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完善策略

2023-04-20 07:38王红梅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设策略管理机制企业管理

王红梅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规模日益增长,很多企业在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力,建立了与自身情况契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但是其在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最终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却参差不齐。基于此,文章以“新时期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完善”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当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完善和应对举措,以期相关研究内容为进一步助推新时期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内部管理控制;建设策略;管理机制

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相关制度的建立、策略的實施、保障措施的生成不仅是保障企业资产和信息安全的主要手段,也是辅助企业战略决策的有力之举。企业要想让内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不仅需要提高管理控制水平,也需要完善相应的管控制度,针对相关问题及时采取应对之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的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企业有必要沿着现代化、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前行。为了达成这样的效果,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为其生产经营、决策管理提供参考,更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但是总体来看,现阶段很多企业在内部管理控制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急需应对。

(一)信息层面:内部信息交流、内外部信息共享渠道存在制约

企业无论是内部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信息共享,与广大合作方、供应商、竞争对手等的信息内容掌握和交流互通,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在信息内容流通不到位、传递不及时的情况下,内部管理控制实施容易遭遇阻力。

(二)组织层面: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所涉及的岗位没有科学划分

内部管理控制本应涵盖多个方面的内容,无论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工作人员,都应参与其中。在以往的企业管理活动当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本身的内部管理控制活动很容易丢失细节,并且对内各项权责也没有做到合理划分;如此很容易导致企业内部在没有对企业内部决策、生产经营活动等细节进行严格岗位界定的情况下,产生不合理的决策。

(三)人力层面: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企业必须重视内部工作人员的素养问题,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和培训,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正确工作目标的引导下,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水平,但是现阶段部分企业实际负责内部管理控制的人员素质不高,间接导致内部管理控制有效性不高,甚至暴露一定的问题。

比如部分内部管理控制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经验以及能力,没有办法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和职能;

比如本身的责任意识不足,导致其所主导的内部管理和控制工作存在漏洞。

比如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性不高,无法保障内部管理控制手段的先进性,最终影响到企业内部良好氛围的生成。

(四)风险层面:企业内部对风险管理控制的有效性认知不足

1.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和风险管理控制进行结合

其间接导致无法对内部管理控制产生积极导向作用,更影响到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对于风险的感知度及灵敏性。

企业文化建设属于意识形态维度的内容,一些企业因为其并不会产生直接的效益和收入,故对其不予重视。多数情况下,多为企业文化只是尘封在企业介绍文件当中的单薄文字,偶尔出现在管理层、领导人口中的“口号”。我国的部分企业缺少良好的内控氛围,没有将其和企业文化整合;而且内部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促使现有的企业文化并不能对内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2. 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升

首先,一些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防控的过程中,聚焦运营方面的风险,对于其他层面的风险明显不够关注;

其次,当下一些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立在COSO框架上,但是其精细程度、契合程度存在不足,比如在财务、市场、运营战略等方面的风险识别和针对性防控还有不足;

最后,内部管理控制的前提是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这也是“对症下药”的必要条件。企业的风险评估有可能为业务和人力等因素所影响,再加上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风险评估和控制手段有限,很难及时对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做到精准识别,后续即便采取一定的措施,也很难杜绝损失。一方面,企业本身就疏于风险预警和控制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很多企业管理者的潜意识当中,始终认为花费时间和精力在制度的建构方面属于得不偿失,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增收,所以对这项工作始终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当下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风险预警制度,但这些制度常常止步于表面,并没有贯彻和落实。

(五)制度层面:缺少有益于内部管理控制顺利实施的环境及机制保障

1. 缺少良好的外部监督与控制环境

良好的外部监督与环境控制机制,本应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驱动力,但包括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外部驱动因素缺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风险管理效果,直接削弱了内部管理控制的执行力度,进而让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侥幸心理,促使企业内控贯彻落实的有效性明显下滑。

2. 缺少对内部管理控制进行反馈和评估的机制

其主要是指各部门执行内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执行力度、贯彻成果、取得的成绩因为没有相应的指标进行评估,导致其最终取得的实效并不理想,一部分工作人员更因为执行内控不会对个人业绩产生任何实质性的认可,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3. 缺少常态化的运营管理机制

其主要表现在与内部管理控制相关的财务工作、组织工作,因为缺乏稳定、标准的工作流程及规范,导致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观念陈旧、落后时代,无法对当下的工作做出引领,各部门因为标准不统一,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自为营的情况。

二、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举措

为了切实解决前文所提及的问题,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经营的项目以及内容出发,思考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对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一)信息层面:完善对内、对外信息交流渠道

1. 对内

首先,企业需要构建横向的信息传递沟通机制,促进信息在管理层以及董事会之间的横向沟通;

其次,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向上传递机制,让企业员工能够及时将自身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向上级进行传递;

最后,企业需要将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不同管理层级之间进行沟通和传递,让企业内部从上到下都能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活动做到全面了解、熟悉责任,更了解内部管理控制对自身提出的要求。

2. 构建良好的外部沟通和交流渠道,通过加强与外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之间的沟通,来及时捕获相应的沟通和反馈信息。

这是确保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更是规避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透明所触发种种财务风险的关键所在。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与监督管理机构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及时了解监督管理单位的各项诉求,并且积极反馈意见和建议;

其次,企业需要严格恪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行政管理要求,并且确保与官方组织、权威机构等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频率;

再次,企业需要加强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通过及时听取注册会计师对内部管理控制的观点和建议,确保其能够有效运行;

第四,企业必须加强同客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走访和座谈会等方式,收集有关客户对消费者喜好、产品质量、销售政策、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和应对;

第五,企业需要加强同广大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及时通过见面会、业务洽谈会、供应商供货会以及交易价格、信用政策及资金结算等问题进行明确沟通,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应对问题和处理问题;

最后,企业必须加大同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力度,结合现有的规章制度、法律要求,构建契合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序以及政策,确保能够及时且公平地进行战略计划、运营管理成果、年度预算、投融资管理、企业资产重组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的信息。

(二)组织层面:科学划分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岗位,明确其权限,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1. 明确内部管理控制相关岗位的设置和权责归属

由于内部管理控制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是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会对企业的整体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组织结构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划和执行提供了框架,是企业能够实施内部管理控制的主要载体。

一方面,企业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秉承彼此制约、相互制衡的原则,促使各项核心业务都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配合完成,防止个别部门独立开展工作,执行和审核一体,缺少其他审核力量的介入;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明确界定每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规避权利或责任重叠、交叉,进而影响管理的情况,确保每一项业务都能有具体的岗位或部门负责。

2. 确保任何工作都能有专人负责

企业在进行内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岗位责任制。

首先,企业需要明确内部各个岗位行使的职责,确保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职;

其次,针对企业的不同部门、岗位要进行明确且清晰的岗位分工,确保预算管理、采购收支等关键性环节,彼此之间既相互分离、又互相制约;

再次,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曾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不断激发党的创造力以及活力,在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的同时,更实施科学、民主的决策;在深入总结经验、把握科学规律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贯彻和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最后,企业需要构建议事决策制度,管理层需要及时对各类经济活动进行清晰且必要的论证。对于那些本身就存在较大执行难度的项目,需要请专家团队来进行项目集体决策,确保决策结果的有效和科学。针对一些影响比较重大的项目,企业有必要生成书面的决策纲要,并妥善保管相应的纸质档案。

(三)人力层面:注重培養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从业素质

人力因素始终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关键一环,注重培养实际主导内部管理控制工作之“人”的素质和综合技能,自然十分关键。

1. 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管理控制重要性的认知

正确认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重要性,是做好一系列工作的基础。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作为管理者其本身的控制意识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员工个体的控制行为。

首先,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管理控制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不同层次的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内控评价、成为被评价的对象;要及时将内部管理控制评价的结果提供给管理决策层进行参考;

其次,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一方面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控制情况进行有效评价,包括对管理政策落地有效性、刚性,相关费用投入和产出比例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则是由企业的稽查部门对企业内部管理非业务层面控制实施效果展开评价,如人力成本管理、日常行政管理、财务及税费策略管理等。通过评价及时反思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调整和改进。

2. 以人为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以人为本,是每个企业所需要坚守的责任,更是企业用来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引导。因此企业必须积极引领人力工作的发展方向,通过加大人力投资,提高中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以及领导能力,将其培养和发展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先锋队”。

首先,企业需要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确保其完全符合不同岗位的各项指标及要求,在从事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企业需要借助中层或者基层的管理人员,进一步梳理治理权和管理权之间的关系,明确管理组织内部各个分支机构的权责义务,确保不相容岗位彼此分离;

再次,企业需要重视面向内部管理控制人员所进行的培训工作,具体培训内容除了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外,也包括财务、法律、成本管控等关联性内容,更要对员工之间的岗位交替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规范制定;

最后,企业需要加大内部管理控制人才队伍的建立,其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能,更要熟练掌握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程序以及制度。由此,企业必须加大对内部管理控制人员的能力培养,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理论及知识技能的学习,在促使其明确内部管理控制流程的基础上,掌握前沿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能力。

(四)风险层面:加大风险管控力度,提高风险管理控制意识在企业内部的普及度

1. 创设良好的企业内控文化,增强风险意识和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危机感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不能单纯凭借过硬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内部管理和控制,更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要通过职业道德约束对内部控制进行必要的管理。如此不仅能够激发内部工作人员的创造力和责任感,还能让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框架越来越合理,这样还能提高内部管理人员实施内部控制的自觉性,进而确保内部管理控制工作能够有效推进、顺利进行。

首先,企业有必要将风险管控文化纳入到企业的内部管控文化体系当中,生成强烈的金融意识,在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奖惩制度来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其次,市场本身具有不确定的特征,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应对意识,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先期措施予以应对,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内部管理控制水平,加大相关知识的普及推广力度,促使企业能够将风险意识严格落地到每一个层面。

2. 建立健全企业风险案例库

企业需要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秉承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对风险的有效识别以及评价。企业需要结合现阶段内部管理控制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不足,判断触发财务风险的潜在性因素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通过编制具体的财务风险清单,在总结风险防范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风险案例库。如此,企业能够结合不同类型的风险隐患,判断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并及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降低损失出现的概率。

如针对会计政策使用不准确——这一风险类型,可以将其设置单独的“ID”,并将其所属的责任部门界定为财务部门,之所以产生这类风险的根本性原因在于会计政策的差异性;针对入账信息错误并且没有能够及时发觉这一风险,可以将其另设一个“ID”,将其所属的责任部门界定为资产管理部,之所以会产生这类风险则在于会计审核工作并没有及时察觉风险隐患,而一旦发现风险,往往其损害和影响已经造成。

(五)制度层面:巩固内部管理控制工作能够顺利实施的各项基础

1.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监督评级机制,充分做到任何岗位、任何职务都有人监督,任何违规操作行为都会被严肃处理和追责。

这是确保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能够得到充分贯彻和落实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企业需要针对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展开全方位的审计和评估,通过判断程序的合理性,及时调整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缺陷并对其进行有序的调整、合理地分析,确保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持续性地进行监督评价以及内部管理控制;另一方面,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必须加大对财务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企业内部的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都要严格贯彻和认真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严格遵守国家既定的各项要求。

另外,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恪守各自的使命与职责,以此为基础定期检查企业的财务工作,及时追踪企业的资金预算和决策执行情况。

2. 针对内部管理控制落地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

无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多么完备,如果没有执行,也就无所谓价值。而执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考核,也无法调动相关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因此,企业必须将围绕内部管理控制的奖惩考核机制纳入管理体系当中,通过定期的检查、考核对内部管理人员的表现进行奖惩。通过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企业的管理层、决策层以及操作层也能够严格恪守体系的各项要求,确保其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运行。

一方面,企业需要围绕内部管理控制要求,针对各部门和部门出台相应的考核指标及考核标准,将其生成制度管理文件,在企业内部培训学习,提高各部门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通过生成清晰严明的奖惩机制,提升内部参与管理控制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针对存在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严格惩处,引导其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合规的,哪些行为又是违法和被禁止的。

3. 建立企业内部能够常态化运行的机制

企业需要构建具有常态化的、可持续运营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并在其实施和应用的过程中做好持续性的完善和保障。

(1)任何工作都有政策或者理论支撑。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来进行保障,所以制度本身的完备性至关重要,如此內部管理控制工作才能拥有充分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制度保障。

首先,企业需要广泛开启管理审计,及时向管理层报告一经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并对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建立提供建设性和决策性的意见,进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

其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尽可能导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确保内部管理工作可以在健全的制度支撑下,让相关操作都能建立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确保相关操作简捷、快速和高效;

最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节奏的不断加快,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财务制度,确保其能够成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持续性的保障。在严格的法律制度以及约束条件下,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履行使命、行使职责,做到任何工作都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如此更能从根本上降低财务管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2)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环境下,建立健全新会计制度、规范处理程序。

在企业整个财务工作流程当中,其必须对制度以及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约束,更要以规避贪污腐败问题为导向,加强资金的集中支付管理。

首先,在企业的资金支付环节,要尽可能减少流通,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在企业的预算收入环节,需要由财务部门进行严格的归口管理,秉承应收尽收的基本原则,提高收入核算的准确率;

再次,财务部门不能有任何违规操作行为,必须绝对维护中央的政令以及相关纪律,更要对上级的要求和规定做到严格执行;

最后,作为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领导干部,其必须起到绝对的表率作用;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坚守法规、严守政策,绝对不涉足任何违规的领域,确保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合规、合法,完全合乎要求。

(3)树立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更新财务管理办法。

树立新型的财务管理理念,创新财务管理方法意味着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必须要从思想和管理手段上做出突破,具体包括这样几部分内容:

一方面,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不能像过往一样局限在狭小的板块内,管理者必须要有大局观。企业要想加强内部管理控制,不仅需要在制度层面深入人心,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其进行严格的落实,构建起领导足够重视、各个部门充分协作的内部管理控制环境,让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呈现与发挥;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层次。企业需要明确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层次,构建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相结合的内部控制机制,在降低人为因素所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能够及时察觉内部管理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促使内部管理控制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企业内部构建起事前控制、彼此制衡的制度和体系;其次,在企業内部强调事中控制,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实现对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周期性、日常性的核查;最后,生成严格的事后管理和控制机制,监察审计部门有必要通过常规审计、离任审计、监督财务报表等措施,对企业的各项运营管理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审查,厘清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具体层次。

综上所述,在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确实面临着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而一些潜在的、不容易暴露的风险往往会被管理者忽视。事实证明,一个企业要想实现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隐患,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暄妍.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提升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22(06):126-127.

[2]于长虹.探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路径[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04):157-159.

[3]刘明玮.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现代企业,2022(02):81-82.

[4]柏文斌.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2022(02):139-140.

[5]陈俊彦,张振.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J].现代企业,2022(02):157-158.

[6]陈泓.关于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2):2.

[7]范凯.内部环境缺陷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0.

[8]张登魁.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研究[J].营销界,2020(44):197-198.

(作者单位: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

猜你喜欢
建设策略管理机制企业管理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