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高耗能企业杭钢股份绿色转型案例研究

2023-04-18 02:50张孟洁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耗能双碳转型

张孟洁

(甘肃政法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中国在2020 年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展示了我国节能减排的决心。随后“双碳”目标应运而生,相关高耗能企业向低碳和绿色经济转型的政策也出台,绿色转型成为了高耗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钢铁行业作为高碳排放行业,是高耗能 企业的典型代表,它的绿色转型也必然是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而钢铁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其绿色转型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行业,乃至是全国经济绿色转型的最终效果,因此,探究钢铁企业的绿色转型已经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本文选择钢铁企业的代表企业杭钢股份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高耗能企业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杭钢股份绿色转型成功的因素,最后得出建议,为我国钢铁企业等高耗能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一定的参考[3]。

1 高耗能企业存在的问题

高耗能企业是指具有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特征的企业。近年来,高耗能企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各行业排放总量一直持续在80%以上,且未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而颗粒物排放量占比也高于60%。由此可见,尽管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节能降碳的环保政策,但高耗能行业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的表现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因此,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和降碳工作仍然是我国“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中之重[4]。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的情况,且大部分第二产业以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取得发展,其中以高耗能企业为典型。这类企业单位产值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严重。以钢铁行业为例,市场上主要的钢产品是在粗放的生产模式下生产出来的低端钢产品,这类产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而且在产品性能方面也无法满足更高的需求。加之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下,各厂商推出的产品在性能方面并没有特别的亮点,因此产业竞争尤为激烈,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国内高端钢产品的供给却始终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仍须通过进口的方式获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使得高耗能企业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

1.2 创新技术未普及

我国高耗能企业一直以来采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的意识相对而言比较薄弱,绿色创新起步也较晚。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绿色创新,一些高耗能企业也积极响应,但创新技术短时间内仍未在高耗能企业间普及[5]。以钢铁行业为例,虽然许多钢铁企业大力研发新型、高端钢产品,但由于掌握的技术有限,研发的新型钢附加值仍较低,距离国际标准相去甚远,因此无法形成出口优势。再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技术引入成本、设备购置成本、设备维护与人员培训成本等,都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加之技术创新的转化需要一定时间,许多企业无法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因此创新技术在高耗能企业间未能得到普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较低。

1.3 环保信息披露不完善

不同于强制要求披露的财务信息,企业的环保信息和数据一直以来很少呈现在公众视野。高耗能企业高污染、高排放的特点,使得其环境数据的重要性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尽管许多高耗能企业都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是披露年份不完整、披露数据不完善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由于节能减排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许多环保指标也没有强制要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没有较为规范统一的格式,因此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想要查找高耗能企业的环保信息对企业进行评价就比较困难。也正是如此,高耗能企业的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未能受到有效的外部监督。

2 杭钢股份介绍

杭钢股份有限公司,1998 年3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0126”,股票简称“杭钢股份”。杭钢股份属于控股型企业,旗下拥有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浙江德清杭钢富春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杭钢云计算数据中心有限公司等5 家全资子公司以及浙江新世纪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1 家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钢铁冶炼及压延加工,经营模式以自产自销为主,同时也辅以部分原燃材料以及钢材的贸易。公司主要产品为热轧卷板,2015 年关停半山钢铁基地后,杭钢股份收购宁波钢铁,代替半山承接杭钢主要的钢铁生产业务。2015 年以来,杭钢股份通过并购实现了产业的多元化,业务范围在原先的钢铁及贸易的基础上增加了环保产业、数字经济等多项业务。

3 杭钢股份绿色转型成功因素

3.1 环保政策要求

3.1.1 环境规制趋严

随着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政府采取了多项环境规制来约束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行为,以提高企业的污染违规成本,从而减少产业污染。案例钢铁企业作为高污染企业的典型代表,在环境保护费改税的环境规制下,经营成本不断升高,受到的政策监管趋严,使得其被迫进行绿色转型。

3.1.2 环保税成本上升

自2003 年国务院发布《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我国企业排污成本一直以排污费的形式存在。但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加剧,2014 年前后,我国政府加快了对于环境保护费改税政策的落地进度,用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保护生态环境。以下为案例企业转型前收到的最主要的环境规制,即环保税的相关政策文件在此背景下,作为高污染、高排放的典型钢铁企业,环保费改税无疑对杭钢股份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此政策背景,本文依照2016 年我国正式发布的环保税法所附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以及各类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标准,对杭钢股份2014 年的排污费进行重新计算。根据环保税法,所征收的环保税=污染当量数×单位税额,其中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税额分别为1.2 元。

3.2 政策扶持

3.2.1 环保产业政策扶持

除了对于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耗用进行严格限制的环境规制,我国也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政策扶持来促使其化解过剩产能,加速转型。首先,2015 年前后,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多项节能环保产业的扶持政策,《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均为环保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环保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测和计算,“十三五”期间预计我国的环保投资总金额将达到17 万亿元,相较于“十二五”期间的4.17 万亿元,该金额增长了超过3 倍,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节能环保产业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势头,这也有力地推动了杭钢股份的绿色转型和绿色业务的发展。

3.2.2 财政补贴力度加大

政府投入了大量环保资金,以财政补贴的形式助力环保产业发展,2014 年政府对于杭钢的环保补助有了大幅的提升,主要内容包括节能减排奖金7 700万元,污染治理、污染监控项目补助以及其他环保项目的补贴292.17 万元。钢股份通过政府补助获得了资本和社会合作资源,从而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3.3 企业发展需要

3.3.1 企业成长受限

杭钢股份的绿色转型不仅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被动举措,也是其自身发展需要的主动之举。杭钢股份在转型前,传统制造加工产业占比过高,在“双碳”政策要求制造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环保业务的背景下,其生存空间无疑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通过企业绿色转型来建立一个多元、环保的产业体系来实现企业在新形势下的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杭钢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可以发现钢铁冶炼及压延加工实现的营业收入占据企业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90%以上,2014 年和2015 年占比更是高达98.3%。可见杭钢股份的收入来源十分单一,且严重依靠钢铁的冶炼及压延加工。在2014 年以前,杭钢的钢铁生产几乎都是在半山钢铁基地完成,然而2014 年,在全国经济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再次加速,杭钢半山钢铁基地也需按要求在当年就关停歇业。

3.3.2 管理者环保意识加强

企业绿色转型的决策与实施,也离不开管理者对于内外部环境的认知能力以及绿色创新的思维。本文以国泰安数据库中高管职业背景的分类标准为基础,删除参与企业日常管理较少或对企业决策影响程度较低的董事和监事,最终选取了杭钢股份转型前一年,即2013 年(2013—2016 年为杭钢新一届董事会任期)高管的职业背景信息。杭钢股份大多数的高管都具有丰富的钢铁行业的技术研发或者生产方面的经验,对于钢铁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行业形势都有较好的掌握,因此对于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感知程度较高;其次,绝大多数高管在从事钢铁生产的同时也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拥有着生产、技术、管理等多维度的职业视角,因此更能从企业发展全局的角度做出决策,也更利于捕捉企业绿色发展的机遇。

4 建议与启示

4.1 加大环保及研发投入

作为典型的高耗能企业代表,杭钢股份在“双碳”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环境政策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必然是高耗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与必然选择。结合杭钢股份绿色转型的实践,企业在2015 年以来进行的环保项目投资以及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投入均有了较好的成果转化,企业节能、减排水平也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绿色生产逐步实现。因此,杭钢股份应进一步加大环保及研发投入,加大对环保项目的投资,加强与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合作,进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在企业主营业务方面,企业也要紧紧抓住市场需求,大力研发高质量低能耗的高端钢产品,从而在高密集度的钢铁行业中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4.2 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

在“双碳”背景及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全社会、企业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的信息关注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财务指标或是经济效益上。政府、投资者、社会公众在关注高耗能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会更加关注此类企业的环境信息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然而相关企业在其社会责任报告中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却很少,绝大部分企业选择不披露或是选择部分年份进行部分信息披露。案例公司杭钢股份就存在着环境信息及各类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披露不全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公众对于高耗能企业的看法和评价,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高耗能企业作为节能减排、降碳的首要队伍,应该主动加强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环保项目投资、研发成果等环境信息的披露,完善环境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使数据量化、可视化,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4.3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以案例企业为代表的高耗能企业,其绿色转型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环境设备购置、环保产业置入等经济成本,且绿色转型带来的经济效益往往存在着一定滞后性,在当前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绿色转型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监督者,应该加强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的宣传与倡导,使高耗能企业自觉建立起绿色转型的意识。同时,政府应通过一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环保产业的扶持[6]。

猜你喜欢
高耗能双碳转型
科学认识和调控高耗能产业
中国特检院“十三五”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回顾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浅析加强高耗能企业用电检查的必要性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