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3-05-17 22:05吴欣欣汪莉
新闻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治理新媒体时代

吴欣欣 汪莉

【摘    要】随着媒介化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媒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媒介传播中的突发公共事件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大的重视、激起更广的讨论。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用户拥有便捷的发声渠道,诉诸情感进行“狂欢式”表达成为舆论现象。众声喧哗之下使得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场更加复杂甚至频频出现舆论失焦现象,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舆论环境,还加剧社会治理的难度。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是避免风险衍生、矛盾扩大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失焦;对策;社会治理

突发公共事件由于其突发性、破坏性、公共性往往能引起具有环境监视功能的媒体的极大关注。传统媒体时代由媒体主导议题是主流,然而新媒体时代,“受众”演变为“用户”,信息生产的主体实现了多元化,其自主设置议题的能力毋庸置疑,导致传统媒体主导议题的能力降低,用户主动设置议题成为常态。由此,舆论生态纷繁复杂,潜藏的社会矛盾和心理情绪也凸显出来,难免出现舆论失焦现象。

一、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失焦的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因其不可预测和突发性往往带有强烈的破坏性或威胁性,因其常涉及公共事务或公共利益,相较于普通事件更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平台提供了便捷的发声渠道,网络用户的表达权得到释放,各种自媒体应运而生,在不同利益诉求的驱动下,形成了众声喧哗的“去中心化”局面。诉诸情感进行“狂欢式”表达而不是以事实为准绳进行理性讨论的“后真相”特征影响了舆论场。在突发公共事件的讨论中,多元声音以及对各种议题的关注,对提供新的报道视角、发掘事件线索、倒逼真相、纾解公众情绪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但是,各传播主体出于不同诉求进行情绪化表达而不是追问事实真相,关注无关紧要的衍生趣味话题而不是关注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造成舆论分化、撕裂、失焦。愈发复杂的舆论环境成为割裂社会共识、加深圈层鸿沟和群体对立冲突、加剧社会不信任感的主要原因,干扰了正常的舆论环境,使得媒体公信力下降,网络舆论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给社会风险应对和社会治理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失焦的原因

舆论失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新媒体时代的特有现象。首先,在传统媒体时代,议题由传统媒体主导,公众互相交流的平台和空间有限,意见的自由传播难以实现;其次,新媒体环境下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主要依靠技术,在用户画像、算法推荐成为各个平台的主流推送机制后,用户被束缚在“信息茧房”和“社交茧房”之中,加剧了圈层化效应,潜藏着多元舆论的风险;第三,融合传播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趋势,信息传播的形式更加多元丰富,任何图片、音频、视频的细节和片段都有被网民放大甚至曲解、改编的可能,隐含着生成网络舆情的风险;最后,在后真相时代,受众被情感所主导而不顾事实进行刻板化的观点表达、宣泄式的话语攻击加剧了舆论失焦。

(一)传者: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不足

麦克姆斯和肖指出大众媒体具有为受众设置议事日程的能力,大众媒体通过“累积”“遍在”的影响使受众达到“共鸣”的效果,不仅决定了受众“想什么”,而且决定了其“怎么想”。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受多元主体传播的影响,加上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不足、媒介素养缺乏等原因,导致其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不足,不能第一时间引导舆论走向。

2015年6月1日,重庆东方之星轮船遭遇突发自然气象灾害,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针对此次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有部分媒体表现出媒介素养缺乏的一面,将“灾难美学”奉为圭臬,首先是在选题上过度煽情、片面强调救援的艰辛过程而忽视灾情发生的原因;其次是在标题制作上使用如《孩子别哭,我在长江,已经回到母亲的怀抱》等缺乏人文关怀的标题;最后是在内容呈现上,将悲情场景直接展示。种种过度煽情的报道饱受诟病,严重干扰了舆论焦点,针对媒体报道的讨论淹没了本该对失事原因、救援进展、灾后赔付等的探讨,体现了部分媒体及从业人员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能力的匮乏、媒介素养的缺失、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不足。

(二)渠道:算法推荐加深信息茧房效应

正如媒介环境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所说“一切技术都是刀子的翻版”[1],而刀子恰好是利弊同在的。算法推荐技术的应用曾是今日头条获得大量用户的重要原因,而如今各大平台都采用“用户画像”“算法推荐”进行信息推送和分发。然而当长时间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同质化的信息和观点后则容易成为桑斯坦笔下的“信息茧房”中的“蚕茧”,使得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变得更为极端,放弃了与不同观点、看法对话和交流的机会。

在“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发生后,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台都流传着“被打女子已经去世”“被打女子遭车碾压”等各种谣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休眠效果”发挥作用,信源可信度对公众认知的影响逐渐降低,而内容本身被公众逐渐接受。反复接收、长期沉浸在谣言中的受众不自觉地会认可这些谣言,干扰正常的舆论环境,使得对事件本身的焦点失去注意力。

(三)内容:多样化形式分散注意力

在注意力缺乏的当下,依靠多元化的形式吸引受众关注是媒體约定俗成的一项准则,动画、H5、短视频、VLOG、“一图读懂XXX”甚至游戏新闻等形式应运而生。然而在达到吸引受众的效果的同时,也潜藏着局部细节为吸引受众关注而造成舆论失焦的风险。

2018年9月开学季,教育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学生准时收看《开学第一课》,然而舆论走向却与教育部门的初衷、节目的预期目的背道而驰,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纷纷表示节目广告时间过长、广告内容与学业减负的号召相悖以及栏目组邀请的演艺明星存在病态审美等问题,随后媒体更是掀起一场关于男性阳刚与阴柔孰对孰错之争[2]。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栏目组对受众心理缺乏了解,同时节目多元化的形式造成了“反噬”效果,受众的注意力被过于丰富的形式所吸引,广告及嘉宾“喧宾夺主”占据了观众的注意力,从而造成了舆论失焦现象。

(四)用户:刻板印象下的情绪化心理

“后真相”一词自2016年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热词后,其所体现的现象越来越得到现实的印证:一事当前不是查证事实,而是首先进行情绪的宣泄,客观事实的影响力让位于情感的宣泄。面对具有公共话题性的突发事件,用户的刻板印象被激发,情绪化心理明显,表达个人朴素的情感而不问真相导致舆论失焦。

2022年,河南长葛市一名7岁女孩失踪,随后警方表示女孩已找到但已不幸离世,同时同村一70多岁老人被带走调查。此时众多网友批评媒体的不平衡报道,公布了小女孩照片却没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猜测犯罪动机并呼吁对此类高龄犯罪分子执行死刑,在情绪化表达之下掩盖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安全问题的讨论。2016年,雷洋意外死亡事件发生后,由于猎奇心理,加之信息公布不够及时,公众舆论关注点和质疑的焦点很快变成了嫖娼与否,而忽视了原本的关键点——警方是否过度执法致人死亡[3]。同年,“江歌案”发生后,由于大量自媒体引流“带节奏”,过度煽情化的表达将刘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甚至遭遇网络暴力,而对案件真相的关注、对凶手的讨论却远远不够。在后真相时代,涉及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等公共话题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也能激化用户的刻板印象和情绪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舆论失焦。

总之,与社会公共利益密不可分的突发公共事件会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而由于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涉及人为因素,因此能激发沉寂的“集体记忆”,人们将该事件与以往类似事件进行联系,主观上归因为相关部门的责任,失去对事件真相的关注。此时信息传播者议程设置的不够及时或者对用户心理把握的不足导致舆论引导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了用户的对抗情绪,分散了舆论焦点。在信息茧房和圈层化传播效应之下,人们只坚信自己的固有观点,难以实现对话交流,加上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使得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被过度解读或衍生出新的事件,用户根据自身诉求进行片面表达,舆论焦点多元呈现。

三、突发公共事件传播避免舆论失焦的对策思考

舆论失焦能带来诸如深挖事件线索、提供不同的报道角度、关注局部细节,引发更大关注、倒逼真相等积极作用,但本文主要探讨突发公共事件中舆论失焦的危害,也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传者:加强议程设置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4]。当前,一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就是网民,因此要不遗余力地提升网络议程设置和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了解网民心理,牢牢守住网络舆论阵地。

作为媒体机构要努力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媒体”,加强舆论引导;媒体从业人员要努力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提升议程设置能力;作为政府部门,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稳定民心、倾听民情、回应民意的作用,要及时发声、抢占舆论第一落点、澄清谬误、实时辟谣、安抚情绪、保持随时互动。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共同提升议程设置能力,多条腿走路,打出舆论引导“组合拳”,才能建设良好的舆论生态,避免舆论失焦、避免舆论场的喧嚣。

(二)渠道:优化算法技术

算法作为一种技术,“算法黑箱”的问题一直被人们诟病,优化算法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迫切的需求。

虽说信息茧房并不完全是由算法推荐技术所造成的,但至少算法推荐机制下推送同质化的内容加剧了信息茧房和圈层化效应,造成不同用户群体之间彼此分离和缺乏交流,形成“社交茧房”,造成观点流通不畅。在相似信息、类似观点的反复接收过程中逐渐认同甚至强化认同该信息和观点,形成群体极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群体事件的发生。优化算法技术可采用改进智能推荐模式、加入人工审核等方式促进不同圈层接受多样化的信息,了解全面的事实而不是局部事实,加强不同圈层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不是彼此孤立。以此促进舆论场域的和谐交流和共同讨论,而不是传播片面的观点,造成舆论的失焦。

(三)内容:注重严肃性与隐私性

2019年,一架从埃塞俄比亚前往肯尼亚内罗毕的埃航波音737MAX8客机坠毁,客机上8名遇难中国公民身份得到确认,一位因私出行的24岁浙江女大学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其个人信息被深挖,因其家境、样貌等各方面条件优越,一时间成为网友集中谈论的对象[5],而对其不幸遭遇、对遇难者的同情、对事故责任的探讨却销声匿迹。同样,由官方通报引发的舆论失焦现象还有2020年成都一确诊新冠肺炎的女孩流调轨迹公布后,因多次出入酒吧等娱乐场所而遭到人肉搜索,对女孩也是受害者的事实、对防控疫情的主要议题抛之脑后。

新媒体背景下任何细节都有被放大、扩散的可能性,注重内容的严肃性与隐私性既是更好地保护事件当事人体现人文关怀的要求,也是防止舆论偏离中心议题的必然选择。

(四)用户:提升媒介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市场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网络成为了民众意见的集散地和观点扩散场,用户作为舆论信息的主要来源,提升其媒介素养成为了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2022年11月19日網上传播一起“女子在公厕被人殴打”事件,对弱势群体安全、社会治安、公正司法的探讨本应是事件的焦点,而此时竟然出现了一些“受害者有罪论”的言论,对受害女子衣着打扮进行推测,忽视了如何规避此类恶性事件发生的核心议题。作为普通用户,容易在自媒体别有用心设置的议题中迷失自己、落入话语陷阱,消耗了注意力。因此,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提升其甄别事实真相、识别议题背后潜在的目的性的能力至关重要。

突发公共事件因涉及公共利益,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而为民众所关注,在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6]的背景下,网民过度关注衍生和边缘话题,进行戏谑化表达、情绪化宣泄、关注私人议题而不是公共话题等舆论失焦现象的发生似乎越来越频繁。愈发复杂的舆论成为割裂社会共识、加深圈层鸿沟和对立冲突、加剧社会不信任的主要原因,干扰了正常的舆论空间,网络舆论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对社会治理和社会风险应对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利用好网络舆论资源,把控好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既是一项紧迫的议题,也是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

注释:

[1]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戎宁.网络传播时代舆论失焦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

[3]李文婧.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失焦”现象[J].新闻研究导刊,2017(24):47-48.

[4]新华社.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5-12-26.http://www.xinhuanet.com/

zgjx/2015-12/26/c_135932625.htm.2015-12-26.

[5]侯雅兰.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失焦——以埃塞俄比亚航班坠毁事件为例[J].视听,2020(04):173-175.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2023.

(作者:吴欣欣,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汪莉,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治理新媒体时代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传播过程分析
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突发公共事件中微信公众号的谣言治理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