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优化策略研究

2023-05-18 16:44巩立超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

摘要: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其精神内涵与文化底蕴深厚,是连接中华儿女的根与脉。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一方面需要深耕其价值理念、深挖其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其大力弘扬。因此,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优化策略,有利于开辟更加通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进而拓展其网络传播广度、力度与深度,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舆论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内在支撑,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和滋养人类文明赓续辉煌。

网络传播形成了新的社会场景,同时也营造了全新的文化传播范式。文章在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成效的前提下,从宏观视角、中观视角与微观视角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突破进路,旨在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价值与优势,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化传承与发展,全面调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筑正确主流价值观、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策略;中华民族

中图分类号:G206;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03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A-28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推动中华民族昂首迈进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的整体特征与风貌展现,更是中国承古强今、继往开来的思想渊源。历史和现实均已证明,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都高度依赖民族文化的强大精神滋养。因此,作为中华儿女,在擘画未来的同时还应回望历史,更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見》)指出,要“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因此,如何契合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效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一、宏观层面:优化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顶层设计

(一)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格局

立足于当前的新媒体大背景,我国需要从战略层面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快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切实打破禁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势发挥与价值释放的桎梏[1]。这就要求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思路、模式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创新力度,积极拓宽传播渠道,持续增强在网络传播领域的公信力与影响力,稳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阵地的传播时效性、感染性与针对性[2]。同时,还需要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技巧与传播艺术的创新力度,广泛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网络传播方法与形式,更好地将中国价值观念、民族风貌与精神、历史文化等融合融通到网络传播内容体系中,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具有时代特征。同时,需要基于全球视野着力培育具有中华民族元素、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作品,乘借网络技术的“东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传播至全球各地,力争让国内外网络用户对中华文化形成正确的、全方位的认知。

(二)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产业链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迭代更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产业链为主抓手,打造传统文化类的“热门”IP,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裂变”传播效果已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3]。以故宫文化为例,因敢于大胆尝试新媒体传播方式,突破固有思维与传播话语的桎梏,创新性地融合了故宫文化表情包与最新的网络流行语,故宫文化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并让不少年轻人对故宫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故宫表情包也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文化符号。在此基础上,研发人员又陆续开发故宫文化游戏APP、故宫文化电影等网络文化产品,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融会贯通,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与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显著增强了故宫文化对网络用户的吸引力,成功打造了属于故宫文化的专有IP[4]。

由此可见,IP的时代价值及其延伸的产业链将获得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生态效益等也会持续提升。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产业链打造升级,从而向全世界高质量、高效率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的新形象。

(三)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创新机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非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即始终处于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贴合群众精神需求的变化过程,是一个持续创新与探索的过程[5]。互联网视域下,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创新机制是贯彻落实其目标的必经之路,也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必然要求。例如,可以构筑网络传播研究平台,核心职责是科学系统且高质量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打造思政素养高、专业功底深、知识架构全、创新能力强的现代化创新队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不断增强政策的指导功能与激励功能,引领广大群众更加积极主动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中观层面:重视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正向牵引

(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政府主导

有关部门应遵循网络传播特性,科学统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发展目标,并依据发展目标策划极具创新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发展规划[6]。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路径,大力弘扬蕴含正能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与此同时,要加大政府部门对网络文化的干预和引导力度,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目标落地;明确网络用户、网络运营商以及网络管理者的相关责任,建立健全由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正向主导机制;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政策,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鼓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技术的自主创新,着力引导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以正向舆论引领社会,支持多方主体参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锤炼与洗礼,汇聚而成强劲的生命力、道德标准以及民族精神。综合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典籍等文化物质遗产类型,而且还有传统艺术等文化非物质遗产类型[8]。因此,从传承人类文化视角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保护意义与发展价值,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梳理与整合,进而构成有机整体,该有机整体不但要极具包容性,而且要突破地域差异性与不同历史的背景限制[9]。在全方位树立与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媒体大数据技术予以保存,并进行更深层次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构筑具有时代价值与文化蕴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方式。

(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媒体的深度融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要求在坚定正确政治立场的同时又能兼具时代特色,做到创新化发展与表达方式的成功转换,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既能吻合新媒体传播特征,又能满足网络传播所需[10]。

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应主动顺应网络媒体的传播特征与规律,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播模式的创新力度,强化传播的实效性,最大化激发新媒体传播优势,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能够借助新媒体予以充分挖掘与展现,推动数字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变,使其在新旧媒体领域均能实现可读。其中,新媒体的现代数字化技术能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感、可观、可听,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诠释其丰富内涵,可以大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力与内在感染力,有助于受众更易于理解、认同与接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短视频、网络电影、游戏等新媒体中的渗透与融入[11]。

比如,腾讯平台、人民日报与敦煌研究院三方协力创设“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的壮丽景观进行了直观且逼真的演绎,不仅可以让用户完全沉浸式地感受敦煌石窟的魅力,而且能够使其全面了解敦煌石窟的相关知识,切实增强用户的体验感。

三、微观层面:改进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方式方法

(一)实现新旧媒体的自然过渡与紧密衔接

新媒体具有共享性、交互性、个性化与普遍化等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传统媒体传播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大众的精神需求。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样化,传统媒体已不是当代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他们更加青睐于微信、微博等各种新媒体平台。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资源共享与平等交流的场域[12]。例如,人们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不仅可以自由分享现实生活中的有趣事情,而且能够抒发内心的各种想法,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实现彼此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对此,经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应该秉持创新理念,积极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弘扬昂扬奋发的文化内容,全域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正能量,进一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智慧和力量。

(二)形成政府、大众和媒体共同参与的传播合力

在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担当起引领者与组织者的职责,力争组织协调多方力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广范围搜集与归纳整理,构建立体的、全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结构;需要积极发动广大群众的推动作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世界中的传播力与影响力;需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积极主动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其所肩负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责任,同时要深入挖掘广受好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予以传播,还要和用户更好地互动,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质量[13]。

(三)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手段

从信息传播形式的视角来看,应充分借助音视频等形式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渗透性传播。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促使现代用户养成了音频文化、视频文化与视听文化消费习惯[14]。对此,应提高网络传播形式与现代用户文化消费习惯的贴合度,以音视频等形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利用喜马拉雅、优酷等音视频平台进行分享与传播,也可以利用音视频类的综艺活动、游戏、影视剧等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渗透性传播[15]。立足于传播方式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需要充分激发线下人际传播的作用,切实发挥其制造“火种”的独特功能,并和各大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实现“星火燎原”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追求创新化发展格局已成为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任务,而要实现更好更快更广的传播,必须借力网络技术的“东风”。各网络平台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载体,开辟多元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渠道,促进传统文化弘扬方式的多样化,有助于在网络场域根植中华文化基因,增强网民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根铸魂的过程中,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远,逯明宇,李智超.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策略探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2(8):77-78.

[2] 刘英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话语构建与实践路径[J].出版广角,2022(5):34-35.

[3] 方圆,李春.从北京冬奥会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4):78-79.

[4] 陈波,潘则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路径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6.

[5] 洪方雯.媒体融合视域下电视文艺晚会创新路径探索:以2021河南卫视《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7):105-107.

[6] 范红,周鑫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的内容创新与优化策略:以“#谁说京剧不抖音”为例[J].出版广角,2021(11):67-71.

[7] 晏青,罗小红.流动的意义:传统文化移动传播的符号学阐释[J].中州学刊,2019(10):45-46.

[8] 贺艳.移动短视频与拟态环境建构新模式的反思:基于媒介技术的视角[J].编辑之友,2019(4):90-91.

[9] 王沛楠.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短视频平台上的中国形象分析:以短视频平台TikTok为例[J].电视研究,2019(4):102-103.

[10] 高宏存,马亚敏.移动短视频生产的“众神狂欢”与秩序治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78-79.

[11] 宁海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整合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6):35-36.

[12] 晏青.移动传播视阈下传统文化传播逻辑与策略[J].理论月刊,2018(4):89-90.

[13] 彭兰.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传统媒体转型的三大路径[J].新闻界,2018(1):23-24.

[14] 卢娜,诸葛明双,张扬麟,等.全环境育人理念下边远地区医学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实证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5):52-53.

[15] 吴舒婷,张静娴,魏思雄,等.自媒体时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穆风sdpt”公众号的建設与运营为例[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9-54.

作者简介 巩立超,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党建、文化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新媒体时代河南文化资源网络传播的现状及对策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