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长江文明研究的九江地区瓷文化行业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

2023-05-06 10:57熊晓昙朱颖涛
景德镇陶瓷 2023年1期
关键词:九江陶瓷文化

熊晓昙 朱颖涛

(1.九江市博物馆;2.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九江地区瓷文化不论是技术还是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进入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后,九江地区的陶瓷行业发展优势越来越少,在全国和世界陶瓷行业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低。为了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重新展现九江地区陶瓷文化行业的发展辉煌,各级政府部门要以文化传承和创新实验为发展契机,整合运用当地上千年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国外投资企业,以此创建全球领先的陶瓷产业集群。瓷文化保护传承目的在于创建世界级的陶瓷文化旅游区域和陶瓷经贸文化交流中心,为建设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九江地区现代陶瓷工艺特征分析

长江流域形成的多元化文化遗产作为我国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在面对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时,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和技术挑战。陶瓷文化由陶瓷藏品、陶瓷历史、陶瓷艺术以及陶瓷哲学四个层面组成,是长江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九江地处长江文明核心地带,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九江商埠是江西近代商业贸易中心,毗邻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展示、教育、传承、保护方面的研究一直是九江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

九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出现在《尚书•禹贡》的记载中,主要包含以下含义:一方面,九是指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代表众水汇集的地方;另一方面,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此时九是实数,代表九条江河汇聚的地方。而九江瓷作为景德镇瓷器的通称,当地生产瓷器绝大多数都会经过九江销售各地,在清末之后,世人将绿里绿底的瓷器称为九江瓷。从地理角度来看,九江地区属于商家云集和文人荟萃之地,有很多文人墨客参与了瓷器绘画和制作,为我国瓷器工艺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说,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程意亭在研究制作中国画和瓷化颜料时累积了丰富经验,创作画面色彩富丽古雅,兼具豪壮和柔美的格调,对后世瓷器工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何许人作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曾在1934年创作出四幅雪景山水,其中分别包含了“雪堂雪雾图”“寒江独钓图”“雪余孤萼图”“踏雪寻梅图”。从本质上讲,真正意义上的九江瓷是指在九江加工生产的瓷器,这类瓷器以釉上彩为主,主要包含了红绿彩、金彩、墨彩、古彩、粉彩等,底部落款包含了“九江顺生”瓷号、“九江华光”瓷号等,同时九江地区也能生产釉下青花瓷,主要以烟水亭、黄鹤楼、西湖景为题材,利用大写意笔法进行描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工艺特色,蕴含了丰富的东方神韵。

在长江文明研究发展中,九江地区的陶瓷文化和工艺技术在学习继承传统历史文化技能的同时,保留了一脉相承的民族工艺特色,呈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同时吸纳了新时代技术创新的理论知识,将绘画、雕刻、造型等艺术融入其中,最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需要注意的是,现代陶瓷工艺在沿用传统工艺的同时,还发生了诸多变化,比如说以往颜料大都是矿物质,而在现代技术发展中,增添了更多化工料,这让陶瓷制作工艺变得更加细腻,且富有层次;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是选用柴窑烧制,不仅需要消耗大量时间精力,还会破坏自然环境的稳定性,最终获取的产品数量较少,而新时代陶瓷烧制选用经济便宜的电窑或气窑,制作人员能更好控制火候,最终取得的成功率更高,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重要表现[1]。从九江地区现代制陶工艺发展角度来看,其在继承四大名瓷的基础上发生了有效演进,具体表现为粉彩瓷、颜色釉瓷、变色釉瓷、新彩瓷、雕塑瓷等。现代陶瓷制作工人在借用传统造型样式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人文思想,进行了全面创新,最终呈现出的陶瓷工艺品更加符合新时代需求,外观造型更加流畅明快。

二、基于长江文明研究的九江地区瓷文化行业保护及发展对策分析

(一)全面推广旅游行业

在现代经济建设发展中,要先确定以文化旅游发展为核心的战略任务,明确当地陶瓷文化旅游的各项资源,保存较为完整的手工制瓷工艺体系,为游客呈现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遗存和行业规定,让他们真正理解九江地区瓷文化的主要内容。比如说,旅游部门在掌握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后,可以运用演绎再现的方式直观呈现给社会大众,积极开展具有影响力或与重要节日有关的陶瓷文化公益表演,以此创造优质的文旅品牌,促进陶瓷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与此同时,要转变现有旅游街区开发建设模式,全面落实复合式开放模式,根据当地密集的瓷文化发展优势,构建集观光、体验为一体化的发展中心,并与陶瓷企业、艺术工作室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展览和销售的基础上,呈现陶瓷文化体验活动一条街,增添游客的活动内容,提高陶瓷文化的体验水平。

(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要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鼓励支持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建设管理活动,增强九江地区瓷文化行业的保护创新力度,提高所在地区的旅游接待能力和环境卫生水平,明确当地的物质精神和文化象征,以此向社会和国际呈现优秀的旅游城市形象。与此同时,要从九江地区瓷文化行业的长远发展角度入手,科学规划陶瓷文化旅游景区建设,运用已有的陶瓷文化旅游景点规模和良好效应,扶持推广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景点,使其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可以充分展现九江地区陶瓷文化的技术特色,成为当地旅游的新地标。

(三)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九江地区的陶瓷市场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现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口碑,但同样面临着较多发展问题,比如说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作品设计缺少现代感。从瓷文化行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创意设计是产业文化发展的基础,如果缺少优秀的设计创意,那么创意产业也会失去灵魂[3]。因此在进入大数据时代后,九江地区要根据陶瓷工艺特色,建设发展以设计为主题的创意陶瓷文化产业,鼓励支持陶瓷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得到以景观设计、品牌设计、研发设计等内容为核心的设计类文化创意产业,将创新、创意、创造真正融到城市建设和企业发展中,进一步提升九江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在这一背景下,面对大数据时代为创意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们要针对常见的问题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以此提高企业和设计人员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四)建设创新实验区域

首先,九江地区旅游业必须要从陶瓷文化旅游角度入手,转变成多种旅游业态全面发展的模式,这样不仅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性需求,还可以提高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和经济效益。九江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陶瓷文化工艺发展组成部分,还拥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和红色旅游资源,因此其可以凭借自身的丰富旅游资源,建设推广综合型旅游目的地,促使各领域相互促进发展;其次,要为观光度假型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陶瓷文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虽然九江地区的陶瓷文化旅游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现有陶瓷类展馆、街区等通常都是生产遗迹、文化历史、技术工艺、制作精品等,这很容易让观光度假型游客感觉单调[4]。因此九江地区要创造性运用陶瓷文化和现代工艺,建设推广具有参与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说运用戏剧形式呈现陶瓷历史故事;增添以陶瓷为主的投壶、斗蛐蛐等娱乐活动;创建茶艺体验、陶瓷插花等参与性活动;最后,要为陶瓷爱好者和专业人员提供更高品质的专项旅游产品。为了在社会建设发展中,全面保护和传承优秀的瓷文化,将旅游业和陶瓷行业充分融合到一起,九江地区要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旅游游览服务、产品咨询服务、工艺解说服务等,其目的在于丰富当地的陶瓷文化发展内容,创建更加包容的城市环境和公平的行业环境,吸引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九江地区的瓷文化,积极参与相关建设活动。

(五)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1.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建陶瓷设计平台

图1 配套展教“国际博物馆日”专家授课

图2 配套展教陶瓷修复周末班

在系统研究长江文明的背景下,九江地区在传播陶瓷文化时,要将科技创新看作技术支撑,以文化科技交互融合为新的业态,着力解决陶瓷产业和现代科技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最终创建高标准的陶瓷设计平台[5]。具体工作涉及以下几点:首先,要积极引入培育龙头型文化科技类企业,根据九江地区的文化特色,构建总体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吸引省内外重点文化企业运用九江地区的老厂房、废旧遗址等,创造具有区域特色、陶瓷创意设计、旅游演绎制作等内容的陶瓷文化科技产业园;其次,加强九江地区文旅领域的数字科技应用水平。根据陶瓷文化数字化工程建设发展累积经验来看,创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陶瓷文化大数据平台,鼓励支持陶瓷文化领域试点应用以5G 为核心的VR 或AR,加强高新技术陶瓷材料、工艺、产品的研发力度,注重构建完善的陶瓷科技创新价值链[5];最后,创建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建设陶瓷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知识产权、市场推广、人才培训等优质服务,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建设,确保服务链、产业链、创新链等协同联动,以此打造创新创业绿色发展通道,为九江地区创建最优营商环境。

2.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打造文化交流平台

图3 《浔阳溢彩 涛听瓷韵》“革命先贤•红色传承”版面

现如今,九江地区应学习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景德镇三宝已初步搭建集创意展示、学术交流、研学游为一体的高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每年陶瓷产品发布、国际论坛研讨、特色主题活动不断,作为景德镇对话世界的“窗口”效应日益凸显[5]。通过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建设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九江地区陶瓷文化在人才生态圈和文化交流圈的影响力,与国际文化机构、研究机构、陶瓷艺术机构等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最终将九江地区打造成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全新平台。一方面,九江地区现有文化交流平台过于散乱,对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待提升,因此要学习景德镇三宝经验,为了创建高质量高水平的陶瓷文化交流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创建陶瓷文化交流中心[5],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文化传播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支持市场主体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现设计师、陶瓷大师等群体资源优势,与世界制瓷城市交流合作,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实践活动,逐渐拓展九江地区的陶瓷文化交流合作空间。

3.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挖掘陶瓷文化资源

首先,九江地区作为研究长江文明和传播陶瓷文化的重要渠道,在建设新时代的背景下,具有世界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优势,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世界长远发展角度入手,面向全球征集发展方案,创建古今交融、诗情画意的新型人文城市;其次,要全方位构建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基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建保护利用示范区,使九江地区的陶瓷文化进入教材、进入校园、进入课堂,将其融到国民教育和全球华文教育工作中,使更多人认识了解当地的陶瓷文化主要内容;最后,要创建具有艺术气息和生机活力的新型人文城市,持续优化公共服务机构,组织推广文化传播活动,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陶瓷文化体验环境,全方位守护世界陶瓷之都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提出与实践发展相符的优惠政策,以此创建具有感染力和包容性的陶瓷文化生态圈。

4.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的展陈能力,讲好特色陶瓷文化故事

陶瓷文化由陶瓷藏品、陶瓷历史、陶瓷艺术以及陶瓷哲学四个层面组成,是长江文明最重要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长江流域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和地方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九江地区毗邻景德镇,陶瓷藏品极为丰富,瓷业发达,馆际文化交流中陶瓷文化的交流一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九江市博物馆在系统性学术研究基础薄弱、场馆展陈条件有限、陶瓷藏品时间跨度大、品相各异等各种不利条件下,逐渐学习借鉴空间学、叙事学、现代博物馆学等前沿理论,从客观展陈条件出发,通过转化叙事模式的观念和方法,以观众体验为目标,通过对文物信息的重构,组织文本逻辑、推进叙事进程、塑造历史空间的叙事性重构,从社会学角度重新构建展览的叙事逻辑,呈现立体化和活态化的陶瓷展品展示方式,构建出全方位的陶瓷文化知识体系,使观众更好解读文物背后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文化,以达到教育、传承和保护的目的。

今时今日,陶瓷文化类展览策划时应从本地陶瓷文化总体高度出发,规划陶瓷文化展览体系,从体系规划开始进行叙事架构。尊重观众认知的习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不能仅仅考虑单场次展览讲什么,而应该从地方特色陶瓷文化总体高度出发,从未来10~20 年内的陶瓷文化展览体系建设角度,以“长江文明”“码头文化”作为九江陶瓷文化故事主线,对九江地区陶瓷文化进行整体架构叙事,然后对馆藏为主、引进为辅的单场次展览进行叙事重组,在展览形式方面根据具体展陈条件采取多元化处理,重视新技术但不依赖技术,更注重对藏品文脉的理解和展示,当观众参观展览时,通常都带有对九江地域文化的粗略认识,因此从整体中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展览时,经过未来一段时间的多场次多角度展览逐步推出,将丰富完善观众脑海中本地陶瓷文化的认知体系。

制约中小型综合性博物馆陶瓷文化类展览体系建设的因素很多,对于非陶瓷特色的地域文化、非陶瓷主题的博物馆来讲,在陶瓷文化展览策划时,不能片面追求“宏大叙事”,而应从自身资源出发,深挖独有的陶瓷文化特色。以九江地区为例,虽然毗邻景德镇,但与景德镇以技术和艺术发展为主的陶瓷文化不同的是,九江地区的陶瓷文化更受长江流域七省通衢“码头文化”的影响,是以陶瓷交流为主,在经济、文化、地理等表现出来的特色陶瓷文化。

以九江市博物馆近年来推出的陶瓷文化类展览为例,首先是进行整体叙事逻辑的架构,通过《飞龙在天》从主题性技术艺术角度、《独具“绛”心——浅绛彩瓷器展》从历史创新角度、《浔阳溢彩 涛听瓷韵》从地域经济的角度、《瓷路拾遗——陶瓷撷萃展》从传承保护民间收藏的角度等展览层层分解、深度诠释,分阶段完善本地陶瓷文化展览体系建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下,基于长江文明研究的九江地区,瓷文化行业保护和发展研究角度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社会企业、技术人才等积极参与了九江地区的瓷文化行业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为全面宣传陶瓷历史文化和工艺技术创建了优异环境。同时,面对行业创新发展提出的各项要求,各地加强了瓷文化行业保护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入了大量国外文化保护传承累积的经验,更加注重为社会居民提供优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建更为优秀的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文化传承创意试验区,以此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和保护体系。

猜你喜欢
九江陶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九江学院建筑设计作品选登
长干曲四首(其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谁远谁近?
陶瓷艺术作品
鹭鸟如诗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