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种子遍撒城乡 神州大地百花齐放

2023-04-17 07:26玉弋
曲艺 2023年4期
关键词:曲艺工作者群众

玉弋

18载,中国曲协“送欢笑 到基层”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演出近400场,参与演员达两万人次,直接和间接观众接近2亿人次……

18年来,在中宣部和中国文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曲协紧紧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积极发挥人民团体的特点和优势,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团结引领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百姓,从人民需要出发,从人民喜好着手,搭建起群众爱听、爱看的公共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将欢笑送到“田间地頭”、送到百姓心中。

经过18年的探索实践,“送欢笑 到基层”已经由曲艺家的自发行动发展成为全国曲艺界的常态化、公益性、示范性曲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实现省级区划“全覆盖”,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在文艺界乃至全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送欢笑 到基层”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每一处演出地点,居民们扶老携幼,甚至从田间地头赶回来,围坐在社区大舞台下欣赏精彩演出,其乐融融。有的演出场地虽然简朴,但演员们的表演很敬业,丝毫没有懈怠。每一场演出演员们都精心准备,用高品质的节目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感受着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笔者清晰记得第一次参加中国曲协主办的惠民演出活动时,一位来自陕西安康的70多岁老人激动地说:“这些都是大家爱看的节目,很多节目都很接地气,尤其见到了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名家们,我们非常喜欢。”“这些大艺术家真的是把欢乐和温暖带到了我们身边,晚上7点的演出,我们下午4点钟就出发来演出现场了,没想到节目这么精彩,我们都特别高兴。”“我从大东北来到了大西北,路途虽颠簸,但见到了安康人民便立马卸去了疲惫。安康人民的热情深深触动了我,这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就是要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我们的舞台在基层,曲艺艺术的根也在基层。”这是二人转表演艺术家佟长江在演出结束后发出的感叹。这是笔者第一次面对面地从群众和演员口中听到、看到他们对艺术的渴望和信念,艺术家们用高昂的热情表达了曲艺工作者聚焦做人的任务,积极投身到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中,把高质量的文艺精品奉献给老百姓的至诚之心。

2015年10月,在黄海前哨灌云县开山岛,中国曲协主席姜昆与戴志诚、周炜两位相声演员和央视主持人鞠萍在简陋的小岛操场上,专为守岛28年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举办了一场专场演出,演出条件虽简易,但两位观众却欣喜若狂。“我昨晚激动得都没睡着觉!”在开山岛码头,王仕花笑咧了嘴,握住姜昆的手不断地摇着。“上到岛上,才真正看到他们的价值。”临离岛,姜昆现场挥毫:“铁马西风战海浪,仕花继才守边防。”在一次采访中,姜昆主席专门提到两位,“他们的事迹令我很感动,我一定要为他们送去欢乐。”姜昆表示,“我们去演出的时候,风浪非常大,甚至有一段我是从悬崖爬着下来的,退潮的时候都上不了船。”曲艺界的精神焕发着永恒的魅力,不断激励着广大曲艺工作者无私奉献、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送欢笑 到基层”不仅让广大曲艺工作者充分领略了基层观众的淳朴民风和无限热情,也促使他们远离喧嚣浮躁、摆脱名缰利锁,感受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喜怒哀乐,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观众开心的笑声中,演员们更加明白了曲艺工作者的社会价值和义务,也更加明白了曲艺服务的方向和对象,更深切地感受到,文艺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奉献给人民,让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送欢笑 到基层”凝聚奋进力量

“送欢笑 到基层”品牌活动作为扎根乡村沃土、建设基层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广大曲艺工作者汲取创作灵感、提升创演素养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要求。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参加惠民演出的艺术家和演员,一方面在歌颂时代,做惠民、公益的宣传者、践行者;另一方面也自觉地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在人民的火热实践中使自己的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进而获得曲艺创作的充沛灵感和不竭动力。

2018年6月,为了在西藏高原的舞台上呈现完美的状态,艺术家们演出前后靠吸氧缓解不适。演出完,一位边防战士说:“辛苦各位艺术家,大老远给我们带来精彩的演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张旭东感言,“虽然我们是翻山越岭送演出,但比起一直守护在边境的战士们,我们的辛苦微不足道。有了你们,我们更知道一名曲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另一位边防战士感慨道:“这次来的艺术家,让我们大开眼界,第一次看到山东快书、京韵大鼓,见识了专业的唱法,引发了我对曲艺的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向他们多学习。”

广大曲艺工作者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不论是在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还是重点建设工程一线、农村集镇、社区街道、军营学校,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走进人民生活,倾听人民心声,为人民送去欢笑。到生活中去、到人民中去越来越成为曲艺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追求。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疫情,中国曲协志愿服务小分队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或奔赴现场,或线上展演,为灾区群众送去精神鼓舞、激起奋进力量,充分发挥了曲艺作为“文艺轻骑兵”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在非常时期起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独特作用。

“送欢笑 到基层”描绘鲜明特色

“送欢笑 到基层”活动充分借助曲艺短小精悍、灵活便捷的特点,立足曲艺为民、惠民、乐民的根本方向,融合多种方式,广泛扎实持久深入地开展活动,面向基层、服务百姓的慰问演出机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

活动范围广。曲艺家们北上广袤黑土地,南下滨海鹿回头,东登海岛夫妻哨,西赴岭南百色山,涉农田、进课堂、下矿井、走军营,用自己熟悉擅长的艺术形式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为当地群众送去欢笑温暖、精神鼓舞和奋进力量。“送欢笑 到基层”已不仅仅是中国曲协创立的文化惠民品牌,该活动形式被全国各地曲协学习和效仿,北京、上海、安徽、山東、浙江、四川等地陆续开展了当地的“送欢笑 到基层”惠民演出活动,全国各曲艺专业团体深入基层年平均演出场次达数百场,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送欢笑 到基层”已成为地方曲协乃至全国曲艺界争相开展的一项常规活动,并实现了自上而下资源的有效转化和对接,以点带面,形成了全国曲艺工作者深入基层、扎根人民、服务百姓的时代画面。

组织阵容强。基层文艺演出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基层群众文化需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国曲协团结引领在京中直曲艺院团、部队文艺团体、地方曲艺团等老中青三代数百名曲艺名家新秀特别是“两新”参与“送欢笑 到基层”品牌活动。其中,国家一级演员近百人,绝大多数都获得过中国曲艺牡丹奖,可谓名家荟萃、阵容强大。这些曲艺家作为文艺志愿服务者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为观众呈现了一台台精彩纷呈的节目,用欢乐传递温暖,用曲艺讴歌时代,努力把接地气、重生活、亲百姓、连民心的精神食粮送到群众身边。

地域特色浓。“送欢笑 到基层”品牌活动将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作品送到基层的同时,也致力于在基层中汲取文化营养。活动会根据各地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适时调整演出节目单内容,比如,在内蒙古演出可以展示代表草原之声的赞词《盛世吉祥》,在扬州演出则可以选择具有地方曲艺特色的扬州弹词《芍药花开》,在西藏演出可以选择藏语相声《雪域欢歌》,在温州演出可以展现古朴、隽永、秀丽的温州鼓词《白鹿城》,等等。地方曲种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考虑到其他曲种,如相声、小品、快板、评书等,对于南、北方群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一台成功的演出要保证熟悉中透着新意,这样才能得到观众的喜爱。

演出质量高。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要创新思维,丰富文化活动形式,让文化走进百姓、扎根群众,在神州大地“沉下去”“活起来”。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正朝着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加丰富的、高质量的文化作品,“送欢笑 到基层”品牌活动在策划举办演出的过程中将舞台艺术纳入衡量演出质量优劣的标准之一,不断加强对音乐、灯光、服装、化妆、宣传等方面的重视,充分融合现代舞台技术与传统艺术,将演员说唱与情景表述、器乐演奏相结合,用璀璨夺目的舞台灯光、精心定制的演出服装、用心编排的曲艺作品、悉心布置的演出会场为观众带去一场场有品质、有创新的艺术审美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生动的演出和活跃的气氛中让观众引起强烈共鸣。

通过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送欢笑 到基层”活动,把公共文化资源送到基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新时代文艺惠民的重要使命,“送欢笑 到基层”给予曲艺工作者力量,也会收获更多的创作灵感与精神鼓舞。18年来,广大曲艺工作者面对不同的舞台、不同的观众,面对天气的严寒,面对奔波的劳累,发扬曲艺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团结一心、不计得失,始终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将一台台节目完美地呈现给观众,受到各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既锤炼了曲艺人才队伍,也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正确的价值理念、健康的审美情趣传递给广大基层群众。

(责任编辑/邵玉茹)

猜你喜欢
曲艺工作者群众
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多让群众咧嘴笑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