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好约束自己的“金箍”

2023-04-19 19:59胡鸣芳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泰戈尔天性孙悟空

胡鸣芳

泰戈尔说:“人的最大自由存在于为了更大的和谐而牺牲个人自由的能力之中。”确实,无约束,不自由。

在被压五行山下之前,孙悟空拥有无限制的自由,曾给许多事物带来极大的破坏。但后来,他有了金箍的约束,再不似从前那般肆意妄为,做事开始考虑后果,与神仙们的相处变得融洽起来,心境也逐渐变得崇高。等到他完成了修行,成了斗战胜佛,头上的金箍也就消失了。章炳麟曾言:“天下无纯粹之自由,亦无纯粹之不自由。”我认为,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就是一种约束,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天性,却助他成佛,使他拥有了更加坦荡的自由。而现实生活中,正因有了约束,才得以见君子慎独,得以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社会才得以安定。可见,正因頭顶有金箍,我们有所忌惮,才能约束自己,也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

我们把金箍看作一种约束,这种约束可以是外界的,例如他人的督促、法律规章制度等。如家长会在孩子幼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如当我们过马路,看到红灯就知道停下来,这正是交通规则对我们的约束,但我们的生命安全也因此得到保障。这种约束也可以是内省,即自我约束,如囊萤映雪的孙康和车胤,头悬梁的孙敬和锥刺股的苏秦,都是因为内心有着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够自我督促、自我激励。

也许有人会认为,无论是源自外界还是内心的约束,都会束缚人的天性,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亨利·罗伯特说:“一旦离开了规则,每个人都自由行事,结果将是每个人都得不到真正的自由。”如果我们都完全释放天性,社会秩序就会被打乱。公职人员如果没有约束,常常会滥用职权;学生不受家庭和学校的约束,大概率会走上歧途。

康德说:“自由即自律。”我们应戴好约束自己的“金箍”,自律且持之以恒。司马光以圆木为警枕,一直约束自己,勤学苦读,终于成功步入仕途。做官后他也并未选择安逸,依旧自律,最终写成《资治通鉴》,成为千古文豪。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得接受“金箍”,以享受有所约束的自由,那也是真正的自由。

“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人生之路漫长曲折,任重而道远,要戴好约束自己的“金箍”,方可收获真正的自由。

【山东桓台县实验学校】

升格点评

1.观点明确,说理透彻。升格后的作文围绕“无约束,不自由”这一论点行文,在对论点进行阐释之后,又拆解了约束的性质——分为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然后探讨了无约束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告诉我们如何约束自己,观点层层剖析,说理透彻。

2.引例丰富,论证有力。在论证的过程中,小作者旁征博引,既有泰戈尔、章炳麟、亨利·罗伯特、康德等人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又有孙悟空、孙康、车胤、孙敬、苏秦、司马光等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用例精当且丰富,使论证更有力。

猜你喜欢
泰戈尔天性孙悟空
十二点钟
卑微背后的高尚人性
快递来了个孙悟空
金色花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我和孙悟空的一天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
泰戈尔《飞鸟集》解读诸法
酱爆西游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