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浙江到数字中国

2023-04-27 02:54江胜蓝尹本臻
信息化建设 2023年3期
关键词:工业化浙江数字

文|江胜蓝 尹本臻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全面部署“数字浙江”建设,将其作为全面推进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性工程,并将“数字浙江”建设内容列入“八八战略”。二十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顺势应时、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数字浙江”建设,努力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区域样本,为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探路。

从“数字浙江”到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在2003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作出“数字浙江”历史性决策部署。同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将“数字浙江”建设上升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同年9月,制定出台《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浙政发〔2003〕28号),明确指出:“建设‘数字浙江’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使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有机结合,加速实现现代化”。2008年3月,浙江提出实施信息技术倍增行动计划。2009年研究制定《加快发展我省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见》,重点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信息产业发展“振兴”计划和无线电管理“创新”计划等“三大计划”。

2014年,浙江将信息经济列为大力发展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之首,并在全国最早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浙政发〔2014〕21号),2015年发布了全国第一个《信息经济发展规划(2014—2020年)》(浙发改规划〔2015〕70号)。2016年G20峰会发出全球首个《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后,浙江把信息经济升级为数字经济,同年11月获批全国唯一的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2017年12月,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18年制定出台浙江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建设方案和《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行动计划》(浙政办发〔2018〕91号),2020年出台全国首部数字经济地方性法规。2022年7月,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打造引领支撑“两个先行”关键力量。

之江实验室

2023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以数字经济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标志着“数字浙江”建设进入数字经济创新提质新阶段。

砥砺奋进二十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和支撑“两个先行”的关键力量。多年来,一以贯之地推进发展,让浙江的数字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17年以来数字经济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达到70.2%,成为全球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冲击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从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到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数字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倍增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是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我国在数字领域的话语权,推动形成未来竞争新优势。

数字时代走在前列的浙江,将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浙江智慧和力量,努力为全国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早在2003年推进“数字浙江”建设时,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两手抓”,其中“一手”就是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数字浙江建设规划纲要(2003—2007年)》明确提出,“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推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与‘小型巨人’企业”。习近平同志主政下的浙江信息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产生了阿里巴巴等一批科技公司,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也快速增长,杭州、宁波等地的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14年开始,浙江聚焦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提出要着力推进以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云计算产业中心、大数据产业中心、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物流中心、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七中心一示范区”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经济大省建设。

2017年以来,浙江聚焦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特色产业集群,超前布局未来网络、第三代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元宇宙等未来产业群,深化发展数字医疗、智能网联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融合型新产业,着力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持续多年主抓数字产业化,使浙江数字产业的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都得到了大幅跃升。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3.28万亿元,同比增长9.9%,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977亿元,占GDP比重达11.6%,同比增速达GDP的2倍;数字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培育数字经济领域千亿企业2家、百亿企业45家、上市企业164家。数字科创能力显著增强,累计取得138项进口替代成果;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数达11.24万件,占全省的36.8%。

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模式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推进“数字浙江”建设的另一只抓手,通过推进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园区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路径,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2002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调研经贸委时指出,“‘数字浙江’的内涵要充分体现信息化对工业化的重要带动作用,‘数字浙江’不光是一个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搞个平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要正确把握‘数字浙江’的内涵”。2003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调研时再次强调,“要积极引导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提高制造过程、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大力开发信息技术产品,加强传统产品信息化改造,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落到实处”。2005年,他在杭州调研软件通信产业时指出,“推进信息化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推动传统制造业从低档加工技术为主向高加工度转型,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在体制优势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2013年10月,浙江获评成为全国唯一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次年制定出台《关于建设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18号)。在建设示范区的过程中,浙江联动推进“机器人+”“互联网+”“智能化+”,从企业、行业、区域等层面开展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逐渐形成了以工业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制造为方向、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浙江“两化”融合战略与方向,赋能实体经济“智能+”转型加速推进。浙江于2015年全面启动“十百千万”智能化改造行动,2017年启动实施“十万企业上云”行动,2018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8〕32号),提出培育形成具有特色的“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2022年,浙江先后制定出台《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引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加速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产业数字化指数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率先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新范式,建设工业行业产业大脑4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30家,服务企业7万余家,助力企业降低成本13%,提高效益23%;52家“未来工厂”有效助推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54%、成本降低19%。

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到推进数字化改革

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有力举措,是适应数字时代和网络社会治理要求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人民性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早在2003年,他就提出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推进以电子政务公开为主的网上服务,推动构建服务型政府。2004年12月,新版“中国浙江”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从此电子政务建设成为浙江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并直接带动浙江省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2006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出台“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指导意见,着力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审批运行机制。随后的2009年到2012年,浙江各地大力创新审批方式,探索出了并联审批、网上审批、模拟审判、形式审查等多种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的创新举措。

2011年3月,浙江开始建设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2012年启动智慧城市20个示范试点项目建设。2013年开始,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主线,致力于简政放权,打造政府行权履职的“制度笼子”。2014年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部门审批和服务实现“零上门”。2015年10月,在全国率先设立浙江省数据管理中心;2016年12月在全国率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2017年3月出台《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省政府令354号),同年12月成为国家电子政务综合试点省;2018年5月,浙江全面启动“掌上办事之省”和“掌上办公之省”建设;2019年以跨部门协同标志性项目为抓手,推动全方位政府数字化转型;2020年提出打造“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2021年,浙江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在全国率先开启数字化改革探索实践,围绕“1612”体系构架,推动“系统+跑道”“平台+大脑”“改革+应用”“理论+制度”逐步完善、集成突破,构建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和数字化改革一体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了“改革+应用”的整体智治数字政府建设、政府服务事项便民惠民“智能速办”等一批浙江经验,涌现了政采云、“企业码”等一批实用管用好用的数字化应用。

数字时代走在前列的浙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方位,牢牢把握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大逻辑,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聚焦产业能级跃升、创新模式跃升、数字赋能跃升、数据价值跃升、普惠共享跃升,在加快“数字浙江”建设上彰显担当,为网络强国、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浙江智慧和力量,努力为全国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工业化浙江数字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