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和探索

2023-04-23 16:48李颖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探索

李颖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阶段,小学美术教育强调在培养学生绘画知识与技巧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情感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以情感交流为主体,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与文化素养。本文就情感教育与小学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特征感慨讨论,基于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简要概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探究。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美术;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6-0203-03

素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强调在学校教学中除基础知识与技能教学外,需发展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育的主阵地,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美育积极作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同时,情感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审美素养,给学生以良好情感与审美体验。基于此,要求教师在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审美。

1.情感教育概述

(1)内涵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同属于完整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既是教学策略,也是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中轻松、愉悦教学氛围的创设,妥善处理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关系,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丰富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与探索欲望,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需明确,情感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构成了现阶段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间相互独立却也相互渗透。同时,情感教育作为个性教育的重要条件与基本原则,对个体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2)价值

素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学校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快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进一步发挥教育育人优势,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情感教育的价值表现在:对学生生存的积极意义;情感教育可拉近师生、生生间距离,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发现个人闪光点,促进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完善;情感教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加快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目标

心理学家克拉斯沃尔和布卢姆等人于1964年把情感教育目标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接受。强调个体对现象的感受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愿意积极接受刺激。第二,反应。在接触刺激后,个体愿意跟随自身意愿做出反应,获得良好体验。第三,价值评价。个体情感体验逐渐由外界或集体需要,转变为需要本身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所做出的价值评价。第四,组织。个体形成对价值的整体性感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价值体系,为后续个体获得稳定、丰富的情感奠定基础。第五,性格化。个体把个人所获得的信息、态度、价值观等放在一个系统内,形成个人性格特征,明确个人言行举止。层层递进,衔接了个体情感、心理内化与升华的全过程,属情感教育的动态目标。情感教育理论核心围绕情感教育一般性目标展开,明确指出情感教育以培养学生社会情感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情感调控能力,逐步实现对个人情绪、情感的控制,并帮助学生从个人与环境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最终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升华,健全学生人格。

2.情感教育与小学生情感发展特征分析

(1)情感教育特征

情感教育的特征包括兴趣性、成功性、审美性与创造性。兴趣性指情感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驱使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进一步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成功性明确指出,情感教育需确保学生人际交往中可获得自尊,在學习中均可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接纳,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并取得成功。审美性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特征,强调教育过程除了单一的知识与技能传递外,也是师生主动投入的审美性教育活动,促进师生知识、技能、情感、思维等共同发展。创造性包括:一为情感教育无统一教学模式,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学生年龄与特性、学情等创造性地展开教学活动,二为情感教育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与创造精神,促进学生创造性素质综合提升。

(2)小学阶段学生情感发展特征

小学阶段学生情感上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生活经历与年龄增长逐渐趋于成熟,小学生尚未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内心情感容易受外界影响,导致学生出现不良情绪与消极态度。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外露,教师可直观通过学生行为态度、面部表情了解学生情感,且情感可塑性较强。而高年级学生社会情感逐渐显露,影响学生情感因素增多,教师需走进学生内心方可了解学生情感变化。因此,此阶段情感教育应注重对学生性格积极向上的影响,本着尊重学生情绪特点原则,针对学生情绪问题进行适当干预,避免学生受不良情绪侵蚀,影响学生后续发展。

3.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探究

(1)形成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阶段学生感性思维活跃,美术课程区别于语文、数学等,多样化美术作品与动手实践的绘画活动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而情感教育的应用,以情感交流为主,可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美术作品为媒介,以情感为抓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发表个人观点,形成学生愿意交流的良好局面。

(2)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处于认知与情感发展初期,对事物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可能受外界不良信息与行为影响,从而造成学生身心发展受限。在小学美术教学在应用情感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美术为载体,构建轻松愉悦、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获得情感体验,并逐步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利用美术作品培养欣赏批判思维,引导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客观看待美与丑,延伸至日常生活,可分辨善与恶。尤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学生可接触信息渠道增多,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不良言行影响,美育与情感教育相互渗透,可发挥育人优势,加快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与道德素养提升。

(3)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强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综合型人才为主,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能力均处于发展时期,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育的主阵地,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提升,带领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与创造美。而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审美素养,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创作美术作品过程中,可渗透情感教育,以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直视作品内涵,感觉美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思想,丰富学生情感世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提升。

(4)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以美术作品为媒介感知内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小学美术教学在单一知识与技能基础上,逐渐融入经典作品,并渗透传统文化,可培育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通过情感交流,感知学生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构建个人与美术作品的情感衔接,逐步具备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打破固化思维,遵循内心情感,以美术作为艺术表现手法,实现对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美的创造,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4.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策略探究

(1)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随着教育深化改革,“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要求教师摒弃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围绕课程内容与学生特性设置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热情。教師可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选择合适内容为切入点渗透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并形成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表述个人情感体验。同时,教师需加强学生与学生情感交流,明确学生内心想法,形成良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进行指导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基。

(2)创建情感教育环境,关注课堂教学内容

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绕课程内容创设轻松愉悦的课程氛围,明确学生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以情感交流为主体,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价值。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重视课程导入环节,利用问题、故事、图片等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关注课堂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通过个人言行举止、情绪等调动学生情感,或悲伤、或激愤、或喜悦、或沉重,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产生情感共鸣。以课程“肖像艺术”为例,教材中展示了《张卿子像》《藏族女孩》《九十三岁老人的习作》《青年女歌手(靬尚谊)》等,学生单纯依靠作品无法感知背后的思想情感。基于此,教师在课前可抛出问题,引导学生以作品为基准分析作品的内涵与人物特征,调动学生思维。

(3)挖掘教材情感素材,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美术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一种,承载了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其中对生活、思想情感的反映值得学生深入思考,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小学美术教材中蕴含丰富内容,其中不乏经典作品,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情感素材,并以此为教学内容展开课堂学习,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以课程“提线纸偶”为例,教材中展示的宋代刘松年中国画《傀儡婴戏图》,作品展示了悬丝傀儡戏的表演场景,儿童形象可爱生动,童趣显露无疑。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再次回忆童年的美好,给学生以愉悦、欢乐。又如,课程“唱起来跳起来”中的美术作品《东方红 太阳升》,画面自然饱满,展示了藏族同胞手拉手围着钢琴演奏者跳舞的美好场景,直观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需传达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激励学生认真学习,努力拼搏,长大后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4)丰富课堂学习内容,促进多元情感交融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教学资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拓展课外资源,丰富课堂内容,促进学生多元情感交融。在实际教学中,除美术作品外,教师可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特性引入视频资料,给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以课程“中国龙”为例,教材以古代龙纹图腾为主,展示了“龙”的多种艺术形态。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其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与中华民族的认知,教师可展示“龙”及其与国家渊源的图片、视频,由古至今,促进学生多元情感交融。

(5)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美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以实践教学活引导学生发现、认识、欣赏生活中的美,并以个人所具备的绘画相关知识与技能创造美,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对个人情感的表达。教师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园、校外切身感受美,并在个人绘画作品中投入情感,增强作品感染力。以绘画作业“校园之美”为例,教师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发现校园中的美,如风景之美、园丁伯伯之美、同学情之美,并激励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由创作,画出心中的校园美,给学生深层美感体会。在完成后,教师也可挑选优秀作品进行赏析,引导学生表述个人感受,体会绘画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

5.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可拉近师生间距离,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充分发挥美育与情感教育积极作用。这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明确个人引导者角色,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特性创建情感教育环境,给学生心灵以触动,挖掘教材情感素材,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硕,殷鹏.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2]徐恩明.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0(19).

[3]展亚红.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J].品位·经典,2022(13).

[4]修海霞.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和探索[J].中华辞赋,2019(05).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探索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