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言茶语

2023-04-27 04:22魏红达
作文新天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青叶新茶嫩芽

◎魏红达

浙江省诸暨市学勉中学

“摘下的青叶篓里装,千缕万缕千万缕呀,缕缕新茶放清香……”

《采茶舞曲》唱起,采茶去喽!

江南四月采茶季,当选明前、雨前茶。明前茶指在清明前采摘的茶,雨前茶指在谷雨前采摘的茶。明前茶受虫害侵扰少,茶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雨前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

四月天气多变,晴雨交替,茶农们需在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抓紧采摘,趁机卖个好价钱。天一放晴,手拎竹篮,腰别竹篓,呼上三五邻居,边说笑边采茶;或独自一人带着茶具和干粮轻轻早出,负重晚归。如果碰上阴雨绵绵,则穿上雨披,戴上雨帽,迎着蒙蒙细雨做一回飘飘然的“采茶仙人”。

以前采茶不是主业,但到了时节为防茶叶老硬必须及时采摘,而且也可以贴补家用。清明、谷雨前采摘的茶叶价格高,要求二至三叶的嫩芽,能保持新鲜度,否则会打个折。谷雨之后,天气渐热,雨水增多,茶叶疯长,很快嫩芽变大变长变老,卖相很差,价格低贱。有些心术不正者为了增加重量,纷纷掺入老叶和枝条,一股脑儿全装进蛇皮袋。茶厂收购员也不会多管闲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得初中上学时,学校的茶山开放,允许学生采摘茶叶,摘下来的茶叶卖给学校,学校再卖给茶厂。学生们个个情绪激动。母亲前天晚上准备好了篮子、袋子,因为要摘一天,还为我做好了青糕当午饭。我们说说笑笑,陆陆续续上路爬山进茶蓬。开摘!一开始认真细致,像模像样地摘取嫩芽,边摘边看茶篮里茶叶渐渐多起来,又瞧瞧别人的篮子,比自己多了就加快速度,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后来,摘累了,枯燥了,又希望快点,就不约而同地想到往茶叶里面偷偷掺些老茶叶进去。等到傍晚,回到学校把茶叶卖掉,拿到钱,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的。

前段时间单位有片茶园可以采摘了,负责人喊来空闲的家属帮忙,答应青叶每斤二十元收购,这些家属一哄而上,奔上茶山,纷纷采摘起来。事后我听同事们说起这件事。这些家属他们互相攀比,说某某一上午摘了十斤、某某摘了八斤、某某去得迟才摘了五斤等等,卖给单位还一个劲地落实价位,生怕赖账。他们真是可爱!

清明放假,阳光灿烂,微风轻拂,全家总动员去山里踏春。陪孩子掘毛笋、玩泥巴、扔棕榈子,又在路边剪艾青、拔胡葱、拗虎啸笋。不经意间,发现陡坡草丛中三三两两长有几株茶树。“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正好说明茶树不择地方、生命力旺盛的特点。那枝条参差不齐,但鲜嫩的芽尖已然凸出。心里不禁一阵激动,就一枝一枝、一朵一朵仔细摘下放进后裤袋,最后竟然也装了满满的一口袋。哈哈,收获不小!

回家一一处理“战利品”,最关键的是处理那些鲜嫩多汁的小叶。捋一捋儿时看父母炒茶的思路:首先,把青叶放在阴凉干燥处晾干,微微让其干瘪;其次,放进炒锅内用双手柔柔地快速翻动杀青,颜色由青转暗起锅;然后,平铺在筛子上,用双手稍加力揉搓,表面逼出些许黏黏的浆汁,变成团条状即可;最后,小火翻炒,双手五指张开,轻轻抓取茶叶,由外到内,先慢后快地翻动,使茶叶受热均匀,直至变成颜色黄绿、形状细长弯曲的干茶。

按步炒制,青叶颜色逐渐转变,形状变成弯曲细长,独有的清香弥漫开来。“茶叶好香啊!”孩子们跑过来围住锅说道。泡上一杯亲自炒好的香茶,看看、闻闻,也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孩子们不知道我炒茶叶时需忍受的种种“煎熬”,更难懂得茶农们呵护茶树的特别的情愫。

闲暇时候漫步古镇街巷,许多店铺门口都已展出新茶,各种价位都有,主要是绿茶,清一色黄绿。有的店门口放置炒茶机,现场加工。插上电,机器按电脑板程序的设计或快慢或匀速转动,一阵阵茶叶的馨香发散开去。像我们不懂茶道的看看有趣、闻闻清香,觉得也是很不错的。

现在茶园和农田一样多采用规模化方式经营,既保证了品质,又提高了产量,更增加了效能。销售结合线下线上,形成了自产自营自销模式。而且还要冠以“纯天然”“无污染”“高山茶”等宣传标语。现在更流行的是,来到茶园,面对蓝天白云、辽阔山野,进行现场吆喝直播带货。流量有了,销量上去了,日进斗金。有时候真是好羡慕他们的聪明才智。

以前自家炒好茶叶贮藏在洋铁罐里,吃到第二年成陈茶,香气减退。现在科技发达,新茶卖到第二年还色香味俱存。需要时,闲坐在家打开淘宝搜索,当天或明天就到了。

唉!全心扑在工作和家庭上,已没有时间和精力重复儿时的生活。要么在放假,要么喝茶时,或许可以重温那份心绪。

猜你喜欢
青叶新茶嫩芽
小嫩芽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嫩芽
嫩芽的面积
仓山
仓山
仓山
我们在一起,时间煮雨沏新茶(一)
希望的嫩芽
巧辨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