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BE理念的“国际法”课程混合式教学应用与实践

2023-04-23 03:59杨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4期
关键词:OBE理念国际法混合式教学

杨陶

摘    要:为解决“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痛点问题,教师基于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改革课程教学,按反向设计实施原则,将“国际法”课程目标重定为掌握国际法基本知识,能运用国际法思维和知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一带一路”建设,能利用国际法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以此为基础,文章将“国际法”课程内容重构为系统的专业知识、知识点相关背景知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知识和“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际法知识四部分。依托雨课堂,开展“课前启发、课中内化、课后巩固”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实践证明,基于OBE理念开展混合式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实现了“国际法”课程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

关键词:OBE理念;“国际法”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4-0054-03

“国际法”课程是国际法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课程体系庞杂、教学内容繁多,同时,其在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距离。采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课程的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OBE理念的核心是一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1]。OBE理念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强调教学过程的输出而不是输入,强调研究型教学模式而不是灌输型教学模式。将 OBE 理念应用于“国际法”课程教学活动中,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痛点

(一)教学内容繁多,教学目标单一

“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繁多,包括18章,分为基本原理和部门国际法两部分。受教学学时(一般为3学分,54学时)限制,教师一般仅选取最为基础的知识进行讲授,仅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课程的主要内容,但两者的数量繁多,且不断更新。同时,国际热点事件频发,推动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这就要求“国际法”课程教师不应仅讲授基本知识,还需关注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用国际法眼光,站在国际法的高度去看待问题。

(二)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首先,“国际法”课程主要采用“填鸭式”的傳统教学模式,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并未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不高,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我国的“国际法”课程教材大多过于追求体系和结构的完整,往往重视的是国际法规则本身而非规则的解释和适用,较少涉及知识的深度和实际应用度。而“国际法”课程基本以教材为主,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授,很少联系实际案例,这样的课堂难以让学生产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最后,国际法学科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距离,大部分学生对国际法领域的新闻热点关注较少,对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相关学科内容的背景知识更是缺乏了解,难以深入理解国际法理论[2]。

(三)课程思政融入不够,较少关注中国国际法实践

讲好中国故事,国际法语言是最好的表达主张和立场的方式[3]。但现有的“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普遍与中国国际法实践缺乏合理对接,较少关注我国的国家立场和国家实践,对中国国际法实践持续跟进则更少,没有将其转化为教学中的鲜活素材,较少在课堂中结合新近案例提出的新问题、新发展和新挑战展开讨论。

(四)考核环节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目前,“国际法”课程仅注重期末考试,而忽略平时的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往往采取闭卷考试形式,题型多限于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难以提升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述原因导致“国际法”课程教学缺乏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难以实现课程的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

二、基于OBE理念重定“国际法”课程教学目标

为解决“国际法”课程教学痛点问题,教师基于OBE理念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OBE是Outcome 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的简称,是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教学理念[4]。因此,教师应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设置教学目标。例如,喀什大学作为应用型高校,且具有地处“一带一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桥头堡的区位优势,其办学定位之一便是为培养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喀什大学的“国际法”课程应定位为培养学生通晓国际规则,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能够在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和仲裁机构中胜任涉外法律工作,能够助力新疆尤其是南疆企业深度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基于此,“国际法”课程教学目标应重新定位。(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知国际法主要规范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法学前沿动态、“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学会运用国际法知识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运用国际法思维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及处理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课程思政目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为指导,使学生充分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全球治理和国际法治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使学生学会利用国际法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在确定“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什么、怎么教,即重构“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于OBE理念重构“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由于“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教什么”方面,教师应围绕“国际法”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选择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为系统的专业知识。无论课程如何创新,专业知识始终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始终把国际法基本原理、制度、程序等内容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国际法主要规范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帮助学生构建国际法基本框架结构,为学生日后深入研究和实践国际法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为国际法知识点相关背景。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之所以对知识点一知半解是因为不了解争议的起因和相关背景[5]。因此,教师应补充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背景知识,如翻译《万国公法》的意义、《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背景、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印边界问题的由来、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等。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对空洞的知识产生直观的了解,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国际法对于国家的话语方式、形象塑造、名誉维护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国际法治观为指导,培养学生利用国际法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立场,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国际法治合作、国际关系法治化等。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应根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进行特色化设置,如喀什大学的办学定位为培养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以喀什大学为例,此部分教学内容可设置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相关国际法知识,以实现课程的创新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国际法知识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喀什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具体内容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喀什核心区”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动态、中国和巴基斯坦刑事司法协助协定、中国在亚投行职权的行使、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地缘政治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等。

四、基于OBE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明确“国际法”课程教学内容后,还应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在“怎么教”方面,教师应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学生制定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国际法思维分析热点和难点问题,将国际法学活、学透。

(一)教学策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线上教学:基于雨课堂开展课前预习(雨课堂预习课件和预习资料)和课后巩固(复习课件、司考练习题、案例分析题和课后思考题)。

线下教学:采取任务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教师则起主导作用。

(二)课堂实施:采用多元教学方法

课堂实施(图1)。

1.课前预习。(1)发布雨课堂课前预习资料。教師提前在雨课堂内发布课前任务:一是观看雨课堂预习课件,课件内容为5~12分钟的线上国际法精品课程视频,如《国际组织法》一章课程视频内容为6分钟的“国际组织的特征”讲解;二是了解国际法知识点相关背景知识,内容为20分钟至4小时的视频资料或一二篇文献资料,如《国际组织法》一章内容为纪录片《联合国》和《中国重返联合国!》;三是发布任务卡,内容为热点新闻国际法问题分析,或相关背景知识梳理,或经典案情分析,如《国际组织法》一章任务卡为以小组形式汇报联合国的成立历程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大致经过[6]。学生登录雨课堂公众号进入线上课程,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课前测试和小组汇报材料。(2)教师根据雨课堂平台数据和学生完成任务卡时发现的问题,确定课中需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帮助学生内化课程知识。

2.课中内化。(1)展示小组讨论或案例分析任务卡,让学生参与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探求新知。教师根据平台数据和学生完成任务卡时发现的问题,设置本节课的教学环节,通过不断引导,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运用国际法知识分析热点问题,突破课程重难点。例如,在《国际法的历史发展》章节中,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向学生讲解《唐律疏议》中包含的国际法内容、《万国公法》的翻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等,让学生深入把握中国对国际法的贡献这一难点知识。在《国家领土法》章节中,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方式、边界的划定等知识分析加勒万河谷事件和洞朗事件,让学生深入理解领土的取得和变更制度及边界制度。

3.课后巩固。(1)观看雨课堂复习课件,课件内容为5~12分钟的线上国际法精品课程视频+课后习题,如《国际组织法》一章课程视频内容为10分钟的“中国与联合国”讲解+1道司法考试真题。(2)发布任务卡进行课后拓展。围绕课程的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发布思考题或案例分析题任务卡。如喀什大学“国际法”课程将任务卡设置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相关国际法问题分析、中国所涉国际法案例分析,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卡。其中,《国际组织法》一章课后任务卡思考题为“上海合作组织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国家领土法》一章课后任务卡思考题为“边界冲突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建议”。

(三)课程考核:以线上数据为基础构建多元化课程考评体系

教师结合“国际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运用雨课堂平台数据构建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课程考评体系。考评体系分为三部分,即线上学习过程成绩、线下学习过程成绩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各评价环节设计均围绕课程成果达成度进行,具体评价内容和权重见表1。

教师在“国际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引入OBE理念,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向设计,同时结合所在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重定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并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手段,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观看预习课件和预习资料等任务,带着问题进行课堂教学,在课中展示任务卡,由教师引导深入分析问题,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上课迟到和低头现象,而且有利于实现“国际法”课程的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云伟.基于OBE理念的“三段递进”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5):86.

[2]  李化,王莹.高校国际法课程实践教学探讨:以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为案例[J].天中学刊,2017,32(6):152.

[3]  何志鹏.中国国际法教学提升的“道”与“术”[J].中国大学教学,2017(4):19.

[4]  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49.

[5]  赵琪.作为国际关系语言的国际法在教学认知与实施中的逻辑[J].法学教育研究,2021,32(1):211.

[6]  曾炜.案例教学在国际法课程中的运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34(6):113.

编辑∕陈晶

猜你喜欢
OBE理念国际法混合式教学
论陈顾远之先秦国际法研究及启示——基于《中国国际法溯源》
作为国际法渊源的条约
国际法上的禁止使用武力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