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代入:基于单元视角的情境串设计与实施

2023-04-18 06:46赵若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8期

赵若男

摘要:作者以“数字画家”单元教学为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利用角色代入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数字绘画的想象力,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呈现丰富的作品。

关键词:角色代入;情境串;单元视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3)08-0053-03

问题分析

“数字画家”单元共有四个课时,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经过这四个课时的学习,很多学生并没有呈现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或者只是呈现半成品,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缺少情感,无内力驱动

三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很大,但是遇到问题容易退缩。在刚开始讲授“数字画家”这一单元时,学生的兴趣高涨,都想大展身手。但经过实际操作笔者发现,由于学生对鼠标的操作不是很熟练,再加上学生心中没有构思好自己要绘制的内容,在课堂中没有办法呈现出绘制的作品。

2.缺乏创作性,无充足时间

笔者所在的学校安排的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除去课堂准备和课末总结时间,其实一节课的时间大概在36分钟以内。因此,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学生的作品不能及时完成,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部分学生即使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但是作品无新意,仅是模仿范例或者画出简单的内容。

3.缺少展示机会,无评价意识

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展示作品的时间不是很多,学生之间的作品不能被相互欣赏。同时,三年级的学生自我表达能力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在点评作品的时候不能站在点评者的角度来点评作品的优缺点,说不出具体的建议。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继续创作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教学“数字画家”单元时,需要构建一个合适的单元情境,每一节课都赋予学生一个角色,通过角色代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以便不断激励他们完成作品。

理性思考

角色代入是将自己想象成情境故事中的人物,把自己的情感代入,结合情境完成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在具体实施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童趣原则。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童真阶段,他们对情境故事有很大的兴趣。

生本原则。情境故事的创设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脱离学生生活的设计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也会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适切原则。角色要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角色,如渴望自己成为大人,可以承担一定的责任。

实践操作

1.情境教学显趣味,角色代入乐趣多

(1)情境创设贴实际

笔者所在学校三年级有个开心农场的活动,每个班级有一块地可以种植农作物。于是,笔者将第二单元的内容和开心农场结合起来,在本单元开始教学之前,在班级里询问学生:“如果你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你会在农场里面种植什么农作物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引出“画图”程序,希望他们可以利用“画图”程序绘制出心目中的开心农场的画面。

(2)角色代入促学习

本单元围绕“开心农场”为主题进行创作。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农场的经营比较烦琐,因此,在本单元中笔者将每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每节课都有一个角色任务体验(如表1),而这些角色体验都是围绕“开心农场”主题展开。通过这样的角色设置,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也能懂得做好一件事是不容易的,需要掌握多种技能。

在《初识画图》一课中,笔者给定这一节课的角色为“绿化小工人”。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假如你是农场主,你会种植什么农作物?并提醒学生,先选择简单绿植进行绘制,防止由于过难的绘制,阻碍了学习积极性。

在《多变的形状》一课中,学生化身为“建筑小达人”,利用形状工具给农场盖房子。

在《复制与变换》一课中,农场大丰收,学生化身“金牌服务员”,邀请客人来农场做客。在设置任务情境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如何给客人正确上碗筷?有一位客人临时不来了,作为“金牌服务员”的你又该如何操作?

在《晒晒我的作品》一课中,学生需要化身“小小宣传员”向其他农场主宣传自己制作的开心农场,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不同的角色相对应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学生沉浸于角色使命感中,激发了他们对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欲望,促使他們不断地学习新内容以便让自己的角色更加完美。虽然每一节课都有相对应的角色,但为了更加有挑战性,笔者在每一节课还对角色进行了闯关设置。

2.教学内容调顺序,角色推进演绎好

(1)教学内容需整合

由于学生对鼠标的操作不是很熟练,仅用一节课的时间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及时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笔者将《初识画图》和《多变的形状》两节课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画出心目中的开心农场。

在《初识画图》中,笔者提前告知学生:在下一节课中每个人将化身为“建筑小达人”给我们的农场盖一个小木屋。所以在这一节课中,我们要给下一节课的小木屋留一定的空间。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有提前的构思,另一方面也能让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在两节课结束后,可以有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作品,学生会产生满足感,进而激励他们继续学习。

(2)上课顺序要微调

笔者在教学时将《晒晒我的作品》一课的内容提到《复制与变换》的前一课,虽然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删除和透明选择,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绘制作品。在《晒晒我的作品》中,笔者又给了学生半节课的时间来创作,剩下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向大家宣传自己的作品。

3.作品展示平台多,角色点评有话说

(1)代入角色来点评

在“复制与评价”一课中,学生化身“金牌服务员”。在任务中贴合生活实际,在任务结束后,发布如下页所示的评分表(如下页表2),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在《晒晒我的作品》一课中,学生们化身“小小宣传员”宣传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开心农场的构思,在请别人评价时,要求他们站在农场主的角度来评价他人的作品。

(2)线上线下齐展示

笔者将每个人的作品都上传到钉钉班级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家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最后,每个班级选出十位学生的作品,笔者将其打印出来张贴在班级门口,让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可以欣赏优秀的作品。

教学成效

1.代入角色责任,做到自主学习

在每一节课中,学生会产生一种角色使命感,为了能画出心目中的开心农场,他们会主动去探索更多知识。例如,在《初识画图》一课,有些完成作品较快的学生就开始尝试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来对作品进行填充。在《复制与变换》一课,设置的情境是农场大丰收,邀请客人来做客。笔者在这节课讲授DELETE键时设计了一个环节:客人临时不来了,需要将椅子和餐盘去除。为了能体现出自己的待客之道,他们还提出要将桌布去除,这是笔者事先没有想到的内容。并且在去除过程中,能想到前面已经学习过的工具,如用颜色填充、橡皮擦、形状等,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

2.作品内容丰富,具有创新性

在本单元开始讲授之前,笔者提前告知学生每一节课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让他们畅想属于自己的开心农场画面。在将《初识画图》和《多變的形状》这两节课结合之后,又将《晒晒我的作品》这一课中一半的时间也给了学生用来创作。学生创作的时间变多了,他们带着角色使命感去创作属于自己的开心农场,作品内容也因此丰富起来,并激发了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3.展示平台多样,点评语言丰富

在作品展示环节中,钉钉班级圈的展示环节既能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所有学生的作品,也能让家长们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情况。在每个班级门口张贴优秀作品,能让其他班级的学生欣赏到优秀的作品。这些做法都能激励学生不断地去创作自己的作品,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作品点评环节,学生站在农场主的角度能更加准确地说出作品的特点,同时其他点评的同学也会站在农场主的角度来点评作品。角色的代入能让他们有话可说,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培芬.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2020(04):257.

[2]史书清.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上好“美术课”[J].中国电化教育,2003(1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