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报道的“四力”提升研究

2023-05-03 06:35王霖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四力

摘要:新媒体时代对主流媒体新闻记者的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加优质化、多元化、精细化、准确化的新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进一步锤炼“四力”本领。文章以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类二等奖获奖作品江西广播电视台《找到家乡第一个党支部》为例,以记者在重大主题报道采访过程中践行“四力”为方向,从“不惜脚力,扎实扎根挖掘一线”“善用眼力,敏锐洞察独特之处”“勤动脑力,用心锤炼思想精髓”“不辍笔力,奋力书写初心使命”四个维度,结合创作过程中大量真实案例的具体实践经过和传播数据,总结归纳采访报道中应用“四力”的建设性、创新性做法,全方位、多角度探究新闻记者通过增强“四力”本领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的路径,旨在为新闻记者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供具有参考性和操作可行性的借鉴。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主流媒体;“四力”;《找到家乡第一个党支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3-0026-03

基金項目:本论文为2022年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项目支持“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四力提升研究”成果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在专门类奖项中新增了重大主题报道等三个重要奖项,明确重大主题报道是指“报道年度重大活动、重大主题的新闻作品,应政治性、思想性、新闻性强,受众面广,影响力大”。新媒体时代,重大主题报道的创新和探索依然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

江西广播电视台《找到家乡第一个党支部》(以下简称《找到》)报道团队在建党百年之际走遍了江西100个县市区,找到了每一个县的第一个党支部,抢救性地挖掘了“江西百年支部史”。笔者作为主创团队成员之一全程参与了《找到》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播音等创作,深切感受到这组作品的策划和报道不仅凝结着创作人员的智慧和心血,同时也是新闻媒体践行新闻记者“四力”的一次生动的建设性、创新性实践。优秀的主流媒体新闻记者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应深刻领会与理解“四力”的丰富内涵,掌握和升级“四力”的达成路径,并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增强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不惜脚力,扎实扎根挖掘一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1]。好的新闻作品必须是写事实、动真情。记者只有不惜脚力,扎根基层,人在现场,直面新闻,跑得勤、跑得远,跑进新闻的核心现场,心里才会有触动,作品内容才会更加丰富饱满、真实可信。

(一)深入基层,多方结合挖掘素材,拓宽广度

重大主题报道往往时间跨度长、历史积淀厚重。《找到》报道主题宏大,庞杂的素材需要记者沉浸式、体验式、调研式地去搜集和记录。主创团队记者一年行程数万里,采访了1000多名党史专家学者和烈士后代,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每一个支部旧址都去实地寻访,坚持每一个找到的支部成员后代都上门去看望。大家相信,只有下到最基层的现场,才能看到方方面面的真实情况而不会有疏漏,才能有真实可靠的获得而不是道听途说。手握足够体量的高质量的第一手素材,记者就有了完成重大主题报道的底气。

(二)深入群众,报道故事鲜活滚烫,保持温度

重大主题报道的内容是否扎实与记者能否抓住精彩的故事密切相关。掌握鲜活的事实材料才能避免陈词滥调、肤浅空泛。《找到》记者始终扎根一线,到当地群众中去,到支部后代家中去,到党史专家身边去,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史资料中现有可查的故事,将尚不为人所知的尘封故事重新发掘出来。

早期的共产党人大多牺牲很早,没有留下影像。记者请到画家参考南昌第一个党支部成员王凤飞家人的照片为烈士画了一张像,崭新的素材使人物的整体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在广昌,记者采访了高虎脑战役的相关情况后觉得还缺少有说服力和打动人的细节,最终在附近的贯桥村寻访到一名知情人,其告知记者“上午挑多少担饭上到高虎脑顶上去都不够吃,到下午挑上去就没人吃了;上午还有时间安葬别人,下午自己都不知道谁来安葬了”等之前人们并不了解的真实而惨烈的战争细节,丰富了采访素材,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

(三)深入实际,典型案例真实生动,增添细度

重大主题报道以重大主题为中心,越是宏大的主题越要通过生动典型的人物故事情节来展现,要“报道典型、真实生动和具有内生动力的人物与案例”[2]。广昌县古竹村支部书记接受采访时一直回避村子成立第一个党支部时所用的名字“苦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当地老百姓认为“苦竹”这个名字早就不符合村里如今日新月异的面貌,没人再愿意提。“苦竹”到“古竹”的演变,折射出小村脱贫奔小康的变化,反映出老百姓心中的期许,这是记者在新闻的最直接源头才能发现的背后亮点。最后,这篇报道就在主体内容之外加上了“苦竹”易名的小故事,恰到好处地揭示出主题。众多这样从实际中来、从现场中来的典型故事构成了《找到》厚重磅礴的叙事基础。

重大主题报道涉及的线索越繁杂,越需要记者高强度地投入,到新闻现场去,到群众身边去,走得比其他人更远;或者执着于新闻现场,沉下身心,敏锐、客观地记录新闻事实。

二、善用眼力,敏锐洞察独特之处

“好眼力”就要“看得见”“看得独”“看得深”,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每一个好作品的背后都有记者富含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预见力的眼睛。

(一)探究式发现,接近真相

重大主题报道因涉及历史事件往往有着较为复杂的事件发展过程,其中不乏曲折。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如何去伪存真,需要记者练就一双“慧眼”,仔细甄别。记者在瑞昌寻访时根据当地党史部门提供的信息去了西部的党支部采访,可当记者写稿过程中翻阅采访时带回的当地党史书,却发现瑞昌东面还有一个成立更早的党支部。根据记者的发现,当地党史办才研究确认了东部的才是瑞昌成立的第一个党支部,于是记者二赴瑞昌,一切从头再来。拨开迷雾,真实还原历史是新闻记者职责所在,也是找到真正的“家乡第一个党支部”的初心。

(二)情感化驱动,发现亮点

重大主题报道所涉及的人物和故事非常多,各方搜集和汇总的素材更是千头万绪。深入采访之后,记者还需要提升“眼力”,通过聚焦的点进行突破,在其基础上挖掘出主题深刻的内涵。这不仅要求记者眼睛要活,“眼观六路”,更要求记者“心中有光”,带着感情、带着情怀。记者在吉安青原区采访时在梁一清烈士后代家里看到一张拍摄于1926年的老照片,背面有其子书写的合影人姓名。记者出于职业敏感多看的这一眼,使当地党史部门获得了以前从未掌握的三名早期党组织领导人的影像资料。通过记者“留心”的眼睛,这些闪光的新发现牵出了照片背后更多极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让采访的含金量和内涵外延都得以叠加和提升。

(三)协同式合作,突破常规

重大主题报道的宏大主题客观上需要具备相当数量和可信度的历史素材来支撑,这些素材仅依赖在采访过程中通过眼睛去发现和搜集往往还不够。在《找到》的创作过程中,主创团队创造性地运用了新闻机构与党史部门合作的协同联动机制:一方面,党史部门介入报道,成为报道的“脑库”,以现有资源为报道提供相应的资料、史实与线索;另一方面,百年历史变迁,一部分基层党史部门在有关“第一个党支部”党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辑保存等不少环节还存在空白与遗漏,报道成果可成为党史部门相关工作的重要补充。采访中,如前例“一张老照片三个新发现”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一定意义上来看,这也是帮助党史部门“修党史”。这个重大主题报道的创作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又起到了丰富党史的效果,协同合作的意义有了新突破,也使报道团队增添了“第二双眼睛”。

三、勤动脑力,用心锤炼思想精髓。

脑力是新闻记者谋篇布局、开声定调的关键,也是“四力”当中的核心要求。提升脑力要求记者不仅要能深入思考,还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充分地体现重大主题报道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

(一)价值引领,深刻理解重大主题的高度

重大主题报道大多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及重大纪念日,报道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必须高屋建瓴,这对团队的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水平提出了高要求。《找到》策划缘起于记者2020年末的一次采访,期间无意中了解到万安县第一个党支部书记张世熙的故事,然而如今他的名字和故事即便在当地也很少有人知晓。记者觉得家乡的优秀早期共产党人不应该被遗忘,决心要在建党百年之际找到江西所有100个县市区的第一个党支部,找回从前的故事。这是记者的使命和责任,是记录历史与时代的应有担当。采访团队满怀对党的挚爱和赤诚,用心用情用力深挖红色资源,用生动的故事传承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创作出了优秀的重大主题报道作品。

(二)独辟蹊径,巧妙挖掘重大主题的角度

《找到》的采访对象或多或少都有资料可参考,但如何从已有的线索中获取新的信息,就需要多思多想,善于挖掘“隐藏素材”。记者在采访中共南昌第一个党支部时发现旧址的具体位置无人知晓,于是另辟思路,以南昌地名文化作为突破口,用一张当时绘制的地图精确还原了旧址的位置。这个关键信息的补充得来不易,如果没有记者的深入探究,擅钻研,肯动脑,这段采访就缺失了部分真实可信的基础。一段段类似的采访挖掘,让受众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历史,提高了故事讲述的接近性和接受度。

(三)“无中生有”,灵活突破重大主题采访的难度

在《找到》的寻访过程中,为了提升节目中素材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记者还要深入资料室、档案馆等查阅相关党史资料。熟悉百年党史、愿意接受采访的专家学者太难找,关于第一个党支部的史料,不少当地的党史办干部都没有接触过或调研过。记者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将一批已经退休多年的、有些已经多年联系不上的地方老党史专家重新请“出山”,为顺利完成采访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又比如,记者在对南昌第一个党支部进行采访时,手中有关支部书记赵醒侬的素材太少,无奈只能转换思路,考虑去他的家乡南丰县找寻新线索。后在南丰县了解到著有《赵醒侬传》的地方文史学者曾志巩老先生,采访过程诸多不易,但得到的许多第一手资料也让这篇报道有了过硬的底气。

四、不辍笔力,奋力书写初心使命

一方面,重大主题报道的新闻价值更高、社会影响更深远、事件时空跨度更大,对稿件质量要求就更高;另一方面,“它天然的宏觀性和普遍性特点,很容易使得报道陷入照本宣科、因循守旧、沉闷呆板的误区之中”[3]。以《找到》为例,100篇报道不能“一张脸”,每篇报道都要求内容出新出彩,这就必须要求记者在写作上有独到之处,要有各自独特的故事和构思。

(一)深挖动情点,让重大主题报道更具特色和温度

“党的秘密比我的性命更要紧”“烈士就义、战友陪刑”……采访中,早期共产党人的故事震撼着记者的心灵。人类情感颇多相通,最触动人心的永远是能拨动人们情感心弦的好故事,这些情感上的连接点可以助力重大主题报道做深主题、渲染情绪。动情的报道不但让接受采访的烈士后代和亲属万分动容,也深深打动了受众。通过人与人之间、人与故事之间最贴近的共情,受众获得有温度的收听感受。

(二)巧用多样化语言赋能标题,让重大主题报道落地落实,贴近受众报道

标题创出新意,力争受众吸引力的首因效应,是引领受众接受重大主题报道的一个抓手。要善用时下流行语,提升标题的亲和力,既精准抓住报道的核心要点,又明确凸显新闻的核心故事,用多样化的标题语言创作点睛报道中最新鲜、最本质、最感人的要素,刺激听众的收听欲望。

《找到》体量堪称巨型。报道团队以每一集的标题作为切口,通过精制荐语,细讲故事,让百集系列报道个个不同,错落有致。例如,有“传统”风格的《安源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宜丰篇:碧血丹心沃芳华》等;也有“悬疑”风格的《铅山篇:党史资料上只有一句话,这个党支部我们如何找?》《广丰篇:谁是书记大老潘?》等;还有“网感”风格的《永修篇:有一种爱情叫张朝燮和王经燕》《婺源篇:曹门支部的成立过程竟然与中共一大惊人相似》等[4]。灵活、生动的标题赋能打破沉闷,既符合传统媒体平台的播发机制,也契合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受众对重大主题的接受和理解。

(三)丰富融媒体组合报道方式,让重大主题报道入脑入心

重大主题系列报道要实现宣传到达率的最大化,就必须强化传播内容在各传播平台的整体占位,倒推主题宣传在各平台间的互融共通,从而实现受众人群最广泛的信息覆盖,形成裂变式的传播效果。

针对“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报道的特点,记者探索创新表达技巧,不断发掘“感同身受”的图文视频展示手段,让人们能通过全媒体渠道的呈现,沉浸于稿件所表达的主题中。团队打出微信预告、海报图片、联播报道、专题广播、公众号推送、视频推送、书籍出版、演讲展示推介等传播方式“组合拳”,基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书籍等传播手段,综合广播、网站、移动端、出版、路演等多渠道,实现了可听、可视、可读、可转,多屏共振、全媒扩散等多元化、互动性、立体式传播,形成了“刷屏”效应。

五、结语

重大主题报道的应用性研究极具价值,《找到家乡第一个党支部》的创作具有代表性。重大主题报道记者应夯实思想基础、提高传播品位、精进业务技艺,不惜脚力,善用眼力,勤动脑力,不辍笔力,将这“四力”在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持续性地融会贯通、相互激荡,持续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实现重大主题报道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的创新与发展,成就重大主题报道精品力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534.

[2] 吴柳林,付玉.乡村振兴战略下新闻记者如何践行“四力”: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振兴路上》为例[J].电视研究,2022(5):41-43.

[3] 张红军.重大主题报道中新闻工作者的三种能力[J].中国编辑,2022(6):56-59.

[4] 何灵.找到家乡第一个党支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1-6.

作者简介 王霖,教授,研究方向:音视频新闻、播音主持艺术。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四力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践行“四力”锻造新闻精品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在践行“四力”中锤炼编辑的功力
主流媒体回应网络谣言引导舆论策略思考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