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研究

2023-05-16 15:50顾梦芹江楠楠廖婷婷王欣徐沾兴
科技资讯 2023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顾梦芹 江楠楠 廖婷婷 王欣 徐沾兴

摘要:非物質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进一步推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文章以自拍电视纪录片《苏北糖画》为例,就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研究”选题,从制约“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主要瓶颈、新媒体环境为“非遗”纪录片发展带来的机遇、“非遗”纪录片有效创作与传播的主要对策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学者和从业者对之进行深入研究提供相应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纪录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环境  创作  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ocumentaries ab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GU Mengqin  JIANG Nannan  LIAO Tingting  WANG Xin  XU Zhanxing

(School of Arts and Media, Suqian University, Suqian, Jiangsu Province, 2238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 significant symbol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s of a country and a n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great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t present, 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gradually deteriorating,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protection is worrying.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paper takes the self-produced TV documentary Sugar Painting in Northern Jiangsu as an example, and aiming at the topic of “Research on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ocumentaries ab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explores the main bottlenecks restricting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ocumentaries ab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ies abou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mai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ffectiv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documentaries aboutth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 as to provid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s and model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them.

Key Words: Documenta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w media environment; Creation; Dissemination

《“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通过纪录片传播“非遗”动态影像,推进其传承与保护,提升其传播效果,具有一定的独特优势。

1 制约“非遗”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主要瓶颈

“非遗”纪录片创作要能最大限度地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客观真实地展现其本来面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非遗”纪录片搭乘互联网“快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虽然作品数量快速增长,但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归纳看来,其创作质量与传播效果,主要受到以下一些瓶颈的制约。

1.1 纪录片核心内涵不足

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纪录片的主创,现今可凭一部手机就能完成摄制工作。“非遗”纪录片在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创作爱好者的踊跃参与。但因“非遗”纪录片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作品核心内涵欠缺、主体聚焦清晰度不够、画面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在“非遗”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一些创作人员往往关注的是“非遗”表象,常常对其进行“流水账”式记录,缺乏对“非遗”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忽视了“非遗”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

随着当下短视频的崛起,一些“非遗”创作人员为了博取眼球,获取关注度,不断压缩“非遗”纪录片的时长来迎合市场的需要。这类纪录片不能有效尊重客观事实,更难以有效融入创作者的情怀和相关思考,主观色彩和个人情绪充斥整部纪录片,不仅纪录片的作品内容核心内涵欠缺,同时还会引起受众的极大反感。

1.2 纪录片创作特色不足

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信息使得人们在选择观看“非遗”纪录片时拥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也给“非遗”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为优质“非遗”纪录片既要从关系维度和情感维度上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以确保作品能够满足广大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同时,还要能够富有“非遗”纪录片的创作特色,以使之满足文化地域性等特点。其创作思路往往受其主题选择的影响,基本采用常规的叙事手段进行创作,难以为受众提供更为丰富多元以及更具创作特色的纪录片作品,这类“非遗”纪录片往往创作思维固化,在其叙事方式上,不善于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段,创作人员往往按照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方式进行叙事表达,既缺乏创作特色,更难以满足广大受众的观片需求。目前,我国非遗纪录片往往叙事方式雷同,对非遗的挖掘不够,对非遗自然状态记录不足。[2]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曾如是说,这类作品大多是立足于“画面+解说+采访”的形式,表现形式相对单一,大多创作特色不足。

1.3 纪录片传播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非遗”纪录片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体——电视。各级电视台设置的纪实类栏目是非遗纪录片的主要传播阵地。[3]由于传播方式单一,难以吸引年轻受众。所以,如何丰富“非遗”纪录片的传播形式、如何以更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来充分展现“非遗”的精髓,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

“非遗”纪录片在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中大多聚焦于“老手艺人”即老一辈传承人。老一辈传承人在商业社会中“水土不服”,面临着无法发声、无处发声的窘境,他们并不知道在这个新时代如何去讲述关于“非遗”手艺的故事,尤其是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众多传播渠道,他们更是一片茫然,从而导致“非遗”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级电视台虽然积极谋求转型,但是长期实践中留下的经验和惯例束缚了传统媒体的创新力度。尽管传统媒体想要在传播“非遗”文化时,生产出更多符合时代特点的作品,但却简单地将“非遗”纪录片的融媒转型理解为时长的缩短,强行“短视频化”割裂了“非遗”展示内容的时空完整性,忽略了“非遗”纪录片客观真实的特殊性,时长的萎缩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非遗”内容展示得不全面、不准确,其内容缺失对“非遗”传播的有效性、科学性具有一定影响。

2 新媒体环境为“非遗”纪录片发展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环境下,为纪录片发展带来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它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颠覆着社会的沟通和交流的模式。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技术也开始被引入到纪录片的创作之中,为其创作开辟了新的局面。

2.1 大众化创作门槛吸引广大创作者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传播平台增多,加之“非遗”纪录片创作的准入门槛不高,使得广大受众以小成本投入到纪录片创作之中,从而影响并带动着更多的创作者加入其中。

“非遗”纪录片的创作难度不高,甚至于创作者仅凭一台高清摄像设备便可独自一人完成相关采访拍摄任务,后期通过视频素材剪辑,把想要表达的内容有机呈现出来,再借助互联网等相关传播平台,把所创作的纪录片作品有效传播出去,从而赢得广大受众,同时,大众化创作门槛吸引广大创作者。这样既加速了纪录片内容的产出,同时以多元化的形式来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有机地改变了纪录片市场的格局。例如,在创作的纪录片《苏北糖画》中,就采用了生活化的表现形式,使得每一个片段都取材于真實生活,有臧师傅家中的厨房、书房、工作的摊位等,以利用生活化的表现形式,运用客观、真实的镜头,创作出相关纪录片来有效传播“非遗”。

2.2 多元化创作平台吸引广大创作者

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改变导致传播形式的更迭,互联网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发展使得“非遗”纪录片的传播平台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视频平台,新媒体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都能有效传播“非遗”纪录片。

“非遗”纪录片充分利用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有效传播相关内容。借助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对之进行宣传,从而使“非遗”获得更有效传播。创作小组通过采访苏北糖画传承人臧师傅,再借助相关短视频平台,向大众展现其非常技艺,进而达到让更多的人传承并保护“非遗”之目的。除了视频网站、短视频平台和微博以外,还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闻头条等平台,都可为“非遗”纪录片的传播提供强大的传播平台,可以说,平台多元化是“非遗”纪录片能夠有效传播的重要原因。

3 “非遗”纪录片有效创作与传播的主要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要想得到有效的创作与传播发展,需把握住新媒体时代纪录片传播变化与特性,切实找到纪录片发展的需求点,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从而使纪录片焕发出全新的活力,使之真正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有效的传播与发展。

3.1 聚焦时代主题,彰显“非遗”魅力

纪录片创作要追随时代主题,充分发挥纪录片建构主流文化的重要作用。如《百年中国》《旗帜》等是建构主流文化的重要文献,《丝绸之路》则从文明的高度重新发现丝路价值,《世界遗产在中国》等纪录片,则是借自然和人文地理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打开了一扇窗口。从历史文化到生态文明,广大“非遗”纪录片越发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在“非遗”纪录片传播过程中,谁能向受众提供优质的纪录片内容,谁就能占得先机、拥有话语权。“非遗”纪录片是记录、宣传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影像艺术作品,需要在讲好“非遗”传承故事的同时,更要对内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既要输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也要注意挖掘市场热点,立足“非遗”传承本身,致力于挖掘内容上的潜力,将“量多”转换为“质优”,脚踏实地,真正制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非遗”传承佳作。

3.2 坚持以人为本,讲好“非遗”故事

众所周知,“非遗”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写“人”的艺术,没有“人”的纪录片很难真正打动人。借助传承人的真实故事,让“非遗”这项人类智慧的结晶变得有温度、有情感,使大众愿意去接触“非遗”文化,进而产生保护和发展“非遗”文化的想法。所以“非遗”纪录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讲好“非遗”故事,来有效引发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非遗”作为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通常是以人们口耳相传或亲授为主要传承方式,这些技艺被依附在“人”的身上,即“人在艺存,人亡艺绝”,这就意味着“人”作为“非遗”的重要主体,也是作为“非遗”纪录片的重点拍摄对象。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和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因素。[4]通过对传承人生活中典型细节的记录,深层次挖掘“非遗”与人们之间的情感连接,用传承人自身的故事引起受众关注,进而引发情感上共鸣。

3.3 拓展创作视野,寻求创新突破

当前,“非遗”纪录片数不胜数,市场份额争夺激烈。作为纪录片创作人员来说,要能从更长远与纪录片创作价值的核心来思考,不断拓展视野,形成反思与评价的习惯,善于从策略上、方法上突破创新,培养并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提升“非遗”纪录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电视纪录片《故宫》《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都是在立足中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引起国内外受众共鸣之处。[5]

3.4 摄制原创作品,增强主题内涵

纪录片的力量就是记录,用影像见证历史的进程。[6]遵循“非遗”纪录片原创原则,保持良好的创作习惯,树立精品意识,激发创作者创作热情,以优质“非遗”纪录片从众多类型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坚持“内容为王”,切实提高优质内容的原创生产力与原创水平,全面提升内容质量。[7]为此,在创作中需要寻找创新点、典型人物、典型故事。在确立好选题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策划,从创作立意、社会影响、传播价值、艺术性、审美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挖掘主题的时代内涵。首先,要在叙事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有效设置悬念,以达引人入胜之目的。其次,要在视听语言上进行创新,切实从受众的视角出发,以富有画面感的视听语言来增强“非遗”纪录片的可看性。最后,要从解说词、剪辑手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例如:《我是你的瓷儿》解说词用更具网感的年轻化语态讲述制瓷过程,拉近与受众的距离;《风味人间》中间转场剪辑丝滑而又炫酷,让受众直呼高级。显然,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口味变得挑剔,只有原创作品的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提升“非遗”纪录片新的时代内涵。

3.5 利用媒介矩阵,提升传播效能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媒介日趋多样化、多元化,“非遗”纪录片面临着良好的时代机遇,各类视频网站为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非遗”纪录片创作团队可以利用多元化媒介矩阵,推动“非遗”纪录片的有效传播。

当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正在逐步瓜分传统视频平台的流量。为了迎合市场,“非遗”纪录片的传播也应顺应传播趋势,获取相应流量和口碑,以期达到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审美性的和谐呈现,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尽管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播力和市场份额方面有所下降,但是电视仍然是主流媒体,它依然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受众群,在“非遗”纪录片制作、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非遗”纪录片网络媒体等传播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传统媒体渠道,而应该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多元媒介传播。“借助融媒体平台矩阵铺设,已经逐步建立起在互联网平台的播出阵地。”[8]

3.6 探索互动模式,实现价值传播

“非遗”纪录片大多聚焦于人,以故事化的叙事策略讲述匠人们的非凡技艺与执着匠心,呈现非遗背后人的生命律动和精神密码,例如:《了不起的匠人》用微纪录的形式讲述匠人的匠心故事,展现精妙的20件器物及各地的人文风情。[9]该纪录片的第二季还增加了直播形式,实现与匠人的联动和与粉丝用户的实时互动,多次登上文化艺术类视频榜的榜首。在电视媒体和网络新媒体融合发展、纪实短视频和直播崛起的泛纪实时代,《了不起的匠人》很好地把握了商业的尺度来传承匠人精神,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娱乐形式来有效宣传“非遗”纪录片的价值。

在互联网深度参与“非遗”纪录片生产开发的今天,“互联网+纪录片”模式出现,为“非遗”纪录片商业化开辟了新路径,让更多资本元素进入“非遗”纪录片的制播过程,“非遗”纪录片的商业化趋势无法阻挡。但是追求商业价值也要讲求方法、注重方式。“非遗”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要在适度娱乐的基础上追求真实与艺术齐飞,在模拟与再现之间力求多元价值共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替中传承社会责任。“非遗”纪录片商业化要做到适度、适情、适时,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使其实现“非遗”纪录片真正的价值传播,这才是该类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真正目的。

4 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媒介的形态,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也为“非遗”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讲好“非遗”传承故事,焕发“非遗”活力,“非遗”纪录片本身就需要不断提升内容质量,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与新的传播环境及受众需求对接,与时代接轨,坚持文化传播与审美功能的融合,坚持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表达的结合,走富有特色的纪录片发展之路,通过院线网台联动、众筹拍片排片、“纪录片+网络”等全媒体互融方式,努力实现全媒体格局中传播效果最大化,推进“非遗”文化的广泛传播。

参考文献

[1] 伍策,宋卿.文旅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EB/OL].(2021-06-09).http://travel.china.com.cn/txt/2021-06/09/content_77557626.html.

[2] 田青.田青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

[3] 张之琨,彭勃.浅析融媒体语境下非遗纪录片的突围之策[J].当代电视,2021(10):74-78.

[4] 刘峰.对新时期纪录片创作的若干思考[J].传媒,2013(4):48-50.

[5] 李任輝,刘珊.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J].今传媒,2016,24(9):100-101.

[6] 张同道.纪录40年:当代中国的社会镜像[J].电影艺术,2018(6):21-25.

[7] 刘峰,罗敦洲.智媒时代县级融媒建设发展的制约瓶颈与应对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21(5):57-64.

[8] 张颖.2020年纪录片调研报告[J].电视指南,2020(22):36-44.

[9] 仇宇浩.《了不起的匠人》出书讲述“燃并暖”的匠心故事[N].每日新报,2017-08-03.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