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04-27 09:34姚军刘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新工科

姚军 刘伟

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目前教学改革,修订完善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考核评价方式,多举措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时俱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池;应用型本科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7.032

新时代、新形势、新技术呼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新定位和新转型。“新工科”教育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交叉学科通专融合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复合型高质量人才。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诉求、学习模式,推进多元化、个性化教学培养模式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高质量人才培养需求。国内部分高校已经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研究,胡顺石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和考核评价方式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李科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开展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王小兰以提高应用型高校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为目标,展开个性化人才培养研究;尚丽平开展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研究,采取以生为本培养体系。针对个性化人才培养,各专家学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各高校培养目标、学校发展定位存在差异化,个性化培养模式应因材施教,制定出符合学校、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

目前,学校坚持“地方性、国际化、应用型”发展定位,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课程池改革,教学模式、组织体系不断优化,满足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的人才培养需求。

1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应用型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技术型人才。应用型

高校人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目前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

1.1 人才培养理念滞后

部分高校为追求人才培养的稳定性、特色性,坚持主体培养模式,局部内容进行修订,学生培养质量区别不大。同时,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教学理念滞后,跟教学规律发展不能保持同步。对新时期学生学习诉求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充分响应学生多元化学习目标,限制学生创新性思维,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或者个性化人才培养内涵理解有偏差,不能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1.2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教学主要形式依然是课堂上传授、讲解知识,以授课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应具有现代化高校教学理念,利用当前先进的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学生都应成为教学过程的主角,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把“教”“学”形成一个互动整体,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1.3 师资匮乏无法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需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教材作为着力点,以知识体系为载体,多数以传统课堂模式完成教学工作。而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老师按照学生多样性学习目标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缺乏个性化培养经验,教学观念不能与学生学习需求保持一致,制约人才培养质量。

2 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学习目标需求

在开展调查问卷之前,学院做好充分专业介绍、职业规划,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实施方式;同时,介绍了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和问卷填写要求。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共计72人。问卷内容主要为学习目标即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图1问卷调查结果可知:应用技术需求占55%、学术能力需求占15%、其他占5%。此结果充分反映了学生多元化学习目标,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将以上学习目标整理为两大类即:实践能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针对这两类学生开展土木工程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差异化教学模式研究。

3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改革实践内容

个性化人培养以新产业发展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为目的,以培养交叉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为目标,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土木工程专业近几年来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进而通过深入研究“模块化课程池”的具体构成、优化组合和动态调整,有效匹配以新工科人才产出为导向的毕业要求。在此基础上,研判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差异性,借助“模块化课程池”的有效运作,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满足新工科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3.1 组建跨产业、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

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打破学科界限,遵循产出导向的教育思想,基于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构建“模块化课程池”。比如在智能建造领域,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土木工程专业传统知识,还要懂得人工智能控制、大数据等相应计算机行业知识以及一定的机械设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符合新时期行业发展需要。

3.2 模块课程池凸显人才培养个性化特征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愛好以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异性,在指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兼顾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在公共模块课程池、专业模块池中对课程重组,凸显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需求。在课程池中设置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必选课程需满足国家专指委、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业的基本要求,保证学生学习专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开设对应选修课程,通过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对知识深度和不同专业方向的需求,通过课程内容设置体现个性化人才培养。

3.3 组建高质量教师人才队伍

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还应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教师也应在社会发展中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向、掌握前沿技术。同时,学校也应在制度和管理中,配合促进老师的个人成长,给教师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工作平台。

4 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内涵拓展、功能延伸的重要工作方向,通过多年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组建了科学、完整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力的支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4.1 突破课程局限,形成了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是一个自上向下,逐层把专业课程体系系统分解、组建成新的模块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自下而上发挥各个子模块作用,有机支撑专业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从企业人才需求出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以“能力输出导向”,通过梳理专业所面向的企业岗位,进而对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出各个岗位所需的能力要素,将每个能力要素对应具体的知识点,再把相关知识点融合成课程模块,最后将课程模块进行组合,形成各个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既保证专业知识体系的完备性又突出知识的重组,突出能力为导向,满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模块化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清楚知道所学内容能具体解决什么问题、锻炼自己什么能力,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一堆课程,不知何用的状况。因此,模块化课程体系既保证了知识体系的传承性,又加强学习目的性、针对性,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学习,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

4.2 坚定应用型办学定位,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的有效实现形式,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研发中心,为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搭建协作平台和桥梁的同时,聘请企业工程师进校园给学生上课。土木工程专业属性决定其应用性比较强,学生通过培养模式中的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去行业一线亲自参与生产致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普遍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学生在服务区域的社会效应也显著扩大。

4.3 尊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生学习枯燥,学习动力不足是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转变“课堂为主”为“课内外结合”。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深化项目驱动教学法、CDIO、翻转课堂、案例分析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单一、乏味的教学形式。把学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源动力。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改革将提高教学成效,这对于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极大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诉求。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以及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正在开展的模块化课程池教学改革,开展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坚持学校、专业发展定位,将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1)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教学相长,在不断摸索实践中,模块化课程体系将会更加科学、完善有效促进专业建设。

(2)结合模块化课程体系,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模式,优化、完善驱动教学法、CDIO、翻转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等新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成效。(3)学生多元化学习诉求得到了充分尊重和發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源动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明确,就业情况良好。

参考文献

[1]胡顺石,周亮,吴涛,等.个性化人才培养与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7(25):1518.

[2]李科.新工科需求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1(6):4043.

[3]王小兰,王建永,庞小琪,等.基于考研升学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2021,7(24):164168,172.

[4]尚丽平,何霖俐.以学生为中心的“一轴三维四驱”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2):7278.

[5]陈思睿.基于产业链岗位的通信技术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2(2):6265.

[6]庄海刚.新时代高校的个性化人才培养策略[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0,(6):919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新工科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