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域下新时代劳动教育路径研究*

2023-04-16 09:5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体劳动发展

姜 芳

( 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重视劳动教育,他强调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劳动创造幸福,实干创造伟业”[2],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要求培养具有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勇担时代重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民心向背,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未来。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贯彻劳动教育进行了总体部署。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次修改,明确把“劳育”写入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视域,本研究从劳动教育的“三重关系”“三位困境”和“三条路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下劳动教育的“ 三重关系”分析

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即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能力的发展。对于劳动能力的界定,马克思指出,“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的表现”[3],这表明了劳动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劳动,劳动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同时,劳动是人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获得要通过教育,马克思认为,把“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4]。劳动教育的主体是人,人是共同体的要素,分析共同体理论视域中的劳动教育,就要首先弄清楚人的发展、人的本质等与共同体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所指的“共同体”,包含规模、形式、形态等方面,家庭、社会、氏族、国家、阶级、共产主义社会、“自然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真正的共同体”等都属于共同体,不管其规模、形式、形态如何变化和发展,都是由现实的人组成的。现实的人是共同体的起点,“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5]525。现实的人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具体的人,而不是头脑中臆想出来的“抽象的人”。人的发展是现实的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发展,而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发展。人的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而人的本质的实现和发展不能脱离他所处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501。与此同时,个体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个体发展和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6]43。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社会成员(个体)基于生存或者利益等目的而组成一定的组织、团体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共同体形成并作用于自然、社会的过程。可以说,人的发展是处于共同体中的发展,共同体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571。这说明了共同体对个人的自由发展来讲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人一旦离开共同体,就无所谓发展,只有在共同体中,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实现和发展。

综上所述,共同体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人;人的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发展,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发展,个体的发展是在共同体中的发展。

共同体是一个集合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形成人与自然的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时形成人与人的共同体(人类共同体),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形成人与社会的共同体(社会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下,劳动教育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劳动教育,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从自然性、本能性的萌芽教育形式转变到有目的性、有意识性的教育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研究依据共同体理论,揭示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探索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提供理论依据。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7]。“自然的共同体”形态脱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落后,生产工具简陋和缺乏,同时还要面临诸如恶劣的天气和凶猛的野兽等不利条件,因此人们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共同体,才能应对自然界的威胁和挑战,获得自身生存所需的资料,满足吃穿住用等方面的需求。也就是说,“每一个单个的人,只有作为这个共同体的一个肢体,作为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才能把自己看成所有者或占有者”[8]。

“自然的共同体”阶段,表现出人对人的依赖,人一旦脱离了共同体,自身生存也难以保障。人与自然是一种“关系体”,劳动教育就是在这种关系体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劳动教育起始于原始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活动,主要是教育打猎者如何操作工具、如何协作捕猎等。劳动教育脱胎于原始共同体也服务于原始共同体,原始共同体是原始社会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氏族、部落族群等的集合体。在原始社会,人同其他生物一样是“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5]209,在原始共同体中,个人以“集体—分工劳动”的方式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原始共同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向共同体成员传授劳动技能,为了向青少年传授生产技能和道德规范,由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施以教化,其方法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原始共同体也提出分工劳动的要求,树立“分工—协作”劳动的权威性、纪律性和道义性。此时的劳动教育具有生物本能的、自然的属性,是劳动教育的原初形态和萌芽状态。

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教育活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劳动解决了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问题,使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但是,劳动不是对自然界的一味索取和随心所欲的改造,它要尊 重客观规律,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永续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形态的演变,劳动分工和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劳动教育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劳动教育逐渐成熟且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其在指导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学习劳动技能、掌握劳动工具、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

(二)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关系

人类共同体是人与人关系的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和“真正的共同体”都属于人与人关系的共同体(人类共同体)。“抽象的共同体”阶段,人的目的本身是为了追求货币(一般财富代表的抽象物),具体表现为金钱至上、物质至上,人对金钱、物质的畸形欲望造成了人的异化。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调节阶级关系,以国家的形式将资产阶级的利益上升为“普遍利益”“共同利益”,“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9]29。本质上,在“抽象的共同体”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对于被统治的阶级来说,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而且是新的桎梏”[9]65。因此,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这种共同体形态是虚幻的、异己的、抽象的共同体,是不利于无产阶级发展的共同体,不可能形成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关系。“真正的共同体”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0]的“共同体”,是人实现真正发展的共同体,是全人类获得自由和解放的社会形态。劳动教育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劳动教育涉及人与人的关系。“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劳动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劳动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具体的劳动个体与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劳动教育同样涉及主体间的问题即人类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在人与人形成共同体关系的过程中,劳动教育是个人不断认识到自身与他人、自身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媒介,是个人感悟、认知自我价值,培养勤劳勇敢、团结协作等品质的条件,是个人自我完善、实现自我价值,进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次,劳动教育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由于手、说话器官和脑不仅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在社会中发生共同作用,人才有能力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动作,提出并达到越来越高的目的。”[11]语言和意识的结合,人脑等器官的逐渐完善,这些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促使劳动教育从自然本能的活动逐渐转变为社会性的、有目的性的、有计划性的活动,也就是随着人手、人脑等器官的不断发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加强。在处理人与人关系的过程中,劳动教育起着沟通交流、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三)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关系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12]如前所述,人类始终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组成的,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真正的个人自由不是建立在人与社会相分割的基础上,而恰恰是以人与社会的结合为前提的,劳动教育是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存、推动人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活动。

首先,劳动教育的目标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中,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教劳结合”具有统一性,其根本旨趣就在于共同体的发展。劳动教育使教育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相结合,克服了教育与劳动相分离的局限,使共同体发展与个体成长实现和谐共存,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达成内在统一,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劳动教育是推动人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活动。人的发展建立在对人自身和社会生产力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劳动以及发挥劳动教育的作用,来不断谋求自身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从集体劳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讲,“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6]710。社会集体劳动要求人要有集体观念和“共同体意识”,人是共同体的一员,只有为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人的各自潜能才能发挥出来,才能实现劳动效率和劳动成果的最大化,不断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三位困境”剖析

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劳动教育,应让学生意识到自身不能脱离自然和社会,只有在共同体中,自身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会出现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当前,家庭教育错位、学校教育缺位、社会教育低位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会对学生的劳动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错位

在当前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智”轻“劳”。受传统劳动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父母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体力劳动,认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学习好是第一位的,做家务会占用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不要求子女做家务,子女也没有做家务的习惯;子女认为学习是自己的第一要务,家务与自己无关。长此以往,子女由于缺乏劳动锻炼,劳动能力欠缺,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他们在社会上无法处理好自身与劳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抗压能力、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差。二是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家庭结构的变化,有些父母认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了,子女就不需要付出辛勤劳动了,这种娇宠子女的意识会影响子女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使子女逐渐养成懒惰、“等、靠、要”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养尊处优、坐享其成,成为家庭中的“小王子”“小公主”,进而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骄横、攀比,乃至长大后成为“躺平族”“啃老族”,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职责,无法处理好自身与父母、老师、同学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三是家庭中的劳动教育逐渐与自然、社会断裂,导致认知上的偏差。家庭中的劳动形式比较单一、劳动的活动空间比较狭小,劳动教育基本围绕打扫、收拾衣物等家庭劳动来展开,这种单一的劳动形式和有限的活动空间,阻碍了劳动形式的丰富和劳动经验的扩充。而子女接触自然、社会的机会少,对自身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缺乏认知,就不能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形成共同体思维。

(二)学校教育缺位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共同发挥教育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就目前来看,学校劳动教育缺位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措施落实不力。一些学校忽视甚至随意占用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的开展缺乏持久性和存在感,以至于被边缘化。二是学校作为相对封闭的学习场所,在教育实施中常常会出现“书本化”“课堂化”“去生活化”“无劳动化”等现象,这种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教育使学生缺乏劳动观念。一些学校把劳动教育作为惩罚和娱乐的手段,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劳动观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此外,劳动教育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师资队伍缺乏、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缺失等问题,这些因素叠加,造成劳动教育的功能无法发挥,全面育人目标难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学校、社会、家庭在处理相关问题上的关系不协调,即不能以共同体的观念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导致劳动教育资源运用不充分,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关系不密切,共同体的育人理念缺乏,难以形成合力育人“一盘棋”的格局。

(三)社会教育低位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培养学生勤劳吃苦、诚实守信、创新创造等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社会劳动教育低位具体表现在:一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多样化,人们从传统单一的体力劳动逐步转变到多样化的劳动方式,脑力劳动者增多,掌握管理、技术、知识等的人才增多,劳动和获取劳动报酬的方式改变,使人们的劳动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观念涌入,使很多处于懵懂阶段的学生受此影响,滋生了错误的劳动观、价值观、成才观。二是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新媒体的变化,对学生的冲击和影响前所未有。学生接触到一些新媒体、网络平台,受到“不劳而获”“好逸恶劳”“一夜暴富”等机会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崇尚明星、网红,沉迷网络等成为普遍现象。三是社会劳动教育在实践场域、时间和空间、社会劳动资源和劳动机会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劳动活动仅限于家务劳动、学校的班级值日,而社会劳动、工农业劳动、社区劳动相对较少甚至缺失。这些因素使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最终会造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隔阂,个人融入社会比较困难,不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可见,家庭教育错位、学校教育缺位、社会教育低位,涉及如何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这些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就不能形成共同体思维,也就不能解决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关照共同体理论,厘清共同体视域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更好地推动劳动教育的发展。

三、马克思共同体视域下劳动教育的“三条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13]在新时代,以共同体理念关照劳动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劳动教育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建立共同体视域下的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是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共同体视域下劳动教育需从构建共同体劳动教育理念、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落实劳动实践育人功能等方面着手。

(一)理念层面,构建共同体劳动教育理念

第一,明确劳动教育学习主体。教育单位和教育工作者要重新认识学生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主客二分定位及背后的管理思维模式,确立学生劳动教育学习主体的地位,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的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头上”[14],家长、学校在重视学生智育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劳动教育对学生具有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思维能力、实现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劳动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等。

第二,家校合力育人。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转换观念,“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15]。同时,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家庭劳动分工,承担家务劳动,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等,给子女树立榜样,让子女了解人人都有相应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要重家教、正家风,做好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启蒙教育,以及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子女树立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的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学校要重视劳动教育教学和专职劳动教师的作用,配备一支专业性强、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立遴选机制和师德一票否决机制,定期开展专业性的劳动理论和实践培训,加大经费投入,健全配套的劳动活动设施。

第三,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教学实施方案和教学评价体系。应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年级、所处的不同阶段分层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划。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根据劳动教育实施的过程、效果,科学制定考核机制和考核标准。劳动教育奖励的设置要综合考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应合理配置。

第四,结合科学技术发展劳动教育。新时代劳动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复合型劳动,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劳动教育应该渗透到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助力新兴劳动。同时,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科技研发,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精尖技术的新时代劳动者,推动创新创业创造向纵深发展。

(二)课程层面,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劳动教育既是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知识的教育,也是身体素质的锻炼和美感的培育。劳动教育是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到社会实践的媒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要通过劳动教育体现出来。劳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能促进学生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需要加强“共同体”理念,形成合力育人“一盘棋”格局。这不仅需要劳动教育形式发挥作用,还需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形式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课程资源发挥作用,还需要教育主体发挥作用,以促成良好的育人氛围,达到合力育人的效果。

第一,劳动教育课程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宗旨、办学特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材要针对学生的年龄阶段、个性特点、劳动目标等进行研究和确定,并建立与上级教育部门、与家庭、与社会的沟通机制,共同商定,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注重教材的编写质量,同时要保证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设计的贯彻实施。

第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协同育人,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当中。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可融入劳动价值观、职业观的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道德观;在智育课程教学中,可融入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劳动形式,开发自身的劳动潜能;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融入运动技能、健康观念的教育,发展学生的劳动健康观,让学生逐渐养成劳动习惯、劳动兴趣,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在美育课程教学中,可融入劳动美学的教育,树立“劳动创造美”的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审美观,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对小学、中学、大学各层次劳动教育内容作出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等方面做好衔接。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有针对性、差异性、可操作性,避免劳动教育内容的重复。同时,建立大中小学沟通联系机制,定期召开线上或者线下沟通交流会议,针对遗留的问题、困难的问题、新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探寻解决路径。各学段、各类教育资源要围绕劳动教育重点,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工作。

(三)育人层面,落实劳动实践育人功能

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首先,要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关注学生需要开展劳动教育,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劳动能力开展劳动教育和实践任务,注重劳动教育的效果,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可相应设置学生课外劳动时间,开展劳动周、劳动月等主题活动,举办劳动竞赛、展示劳动技能。家校合力育人,可邀请家长到学校展示专业技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中的职业特点,理解劳动的社会价值。探索社会资源共同育人的途径和手段,社会、学校等合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中要做到“三结合”。一是结合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绿色理念,利用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特色开展劳动教育。比如:结合乡村振兴和“新农活”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绿色劳动观念,加入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队伍当中;挖掘学校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小花园、小果园和菜园等,让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课、学习劳动知识的同时,感受劳动的艰辛,体会收获的喜悦,从而理解父母的辛苦,懂得感恩,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逐步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二是结合开放与共享理念,利用校企合作、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学生树立互帮互助、服务他人的和谐劳动观念,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三是结合劳动精神,学习劳动模范,树立为社会、集体服务以及为社会作贡献的宗旨和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16]。劳动模范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贡献”的品质值得全社会学习。在劳动教育中,家长、教师要通过给学生讲劳动模范的事迹,参观劳动模范事迹展,组织学生和劳动模范面对面交谈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劳动的光荣,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四、小结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强大引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17]基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劳动教育应关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重关系”,针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位困境”,依照新时代劳动教育“三条路径”,培养具有正确劳动观念、热爱劳动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劳动者和创造者。

猜你喜欢
共同体劳动发展
爱的共同体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