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简析与思考

2023-05-09 07:26陈肖玥
互联网天地 2023年4期
关键词:企业发展

□ 文 李 娟 陈肖玥 朱 帅

0 引言

2022年,受疫情反复冲击、全球通胀等宏观因素影响,国内的经济稳定复苏面临较大的挑战,导致互联网企业运营压力激增,进而影响互联网企业传统核心业务,企业收入增长波动性较大,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稳住互联网平台发展基本面,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是业界当前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1 国内互联网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互联网行业增长放缓。从营收看,互联网企业收入呈现小幅度下降趋势。2022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业务收入总计14590亿元,同比下降1.1%。收入下降加快了互联网企业转型道路,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进“数实融合”。其中,头部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实现了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增速。2022年Top10上市互联网企业营收占比超过80%,营收增速为5.9%,高于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增速。美团、京东得益于即时零售服务的成熟和稳定的供应链能力,平台商品品类覆盖面广,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商品需求,保持较高增速。年度收入前三的业务分别为电子商务、游戏、互联网金融,其中,电子商务营收占比超过65%,此外,医疗健康、IDC/CDN领域实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31.7%和19.6%。

互联网资本市场表现出分化。企业市值出现大幅回升,伴随中国经济强劲复苏重振市场信心,互联网企业市值出现明显反弹,企业业绩向好释放出行业复苏信号。截至2023年3月底,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总市值11.15万亿元,较2022年底上升8.5%。投融资规模持续下探,2022年我国互联网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例1949笔,同比下降16.1%,披露的总交易金额为104.3亿美元,同比下降72.4%。呈现活跃度保持较高水平,但总金额大幅萎缩的特点。细分领域方面,企业服务比较受到资本追捧,投融资案例数581笔,融资金额28亿美元,体现出该领域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

中美头部互联网企业差距有所拉大。尽管全球互联网企业均面临增长放缓的困境,美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凭借强大生态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保持平稳运行,我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对消费业务高度依赖,呈现断崖式下跌态势,与美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差距拉大。一是营收增速被美国互联网头部企业反超。2022年,全球营收前十中,美国六家互联网头部企业营收同比增速8.6%,而中国四家互联网头部企业营收同比增速则为-1.1%。二是市值占比出现收缩。截至2023年3月底,全球市值前三十互联网企业中,我国10家上榜互联网企业总市值12286.7亿美元,占比为22.8%,较去年底下降3.9个百分点。

2 国内互联网行业发展新特点

一是互联网企业积极降本增效,聚焦主业增长。为应对外部环境冲击及内部增长压力,国内互联网企业积极采取降本增效的经营策略,收紧营销及运营开支,降本增效已初见成效。在降本方面,如腾讯从多方面进行成本优化,包括聚焦核心业务、运营成本等费用减少。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2022年净利润增速在三、四季度实现由负转正。在增效方面,如拼多多不断谋求增效方式,启动新的跨境电商Temu。同时,拼多多广告工具也进一步优化,二季度开放全站式投放工具,商家只需要出钱,拼多多即可代为运营、投放广告。通过以上增效方式,拼多多在2022年营收1305.6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00%。

二是企业科技创新加速,加速向高质量转型发展。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达771.8亿元,同比增长7.7%,研发强度波动上升,远高于高技术制造业等传统领域企业。尤其互联网头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关键力量,全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中,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列第二、三位,研发投入为578亿元和519亿元。互联网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大力投入,取得了很多瞩目成就。一是研发投入向硬技术创新倾斜。在芯片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的达摩院推出含光,玄铁等系列芯片。在操作系统方面,阿里巴巴带来了定位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龙蜥”。二是云计算、金融科技等业务占比逐渐增长。2022年阿里云全年营收775.9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7.0%,已经连续两年实现盈利。三是技术产品、服务由向内自用到向外赋能。由员工自发驱动带来的创新产品钉钉,让企业的管理从线下转到线上。如今的钉钉,是一个月活跃用户数2.2亿、日活跃用户数超过1亿的协同办公市场领先者。

三是全球化业务持续拓展,推动企业全球竞争力提升。自2021年以来,我国互联网企业“走出去”意愿不断增强,国际业务拓展全面提速,全球化发展驶入快车道。一是全球化发展进程全面提速。海外业务收入快速扩张。根据AppsFlyer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流出海应用数量超8000个,从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我国出海应用总安装量同比增长9%。海外投融资活跃度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互联网企业海外投资创下历史新高,金额达到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3.5%。我国互联网企业海外投资案例数达到162个,同比增长60%。二是海外市场版图加速扩张,由美欧向亚洲等新兴市场拓展。从历史数据看,2017年对北美地区企业投资案例数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对亚洲地区企业投资占比则首次超过美国排名第一。例如,TikTok从2017年开始布局亚洲市场,并向欧美、中东、巴西等地拓展,推动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快速增长,至2021年下半年已突破10亿。三是企业海外经营能力持续提升,品牌化出海。互联网企业出海手段向“产品本土化+运营本土化”创新模式转变。在产品本土化方面,社交企业赤子城在旗下MICO、YoHo等社交软件中上线“升国旗、奏国歌”功能,当地用户可以通过线上PK等方式升起本国国旗,极大契合了中东用户国家荣誉感强的市场特征。在运营本土化方面,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Lazada在东南亚地区组建了各国独立的运营和管理团队,针对不同的国家开展差异化营销活动。

3 思考和建议

当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持续,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增长动力与空间。一是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仍在持续,地缘政治风险与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加息,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不断抬升,发展不确定性加大。二是国内市场空间已接近饱和。截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均超120%,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应用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娱各个方面,企业难以继续通过用户扩张、流量获利的方式维持快速增长。三是新的发展方向方兴未艾。一方面,以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另一方面,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建议从以下四方面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鼓励互联网平台健康规范发展,促进互联网平台间良性竞争,避免因局部性、阶段性发展失序而实施政策“急刹车”。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下,发挥我国互联网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平衡好发展与规范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各类海外权益保障,为我国互联网企业在海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是引导技术创新。引导互联网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助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助力实现从“0-1”技术突破,重点克服关键领域被“卡脖子”的难题。推动重点领域的科研攻关,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国家重点研究方向,并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准则,为中国企业赢得更多国际话语权。

三是促进融合创新。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引导互联网行业在产业融合和数字赋能上持续发力,支持平台企业服务好万千中小微市场主体,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四是支持海外拓展。扩大全球互联网领域业务延伸,增强我国互联网企业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下,寻求国际交流合作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设置海外数据中心,加强对数字安全的重视。充分认知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踩雷”导致的寸步难行。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挖掘国际市场空间和潜力。

4 结束语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互联网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新的国内外发展形势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应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依靠互联网平台的强大能力,在政策利好的驱动下尽快“走出去”,构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

猜你喜欢
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