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实现

2023-04-19 17:28王祖根卢时秀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工作者

张 微 王祖根 卢时秀

(湖北工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与渠道的高校学生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需有新作为。社会工作行动框架的参与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革新的路径选择之一。检视现有文献发现,研究者多用“介入”“引入”及“嵌入”等相关概念来表述“参与”这一内在事实。进一步考量发现,研究者们在认识论上两个更一般性的问题值得警醒。首先是“价值中立”的持守。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立场似乎基于社会工作学科的本位,预设了“社会工作能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予以建构”的逻辑前提,而专注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应然演绎。其次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目前社会工作在高校时空场域中的制度化实践仅处于“前制度化”阶段,而诸多研究者们的研究已“急切”地专注于统一制度化模式的应然建构。不难发现,无论是研究者们不经意的预设,还是过于“急切”,均使得目前该议题的研究过多专注于应然问题的探讨,而忽视了社会工作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过程中实然议题的探讨。若进一步究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方法论上未持守实证取向。

功能实现问题是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中的实然议题,是参与必要性与合理性的逻辑前提。然而,该逻辑前提的自恰并非可在应然演绎中得以完成,而必须通过实然归纳予以澄清。目前国内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形式多元,既包括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高校学生工作者开展的行动实践,也有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还有社会工作机构派驻专职社会工作者参与到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行动实践。然而,无论行动实践形式如何,其蕴涵的行动意义脉络趋同,即社会工作行动框架的参与,因此,从不同实现形式中概括归纳出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实现是可能的。基于此,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基于“行动研究”的基本框架,作为行动者与研究者的双重角色,对全国多所高校开展的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进行了研究,力图从不同形式的行动实践中归纳概括出社会工作在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中的功能实现。

1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分析框架

在功能分析范式上,默顿(Merton R K)有关社会事项“显功能”与“潜功能”的功能分析框架十分经典,旨在批判其之前的功能主义者将“功能”概念中行动者的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混为一谈。默顿根据行动者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的一致性性质不同,将功能分为“显功能”与“潜功能”。显功能是指某一具体单元(人、亚群体、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的那些有助于其调适并且是有意安排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指同一层次上的无意图的、未被认识到的后果。[1]实质上,此种界定是从社会活动结果的分析中提出了某一社会行动或社会事项功能发挥的预见性问题。所谓预见性,即行动者的主观动机对客观后果在行动前具有预先性。

在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实现时,其主要是探讨其功能实现的客观实践后果,更接近于默顿对“功能”的定义。进一步而言,探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其主要是展现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所发挥的积极实践后果,而且正如默顿所说,某一活动或信念的潜功能恰恰不是常识,因为它们是未被意料到和未被广泛认识的社会后果和心理后果。所以关注潜功能的结果要比关注显功能的结果体现着更大的知识增长。[2]因此,若从“显功能”与“潜功能”这组概念来审视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实现问题显然更为适切。

提供服务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的基本功能,由此,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可被理解为在高校学生工作服务的实践空间中,行动者开展的具有服务性质的实践及其客观后果,因为这样的功能实现是行动实践者在行动前就自知的,而客观后果也是行动实践者所预见与期望的。而就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而言,其可被视为行动实践后果是行动者事前未预料到并具有隐蔽性的实践后果。就此种意义而言,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潜功能意指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后、在服务功能实现以外、在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以及其自身建设等其他实践空间中的功能显现,因为这些功能显现并非行动者事先预见的。

2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显功能

由于社会工作行动框架的服务属性,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显功能主要是在学生工作服务实践空间中的实现,通过对大量一手资料的研判与归纳,显功能实现主要是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成长发展指导的有效提供

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服务职能。然而,在对多所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深度访谈中获知,学生工作者往往无暇顾及学生成长与发展上的问题,通过研究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现行高校学生工作无法有效为大学生提供成长发展指导的因素有: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适应性有所下降,无法满足大学生诸多个性化需求;②现行高校学生工作运行机制使学生工作者陷入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无暇顾及学生的成长发展指导;③学生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使许多学生工作者无法科学、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成长发展指导。梳理诸多高校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学生工作者的行动实践发现,他们利用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为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并取得良好成效,内容主要涉及如下方面:首先,职业生涯规划与考研就业指导。在助人自助价值理念下,注重学生自身困境中的自我决定、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潜能,并通过若干个案工作技巧积极协助其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提升其自决权,促进成长与发展,并走向理性与成熟。其次,校园生活服务。从服务视角出发,积极介入大学生的集体生活适应、人际关系调适、恋爱、情绪管理等方面,运用专业技巧,协助其正确处理各种生活事件,教会其恰当的处理方法,引导“自决”、成长。再次,学业适应指导。利用专业技巧帮助大学生纠正在学习方式、专业选择、学习意义和学习动机等问题认知上的偏差,澄清“自我概念”,调动潜能,激发内驱力,使其能够转换视角,从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视角重新认识和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最后,综合素质提升指导。利用学生担任班干部、学生干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机会,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沟通意识,注重学生个体在参与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及时给出回应,满足学生成长性需求,并锻炼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总结能力。综合考量发现,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有效提供的内在逻辑有两点:一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中“助人自助”的理念与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中“成长发展”的理念具有高度耦合性;二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中个案、小组等方法技巧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有效提升了大学生成长发展指导的实效性。

2.2 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精准帮扶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在经济状况、社会位置、权益实现、教育资源占有、教育机会获得、竞争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或比较劣势境况,在教育资源使用和社会竞争中弱于其他学生群体。[3]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关注弱势大学生工作机制,包括对贫困、残疾、少数民族等多类弱势大学生的关照。然而,在深度访谈中,多位学生工作者谈及学生资助工作往往是一种“任务完成”与“困难帮扶”导向,导致对弱势大学生的关注与帮扶更多的是外在性、被动性和表面性的,有时背离了育人的初衷。在社会工作参与弱势大学生的全面关注与精准帮扶的行动实践中,类型涉及贫困大学生、残障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罕见或重大疾病大学生等。内容涉及情绪疏导、职业发展规划、优势挖掘、心理慰藉等。通过对系列案例分析发现,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使得对弱势大学生的关注与帮扶更具有全面性和精准性,具体表现为更加关注弱势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长远发展。对行动实践的案例进一步予以归纳,社会工作行动框架关注与帮扶弱势大学生更具全面性与精准性的实践逻辑主要有:第一,去标签化,将“弱势”建构为“差异”;第二,及时化解与疏导弱势大学生的不良情绪;第三,聚焦优势,挖掘弱势大学生个人潜能与资源等保护性因素。

2.3 学生组织内源性的建设与培育

学生组织的建设与培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现行学生组织与社团建设与培育机制中,存在重使用管理轻建设培育的异化和工具化倾向,忽视了学生组织或社团经历本身给学生成长与发展带来的作用。梳理诸多资料发现,行动实践者利用社会工作行动框架开展的组织建设和培育取得良好成效,内容主要涉及如下方面:第一,学生会组织建设。即针对学生会组织内部人员开展活动策划、沟通技巧、组织管理、凝聚力建设等多项培训;第二,志愿者组织和社团的建设与培育。即对校园内一些志愿者组织和社团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小组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志愿者工作的记录及工作效果的评估等;第三,班集体建设。即通过小组工作方法在班集体里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社会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建设的途径之一是帮助社会成员自己形成各类民间组织或协会,让公民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4]若将高校视为一个社区,其中的各个学生组织与社团就是这个社区中的自组织力量。自组织化则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参与高校学生组织建设与培育的基本行动策略。通过对研究资料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注重学生组织的内源性建设是社会工作“自组织化”行动框架促进学生组织建设与培育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践逻辑,其具体表现为注重学生组织的自组织化能力建设、注重组织成员认同感与归属感和注重组织成员的自我成长。

3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功能

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行动实践中,其潜功能的显现并非行动实践者事先预见。基于大量的一手实践资料,本研究试图抽象归纳出除上述服务性的功能实现外社会工作行动框架在高校学生工作教育、管理与自身建设等实践空间中的功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实现或许对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必要性与合理性议题的讨论更具意义。

3.1 “全员育人”的操作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方位、全过程是从育人的结构与过程的视角加以阐述,若从育人主体而言,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开创就是要开创“全员育人”的思政工作新格局。通过对多位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在日常工作中,其往往并未调动、组织与整合学生环境中的其他要素参与到育人过程中,这就使其往往处于“孤岛化”“碎片化”的工作状态。这不仅使得学生工作者承受的工作压力甚大,而且效果欠佳。然而,通过对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一手资料分析发现,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学生工作者或专职社会工作者却能在学生工作行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调动与整合学生环境系统中的家长、教师、心理咨询师、同辈群体等各个主体开展对学生的育人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对研究资料予以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行动框架对行动实践者行动选择影响甚大。而“人在环境中”行动框架促进“全员育人”功能实现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人在环境中”助人的价值追求与高校“立德树人”中育人价值追求的高度契合使其在“育人”实践中具有合理性;第二,“人在环境中”科学而具体的行动策略使“全员育人”的“全员”具有明确性;第三,“人在环境中”对实践者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定位使“全员育人”更具操作性。

3.2 学生管理工作预防功能的提升

对于高校而言,要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管理模式,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5]在这其中,风险预防能力具备与否是其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每位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特别是生命安全,是其工作的兜底红线。然而,在访谈中,诸多学生工作者谈及,现行高校学生工作机制对学生突发问题的处置绝大多数是补救性的,而非预防性的。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使得学生工作者疲于奔命,工作压力陡增,而且是一种被动性的、低效率的工作方式。诸多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行动实践者面向学生开展的相关工作不经意但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预防功能。具体做法包括: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广泛开展了一系列大一新生教育活动,在日常工作中着力培育与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及时建立支持网络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等。进一步对上述做法予以阐析发现,行动实践者的实践逻辑是基于预防性社会工作三级预防体系建构的行动框架:首先,积极开展新生教育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级预防的实现形式;其次,努力培育与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次级预防的必要前提;再次,建构支持网络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是三级预防的有效途径。

3.3 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者核心素质的优化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范畴。近年来,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和《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相继出台,彰显了党和政府对高校学生工作者专业化的高度重视。由于受到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经验型传统惯性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在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行动实践的一手资料中,诸多行动实践者谈及,在与高校学生工作者的日常互动和合作中,社会工作的自助人本等理念、面谈技巧及科学化的工作与记录流程逐渐被其认可与内化,提升了其工作能力。不难发现,这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对高校学生工作者理念、能力、思维等核心素质要素的多维优化,是社会工作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又一功能实现,且是一种具有未预见性的潜在功能实现。此种功能实现背后的发生逻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中注重个体差异性与需求性的工作理念是对高校学生工作注重全体性与统一性的工作理念的补充 ;二是社会工作行动框架中专业化、科学化的工作手段是对高校学生工作经验性、任务性行动框架的补充。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校学生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