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的应用与思考

2023-05-17 14:54朱晗
时代金融 2023年5期
关键词:测试

朱晗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方法,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普遍的应用,并逐渐成为了对传统模型的有力弥补。压力测试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因为金融市场的极端状况出现的可能性在正态分布前提下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它在证券市场上的运用逐渐受到关注与重视。

一、压力测试概述

(一)压力测试的概念

国际证券监管机构组织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最早于1995年提出“银行业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分析是模拟在极端不利的市场条件下对资产组合的影响程度。 截至目前,各界关于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个:

其一,对 IMF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概念中,压力测试是使用一系列方法来评估金融系统面临的罕见但极有可能发生的宏观经济冲击或重要金融事件的过程。

其二,国际证券监督管理组织认为,“压力测试”是一种假定,当市场处于最坏的情况时,对其对投资组合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其三,对巴塞尔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界定。作为一种评价某一特殊情况或某一特殊情况对某一特殊情况或某一特殊情况可能产生的影响的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应当与其他风险管理手段相区别。而在巴塞尔协议 II中,压力测试与风险值模型概念具有一定的对应性,也就是对一个具有99%不确定概率的极端或紧急情况的解释,从而对其他的风险控制手段起到补充作用。

(二)银行风险测验的目的

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既要保证商业银行可以对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内部经济状况中间的相互关系有较全面的认识,要对金融市场危机、贷款、短期流动性危机和操纵危机等多危机交错演化进行较全面的考虑,同时还要对这些危机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与企业内部的有效金融资源管理相结合,从而及早采用各项管理方法并制订应急措施,积极地应对国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形势的紧迫等不良局面[1-3]。

二、国外金融机构压力测试实践

(一)美国

美国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应运而生的。在当时,美联储将金融市场局势假设在一种十分恶劣的金融环境中,比如在股票大跌,失业率攀升,房产价格崩盘,甚至还有在其他市场发生了严重波动的情形下,这是一种以流动性为主导的考验和评估,以确定各商业银行是否有必要提高自身的资金储备。并且,联邦储备委员会在适当的时候作出是否允许商业银行分派红利或者购回股票的选择。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定中的资本金充足性评价流程,对美国各大银行进行了压力测试。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整合压力测试方法,对在信用风险、金融市场经营风险、短期流动性风险和操作性风险之下的权重资产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对各类实质性危险进行了综合评估。例如:摩根大通(JP. Morgan Co.)、美国银行(USC)、花旗(Citigroup)等,其交易量均超5000亿元人民币,被认为具有重大交易对手违约风险,需要按照相同的假设进行评估,并全面评估其可能引发的流动资金风险;假设2014年道琼斯股票价格下跌50%等。

(二)英国

根据英国银行监管局(FSA)有关银行业监督的指导方针,对于通过内部模拟来监管资金的银行,都必须实施严格压力测试,而这些压力测试的成果也被做为判断银行资本充裕程度的一项关键标准。实验中,我们选择了8个对英国财政稳定有重要作用且具有良好信誉和类似业务类型的英国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英国审慎管理局(PRA)和金融政策委员会(FRC)根据每个检查主体而统一设定的压力测试,既涵盖了由金融机构自主开展的内部压力测试,同时也是由银行自身开展的底线检查,即严格按照通胀报告制定底线,并在此前提下开展的压力检查。

通过对这三种风险测试结果的综合分析,在各个环节建立了对不同商业银行的综合评估,特别是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资本充足率评估系统。在衡量资本充足率上,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各国所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二是补充资金的能力,长期或短期贷款如向实体企业借款或购买流动性较强的负债,与银行补充资金的能力有很大不同;三是风险,测试的损失越高,那么对应的风险就越大,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也就相应越高。

三、我国压力测试现状

2003年下半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压力测试,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部份商业银行对压力测试主题进行研究,其中有关的模型和软件均是通过直接采购国外成熟的技术并借鉴先进的经验进行压力测试。2003年末,工、农、中、建和广东发展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利差风险、信用风险、汇兑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四大领域,开展了全面压力测试。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7月13日公布了《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首次披露了中国金融机构压力测试水平,分别披露了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的结果。当不良贷款率上升到100%,250%,400%时,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以及 GDP增速下降到4%,6%,8%时,银行体系整体资本充足率的波动。

2007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基础工作,监督商业银行的压力,但目前局势而言,探索和实施的压力测试,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这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危机管理中还没有受到充分的关注,还未能累积相应的成功经验。不过,在面临严苛的风险测试管理条件时,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调研,从而增强自身的量化风险管理水平,以适应监管部门的要求。

四、改善压力测试的思考

(一)根據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压力测试模型

微观压力测试模型:但该类模式通常是专门面向个人投资者而设计的,当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构建测量模式时,在数据准确性、可用性等方面,均无法满足系统性风险压力测试要求[4]。从海外管理经验来看,金融监管机构一般采用以金融市场和财产债务制度为基础相结合的管理方法;一些银行还根据客户的信用评级和内部控制合规管理水平进行全面压力测试,以此为切入点实现对各种投资风险产品的全覆盖[5-6]。

整合压力测试模型。为了实现宏观压力测试和微观压力测试的连接和有机整合,统筹考虑金融体系的特征、金融市场特性等各种因素,探索和验证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企业、证券、保险等不同的金融服务市场主体,都需要针对各自的业务规律和风险情况,建立和应用个性化的管理模式,并定期对模式作出反馈检验。内控则需要帮助企业建立好自身的管理体系,对投资银行内部业务流程的合法性、经营管理模式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日常的风险检验,并对所有可能的风险问题进行排除,以此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敏感度和控制意识。

(二)建立动态传动机构

修正静态假设。采用动态博弈原则,对政府监管措施、银行股息策略、经济发展计划、风险敞口计划等进行全面动态假设,使模拟更接近现实。设置窗口周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金融环境和国内金融市场的特点,分别设定了1年、3年和5年三个阶段的压力测试不同档位。针对不同的窗口期,将对不同的投资组合进行持续观察,并在不同的时间窗内,分别测算不同的投资组合在不同的压力条件下潜在风险,以及不同的风险承受水平。

完善风险传递管理机制。加压检测既要对银行的负债品质、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等主要指标实行定点检测,又要对银行的经营风险传导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实施检测。监管部门都要组织制定统一的、透明的加压检测整体方案,在加压检测中,要针对各个类型的经营风险、各个种类的负债,设置严格、合理的传导机制[7-8]。

(三)测量交叉和重叠风险的影响

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是按照风险的种类,依次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实行了独立的测试方法。而在实际中一旦产生了风险,通常是由信用风险、金融市场经营风险和流动性负债危机等互相传播、互相重叠,并产生了共振。在这样的条件下,单一的压力测试很有可能会严重低估危险的冲击,因此应根据各种风险发生的有关矩阵,在叠加模型下开展统一压力测试。首先,对各种风险依次开展压力测试;接着,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影响实行直线累加;再次,根据历史数据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实行相关性分析。再次,通过关联矩阵计算交叉影响。从以往的国际危机研究中可以看出,风险关联矩阵不稳定,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关联矩阵的特征值就会出现变化。因此,在进行压力测试的时候,需要对风险进行足够的评估(可以选择高线值)。在现实生活中,当经营风险发生叠加、甚至产生连锁效应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整体信心崩塌,所以,在经营风险的传递流程中,就必须对交叉经营风险矩阵进行确认,同时,还要对社会心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9]。

五、提升压力测试的方法和举措

高度重视国际金融风险和压力测试的战略重要性。中央政府确定的三场攻坚战已进入最后阶段,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应继续以压力测试为手段,有效加强大、中、小、微各级风险预防和风险控制能力建设,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可以选择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财务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指导和组织相关工作,并将金融监管的基本结构进行强化,以应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金融纠纷和金融危机。

一是建立压力测试的统一标准。监管部门应统一压力测试的分析框架和压力测试的技术标准与我国的特点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场景、模型和参数,并制订行为守则。监管当局应鼓励银行根据需要制定内部压力测试计划,并根据统一标准建立强有力的监督和报告机制。

二是进一步发展开拓压力测试领域。除了改进传统的压力测试方法,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部门、私人投资基金、地方金融的在线金融服务、支付结算和其他金融機构也应列入并设立明确的监管要求。

三是使压力测试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所以我们应该把压力测试运用到企业风险管理中,以增强风控政策的科学化与谨慎度[10]。把压力测试中所体现的潜在风险引入限额管理体系,以建立较为稳妥的风险偏好,以建立适当的经营策略。董事长及高层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风险偏好、经营策略、资本控制等多种因素,确保企业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应充分发挥风险评估的风险预警作用,对企业的运作状况和风险能力作出整体判断。监管部门应该在压力测试的基础上,适时发布指导意见,以此为依据,督促金融机构主动查找不足,完善公司治理,修改发展战略,支持实体经济,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

四是提升压力测试的监管约束。在微观层面,应该逐渐将压力测试和资本监管相结合,对资本计划进行修改和改进,以确保在压力环境下的可持续运营;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公司融资计划执行情况的审计和监督,对未达到标准的公司实施强有力的监管。在宏观层面上,必须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压力测试的结合。通过压力测试,发现银行体系的薄弱环节,这是制定宏观审慎措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宏观审慎态度也已成为检验风险和影响企业行为的基本原则,可以结合起来更有效地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五是披露信息以做好压力测试。在保证数据完全真实的情况下,必须增强对数据透明的深度和广度,将数据对监管部门、股东和公众等三方开放,使压力测试的透明化做出全面的提升,其中涵盖了情景透明化、模型透明化和结论透明化。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方法,将压力测试的数据视为金融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保密工作领域,也可借鉴英国和加拿大的经验方法,将有关动态清偿水平和动态资金充裕程度的测量数据视为机密文件,并只提供给监管机构和股东。不过,一些动态财务研究以及其它领域的特殊的测试报告,可以被当做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利用,这能够帮助公司或者其他组织明确地认识一家银行的前景以及风险轮廓。

参考文献:

[1]杨入云.金融压力测试借鉴及其应用研究[J]. 理论与改革,2014(09).

[2]武剑.金融风险压力测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金融,2020(08).

[3]巴曙松,朱元倩.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经济学家,2010,(02).

[4]孙奕峻.基于压力测试模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分析[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3).

[5]董天新,杜亚斌.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运用[J].新金融,2005(08).

[6]李伟.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模拟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8(06).

[7] 周影.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新发展及研究概述[J].财经管理,2020(05).

[8]李彩霞.财务弹性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J].全国商情,2016(11).

[9]张学峰,叶晓青.基于压力测试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嘉兴学院学报,2022(05).

[10]  吴硕锋.企业财务压力下投资行为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8(11).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测试
幽默大测试
幽默大测试
幽默大测试
体能测试
心理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机敏测试
基于FPGA的DCC开销通道处理及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