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疆:价值意蕴、文化特性及策略思考*

2023-04-17 20:44郭益海洪美云
新疆社科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润疆中华民族内涵

郭益海 洪美云

一、问题缘起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文化润疆”,在原有“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略基础上增加了“文化润疆”和“富民兴疆”①。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进一步指明文化润疆的根本所在。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极大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科学内涵,是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

“文化润疆”一经提出,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粗略统计,以文化润疆作为“篇关摘”的研究成果有460多篇,以“文化润疆”作为“篇名”的研究成果有260多篇,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从新疆社会稳定发展角度阐释文化润疆的时代意义、基本内涵和实施路径,但`对文化润疆的内涵认识不一。任丽莉、伊力夏提·艾合麦提等关注了“文化”与“润”的基本内涵和特性;②杨昊霖、顾光海等对“文化”“润”及“疆”的基本内涵和范畴做了较为全面的思考。③第二类从文化润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联入手,并展开研究。青觉、吴鹏等从文化润疆的内生关系与整体结构阐释文化的一体性及其实践层面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推向深入的促进作用;④龚晓潇、孟楠等从价值意蕴和风险挑战切入,着重分析文化润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影响。⑤第三类从宏观层面探讨文化润疆若干问题。张伟军从专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文化润疆的逻辑关系,探讨文化润疆的理论逻辑、政治机制与实践路径;⑥刘明、郭世杰等着眼于治理现代化研究新时代文化润疆与新疆乡村文明的互融性发展;⑦魏莉、李少霞等探索文化润疆助力社会治理的理论建构。⑧第四类从微观层面分析文化润疆之文化内涵。林青、刘佳等在分析文化润疆的语言特点基础上剖析了文化润疆的语义内涵,⑨等等。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的内涵和要求,是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笔者认为,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断丰富、完善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成果之一,只有紧密结合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紧扣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重要任务,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去解读文化润疆的价值意蕴,才更加符合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新疆工作的战略考量。基于此,笔者一方面尝试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角度探究文化润疆的价值意蕴,另一方面尝试从文化大概念、大范畴的角度入手,结合新时代新疆工作要求,更为具象地解读文化润疆之“文化”的内涵特性,文化的内涵特性是动态的,既有相对稳定的历史特性,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因此,既要充分挖掘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共同的历史基因,又要注重提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文化的时代共性和时代要求。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文化润疆的价值意蕴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探究文化润疆的价值意蕴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国家安全,从概念和内涵上分类,学术界的认知较为复杂多样,尚无统一定论。仅从状态角度而言,刘跃进指出,国家安全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⑩。俄罗斯学者A·X·沙瓦耶夫等认为,“国家安全就是国家利益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并受到保护的一种状态,正是有了这一状态,个人、社会和国家才能被确保不断向前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总则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纵观当今世界发展局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东升西降”态势明显,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刺激少数美西方国家,使其加紧对我国实施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渗透、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更加凸显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下,从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形势看,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基于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特殊重要分量,故而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对华战略中将新疆作为“西化”“分化”我国的重要切入点,近些年来更是极力炒作所谓的“新疆问题”,反复干涉我国内政。与此同时,新疆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境内外“三股势力”大肆歪曲、编造、篡改新疆历史,夸大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煽动民族隔阂和仇恨,鼓吹宗教极端,为实施分裂活动大造声势。过去一段时间内,一些干部群众受各种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对新疆历史、民族、宗教领域等重大原则性问题的认知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乃至错误,没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导致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不够,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还需扎实开展,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还要持续巩固。

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在于凝聚人心,凝聚不住人心一切都是空转。为此,2019年国务院新闻办连续发布了《新疆的反恐、去极端化斗争与人权保障》《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新疆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等三个白皮书,以此为准绳,新疆扎实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这“两个深入”是连在一起的,说明文化润疆是在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场域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和重要实践原则。质言之,从功效上来看,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就要正本清源,努力清除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存在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解决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增进共识,打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7月在新疆考察时强调:文化润疆“就是要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开展文化润疆首先要解决向东看还是向西看的问题。”

三、文化润疆之“文化”特性

如前文所述,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对文化润疆之“文化”“润”“疆”等内涵均已作出相应的论述,本文意欲对文化润疆的文化特性作出不同的阐释。文化润疆是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局高度和稳疆安疆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的重要原则。基于此,笔者以为,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应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着重从政治文化、新疆文明融合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等三方面探析文化润疆之“文化”特性,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的特定文化内涵。

(一)应侧重从政治文化层面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之“文化”的特殊内涵

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发展来看,文化润疆之“文化”在内涵上应凸显我国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政治传统和政治理念。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从上述“两个源自”不难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大一统政治理念是促进中华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诞育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建鼎称尊,都视自己建立的政权为正统,都以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最高目标。大一统政治理念成为将中华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

从我国近代史和新中国史来看,文化润疆之“文化”的实质对象就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核心要素就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遭遇列强欺凌,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为实现民族解放和主权独立,多少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作出了不懈努力,均以失败告终。此时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重任,以高超的组织能力和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意气风发地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共同建设伟大祖国进程中,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和作为组成部分的各民族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二)应侧重从新疆文明融合史入手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之“文化”内涵

对文化润疆之“文化”内涵的认识和把握,一方面,既要立足于历史渊源,又要反映时代特色,做到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凸显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特性,特别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形成的中华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从历史渊源看,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此过程中,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交融从未中断。“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始于先秦时期。到汉代,汉语已成为西域官府文书中的通用语言之一,琵琶、羌笛等乐器由西域或通过西域传入中原,中原农业生产技术、礼仪制度、汉语书籍、音乐舞蹈等在西域广泛传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中,新疆各民族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文化润疆之“文化”不仅要立足于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要反映时代变化赋予的新内涵。从时代特色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紧密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中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饮食、服饰等方面的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城市民族工作重要性时非常形象地指出:“四川麻辣烫‘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串’遍了全国。”笔者2019年在喀什地区疏附县布拉克苏镇巴扎调研时发现,巴扎中有好几个麻辣烫摊点,这些麻辣烫摊点的老板和食客都是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对南疆乡村维吾尔族群众来说,对麻辣烫的认知经历了从不知晓到知晓、从陌生变为家喻户晓的发展变化。

上述这些,都是新疆各族群众在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伟大实践中发生的新变化,也是深入推进文化润疆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共同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致目标中,全国各民族之间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包括文化层面。故而,对文化润疆之“文化”内涵特性的阐释,自然不能是静态的,应是动态的;不能仅仅是历史性的,还必须是时代性的;不仅要从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中充分挖掘展现文化润疆之“文化”的历史深度,还应注重总结、提炼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生动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例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等。

(三)应侧重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层面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之“文化”的内涵特性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弘扬法治精神,把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落实到新疆工作各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这个重要要求,决定了文化润疆之“文化”在内涵上要注意包含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通过文化润疆,要不断加强新疆各族群众的法治意识,使其知晓依法治疆是治理新疆各项社会事务的基本遵循,法治化是新疆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法治化才能确保新疆各项工作的常态化。通过文化润疆,使各族群众懂得法律是底线,也是高压线,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无论是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信仰什么宗教,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民族的任何诉求和意愿都必须通过合法渠道表达和解决。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流、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在信教群众中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特别是树立“国大于教、国法大于教规、教民首先是公民”的正确理念,意义尤其重大。

四、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策略思考

文化润疆是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必须坚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全面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中,要全盘审视和谋划,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战略思维的全局高度、坚持系统观念的整体维度、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态度、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增进共同性的主攻方向。

(一)坚持战略思维的全局高度

润,既不是随心所欲,也不是随其自然,而是要立足于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战略地位,由此体现党和政府的主动作为、顺势而为,引导新疆各族群众在情感上自觉认同、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在深入挖掘文化认同的历史基因和时代内涵基础上,大力宣传中华文化中“合”的思想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营造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的浓厚社会氛围,更好浸润新疆各族群众的情感。要坚决反对那些认为自然而然就能实现民族交融的观点,同时也要防止文化润疆工作中那些不尊重规律、主观意志上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实际操作上却是机械的、想当然的做法。

(二)坚持系统观念的整体维度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导推进文化润疆实践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文化润疆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职责上看,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绝不能将视野局限于哪一个地域空间或是职能部门,应认识到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是事关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完善党中央统一领导、中央部门支持指导、各省市支援配合、新疆发挥主体作用的工作机制。”从主题对象上看,新疆各民族、各行业领域既是文化润疆的参与者、实践者,同时也是文化润疆的对象和载体。从文化润疆的载体看,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离不开文化产业等载体,但也不能将文化润疆简单等同于文化产业、文学影视作品、文艺演出等,要避免简单、机械地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内涵。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社会历史作为人的活动的总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通过实践不断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文化润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从工作对象和载体来看,文化润疆要以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认同为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从工作实践层面来看,表现最凸显的问题是文化润疆偏离或是忽视人的主体性,忽视人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文化润疆的实际功效。

(四)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态度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不能大水漫灌、急于一时,应坚持问题导向,找出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深层次问题,这样才能切实抓住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主要矛盾,明确文化润疆的中心任务,在实践中做到精准式、滴灌式浸润人心,不断增进共识、促进团结,让新疆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心灵深处,顺利实现文化润疆的宗旨和目标。

(五)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加凸显了新疆分裂和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文化润疆应统筹把握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着眼于当前焦点、堵点问题的解决,又要立足长远夯实新疆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在“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慎重稳进、绵绵用力,处理好“急不得”的事情,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解决好“等不得”的问题。

(六)坚持增进共同性的主攻方向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是文化润疆工作的着力点。因此,文化润疆必须正确把握好关键问题,如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矛盾,哪些是要坚持发展的、哪些是需要调整的,哪些方面必须同、哪些方面可以异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主流,明确主攻方向,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施策、落地见效。

五、余论

作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润疆之“文化”一定是大文化,应从文化的大概念、大范畴理解文化润疆。做好文化认同工作,要讲好、讲清楚中国历史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大一统政治传统和政治理念,要讲好、讲清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四个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基因,以及“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讲好、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内容,要讲好、讲清楚新疆各族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的一致性、共同性的故事。这是我们目前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尤其需要关注的重点。

需注意的是,文化润疆之“文化”属于世俗文化范畴,决不能用任何宗教文化或宗教符号表达文化润疆的基本内涵。历史上宗教的哲学思想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这并未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特性,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世俗文化,并没有变成宗教文化。“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中国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任何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干预政府事务,不得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等,不得利用宗教妨碍正常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不得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文化润疆要遵循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文化润疆应当遵循这一首要考虑,在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关系的前提下,我们需要统筹考量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心灵深处,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注 释:

②任丽莉,伊力夏提·艾合麦提:《文化润疆:时代意义、内涵诠释与实践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第149~155页。

③杨昊霖,顾光海:《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基本维度》[J],《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1期,第17~22页。

④青觉,吴鹏:《文化润疆:新时代新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话语与实践逻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1年第1期,第1~12页。

⑤龚晓潇,孟楠:《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意蕴、风险挑战和实践逻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39~46页。

⑥张伟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文化润疆”的理论逻辑、政治机制与实践路径》[J],《兵团党校学报》2021年第3期,第52~61页。

⑦刘明,郭世杰:《文化润疆与乡村文明建设》[J],《实事求是》2022年第1期,第94~103页。

⑧魏莉,李少霞:《“润治互洽”逻辑的建构:文化润疆助力新疆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之维》[J],《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5期,第32~39页。

⑨林青,刘佳:《“文化润疆”的语言特点及语义内涵的多维认知解读》[J],《语言与翻译》2021年第2期,第14~19页。

⑩刘跃进:《国家安全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16.htm.

猜你喜欢
润疆中华民族内涵
文化润疆内涵要义研究综述*
乌鲁木齐文化润疆出版物的调查研究
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文化润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活出精致内涵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基于当前环境对文化润疆工程的几点思考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挖掘习题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