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影响

2023-05-12 02:07马盼盼
国际眼科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雷珠体腔眼部

马盼盼,信 伟,杨 静,王 倩,张 乐

0 引言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增生疾病。屈光问题如近视、散光和屈光参差在早产儿中很常见[1]。近年研究发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特别是雷珠单抗治疗3期ROP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2-3]。既往研究已证实ROP与近视的发展有关[4]。早产儿近视的机制可能与眼轴长度(AL)、玻璃体长度(VL)、晶状体厚度(LT)、前房深度(ACD)、中央角膜厚度(CCT)等眼部参数有关[5]。另有研究发现,眼部参数与出生体质量、胎龄呈负相关,与ROP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7]。本研究旨在观察ROP患儿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与无ROP早产儿眼部参数的差异及其出生体质量(BW)和矫正后年龄(PMA)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关于早产儿早期眼部参数发育的数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6-01-01/2022-01-31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接受常规ROP筛查的早产儿98例。纳入标准:出生胎龄(GA)小于37周,无其他眼部疾病(如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病或其他眼底疾病等)、颅面畸形、脑损伤史。排除标准:ROP 4期、5期病变者,随访过程中需再次注射雷珠单抗和/或激光治疗者。本研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记录患儿的BW、GA、PMA,并使用便携式裂隙灯、眼部B超检查并排除眼部其他疾病。眼部A超检查并记录ACD、LT、VL、AL,角膜测厚仪测量CCT[8-10]。眼部A超、B超、角膜测厚仪检查前1min,分别对探头进行消毒。患儿取仰卧位,每只眼睛滴1滴盐酸普罗帕卡因滴眼液,检查时A超探头轻轻放置在垂直于角膜中央的位置,测量AL、ACD、LT、VL时每只眼分别测量10次,同一参数测量值相差小于0.2mm,取其平均值。A超检查后采用角膜测厚仪测量CCT,每只眼分别测量10次,取平均值。所有检查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技师进行。此外,所有患儿均进行Retcam3眼底检查,检查前1h,每10min 向每只眼滴1滴5g/L苯肾上腺素和5g/L托吡卡胺散瞳,共6次,瞳孔散大至少至5mm后进行眼底照相,采集后极部、颞侧、上方、鼻侧、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9个方位的图像。眼底检查结果由3名高年资眼底病专科医生进行诊断,确定有无ROP。本研究中ROP的筛查遵循我国《2014版早产儿筛查指南》[11]。

ROP诊断标准:根据ROP早期治疗(ETROP)研究试验及2021年《国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类补充修订》的诊断标准[12-13]:(1)1型阈值前ROP(又称高危阈值ROP):Ⅰ区,任何ROP Plus病变,Plus即后极部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至少累及2个象限;Ⅰ区,3期ROP不伴Plus病变;Ⅱ区,2期或3期ROP伴Plus病变。(2)2型阈值前ROP:不伴Plus病变,如发生在Ⅰ区,包括1期或2期ROP;如发生在Ⅱ区,则为3期ROP。(3)阈值ROP:存在Plus病变,Ⅰ区或Ⅱ区连续5个钟点位,或累计8个以上钟点位视网膜外纤维血管增生。

1.2.2 治疗方法确诊为高危阈值前及阈值ROP的患儿需在72h内接受治疗。本研究纳入的ROP患儿均在手术室进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在新生儿科医师监护下,麻醉师应用镇静剂联合眼科局部麻醉剂(盐酸丙美卡因)进行麻醉,眼科医师常规消毒术眼、铺巾及术眼贴膜,开睑器开睑,0.1%碘伏溶液或0.5%聚维酮碘消毒液浸泡结膜囊,60~90s,固定好患儿头部,于颞下方角膜缘后1.0~1.5mm处垂直眼球壁进针,深度大于1mm,玻璃体腔注射0.2mg(0.02mL)雷珠单抗,术毕结膜囊涂抗生素眼膏(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本研究纳入的ROP患儿双眼均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所有玻璃体腔注射均由同一名高年资眼底病医师进行。

1.2.3 随访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后3d,1、2wk,根据复查眼底情况确定复查间距(一般为1~3wk),至少随访6mo,随访过程中观察术眼有无感染、出血等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眼底病变转归情况。

2 结果

2.1 纳入患儿基本资料本研究纳入早产儿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根据是否发生ROP将纳入患儿分为ROP组和无ROP组。ROP组患儿49例,其中男26例,女23例,平均GA为28.37±1.75周,平均BW为1117.04±244.58g,平均治疗PMA为38.02±3.03周,其中1型阈值前ROP者37例,阈值ROP者12例。无ROP组患儿49例,其中男25例,女24例,平均GA为32.63±2.95周,平均BW为1855.35±486.06g。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3),但GA和B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45、-15.07,均P<0.01)。此外,本研究纳入的早产儿双眼眼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故均以右眼数据进行分析。

表1 纳入患儿双眼眼部参数比较

2.2 两组患儿眼部参数比较将PMA划分为3个年龄段,即PMA 0月(40周±14d)、PMA 3月(52周±28d)、PMA 6月(64周±28d)。PMA 0、3、6月时,两组患儿P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0.31、-0.60,P=0.32、0.76、0.55),见表2。PMA 0、3、6月时,两组患儿AL、ACD、LT、VL具有组间差异性、时间差异性和交互效应(均P<0.05),而CCT具有时间差异性(P<0.05),无组间差异性和交互效应(均P>0.05),见表3、4。ROP组患儿不同年龄时AL、ACD、VL、CC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ROP组患儿不同年龄时AL、ACD、LT、VL、CC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MA 0月时,两组患儿AL、ACD、LT、VL和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A 3、6月时,ROP组患儿ACD均大于无ROP组,LT均小于无R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 6月时,ROP组患儿AL、VL小于无R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MA 0~6月两组患儿AL、ACD、LT、VL增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T增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2 两组患儿PMA比较 周

表3 两组患儿各年龄段眼部参数比较

表4 两组患儿各年龄段眼部参数比较的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结果

表5 纳入患儿PMA 0~6月眼部参数增长情况比较

2.3 纳入患儿眼部参数与BW和PMA的相关性以眼部参数(AL、VL、ACD、LT、CCT)为因变量,BW、PMA为自变量,经逐步回归法剔除无关因素后得出回归方程。ROP组:AL=16.12+0.001×BW+0.37×PMA(R=0.79,调整后R2=0.62,P<0.05);VL=10.29+0.001×BW+0.27×PMA(R=0.73,调整后R2=0.53,P<0.05);ACD=1.73+0.00029×BW+0.11×PMA(R=0.74,调整后R2=0.55,P<0.05);CCT=542.66-5.36×PMA(R=0.32,调整后R2=0.10,P<0.05),见表6。无ROP组:AL=16.10+0.00047×BW+0.48×PMA(R=0.89,调整后R2=0.79,P<0.01);VL=10.12+0.00046×BW+0.34×PMA(R=0.85,调整后R2=0.72,P<0.01);ACD=2.06+0.085×PMA(R=0.59,调整后R2=0.34,P<0.01);LT=3.90+0.048×PMA(R=0.48,调整后R2=0.22,P<0.01);CCT=555.62-6.04×PMA(R=0.44,调整后R2=0.18,P<0.01),见表7。 结果提示,ROP组与无ROP组患儿AL、ACD、VL与PMA呈正相关,CCT与PMA呈负相关;无ROP组患儿LT与PMA呈正相关;ROP组患儿LT与BW和PMA均无相关性。

表6 ROP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表7 无ROP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分析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与无ROP早产儿眼部生物特征参数(AL、ACD、LT、AL、CCT)的差异及其与BW和PMA的关系。Cook等[14]对不同分期(0、1、2、3、3+)的ROP患儿研究发现,ROP分期越高,其平均AL越低,平均ACD越浅,平均LT无明显变化。Modrzejewska等[15]研究中PMA 6月的早产儿AL平均值为19.46mm,这高于本研究中PMA 6月的ROP患儿,低于本研究中PMA 6月的无ROP早产儿。Kaur等[16]研究发现,无ROP早产儿AL于PMA 0月时平均值为16.40mm,PMA 3月时平均值为17.60mm,PMA 6月时平均值为18.20mm,低于本研究中无ROP早产儿AL,PMA 0月时为16.87±0.54mm,PMA 3月时为18.57±0.66mm,PMA 6月时为19.72±0.73mm;ROP患儿AL于PMA 0月时平均值为15.97mm,PMA 3月时平均值为16.60mm,PMA 6月时平均值为17.80mm,均低于本研究中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AL,PMA 0月时为16.84±0.67mm,PMA 3月时为18.36±0.70mm,PMA 6月时为19.09±0.83mm。本研究纳入的PMA 0~6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早产儿ACD、LT较Cook等[14]研究中同龄3+期ROP患儿发育慢,较Kaur等[16]研究中同龄ROP患儿快,而AL、VL较Cook等[14]研究中同龄3+期ROP患儿发育快,较Kaur等[16]研究中同龄ROP患儿慢。

本研究纳入的ROP患儿平均注药PMA为38.02±3.03周,PMA 0月(即PMA 40周)时注药术后ROP患儿眼部参数与无ROP早产儿眼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MA 3、6月时两组患儿ACD、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CD、LT的差异可能与不同年龄段ROP患儿和无ROP早产儿玻璃体中VEGF水平不同有关[3],玻璃体中VEGF水平会影响脉络膜对眼部生长正常信号的传导,进一步影响支撑正视化和视觉引导眼球生长的分子,最终影响眼部生物参数(CCT、ACD、LT、VL、AL)的发育[17-18]。

Özdemir等[19]研究发现ACD、LT、VL和AL在PMA 31.3~47.9周呈线性增长。ACD增长速率为0.13mm/mo,这与本研究中ROP患儿ACD增长速率接近,高于本研究中无ROP早产儿ACD增长速率。本研究发现,ROP患儿LT稍变薄,而无ROP早产儿晶状体增厚速率为0.048mm/mo,无ROP早产儿LT增长与Özdemir等[19]研究中LT呈线性增长一致。Pennie等[20]研究发现1岁内足月儿ACD、LT无明显变化。Simmons等[21]研究认为ROP相关的近视与眼前段发育异常有关。Summers[17]研究认为ROP可能会改变和影响眼部发育所需的视网膜信号和/或巩膜对这些信号的接收和反应,延迟或干扰正常的巩膜发育。Fielder等[22]研究认为与ROP相关的近视可能是因为受损的周围视网膜限制了眼前段的发展。

本研究中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ACD增长速率较无ROP患儿快(0.11mm/movs0.085mm/mo),可能的原因是由于ROP患儿眼前段发育受损,晶状体在前6mo发育迟缓,而无ROP患儿的晶状体在前6mo内变厚,因此无ROP早产儿ACD增长速率较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低,而除ACD外其余眼部参数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均低于无ROP早产儿。本研究发现,在PMA 0~6月发育过程中,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AL增长速率为0.38mm/mo,0.095mm/wk;而无ROP早产儿AL增长速率为0.48mm/mo,0.12mm/wk,两组患儿△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P<0.01),这与Groot等[23]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纳入的两组早产儿AL均呈线性生长模式。Kardaras等[24]研究认为30~38周的早产儿,有ROP者AL增长速率为0.11mm/wk,无ROP者AL增长速率为0.24mm/wk。

Choo等[25]研究认为早产儿CCT较足月儿厚。另有研究认为6.5±0.9岁时早产儿平均CCT为547.3±6.36μm,足月儿平均CCT为574.9±6.38μm,足月儿CCT明显高于早产儿[26]。本研究中,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的ROP患儿与无ROP早产儿的CCT在PMA 0月分别为548.71±45.84、558.33±36.08μm,PMA 3月分别为524.89±34.97、532.08±29.12μm,PMA 6月分别为516.53±33.93、522.08±25.84μm,所有年龄段ROP患儿CCT均低于无ROP早产儿,这与Kardaras等[24]研究结果不同,该研究发现PMA 38周的ROP患儿CCT为571.52±37.05μm,无ROP的早产儿CCT为541.85±77.56μm,无ROP早产儿CCT低于ROP患儿。

此外,本研究发现两组早产儿AL、ACD、VL与BW和/或PMA呈正相关,CCT与PMA呈负相关;无ROP组患儿LT与PMA呈正相关;ROP组患儿LT与BW和PMA均无相关性。该结果与Özdemir等[19]研究认为GA和BW对LT、VL和AL增长有显著影响,而对ACD的生长无影响,Modrzejewska等[15]研究认为BW影响眼部发育的结果相似。

出生后眼部结构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发展和重塑过程。Cook等[14]研究认为过早脱离子宫内环境可能影响眼球发育,因此了解早产儿的眼部生物特征参数至关重要。本研究对PMA 0~6月的早产儿眼部参数进行追踪观察,结果表明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早期(PMA 0~6月)ROP患儿LT、VL、AL均较无ROP早产儿发育慢,而引起两组早产儿眼部参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注药治疗后ROP患儿LT发育迟缓,这与Etezad Razavi等[27]研究认为ROP术后早产儿高度近视主要原因是LT的改变一致,与Snir等[28]认为眼后段发育异常与高度近视相关的观点不同。然而,本研究仅随访观察6mo,无法确定屈光参数在较长时间过程中如何继续发展,且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量研究进行验证,且需延长随访时间以探讨早产儿眼部参数随年龄增长的变化。

猜你喜欢
雷珠体腔眼部
中间球海胆体腔细胞损失后的恢复规律及恢复期中轴器观察*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为什么要做眼部检查
戴眼罩有助消除眼部疲劳
如何消除用电脑后的眼部疲劳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鸡体腔被打开后气囊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