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抓手

2023-05-17 19:03陈焱
群众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业链江苏制造业

陈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江苏是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被赋予“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伟大征程上,要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战略抓手,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切实担负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重大责任。

以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为支撑,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技术水平已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同时,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对产业支撑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此外,长期以来,江苏制造业产业链控制力不足,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方面存在“卡脖子”瓶颈。为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引领,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要在提高产业基础能力上“破难题”。一是实施强链补链行动。梳理全省基础零部件、关键材料、核心技术等领域短板环节,做好目录清单,组建技术研发联合体,制定“卡脖子”技术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开展攻坚突破。二是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技术转移应用方案,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结合,发展技术孵化基金,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加快引导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一批精通市场和技术的科技中介、技术经纪、专利服务等机构,着力打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三是大力推广新兴技术。在全省有序推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和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以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形成产业竞争优势。江苏连续多年是全国制造业第一大省,数量规模优势明显,但质效水平不高,特别是创新能力、产业附加值偏低,在参与价值链分工中增值能力较弱。同时产业结构不优,面临能耗大、成本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重等突出问题。此外,江苏产业强于做好“1到99”的渐进式创新,弱于实现“0到1”的突破性创新。为提高全产业链价值水平,加快形成竞争新优势,要在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布局重大科创载体。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争取“中字头”“国字号”重大科创载体在江苏布局,在创新前沿领域打造江苏核心竞争力。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大力支持紫金山實验室、苏州实验室、太湖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积极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化科研创新支撑作用。二是加强原始创新研究。制定江苏基础研究行动方案,遴选一批专家领衔组织实施重大基础项目研究,建立“揭榜挂帅”制度,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供给,推动“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变。三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完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创新扶持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提升生态,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创新引领作用,强化资金、人才、数据等关键要素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以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导向,拓宽转型发展新空间。当前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工业和服务业的界限正在变小,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比如人工智能和医疗、养老等领域结合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同时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突破形势下,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将创造更多新需求、形成更多新产品、衍生更多新服务,制造业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延伸。此外,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江苏市场,制造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供给质量不高,价值链处于中低端区间。通过“制造+服务”不仅可以改善产品价值水平,实现差异化发展,还能避免同质产品之间“血拼式”价格竞争,克服“鲍莫尔成本病”,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延伸制造业发展空间,要在推进两业融合上“求突破”。一是强化技术赋能制造。继续推进新一代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渗透应用,推进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深度融合发展,释放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叠加、聚合、倍增效应,推动制造业向形态更高级、功能更优化、价值更高端演进。二是深入开展试点工程。瞄准新技术在未来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场景,以“互联网+”为导向,以出售“产品”转变为“产品+服务”为抓手,以提高功能价值为目标,围绕江苏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物联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智能工厂为重要依托,深入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工程。三是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围绕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需求,以产业链为枢纽,着力发展工业软件、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大数据服务等嵌入制造业,通过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供应链协调等紧密对接生产消费两端、供给需求两端,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提质增效。

以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为路径,激发释放发展动力活力。企业是产业的承载主体,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的决定性环节。当前,全球制造业生态系统和产业布局发生重大变化,第五轮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加快进行,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正在深度调整。同时,数字经济浪潮正在蓬勃兴起,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企业发展面临新的路径选择和战略布局。要抢抓当前科技变革重大机遇,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产业及早布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动力,要在企业培育路径上“出实招”。一是招引知名企业。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上海产业溢出效应,结合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特征,有针对性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和外迁。围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其中,重点瞄准欧美发达国家、世界500强企业,聚焦产业链,开展市场化、定向化招商,吸引跨国公司在江苏设立地区总部,为企业项目落地、资金供给、市场开拓等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打造品牌企业。大力实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级”计划,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小升高”行动。选择一批带动力强、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本土企业,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式精准扶持,加快催生“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遴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开展专项支持,培育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和具有行业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打造更多“徐工”“亨通”等世界级领军制造业企业。三是壮大产业集群。支持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等深化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园区内企业及产业集群活力,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开展分类集群培育行动,聚焦产业链能级提升、集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及自主品牌等方面制定针对性举措,培育一批综合影响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作者单位: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宁

猜你喜欢
产业链江苏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数读江苏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江苏
产业链春之奏鸣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