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实现科技传播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2023-05-15 21:54武慧媛
新闻爱好者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技传播品牌意识

武慧媛

【摘要】信息传播技术带来的多元化媒体平台,为科技传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把握新时代媒体融合的全新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科技传播能力,有利于提高公众科技素养,增强国家科技影响力,对于当前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科技传播高质量发展应树立新闻意识、品牌意识、融合意识,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向,把握新闻时效,突出科技传播亮点;深挖“专家”文化,塑造科研人物品牌;强化融合机制,形成多元传播渠道。

【关键词】科技传播;新闻意识;品牌意识;融合意识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于科学内容的传播与普及工作来说,“传播什么”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强调“如何传播”也不可或缺。[1]

从我国科技传播效果来看,公民总体科学素养有了较大提高,这与我国大力开展科技传播等工作是分不开的。然而,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科技传播在对科技精神、科技思想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的科技传播方式与理念也需顺应时代,作出进一步的调适与改进。

当前,媒体生态变化迅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各种媒体平台成为科技传播的主要阵地,媒体将其自身所具备的“参与、公开、交流、社区、连接”特點链接到科技传播领域。[2]如此丰富多元的媒体融合环境,一方面可以为科技传播提供前所未有的科学普及效应,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其相应的弊端引起巨大的否定性涟漪效应。因此,做好新时代的科技传播,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科技竞争力,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知识的认知能力、理解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对于当前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科技传播的现状与发展需求,探讨实现科技传播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路径。

二、新闻意识:把握时度效,突出科技传播亮点

新闻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新闻性所具有的敏锐的思维状态,更是一种实际工作能力。[3]它具体表现为,迅速发现科研成果等新闻信息、准确判断科研管理工作的新闻价值、深度发掘科技前沿发展等新闻事实。由于当前通过各类网络媒体平台进行科技传播的形式淡化了传统科技传播单向、垂直的模式,人们随时可以实现科技信息的互相传递,从而使科技传播的主客体界限变得相对模糊。因此,媒体在进行科技传播时应当具备足够的新闻意识,把握科技传播主客体之间的适度性,减少不实科技信息散播者“反客为主”的概率。

加强新闻意识,应把握时度效。结合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形势及媒体发展的新要求和新特点,科技传播工作者应做到如下几个“迅速”,才能及时抓住宣传时机、选好报道角度,产生良好效果。迅速判断某项科学技术、课题研究、科研成果的意义和作用;迅速判断某一科研举措、论坛活动能否吸引受众的普遍关注;迅速判断某一重大课题或同一科学研究的诸多新闻事实中,哪些最重要,哪些是次要的,鉴别并发掘最具价值的内容进行重点报道;迅速从现有的科研事实中看出变化发展趋势,预见可能出现的新闻,增强采访报道的计划性。如果缺乏新闻意识,一些重大科学新闻可能就被淹没在繁杂琐碎的他类新闻报道中,媒体科技传播也会失去时效性和权威性。

“交换理论”在科技传播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主张科学技术是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一种传播方式,科学信息通过交换才能获得,科技传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交流的活动。[4]因此,提升新闻意识的关键在于找准科技传播内容亮点。例如,在科技传播时,将科技信息的新闻点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结合起来,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基础研究创新,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在简要介绍科技信息的基础上,自觉捕捉动态新闻,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聚集型宣传。把握不同时间节点、不同受众目标,跟踪做好重大成果新闻宣传,及时有效地传播好科技创新亮点成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承担着高新技术领域原始创新、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重要使命。高校媒体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宣传科技创新重大成就,成为科技传播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在当前信息化背景下实现科技传播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具备新闻意识,找准内容亮点,把握传播时效。

2021年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北京大学20余项科技成果参展,抓住这一新闻时机,该校官微及时推文“十三五”科技展上的北大突破,向公众介绍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成果;2023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使用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开展在轨验证实验任务取得成功时,北京大学官微第一时间发出了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项目的报道,项目总负责人程和平院士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实现零的突破,科技成果背后的故事受到热议。这样的科技传播充分把握新闻时效,贴近社会关注热点,突出前沿科技成果亮点,比没有新闻点时单纯宣传某一项科研成果更具新闻价值,既提高了社会关注度和传播力,有利于促进科技知识的普及,又满足了受众对于科技传播的信息需求。

三、品牌意识:深挖“专家”文化,塑造科研人物品牌

当前,我国的科技传播内容缺乏品牌性,知名度低,竞争力不足,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强。只有树立起品牌,强化精品科技传播内容,才能形成稳定的公众流量和口碑,促进科技信息在全社会甚至全球的传播和共享,进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5]打造媒体科技传播的品牌内容,可以从人物着手,深挖“专家”文化,塑造科研人物品牌,讲好科技创新故事。

(一)传递老科学家精神,塑造科研人物品牌

科学家因其不同的历史背景、科研实力、学科特色等,会形成不同的精神文化。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6]先贤们的精神只有不断映射到新一代科技工作者身上,才能使科学的精神气质永葆生机。因此,挖掘和传播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成长经历、重要科学成就背后的故事,找到科学家个人精神文化亮点,是塑造品牌的关键。

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是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10余年来,已有500多位老科学家接受采集,全国上百家单位投入采集工作,累计获得实物原件141301件、数字化资料338963件,音频资料556063分钟、视频资料468985分钟,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科学家珍贵历史资料收藏工程。[7]如此丰富的科学人物材料库,为媒体进行科学人物故事的传播工作提供了可能。以新技术、新媒体和多元化的方式对这些采集资料进行开发研究,有利于讲好中国科技创新故事,营造良好的科研精神传播氛围。

(二)根据自身定位,以特色宣传形成科研人物品牌

媒体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树立科研人物品牌。例如,最具影响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健康报》人物版定期刊发医学大家系列故事,挖掘老一辈医学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逐渐形成医学“专家”文化。光明网推出的“科普中国繁星追梦”,反映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中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以科学家系列纪录片的方式打造科研人物群体品牌,展现科技工作者群像特征。北京卫视《档案》科学家系列从历史视角挖掘科研人物的档案资料,以现场讲述和实物展示为节目形态,讲述中国科技创新故事,将人物为国家和社会所作的贡献娓娓道来。

(三)深挖“专家”文化,打造科研专业群体品牌

相较于传播老科学家的精神来说,对不断涌现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媒体宣传报道要注重以精神文化为底色、学科发展为特色、典型人物为亮色的“专家”文化,在力求展现个人科研工作成就亮点的同时,努力呈现科研人物群体共性,塑造群体品牌。例如,女性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传递科研正能量、展现知性美丽,是科技中国、健康中国绚丽画卷中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媒体在打造科研人物品牌时,可以更多突出女性群体在科研工作中的特性,以独特的表达手法引发公众共鸣。2018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莉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北京大学在报纸、微信、网站、客户端等多个媒体平台推出人物稿《杨莉:为梦想,一路前行》,受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关注并转载。文稿中关于女性临床医生群体坚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不易,以第一人称讲述和第三人称两种视角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来,成功将科研人物的个人宣传上升到群体宣传。

四、融合意识:强化手段创新,形成多元传播渠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各级各类媒体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不断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机制和手段。具备媒体融合意识对于科技传播在内的任一领域都极为重要。[8]

(一)媒体传播手段相互协同,发挥“1+1>2”的传播优势

用媒体融合的意识,以先进前沿、符合时代特点的传播形式,开展多维度、多形式、多载体的宣传报道,对于同一科技内容可依据不同媒介的特点进行差异化传播,形成全方位宣传。在进行科技传播时,应熟悉各种媒体特点,根据科技传播的要点分类,抓住宣传内容侧重点,熟练选择适配的媒介形式,让宣传效果达到最优化传播。例如,网络具有快捷、及时的信息告知功能,通过海量信息、无限链接、民主参与和超强互动等系列特点,可以实现科技传播的时效性。主流媒体要形成“互联网思维”,摒弃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主流媒体+短视频”深度融合发展,取得加倍传播效果。[9]报纸等传统媒体可以发挥大篇幅系列化优势,策划深度报道,采访科研专家学者,作出科研政策解读,以专版专访报道,深入追踪传播内容背后的话题讨论。微信平台可以发挥传播范围广、内容简洁生动的优势,对内容做二次加工,采用提要式、点睛式话题编辑,以适合微信传播的标题形式、体例段落,编排精练、新颖、有吸引力的内容,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二)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丰富科技传播形式

随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和科学家之间的科技传播越来越趋向于“互动式”,公众也越来越期待互动式的传播方式。媒体可以协同博物馆、科技馆在特殊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等,采用线上线下多渠道联动的方式将科技成果分享给公众。例如2020年9月6日至1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手拉手:我们与你同在——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以接力直播、在线联展的方式,将各馆珍藏文物集中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活动采用“跨国双边/多边视频连线+海内外多平台直播+内外宣联动”的全媒体传播方式,整合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客户端、中国国际电视台、人民网等20余家媒体对活动全程开展宣推,活动累计吸引约2亿名中外观众在线“追剧”。截至活动结束第二天,国内外媒体共计报道1350篇,微博话题阅读量1.9亿。中国科普基础设施的重要实体资源通过媒体从单纯器物层面的科技传播转化为精神和制度层面。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媒体应发挥引领作用,紧跟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脚步,充分把握新闻时效,打造科研宣传品牌,用多元传播渠道,实现科技传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传播[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2):1-6.

[2]Kyoung-Hun Kim,Tae-Won Kyung.公共机构的社会媒体利用现状以及活跃方案[J].韩国内容学会,2009,9(1).

[3]张勇.增强新闻敏感性 见微知著抓“活鱼”[J].中国地市报人,2021(5):47.

[4]范青,何志武,高山.媒介接触视域下农业科技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594-602.

[5]代小佩.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形成全民创新合力[N].科技日报,2022-09-06(5).

[6]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講话[EB/OL].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0-09/11/c_1126483902.htm.

[7]张盖伦.挖掘老一辈故事 传承科研拼搏精神[N].科技日报,2020-07-27(3).

[8]刘梅,唐春淋.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1):112-114.

[9]文秋霖.主流媒体借助短视频实现媒体融合探析[J].传媒,2022(9):25-27.

(作者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部刊主编,副编审)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科技传播品牌意识
品牌意识成就今日顺丰
基于自媒体的科技传播公众参与范式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科 技传播思维创新
科技传播视域下科技新闻内容选择策略
武定县己衣镇发展玫瑰茄产业的思考
“互联网+”下的科技传播新趋势探讨
中国特色的科技传播实践
“武术入奥”视阈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我国电力专利成果转化因素分析
树立品牌意识持续提高高校学生公寓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