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及其管理体系分析

2023-04-16 12:36张国政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工业化管理体系整体

张国政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掀起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从生产模式、管理体系、发展方向等角度促进了企业的进步发展,使传统工业可实现企业转型,进而使社会整体迈向信息化时代。我国提出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为企业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维持与改进提供了具体应用的方法论,从企业管理角度加速产业升级,加快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一、对两化融合的理论分析

(一)两化融合的整体概念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简称,其覆盖范围、层次高度、应用深度的要求均较高,是覆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战略任务,通过将其覆盖至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可有效提升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从生产端与应用端进行综合改革,以进入全民信息化时代。

(二)两化融合的提出背景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两个相邻历史进程的发展融合,是全球社会进步发展的整体大方向,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均在过去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进入工业化时代,而后开始信息化的进程,整体呈现顺接呈递的架构。可见两化融合的提出具有我国特色背景,由于时代问题开展工业化的进程较晚,在发达国家已开始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建设阶段。两化融合理念强调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工业化建设,以补足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工业化差距,同时信息化对企业的进步发展存在推动作用,在企业的生产端和管理端均能运用信息科技提升效率。2011年4月我国工信部联合多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奠定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原则,自此两化融合已完全成为我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改革方向[1]。

(三)两化融合的具体内容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应协调一致,使其发展方向与规划应高度匹配,以此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进步发展;将信息资源纳入工业资源体系中,改变生产端模式,节约传统生产资源;使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产生新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创建新的经济类型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并在技术层面应用信息技术,运用新式科技产生新的生产力模式,从生产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革;同时信息化模式有助于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解决传统企业中存在的管理压力问题,创建高效的管理体系,以提升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二、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理论分析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概念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变革的重要方法论,指导企业如何在两化融合的理念指引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以往的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改革,以促进企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并在后续维持该管理模式合理运行的指导原则。可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高度契合我国目前企业现况的优秀指导原则,在其指引下传统企业可有效改善自身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获取新时代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引下,从企业整体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此深化自身的体制改革,避免因无法紧跟时代而在市场竞争中落于下风,在应用体系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通过信息技术独有的数据处理优势,明确职工综合情况因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改变,以此获得辅助进行未来发展规划的评价内容,保证自身未来发展可高度契合时代社会要求。从职工角度分析,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也可降低在自身工作内容外产生的压力,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避免将精力浪费至无用的管理规范中,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在应用的过程中促成企业整体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建设的进步发展。通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综合运用,实现我国企业的整体进步发展,促进社会层面的工业化与信息化进步,进一步拉低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原则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设计对象为企业,而盈利是企业的核心目标,体系的应用需保证能为企业提供确切的盈利优势,保证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体系改革时,能将提升企业获利作为主要执行方向;在应用时要求改革方向应与企业整体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利用管理体系为未来发展提供系统指导,保证改革方向契合社会整体需求;在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优化过程中,应保证企业全员均能参与到其中,全面贯彻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使全员均能深入配合改革工作的开展,自觉完成自身所需的内容,促成企业整体的改革融合进程;在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做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将整体目标进行阶段性划分,以逐步完成阶段性目标的手段,构建长期的应用模式[2]。

三、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应用分析

(一)由管理高层进行深入理解,完成改革策划

两化融合是国家根据我国特色背景与企业整体发展情况所制定的发展理念,其实际应用与企业未来发展大方向关联紧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用需管理领导层对该方法论实现综合认知,对目前行业发展情况与公司个性化内容均做到深入了解,进行长期规划的统筹布局,进行阶段性的目标创设,安排适配的资金投入模式,设置短期与长期目标,并构建完整的数据收集与评价体系,从全局角度进行战略部署。由于企业间的差异较大,相同的方法无法适配全部企业,如果在策划设计阶段选用了不适配甚至错误的方法,后续的实施过程则会难以推动,甚至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管理上应设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同样担任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管理者,由其负责整体框架的构建与顶层设计,创设初步的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管理结构,以便在未来进行补充与优化。在此过程中负责小组应充分收集各系统管理者的意见,并接受专业人士有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在设计过程中首先构建体系的整体目标,即企业管理改革的指导方向,并设置多阶段的改革执行目标,安排相关部门与岗位进行负责,为职工设置相关的管理规范与绩效目标,作为其在实际过程中的遵循执行方向。并在未来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对细节问题进行处理,如进行资金投入的规划,与信息内容的处理与保存等,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保证改革的顺利运行,并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修正,以逐步完成阶段性目标的方式,向整体目标进发,以此促进企业的两化融合发展,产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提升企业价值。

(二)向全体职工开展全面普及,奠定执行基础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策划需企业管理层以宏观视角进行分析后得出适配的模式,而实际进行改革则需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为此企业管理层在完成基本的体系构建后,应通过多种方式向企业职工进行普及,并通过模拟运行、试点运行等方式为后续实际开展奠定基础,积极收集职工的反馈内容,以保证在正式运行前察觉可能存在的漏洞,以及时进行修正,在全体职工均对此具备整体认知后,再正式开展改革,避免因生疏而产生各类问题。通过使全体职工均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进行认知,理解其对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压力中的重要性,针对不同职工采用不同的普及方式,以此综合促进融合工作的推进,以职工为本推进企业的迅速发展。

在由管理层完成内容设计后,可将全部内容以程序文件、管理手册、职工规定等模式进行下发,在正式执行改革内容前,由职工进行系统性学习,并从自身角度提出不同看法,决策层在进行整体规划时,由于看待问题的视角存在差异,常在细节角度的规划较为不合理,而职工则由于与自身工作内容紧密相关,可在第一时间提出自己的意见,以辅助决策层对存在问题的部分进行迅速修正。部分传统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较差,且大部分职工处于中年阶段,在信息化融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对信息科技的运用生疏的可能,预先向职工进行普及可允许该部分人员能获得足够的适应期,去学习掌握新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手段,综合为后续实际开展奠定执行基础。

(三)在应用的过程中注重维护,保证工作成效

全面实现工业化是判断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依据,我国的两化融合采用信息化与工业化共同发展的模式,工业化标准仍存在着明显的提升空间,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核心目标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全面进步,可见进行两化融合管理改革是需在长时间完成的复杂任务,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转变。因此,企业在进行改革时,应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以完成管理层面的改革需求,这就要求在构建完整框架的基础上,应同时构建完全的维护发展体系,及时修正可能出现的偏差性问题,以维持改革的稳步进展,保证工作的具体成效。

在信息化改革融合的背景下,企业需应用大量的现代化智能设施,以辅助自身进行管理,在实际进行日常工作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注重对该部分设施的维护,深入了解其运行机制,以保证其长效运转。对于在运转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也应及时发觉其产生的背后原因,对出现问题的结构进行重整优化,为此企业在核心管理部门外,应适度设立监察部门,以监督改革的长期稳定运转,并保证部门中具备部分技术人才,在出现技术性问题时迅速进行解答,并时刻跟进目前的科技发展,为管理层提供目前新式技术的解析,判断其是否能进一步优化目前的管理模式,以保证企业在平稳改革的过程中,仍能对行业整体情况建立系统性了解。

(四)动态调整阶段性改革要求,逐步完成目标

由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本身所具备的长期性因素,致使进行两化融合管理改革不能是一蹴而就的,应当为循序渐进、长期发展的过程,为此应进行阶段性设计,以逐步完成改革目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行业环境的迅猛变化,以及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初期所设计的阶段性目标,可能出现价值变化等情况,仍按照预设内容进行所收获的价值较低,为此管理层应依据具体情况对阶段性目标进行动态调整[3]。

行业的未来发展在遵循大体框架的基础上,仍具备因特殊机遇而出现明显方向改变情况出现的可能,在该类情况出现时,企业也应紧随行业变化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以适配整体市场,维持盈利的核心目标。在此过程中,阶段性的双化融合改革也易受到明显影响,在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发生变化时,管理改革内容亦亟需机械能变更;信息科技的进步发展同时可导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融合产生影响,如自身所采用的智能设施在应用的过程中,类似的新信息科技内容进入市场,企业应在第一时间判断该科技内容对自身信息化融合的价值,若该部分内容企业选择进行应用,则应及时修正改革方向,避免无效的资源投入。通过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阶段性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在维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发展效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准。

(五)利用信息数据的综合反馈,调整发展方向

企业应具备判断双化融合进程与成效的手段与能力,若不能验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企业的未来整体发展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为此企业需构建完整的反馈评价机制,以掌握判断整体发展进程的能力,信息化融合所带来的数据优势可有效满足企业的该部分需求,通过构建完整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模式,对企业产生的海量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从中对改革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判断具体措施的实际作用,并利用信息优势分析已出现或潜在的问题,以此调整企业未来的管理改革与整体发展方向,提升自身在市场竞争中所具备的竞争力。

设置完善的数据采集与评测机制,是企业在进行双化融合期间应着重考虑的模块,数据的采集要求企业设置监视与测量设施,对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指标进行测量,通过量化为数值的方式实现对不同内容的表现分析,企业应首先明确自身需要的数据内容,并选用适配的手段进行采集,保证采集数据兼具准确性与及时性,为后续分析应用奠定基础;在评测方面,企业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构建独属于企业自身的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所监测到的繁杂数据变化中,收集筛选最具备价值的数据内容,通过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明确双化融合的成效,对其在管理角度起到的效果进行完全认知。同时对于部分与期望不符的数据情况,应对此进行着重分析,判断异常数据产生的根本原因,对其修正以实现改革的顺利进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信息支持。

四、结语

作为高度契合我国目前工业发展情况的理念指引,在世界整体步入信息化时代后,各企业应贯彻两化融合的理念,将信息化与工业化进行融合,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推进。在企业管理方面,双化融合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在新时代应充分应用的方法论,以从管理层面促进企业自身的转型。在对市场环境和信息发展进行宏观分析后,企业管理层应创设完整的融合改革模式,充分参考职工意见,平稳维系融合的运转,并充分运用所获得的数据内容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规划,以提升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工业化管理体系整体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