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新闻话语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研究

2023-05-17 14:45贠琪
新闻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学性真实性

贠琪

【摘    要】本文将非虚构写作这一新闻实践置于宏观的时空情境中,借用元新闻话语理论,以新闻社会学研究的文化路径,对非虚构写作的历史脉络进行了考察,认为非虚构写作反映了新闻一以贯之的文学性和故事性传统。通过超越客观真实以及重塑公共价值,非虚构写作获得了其文体合法性与文化权威。非虚构写作的盛行,代表了社会转型危机、新闻职业危机,以及后现代危机下的新闻范式修补。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元新闻话语;新闻范式修补;文学性;真实性

【基金项目】本文系运城学院2020年度学科研究项目“新媒体平台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研究”(编号:XK-2020008)成果。

近年来,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悄然兴起,并逐渐成蔚然之势。由于非虚构写作跨新闻学、文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其火热也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学科围绕这一写作样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对话,形成了不少理论成果。以元新闻话语理论作为理论视角,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为:非虚构写作这一特殊写作形式怎样重构或是拓展了新闻的概念与边界?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新闻理念有着怎样的勾连?围绕非虚构写作,各方行动者如何进行阐释工作,以形成这一写作形式的合法性?

一、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广义的非虚构写作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特稿、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深度报道、人物自传、历史小说等多种写作形式。非虚构写作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彼时,深陷越战泥潭的美国社会,暴力问题频发,女性主义、反种族主义、嬉皮士……多种社会运动汇聚成一股强烈的反权威、反主流思潮。

在此背景下,新闻领域开始出现标榜文学性、故事性的“新新闻主义”,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下的个体命运,强调细节描写、现场感,以及写作者的主体性和沉浸式,对新闻业长久以来形成的客观主义的话语规则形成了强烈冲击。汤姆·沃尔夫的《电冷却器酸性试验》、诺曼·梅勒的《夜晚的军队》、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都是这一时期杰出的非虚构作品。记者乔恩·富兰克林在1978年12月发表于《巴尔的摩太阳晚报》上的医学报道《凯利太太的妖怪》,以其细腻的笔法、强烈的现场感和详实的细节,获得首届普利策特稿写作奖。自此,非虚构写作获得了主流新闻界的认可。

我国非虚构写作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新闻特稿”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也有学者将其追溯至80年代的报告文学),随着文学领域非虚构写作的繁荣,新闻领域开始正式提出“非虚构写作”这一特殊的写作形式,以彰显其文体合法性。2003年《南方周末》将记者李海鹏所写的《举重冠军之死》认定为报史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特稿,此后的非虚构写作开始更加注重新闻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进入新媒体时代,腾讯“谷雨”、网易“人间”等新媒体平台的大力推动,使得非虚构写作呈现一派兴盛之景。然而,非虚构写作给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等传统价值要素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过度追求商业价值等问题也逐渐凸显,近几年,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进入反思和重整的阶段。

二、元新闻话语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

总体上看,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研究多集中在对非虚构写作的概念辨析及其与其他相关文体的关系、非虚构写作文本题材与内容、叙事策略、表现方式、经营困境与未来发展建议等偏新闻实务的探讨,某种程度上缺乏对非虚构写作本体的反思。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新闻有着怎样的关系、非虚构写作兴盛的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新闻理念、各方行动者在开放的新闻场域内进行了怎样的阐释过程……这一系列问题均需要回到新闻话语本身,可借用元新闻话语理论对非虚构写作进行考察。

(一)元新闻话语理论

元新闻话语理论由美国学者马特·卡尔森提出。所谓元新闻话语,是为评价新闻文本、新闻生产实践或新闻接收条件而作出的公共表述。元新闻话语理论可以拆分为三个关键的组成部分:行动者、场所/受众以及话题,包括三个阐释过程:定义建构、边界设定与正当化。[1]

元新闻话语代表了一种新闻社会学研究的文化路径,主张将新闻业及其实践与文化传统相结合。这类研究涉及泽利泽的阐释共同体、基于库恩的范式修复,以及基于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等维度。

在卡尔森看来,新闻产生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中,新闻业是一个多元、竞争、开放的场域,新闻及新闻业的意义是在各方参与者、合作者、竞争者的共同协商下建立的。元新闻话语问题涉及何为新闻、新闻实践的主体、新闻合法性、新闻与社会有机体的互动关系等。元新闻话语既是一种理论视角,也是一种分析方法。

(二)定义建构:非虚构写作的文学传统与叙事内核

目前学界对非虚构写作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无论是非虚构作者还是学界研究者,均不约而同地将文学性、叙事性作为非虚構与传统新闻最大的区别。

1.历史视野中的新闻与文学

被誉为“新新闻主义之父”的汤姆·沃尔夫认为,新新闻主义不是美国新闻的新阶段,而是欧洲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兴。事实上,新闻与文学从起源、历史、实践等各个方面均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从西方新闻史来看,最初的新闻没有独立文体,因而与文学或评论难以分开,新闻报道不如说是散文文体的延续。即便到了商业报刊时期,新闻写作模式仍旧延续了文学作品的诸多表现手法。在美国,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中所催生的客观报道与城市化、移民化浪潮中所催生的文学新闻,成为两条并行不悖的报业发展脉络。

在我国,最早的报刊文体是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开创的政论文,多用排比、对仗,笔锋常带情感,文学色彩浓厚。建国后,党的新闻事业部分继承了启蒙的传统,在信息传播之外,自觉承担起宣传职能。从20世纪80年代的报告文学和深度报道、90年代的“冰点特稿”和大特写,到如今新媒体平台的非虚构写作,均体现了新闻界向文学界的借力。

2.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故事的新闻

著名媒介社会学家迈克尔·舒德森曾说过:“文学传统在新闻界根深蒂固,它鼓励记者撰写精彩的故事,而不是四平八稳地客观报道,要求文采飞扬、感人至深。”舒德森把新闻分为“作为故事的新闻”和“作为信息的新闻”,他指出,“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对于大报而言,‘讲好故事比报道事实更重要”。[2]约翰·哈索克在《美国文学新闻史》中也将19世纪末西方的主流新闻风格分为话语型模式和叙事型模式两种。前者通常指向传统的以提供信息为目的的客观新闻,后者则包括了文学新闻在内的以叙事为主要取向的新闻类型。[3]

我国学者邓力使用元新闻话语分析方法,将“非虚构写作”置于叙事新闻的历史长河中,与黄色新闻、文学新闻、新新闻主义等概念相勾连,指出对阐释的追求与反思,是叙事新闻的核心知识宣称。

(三)边界设定与合法化:非虚构写作的事实真实与公共价值

“边界工作”原本是讨论科学与非科学之界限的科学社会学概念。元新闻话语研究中,学者们观察到,在面对新闻业内外的威胁和挑戰时,从业者通过边界设定,即“圈内—圈外”的叙事来重新划定有效新闻实践的界限,从而捍卫自身的文化权威。[4]

1.正当化:非虚构写作真实性的界定

现代新闻业中,真实性是新闻叙事的基本原则。早在“新新闻主义”兴起伊始,学界就有不少反对意见,有学者认为“新新闻主义”是对传统新闻的一种否定,它允许作者在写作时加入主观感受,混淆了“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概念。可见,非虚构给新闻真实带来的威胁,划定非虚构写作作为新闻文体合法性边界是首要任务。

著名非虚构写作者林珊珊,曾就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问题表达看法:“关于故事与真实,有些人一提到故事就说它跟真实不太一样,故事就看起来有天生的可疑,但我却觉得恰恰相反,我觉得只有足够深度的真实你才能构成一个故事,你对真实的追求越多你才能讲好一个故事。”她将真实区分为三个维度:一是捏造;二是合理想象;三是重构的风险。所有的采访和细节都要有依据,捏造和合理想象显然都是不允许的。而非虚构写作从事的是重构工作,其更类似学者洪治纲所讲的基于创作主体观念的事实性书写,非虚构写作者的任务就是通过深度的采访,尽可能降低重构工作的风险。

类似的,我国资深非虚构写作者、《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总监卫毅认为,“真实性就是我要写的一定是事实,文学性是可能我运用的是文学的技巧,或者营造某种文学的气氛,我觉得主观的东西它不是虚构,主观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作者自己内心的真实,底线就是它永远不能虚构。”

《纽约客》特约撰稿人、美国著名非虚构作家苏珊·奥尔琳说过:“没有经过人的情感过滤的事实,未必比你在文学新闻中获得的比较主观的真实更真实,……这是一种情感和事实的真相,是比单纯的实况报道更丰富的经历。”

可见,非虚构写作者作为阐释共同体,在肯定真实性这一新闻实践边界的基础上,采取了两种策略:第一,纯粹客观的真实是无法达到或者说是不存在的;第二,非虚构写作所追求的真实虽然经过主观的过滤和重构,但它却更逼近真相。

2.合法性与文化权威:非虚构写作的公共取向

合法性是社会团体和组织行为正当性的来源。新闻业的合法性使公众接受新闻业在收集、产生和传播可信信息以及定义现实方面具有文化权威。学者童静蓉认为,新闻业的合法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与医学和法律等其他传统职业不同,新闻业并没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明确特征。因此,它依赖于随意地构建专业规范和理想来维护其边界和合法性。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媒的信息垄断地位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新闻业的合法性和文化权威也在逐步消解。为此,陆晔和潘忠党重新提出新闻专业主义问题,并指出除了技术层面的标准外,新闻业的正当性还包括内生的伦理规范,其一是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准则,其二是公共服务的准则。

最初,西方非虚构写作正是凭借对“公共性”的强调,构成了对当时占主导地位文体形式的拨乱反正。在我国,非虚构写作在文学领域的兴起,反映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与新闻环境监测功能的结合。

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着力于寻求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的重叠,抑或是在“个人性”与“公共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反思自身命运的参照,通过展示过去的、他人的“故事”,个人得以评价、预测自身的状态。“故事”的人本意蕴反映的是人对自身命运以及外部社会的关怀,非虚构写作在微观上刻画个人经历,同时又主张思考和观照宏观的社会现实。诚如从玉华所言,“冰点特稿的定位就是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不是单纯在讲个体,而是在讲一个时代,讲一个大中国。”

三、非虚构写作:危机话语下的新闻范式修补

新闻范式是新闻从业者中共享的一套关于何为新闻、如何报道以及怎样区分好坏新闻的世界观。区别于传统的客观新闻范式,非虚构写作在中西方新闻界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不同时期新闻场域内外的各种权力博弈,概括起来,非虚构写作体现的是三个阶段的危机话语下的新闻范式修补。

(一)第一阶段:社会转型危机

如前文所述,20世纪60年代非虚构写作最初以新新闻主义的名义登上美国新闻业的舞台时,是基于当时各种社会矛盾的爆发,导致传统的客观新闻无法反映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各种社会变化。尽管客观新闻一直是西方新闻界的主流范式,客观性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基石,但在美国,从狂飙猛进的镀金时代,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再到彼时以反越战为代表的各种社会运动,近百年间围绕客观性的争议也一直不绝于耳。

一方面,研究者认为,新闻场域内外的资本、政治、社会等各种力量的角逐,使纯粹的客观新闻无法达到。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认为媒介从事的只是环境再构成作业。塔奇曼则将客观性理解为媒体和记者生存战术里的一种“策略性仪式”。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在面对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变局时,普遍感受到客观新闻的无力。于是,在拯救美国的扒粪运动中,新闻记者联合文学界,开始借用文学的手法,从事大规模的揭黑报道。而在大萧条中,公众迫切需要在实用和官方信息之外,获得对社会现实的理解,早期的深度报道应运而生。这一系列不断丰富的新闻实践,使非虚构写作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得以作为客观新闻范式之外的必要修补而获得文体上的合法性。

我国学者黄典林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话语范式归纳为宣传取向、专业取向、文学取向三种。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带来了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种矛盾频发,新闻业一方面重新回归新闻的信息属性,另一方面为了回应社会关切,开始采用宏大叙事之外的平民视角。1995年《中国青年报》首开《冰点》特稿专栏,此外,《南方周末》《新京报》《财经》等纷纷试水特稿,使用多样化的叙事手法,注重挖掘细节,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非虚构写作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不过,这一时期的特稿与深度报道没有明确的区分,使非虚构写作的文体界线显得暧昧。

(二)第二阶段:新闻职业危机

由于互联网在技术上的优势,传统媒介逐渐失去了信息采集和发布的垄断地位,媒介的生存空間被挤占。西方新闻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经营与信任危机,报业盈利断崖式下滑,受众大幅度流失,大量报纸陆续停刊或停出纸质版。我国新闻业特别是市场化媒体同样面临着类似危机。

由于非虚构写作的采访周期较长,内容质量要求高,为了应对行业危机,降低运营成本,中西方不少大报纷纷裁撤了特稿和深度报道写作部门,非虚构写作的主要阵地开始向时尚杂志和网络平台转移。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商业化运作,结合非虚构写作的故事性,吸引了影视业资本的介入,通过出售知识产权,一些非虚构作品实现了内容的直接变现。非虚构写作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又一次大的飞跃。

(三)第三阶段:后现代危机

以“碎片化”“娱乐化”“反权威”“去中心化”为主要特质的后现代主义成为表征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业危机的主要话语范式。有研究者认为,进入社交媒体时代,新闻业正呈现出“液化”状态。新闻生产主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线性新闻生产流程不断被重塑,去组织化的新闻生产过程更多的体现为职业记者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动态实践。于是,在新一轮全民创作热潮中,非虚构写作迎来了自身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其一,非虚构写作者的复杂化和解构化。除了职业记者外,大量来自非机构乃至个人写作者开始加入非虚构写作队伍。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一部分传统新闻工作者仍将非虚构写作的叙事权威与传统新闻业职业权威联系起来之外,还有一些非虚构写作者开始尝试解构非虚构写作者的身份。如美国的理查德·克拉默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记者,而是一个“手艺人”;李海鹏在讲到自己所从事的非虚构写作时,使用的是“写东西”这样一个消解了新闻职业色彩的泛化表达。正如胡翼青所言,在后真相时代,真相界定者的身份显得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传播者的诚意。通过身份解构,非虚构写作者试图重新建立叙事权威。

其二,非虚构写作的情感浸入更加明显。“后真相”的核心内涵是真相让位于情感,立场优先于事实。这种情感诉求凌驾于事实之上的价值取向与非虚构的写作旨趣不谋而合。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可以做到这一点。”而讲一个好故事,就是传递情感进而影响别人的最好的方式。

其三,非虚构写作以其阐释主义,扩张了真相的范畴。围绕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核心讨论是真相的界定,他们认为,真相并不能自证,亦即真相只能是再现的而非本真的。不同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非虚构写作借助叙事和阐释,通过将所谓的“真相”置于文本的开放系统中,提倡受众的个人感受。

在新媒体语境下,非虚构写作以其灵活的叙事视角、对客观真实的超越、阐释主义风格以及情感动员机制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正是由于对传统新闻范式的挑战以及过度商业化,使其遭到了不小的质疑,非虚构写作的未来发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结语

本文以元新闻话语为基本理论视角,综合使用阐释共同体、边界与合法性、范式修补等理论资源,考察非虚构写作再度登场的必然性。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产物,非虚构写作对“何为新闻”“谁是新闻记者”“新闻业的价值标准”等一系列观念问题进行了重新定义与阐释。本文的局限性在于受众视角的缺失,将研究重点着眼于非虚构写作本体,忽视了新闻场域中的受众力量。尤其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理应成为决定新闻范式的中坚力量,这也是今后非虚构写作乃至新新闻范式研究的重点之一。

注释:

[1]丁方舟.元新闻话语与新闻社会学研究的文化路径——卡尔森《元新闻话语与新闻业的意义:定义管理、边界工作与正当化》译评[J].新闻记者,2019(08).

[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约翰·哈索克.美国文学新闻史:一种现代叙事形式的出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4]白红义.边界、权威与合法性:中国语境下的新闻职业话语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08).

(作者:运城学院中文系讲师)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文学性真实性
毛泽东诗词文学性英译研究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论《阿达拉》的宗教色彩及其文学性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追求真实性永远是记者的基本准则
梁亚力山水画的文学性
广告的真实性
18世纪以来西方新闻业的文学性与政论性传统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