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就“以事识人”之慧眼

2023-05-17 19:03马乃骏
群众 2023年8期
关键词:名利干部

马乃骏

《中庸》有云,“序事,所以辨贤也”,按照功业事迹排列次序,可以更好地辨别人的贤能。我们党历来都是动机与实践的统一论者,注重在重大斗争中识别干部,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认识和评价也是听其言、观其行。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以事识人,毛泽东同志曾说:“必须善于识别干部。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他根据多年来对罗荣桓的观察,作出判断:“荣桓同志是个老实人,可又有很强的原则性,能顾全大局,一向对己严,待人宽。做政治工作就需要这样的干部。”当粟裕在苏北歼灭逾千日伪军的捷报传到延安,他当场表示:“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果不其然,在几年后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大获全胜。只有慧眼识才、科学辨才,才能让一大批好干部涌现出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凝聚起强大力量。

组织部门不断加强以事识人的力度,可从以下六个维度透视干部的优劣。

对待百姓之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党的每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焦裕禄就是我党亲民爱民的典范。他在兰考任职期间,坚持群众路线,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人民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焦裕禄精神”。而当下有的干部脱离群众,只愿意做能出风头、易出政绩的“大”事情,不愿做艰苦细致、服务群众的“小”事情。因此,识别干部要看干部的群众观,能否做到爱民有真感情、为民有真举措、利民有真效果,能否做到对上与对下一个样;要看干部的政绩观,看能否把注意力和心思用到高质量发展、惠民生上来,用到求真务实、干事创业上来;要看干部的权力观,能否清楚認识到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真正做到用权为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对待所任之事。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干事担责的楷模。他在指挥洪泽湖大堤周桥段修筑时,将每块铁锔刻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对其修筑工程终身负责。后受命禁烟屡次打败英军挑衅,虽被流放新疆但没有怨天尤人,带领当地百姓开荒屯田、兴办水利,造福百姓,流芳千古。而当下少数干部,做事的积极性往往会事随境迁,得意时就去做点事,失意时就会“撂挑子”;对个人有利的事不择手段地去干,反之就会找出各种理由拒绝干。因此,识别一个干部要看他不管什么时候、在什么工作岗位,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并能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创新实干、争先创优;要看他顺境时与逆境时是否一个样,年轻时与年老时是否一个样,位重时与位轻时是否一个样,得到时与失去时是否一个样,说的与做的是否一个样,显耀的事与基础的事是否一个样。

对待学习之事。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延安时期条件艰苦,抗大学员行军训练,人人背上有块小黑板,行进时后面的学员可以对照学习,休整时坐下来就能当书桌。“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这则顺口溜是当时学习盛况的真实写照。但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就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各方面都比别人强,结果就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综合素质就很容易滑坡。因此,要把对待学习的态度、行动、成效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看他能否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和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价值观,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看他能否以胸怀天下的视野,学习反映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社会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以适应和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看他能否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既能向书本学习,又能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和拓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推动所从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步。

对待家人之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重视家风家教的优良传统,儒家思想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汉代在选拔官吏过程中,更是通过实行“举孝廉”制度,把敬老亲友的家庭美德作为选用官吏的重要标准和第一道关口。一些西方国家也十分重视对官员的家庭美德考察,如果一个官员品行不端、行为不检,或利用公权为家庭谋取私利,也会遭到社会谴责和罢免。因此,透过一个干部对待家人之事,可以判断其家教家风正不正、行为正不正。在具体工作中,要看他能否正确处理好家事与公事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好亲人与外人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好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有没有加强对亲属的教育和约束。

对待交友之事。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流之人必结一流之善,反之“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臭味相投和格调低下的人亦容易狼狈为奸。因此,考察干部交友的范围、目的、所做的事情,可以识别其品德好坏。看他是否经常深入一线,与基层群众广交朋友,听民声、纳民言、察民情、体民恤,为老百姓办实事;看是否结交诤友,虚心听取朋友的诤言、忠告,不断改进自身的不足;看是否结交仁友,不断修炼个人的人格品德,升华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能力才干。如果一个干部身边围着的是一些心术不正、趋炎附势的“小兄弟”,他就很容易迷失方向、丧失自我、道德沉沦。

对待名利之事。百年来,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守正确的得失观、名利观,树立起共产党人克己奉公的群像。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牺牲时家中一贫如洗,开国大将许光达功勋卓著却屡次让衔、让级、让位,“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坚决反对为他塑像立碑,战斗英雄张富清立下赫赫战功却60多年深藏功名……而被查处的贪官无一例外表明,他们没有过名利关。少数党员干部面对收入差距产生心理失衡,一些唯利是图的人刻意拉拢、腐蚀和感情投资,加之和平建设时期缺少血与火、生与死的磨炼和考验,如果道德素质不过硬,很容易被“糖弹”击中败下阵来,在个人的名利得失上栽跟头。因此,尤其要注重考察干部在对待个人名利得失上的表现,看他能否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自觉抵制权力、金钱的诱惑,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识人是一门学问,容不得半点马虎。识准人、察准人,不仅关系到干部的健康成长,更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拓展全面考察的视野,提高精准识别的能力,严把选人用人的关口,那些“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必能脱颖而出,汇聚成浩荡前行的人才队伍。

(作者系淮安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包咏菲

猜你喜欢
名利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修心
阎戈 名利对我没有吸引力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解不开的魔咒——“挣扎”于现实名利之间的当代书画家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看破名利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