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聪:奏响国风古韵,讲好中国故事

2023-05-04 22:33肖慧余玮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民乐琵琶敦煌

肖慧 余玮

时而活泼明快,时而婉转悠扬……早春二月的一个下午,中央民族乐团传来阵阵动听的乐声。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忙碌准备两会提案建议的同时,正在抽空录制国家大剧院室内乐音乐会的导赏。“我们希望能够以这样的创意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民乐的魅力,走进传统文化的多彩世界。”赵聪对记者说。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赵聪在激动与自豪之余,更觉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家喜爱和追捧。我希望探讨的方向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并让民乐走向世界,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弹指之间穿越古今,无问东西自在无边。”这16个字,是赵聪的座右铭。这句话的前半句契合了她作为一名琵琶演奏家的艺术向往,后半句则是她成为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之后在国乐推广上的鲜明理念。创新,是这位琵琶演奏家的特别标签。在她眼里,乐器都是有生命的,她用声音滋养着它,让“反弹琵琶”走出千年壁画,寻找中国民乐的世界表达。

家人给她取名“赵聪”,隐含“耳聪目明”的深意。“我有一个姐姐,大我两岁,她先学乐器,父亲教她小提琴、钢琴。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学西洋乐器比较洋气。6岁时,我要学琵琶,我母亲办了个小雪花艺术团,她要我当众叫她老师。母亲一口气招了10个学生,为了增加竞争压力,她总表扬我旁边的那个孩子,这样就更激起了我练好琵琶的欲望。我母亲很智慧的,一直给我灌输要上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识。正常情况下,我一般练6个小时琵琶,有一天我挑战自己,练了10个小时,头有点晕、有些发烧,但人特别高兴。”赵聪说,母亲给她创造了很多登台机会,她曾多次获过省、市比赛第一名。“很多东西是在舞台上练出来的,不是在琴房里练出来的。作为家长,我让我女儿多看多听,用我母亲教育我的方式教育孩子。”

赵聪回忆童年并没有因为学习琵琶而感觉痛苦,反而因此快乐。“我可能是为琵琶而生的”,这种由内而外的宿命感和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使她自然而然地将学习琵琶过程中的困难化成了蜜糖。

琵琶是民乐里较难的乐器,难就难在音域广、指法类型多,演奏需要拨动琴弦、按压、屈曲、弹触等完成。早年学习琵琶时,赵聪有着坚强的毅力,坚持训练手指的灵敏度,开启音乐的梦想。她在学琴的路上一直是随性的,非常感谢母亲给了自己宽松的学琴环境,没想到儿时的爱好后来成了自己的事业。《十面埋伏》是她自七八岁时就熟练弹奏于心的古曲,30多年后她与作曲家马久越合作新编该曲,用电子音乐伴奏,配合强劲的鼓点,还用她专门设计的“水晶琵琶”弹奏出古风新意,令乐坛耳目一新。

前几年,赵聪曾改编过《梁祝》,由全家人演奏。经过全新编配的《梁祝》,少了些许原版的悲壮凄婉,多了一份温情的韵味。演奏中,琵琶的清脆,钢琴的悦耳以及小提琴的柔美交相辉映、感染力十足。赵聪与家人彼此间眼神有爱的互动,也让现场充满着家庭温馨的气氛和爱意。

“我喜欢创新。在央音刚毕业时,我和同学搞了个组合叫‘music cat(音乐猫)’,乐队中既有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也有琵琶等民族乐器,合在一起是一种世界语言,丰富、有趣。组合里小提琴特别‘嗨’,我就开始琢磨:吉他可以‘电’了,琵琶为什么不可以?然后就学着吉他的样子发明了一个能站着弹的电琵琶,演奏起来热血沸腾,我也像人家小提琴手一樣在舞台前端跑来跑去。”赵聪努力让民乐与其他乐器交融,让东西方乐器寻找到共同的语言,进行音乐的多元化组合。在她的脑海中,音乐就是浮现出的一个个“魔方”,“魔方”不同的面既变化莫测又和谐统一。于是,舞台成了“魔方”表演的平台,成了自己永无止境的挑战空间:赵聪主导创作的《玫瑰探戈》,琵琶的独特魅力搭配西方乐器的风情,让音乐嗨起来了!中央民族乐团与故宫博物院及芝加哥交响乐团打造的“天地永乐·中国节”以“云合作”的方式,打破音乐严肃的语言界限,让民乐飞到更远的地方。她以“玩魔方”的心态,在不同的媒介向世界推广中国民乐,将琵琶“玩”出了国门,掀起了中国民族乐器热。

2014年,赵聪创作了《丝路飞天》。未到敦煌采风前,印象中的敦煌于她是绚烂夺目的。“到了实地,发现壁画经过上千年的洗刷,非常斑驳。”在莫高窟漆黑的洞窟里循着导游手电筒的一丝光束,赵聪感受到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带给自己的无比震撼与感动,似乎在穿越时光与先人对话。“创作这个作品时,始终有一种画面感萦绕心头,一个一个飞天鲜活起来。闭上双眼,任由旋律和灵感找到我,然后把它记录下来。”作品中除了运用了经典指法旋律,还创新了演奏技法,并在和声结构、节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这首琵琶协奏曲完成后,作为纪念敦煌1650年的特别演出在敦煌的九层塔前呈现,音乐画面感十足,仿佛能看到一位手持琵琶的飞天女子,踩着祥云,从遥远的古代穿越而来。敦煌一年中不怎么下雨,而当天在赵聪演奏《丝路飞天》时,竟下起了毛毛细雨。全情投入的赵聪,不知不觉泪如雨下,似乎伴着琵琶声、雨声,梦飞天,一切无法言说。此情此景,令在现场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都不禁感叹“这是感动天女,天女散花了”。

反弹琵琶,现多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其实这是敦煌壁画中的一種舞姿造型或最具特点的画面。在敦煌壁画中,琵琶出现了600多次,而手持琵琶、边弹边舞的绘画也有数十幅。舞姿有怀抱竖弹、挥臂横弹、昂首斜弹、倾身倒弹、背后反弹,特别是背后反弹琵琶,难度非常高。敦煌第112窟中就绘有一个反弹琵琶的天国舞伎:她头束高髻,上身半裸,琵琶置于脑后,丰腴的双臂在斜上方反握而弹,踏足而舞,舞带展卷,神情沉着自然,充满无限活力。双脚拇指跷起似在晃动,以应节拍。天女两眼微微下垂,神态自若,美若天仙。

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优雅迷人地集中肩上,这是当初善歌善舞的原型,还是画工奇异的想象和杰出的创造?关于反弹琵琶最早出现时间和艺术源流一直没有明确答案,曾有人宣称反弹琵琶是中国人独创的乐舞高峰,是中国舞蹈史上民族艺术的绝技。

由于琵琶自身重量和演奏者演奏能力的局限性,演奏者并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意义上的反弹琵琶。可在2022年央视元宵晚会上,由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共同演绎的《齐天乐》中,当赵聪反弹着琵琶缓缓转身之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观众亲眼目睹了真实的反弹琵琶。“很多人认为,反弹琵琶这一美妙形象仅是舞蹈造型,‘真枪实弹的弹奏’未必是历史的真实,这一论断恰恰促使我有了‘以身试法’的想法。”赵聪说。

为了尝试反弹琵琶,赵聪坚持练习瑜伽数月,不断练习开肩的动作,手臂越来越柔软。“最难的是把手反过去,反手的滑弦、轮指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是很难的事。”赵聪又联系了上海敦煌民族乐器一厂,根据敦煌壁画先后复原制作了4把琵琶,从音色、形制、外观、大小、重量一遍遍试验,并在服装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中寻找到反弹的支点,把不可能一步步变成可能,最终技惊四座。节目播出时,赵聪反弹琵琶的“神仙场景”让观众眼前一亮。

成功的演出,更笃定赵聪的创作态度:“阳春白雪,毕竟是小众。要被更多的大众喜欢,还要符合大众的语言表达。”

“和西洋音乐相比,中国民乐的曲目实在太少了。我想写的,不是那种简单的曲子,而是希望其中有中国文化的厚重体现。我一天作曲都没有学过,我写的都是给我特别大的冲击力的东西。”赵聪因此打开了一扇门,创作了许多有赵聪特色的作品。很多曲子都有赵聪的心血在,有的华彩部分是她写的,属于她的艺术符号鲜明地体现在作品中,她希望能为琵琶演奏多留下一点作品。

“传统和创新从来不是割裂的,传统是创新的根,离开了传统,创新是浮的、空的。心中有创新的种子,脚下有传统的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以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为己任的赵聪,致力于琵琶艺术的世界推广,在继承传统中勇于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唯一。她曾用琵琶与钢琴、弦乐四重奏等多种乐器相结合的全新表达方式,刷新民众对中国传统民乐的认知。“我们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各种音乐元素被琵琶这件乐器很好地吸收进来,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用琵琶演奏各种风格的音乐。作为一个‘混血儿’,它能文能武,可以西方,也可以东方。琵琶的古曲,意境高远,而当它与流行音乐、电声结合在一起时也不会有违和感。”

赓续文脉,鉴往开来。中国民乐独特的传承方式,造就了它非常具有时代性的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在赵聪看来,音乐可以直达人的内心,是真实情感的体现。创作者们在作品中表达对时代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由衷赞扬,通过音乐的方式谱写出新时代的强音。

随着国风国潮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如何让传统与经典觅得更多“知音”,让年轻人了解民乐、爱上民乐,是赵聪等文艺工作者一直努力的方向。要打动观众的心,离不开创新。无论是早年间创作的《新编十面埋伏》,在传统乐曲基础上大胆加入摇滚、电声、大鼓等元素,还是近期创作的元宇宙风格作品《三星堆·神鸟》,琵琶以外的音色都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制作,赵聪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在新民乐的探索之路上。

赵聪认为,新时代下的千年传统乐器需在创新中焕发“新声”,将古老浪漫与当代时尚交织缠绕,让世界听到不一样的中国声音。

此外,现代科技也让传统民乐焕发新生机。民乐创意曲目《齐天乐》中,赵聪重现敦煌壁画,以“反弹琵琶”的经典舞姿亮相。“通过多媒体的包装,在声音和视觉上都实现了古今碰撞,将传统文化更加鲜活地表达出来。”赵聪解释。

“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赵聪表示,今后会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努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来源=人民网 《大众日报》

猜你喜欢
民乐琵琶敦煌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民乐国祥
陈欣若和他的《色俱腾》——为九位民乐演奏家而作(下)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窈窕淑女琵琶妹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