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的构建与实现

2023-05-16 16:20李亚芳常建军王新刚马睿李波
科技资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科普馆微信小程序程序设计

李亚芳 常建军 王新刚 马睿 李波

摘要:隨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已成为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下,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风险大,线上科普无疑成为受众范围更广、效率更高、风险更低的科普形式。该文采用跨平台、易使用、投入少的开发理念,以微信为载体,设计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将新疆地震局目前“线下”的移动科普馆向“线上”拓展,丰富科普形式、扩大科普受众面,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普馆的社会服务作用。

关键词:防震减灾 科普馆 微信小程序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P315.9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line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cience Museum Based on WeChat Applet

—Online Extension Practice of the Xinjiang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Mobile Science Museum

LI Yafang1  CHANG Jianjun2  WANG Xingang1  MA Rui1  LI Bo1

(1.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11 China; 2.Beijing Earthquake Agency, Beijing, 10008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Internet+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socializa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Especial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oday’s COVID-19, there is a high risk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nsely populated places, and onlin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has undoubtedly become a science popularization form with a wider audience, higher efficiency and lower risk. This paper adopts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cross-platform, easy to use and less investment, takes WeChat as the carrier to design an online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cience museum based on WeChat applet, which will expand the current "offline" mobile science museum of 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o the "online", enrich the form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xpand the audience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better play the social service role of the science museu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ffline" and "the online".

Key Words: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cience museum; WeChat applet; Programming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数次震灾事例表明,提高公众的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有效途径。“宁可备而无震、不可震而无备”,为了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都需要掌握地震防御常识,并采取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防震减灾,科普先行。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增强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全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对于最大限度地减轻大震巨灾风险,筑牢地震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1 新疆防震减灾移动科普馆现状

新疆防震减灾移动科普馆,是在中国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新疆地震局组织设计研发、于2020年建设完成的全国首个自治区级防震减灾移动科普馆,被应急管理部评价为“全国最具特色防震减灾科普馆”之一[1]。

该馆展品具有便于搬运、组装便捷、多场景使用、灵活布展等特点。科普馆共有15个展项,展品内容丰富,体现了新疆防震减灾科研特色,结合了新疆区域内震例实际,融合了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色,运用了AR、VR、数字科普馆等先进展示技术,内容包含了地震基础知识、典型地震事件、防震减灾科技研发及应用、防震减灾工作成效、应急避险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益智桌游、应急技能展示等[1]。该馆自建成以来,先后开展了近百场次的布展活动,以其新颖的展项形式、丰富的科普内容、先进的互动体验方式,深受公众欢迎和喜爱,取得了很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2 构建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的意义

不断扩大受众面是防震减灾科普馆的生命线。科普馆展项丰富,且有大量原创的、有新疆防震减灾特色的科普资源,仅通过线下参观的方式向公众展示毕竟受众有限。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已成为实现防震减灾科普社会化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影响下,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风险大,线上科普无疑成为受众范围更广、效率更高、风险更低的科普形式。

目前,地震系统内,已有一些省局建立了基于网站方式的“数字地震科普馆”,如“北京市地震数字科普馆[2-3]” “福建数字地震科普馆[4]” “内蒙古数字地震科普馆[5]” “海南省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6]”等,这些“数字地震科普馆”都是基于网站方式构建,采用数据库技术、流媒体技术、全景技术、虚拟现实等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设成本高,且从访问方式上来说,更适用于通过计算机进行访问浏览。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学习形式,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7]。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手机访问的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

在人手一部手机以及人人都用微信的时代背景下,将微信融入地震科普馆的构建中,无疑是一个有意义、有前景的尝试。微信小程序可以通过微信便捷地获取和传播,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所以与其他类型的软件相比,微信小程序更容易推广[8-9]。

该文采用跨平台、易使用、投入少的开发理念,以微信为载体,设计一种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将新疆地震局目前线下的移动科普馆“搬到”线上,丰富科普形式、扩大科普受众面,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科普馆的社会服务作用。

3 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功能设计

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防震减灾科普馆的目的是丰富科普形式、扩大科普受众面,充分利用新疆地震局现有防震减灾移动科普馆的科普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开发和转化,生动展现地震基础知识、新疆防震减灾科研特色、防震减灾工作成效、应急避险知识技能等科普内容,并提供展项打分、科普需求调查、科普作品征集、答题抽奖、科普馆参观预约等功能模块,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提升用户参与度,实现线上线下参观的交互性。

根据需求,具体设计的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其中,展项参观模块展示新疆地震局现有科普馆的展品和科普内容,其中科普知识点展示可采用图文和视频演示,针对每个展项设置意见反馈和展项打分功能,以了解公众对展项的满意度,有利于对展项的升级和完善;相关科普作品模块展示我们原创和收集到的相关的科普音视频、科普漫画等资源;科普需求调查模块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用户对科普馆的意见建议以及科普需求等;科普作品征集模块将提供作品上传接口,定期发布科普主题,征集热心网友制作的相关科普作品;答题抽奖模块,设置题库和答题界面,通过答题检验科普知识学习效果,可用于在重要宣传节点开展答题抽奖活动;科普馆预约参观模块可提供线下科普馆的参观预约,以利于线下科普活动的组织。

4 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程序架構

在程序开发方面,需采用多种语言和技术开发实现,涉及域名配置、服务器配置、数据库设计、接口编写、前端页面实现、后端管理页面、前端后台交互功能实现等工作。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微信小程序的逻辑架构如图3所示,技术架构如表1所示。

5 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功能实现

5.1 科普馆小程序的视觉设计

防震减灾科普馆微信小程序在界面设计上,应从科技感、互动性、简约大气的角度出发设计整体的视觉风格。在界面配色上,以蓝色系为主,通过深浅变化体现出层次感,同时搭配白、灰等基础色,使整个界面拥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分界面的设计也本着与主界面风格一致的要求进行配色。

在界面元素的设计方面,采用当下流行的扁平化设计方式进行各模块的主题图设计。首页界面上方为醒目的“新疆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字样显示主题,并辅以新疆地震局原创的科普宣传卡通形象“地震安全小卫士”的欢迎手势,提高科普馆的亲和力。下方衬以数字地球的线条图案,体现科技感。主题图的下方,以简约的线条图标,简约明了地呈现了科普馆所包含的六大类内容和功能模块,一键直达。在功能模块的下方依次展示了科普馆的最新公告、特色活动、特色展项的直达链接等,如图4所示。

5.2 展项参观子模块

展项参观子模块重点展示了线下科普馆的特色展项,界面简约明了,依次罗列不同展项的实景照片。点击展项图片,进入展项介绍的子界面,可观看展项相关的文字和视频介绍内容。例如:新疆地震背景模型展项,主要展示了新疆地质地貌、新疆主要历史地震、新疆主要断裂带分布等;新疆乌恰震害迁城模型展项,以乌恰因震害迁城的案例,展现活断层探测在城市规划、建筑物选址方面的作用;新疆泥火山模型展项,介绍泥火山的成因、分类、分布,以及对地震科研的价值;新疆富蕴断裂带模型展项,介绍国内外保存最好的地震断裂带自然遗迹——富蕴地震断裂带的地震背景与地质地貌;新疆呼图壁主动震源模型展项,介绍新疆呼图壁主动震源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价值;地震预警原理模型展项,介绍地震预警知识、预警工作原理及对减灾的重大意义[1]。

在展项内容介绍部分的下方,分别设置打分和评论窗口,用来收集网友对展项内容、科普形式等的评价和反馈。在提高了展项与受众的互动性的同时,收集的反馈信息也有助于线下线上科普馆的改进和完善。

5.3 科普作品子模块

科普作品子模块主界面与展项参观主界面呈现方式类似,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展示了新疆地震局近年来推出的一系列原创科普作品,主要包括科普动画、科普漫画、科普课件、科普挂图等,点击缩略图即可进入作品观看的子界面。除了官方出品的科普作品外,后期还可逐步推出向网友征集到的科普作品遴选,为网友的创作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

该模块的实现,为科普作品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窗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查阅和学习,通过不断地储备、充实、完善,将能更好地发挥科普作品库的积极效用。

5.4 作品征集子模块

作品征集子模块界面上方用海报的方式展示本次征集活动的主题及相关要求,下方为上传作品的窗口,可分别填写“作品名称”“作品介绍”“作品类型”“作者姓名”“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上传作品后,点击“提交”按钮即可完成作品的上传操作。

5.5 答题抽奖子模块

新疆地震局会在每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唐山大地震纪念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科普日”等重要宣传节点组织开展线上有奖答题活动。答题抽奖子模块界面上方用海报的方式展示本次活动的宣传主题及相关要求,下方即为答题界面,题目为单选、多选、判断这3种形式,作答完成后,填写本人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后,点击“提交”按鈕,即可查看答题结果。活动结束后,网友可通过小程序首页的公告栏查看获奖名单。

5.6 参观预约子模块

为了提高科普馆线上线下活动的交互性,在线上科普馆中设计了参观预约的功能模块。科普馆定期在线上发布线下科普馆参观的主题、内容、时间、注意事项等,下方为报名窗口,用户可填写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完成参观活动的预约。

5.7 科普需求调查子模块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内容的需求,提高科普作品和科普活动的针对性,科普馆专门设计了科普需求调查子模块。该模块界面设置了问卷调查相关的功能按钮,用于收集用户对科普馆的意见建议以及科普需求等。

6 结语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线上防震减灾科普馆与新疆地震局线下的移动科普馆有机结合,不仅将“线下”场馆科普内容搬到“线上”,丰富了科普形式、扩大了科普受众面,而且通过开发“问卷调查、展项评分、作品征集、答题抽奖”等互动模块,加强了对公众科普需求的了解,提高了科普互动性和针对性,是将新疆防震减灾移动科普馆向线上延伸的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亚芳,王新刚,宋立军,等.新疆防震减灾移动科普馆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城市与减灾,2021(5):58-62.

[2] 常建军,刘英华,刘伟男,等.地震数字科普馆救援技术展项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传播,2018(19):176-179.

[3] 刘英华,常建军,周馨媛,等.地震数字科普馆的构建与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3):49-51.

[4] 王林,洪星.浅谈数字地震科普馆的构建:以福建数字地震科普馆为例[J].高原地震,2014(26):62-65.

[5] 学峰,安全,梁国栋.数字地震科普馆的构建与实现:以内蒙古数字地震科普馆为例[J].山西地震,2015(3):46-48.

[6] 王桂丹,胡久常,郭敏瑞,等.数字科普馆建设对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启示:以海南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为例[J].国际地震动态,2019(4):20-24.

[7] 张帆,王朋娇,林旖柔.基于微信小程序的移动学习活动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软件,2020(41):119-124.

[8] 周萌,厉旭杰,陈凯杰,等.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20(18):27-32.

[9] 彭强,张淮泽,马四军.“互联网 +”背景下的微信小程序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92-93.

猜你喜欢
科普馆微信小程序程序设计
是谁帮汽车停下来
汽车的大动脉
来势汹汹的肺炎
飞机“长脚”只是为了站在地上吗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探索
当图书馆遇上微信小程序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