攻击等不良内容,净化网络空间。

3 结语

校园欺凌行为给学生身体,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应该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为使学生免受校园欺凌的伤害,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通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免疫力”、打造温馨和谐家庭教育的“大课堂”、营造安全净化的社会环境“大氛围”,建立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位一体”的防欺凌防御体系,遏制校园欺凌行为发生。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校园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