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总书记学调查研究

2023-05-15 17:10杨彩云钟祺静玄
党员文摘 2023年8期
关键词:调研总书记群众

杨彩云 钟祺 静玄

“不吃梨子,怎么知道梨子的滋味呢?”这是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到基层调研常常说起的一句话。

话语很朴实,却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工作作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也是习近平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坚持:

在河北正定任县委书记,他跑遍了所有村;

在福建宁德任地委书记,他提倡“四下基层”,深入群众之中;

在浙江任省委书记,他调研了全省90个县市区;

在上海仅7个月,他到过全市19个区县;

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他的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

让我们循着习近平的足迹,来看看他是怎么做调查研究的。

这封书信,写于1984年。

各位同事:

大家上任半年多了,人们还习惯称我们“新班子”。我体味,其中不无期盼之意,上上下下都希望我们有一个新作风。初任伊始,县委作出了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提出反对官衔作风,注重调查研究,以每年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而自律。由于实行不力,尚未成风气。现今,全年工作已基本部署就绪,大量工作转向落实,我们要脱身冗务,着眼于基层,着眼于实际。大家分包各线,联系乡镇,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实在在地调查研究一番,多了解一些真情实况,长一些真知灼见,更有效地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凡事务求贯彻。到基层调查,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源头活水”。可以登门入户,4月份每人了解10个典型。除本人联系户外,还要顾及到“两户一体”、知识分子、老干部诸方面。调查可围绕各阶段中心工作和突出问题进行,失误不足,要求愿望,意见建议,都可列入调查范围。调查所得,要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意见,直接告我。

深居简出,习之已久,愿能以此为开端,兴起调查研究之风。

工作顺利

习近平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八日

1984年3月底的一天,河北正定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同时收到这封内容相同的信。接到这封信,正定四大班子领导都坐不住了。“习书记这回较真了啊!”

县委大院的人都知道,习近平从不在办公室闲坐。在正定工作的3年多时间里,他转遍了全县25个乡镇、221个村。这一时期正定形成的许多文件和重大决策,都跟这些调研有关系。

调查研究之风从县委大院兴起,吹进机关、乡镇。各级干部一头扎到基层,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找出办法。

调查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之时,习近平却发现,一些地方在汇报工作时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如何听到更多群众的呼声?如何更好接受群众监督、了解真实民意?很快,他想出了新办法:“搞问卷调查!”

1984年10月上旬,5600份民意调查表印制出来。这些调查表除了向各乡各单位发放外,习近平提议“到街上去!”

“民意调查表”,有人拿着表念出了声,知道是咋回事后,主动凑到习近平前面来谈话。不一会儿,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习近平请大家坐下来聊,当场征询意见,解答大家的问题。

调查表收集上来后,县委和县政府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分类归纳和综合分析,写出了专题报告。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正定县委初步制订出全县1985年工作计划和要抓紧办的十件大事。

后来,正定县委决定,今后每年都要搞一次问卷调查,并形成制度坚持下去;为便于群众平时提批评建议,在县委、县政府和各乡政府门口设意见箱;在县信访科设批评建议台,专人接待,及时向领导转达;对好的批评建议除及时采纳外,还要在全县通报表扬。

1988年6月,习近平一到福建宁德赴任,就一头扎进了基层。

第一个月,习近平轻车简从,只带着两三个人下乡调研。第二个月,习近平还是调研,基本是两天一个县,每个县的主要乡镇、村庄都要走一走。他走遍闽东9个县,后来又跑了绝大部分乡镇。

新书记的一言一行,陪同调研的地区行署专员陈增光看在眼里:“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领导,而是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的务实领导。”

陈增光多次回忆起调研中的一个细节:在屏南,当地群众以最高礼节——艾叶冲蛋来招待习近平。陪同的工作人员担心习近平喝不惯这些,连忙阻止。习近平摆摆手,一把端起碗喝了下去。老百姓很高兴,一下子和他熟络起来。

以深入基层调研为起步,习近平逐步建立“四下基层”机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1988年12月20日,宁德地区首次开展“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县龙首山下的县委党校进行。率队的,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

群众舒穗英向习近平诉说难处:几年前,县相关部门在她家附近的河道上建房,河道砌小了,造成淤积阻塞,一场暴雨引发的洪水冲进了她家,她家损失很大。

“你有什么要求?向有关部门反映过吗?”“建房子有没有经过批准?”习近平问得很细。

縣信访办同志答:“经过城建部门批准。”

“问题就复杂在这里,在河道上建房子,把河道砌小,是不对的,但是经过城建部门批准的,责任又不全在相关部门。”习近平说,并提出到舒穗英家看看,现场给出处理意见。

不久,有关部门进行了赔偿并清理了河道。舒穗英感念至今。

那天,接访结束后统计发现,来了102名上访群众,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当面答复解决。有些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习近平就和相关部门说好,哪天、哪个时间,几个部门凑到一起,一次性现场办公,这样,老百姓办事就简便多了。

宁德“四下基层”的工作机制在全省引起反响,各地信访局局长来到宁德现场观摩,学习好做法。

2002年,习近平刚到浙江工作不久,一名记者在采访中请他谈谈“施政纲领”。习近平笑着说:“我刚刚来,还没有发言权。到时候,我是要说的。”

“这次来浙江工作,我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履新浙江第一天,习近平言辞恳切地说,“我初来乍到,对浙江的情况不熟悉,首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情况、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工作职责。”

调研要有扎扎实实的作风,要简化公务接待,不要搞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是习近平一再强调的。

有一次,习近平下乡调研,虽然此前省委规定领导下乡不能迎来送往,但是有个地方主要领导依然出现在高速公路出口。远远地,习近平看到了,在车上就严肃批评了这种做法,并嘱咐司机不要停车。随行的省委秘书长建议,人都来了,还是让他上车吧。司机这才慢慢停下来,让前来迎接的这个地方领导上了车。

“你来干什么?”习近平一脸严肃。

这个领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语塞。

“你以为省委下发的文件是儿戏吗?”

“正好上午有空……”

“你有空不能接待上访群众?不能批阅几个文件吗?”

车厢里,空气仿佛凝固了。随后,习近平又严肃地叮嘱随行的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有了规定,必须落实到位,对这种违反规定迎来送往的行为,一定要搞好督查。

此后,习近平下乡调研,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直奔主题,直达目的地,直接和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习近平这种实打实的调研作风也逐渐为更多人所熟知。

在一些地方,当地安排的调研行程往往会写清楚在每个点上的调研时间是多少分钟。对此,习近平也提出了批评:调研又不是走过场完成任务,大概的时间可以排一下,但是不要精确到几点几分,得根据现场情况来定。

每一次调研,除了相关的必要人员外,习近平一直坚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带框框,既到条件好、发展快的地方去,也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去,力求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几年下来,我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并在实践中逐渐跑透了浙江的省情市情县情。”这样的真情,不是仅凭嘴巴说出来的,而是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出来的。

虽然在上海工作时间仅7个月,但习近平的足迹遍及全市当年的19个区县。如今忆起十多年前的情景,上海的干部群众仍清晰记得,当年习近平一到上海就全情投入工作,在上海的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市场楼宇、社区里弄、田间地头,与大家交流、交心。那些寄希望、鼓干劲的场景,历历在目。

2007年9月19日下午,宋维芳和赵宏品一起走进杨浦区政府大门。前者是五角场街道建新居委会主任,后者是这个社区的居民。他们推门走进接待信访的会议室,眼前坐着的是习近平。

虽然习近平笑眯眯的,很亲切地冲他们点点头,但70多岁的赵宏品依然很紧张,一坐下就告诉习近平,自己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上海话。习近平摆摆手笑着说:“没关系,我听得懂。”

赵宏品开始讲了,看到习近平始终认真倾听,并不时地记录,他也慢慢放松下来,讲了半小时。

原来,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开发建设,施工时基坑挖得太深,造成地基下沉,边上小区有500多户居民的房屋出现了墙体开裂漏水现象。各方先后开了60多次协调会,但在赔偿标准上始终谈不拢,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习近平又听了市、区有关部门的汇报。他说:“一定要按照法律和有关政策处理好这件事。”

宋维芳心头顿时一热:“這位书记心里是装着我们老百姓的。”那天下午,习近平在杨浦区信访办接待了5批信访群众,内容涉及城建、物业管理和菜场等方面。

在后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说:“我们各级干部是为了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而配备的。就是要往矛盾里走,往问题里走,要解决矛盾、解决问题。下访不要看得那么难,要‘敢下’。”

习近平又加重语气说:“群众有什么好怕的?共产党什么时候会怕群众啊?共产党历来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

许多基层干部和百姓都说,虽然和习近平只见过一面,但他的平易近人、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打心眼里感到亲近。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对调查研究的重视一如既往。

2012年12月底,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顶风踏雪入太行,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此后,他走遍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我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就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道,年年去、常常去,直接到贫困户家里看真贫、扶真贫,直接听取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意见,不断完善扶贫思路和扶贫举措,不断推进工作,带着感情去抓,带着践行宗旨的承诺去抓,最终在全党全国共同努力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重庆、“两湖”、江苏等地调研,3次召开专题座谈会;

为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东北调研7次,2次召开专题座谈会;

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河南张庄、甘肃以及河南郑州考察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科研院所,了解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发现问题的痛点、难点、堵点,才找到了许多啃掉“硬骨头”、越过“险滩”的具体路径。

2020年9月17日,湖南长沙。在基层教育一线工作了近30年的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没有想到,能有机会当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提出“十四五”规划建议。

当天,正在湖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

“首先是教师数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缺编;其次是条件艰苦,好的老师留不住……”盘玖仁坦诚直白地说出了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你反映的问题很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应道,“昨天我去看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学校里有教学楼、宿舍和食堂,营养午餐是免费的,孩子们很开朗,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普及化的问题,但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又突出出来。‘十四五’时期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

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这样的专题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7场。沉甸甸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下,在一次次深入调研中、在一场场座谈交流中变得更为科学,更合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步履不停、“调研开路”,发现问题、认识国情、寻求规律,不断丰富发展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广袤的土地上、广阔的视野下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等)

猜你喜欢
调研总书记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