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

2023-05-18 20:25张成涛林欢
教育与职业(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培育政策农民

张成涛 林欢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关注点,当前的研究因缺失整体性而难以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脉络。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分析结构、梳理特征和把握趋势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发现,当前研究的热点分布在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内涵特性、培养目标和培育主体等方面。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应从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本质属性、研究框架、执行主体、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和部分边缘位置高频关键词等维度进行调整优化。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张成涛(1979- ),男,山东平度人,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林欢(1997- ),女,广西钦州人,南宁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在读硕士。(广西  南宁 53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JCZH222,项目主持人:张成涛)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0-0071-08

“新型职业农民是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农村精英在农村运用现代化的理念、科学知识、经营管理方式和市场化手段从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职业群体。”①鉴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独特价值,国家以政策为杠杆来引领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成为近十年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点。2012年至2023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9个年度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了指示。同时,当时农业部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印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国家与各级政府逐步建构并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体系,促使学界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我国学者围绕新型职业农民政策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但未能从整体上反映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研究脉络,不利于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国内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发展的新趋势。站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历史起点上,乡村振兴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承担着新的历史任务并面临诸多新挑战,因此,继续深化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最重要的决定要素,政策研究也是推动政策实践完善的重要抓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把握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热点,找出当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并对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趋势进行预测,对未来研究方向的调整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检索来源,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2月4日;以“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为主题检索到研究文献共1638篇,其中学术期刊论文1364篇,学位论文168篇,会议16篇,报纸19篇,学术辑刊3篇,特色期刊68篇。由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能代表当前学术研究的一定水平,同时也能基本反映出当前学术研究的整体状况,故本研究从1638篇研究文献中选择了273篇核心期刊论文和168篇学位论文为最终研究样本。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数学以及统计学等研究领域。在社会网络分析的视野中,社会是由网络构成的,网络是通过不同的节点建立联系并形成的。社会网络分析法可以明晰节点在网络当中所处的地位,通过分析节点间的相互影响来梳理社会网络的结构及属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改进或优化策略。

本研究将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相应的节点形成了一个网络结构,其具有社会网络结构的基本特征。因此,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Bicomb2.0软件、Ucinet6.0和SPSS 25.0软件为研究工具对其展开研究。首先,用Bicomb2.0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数据提取,统计出高频关键词,形成词篇矩阵、共现矩阵;其次,将Bicomb2.0软件形成的共现矩阵导入Ucinet6.0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关键词社会网络关系图谱、中心度数据,以分析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最后,将词篇矩阵导入SPSS25.0软件生成聚类树状图,获得研究的热点主题分类,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成果时间分布

文献的发表时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文献的发表数量及变化情况是衡量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是相关领域受关注程度的总体反映。文献的发表时间分布可以反映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也有助于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从而判断研究的变化趋势(见图1)。

政策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性,从时间维度来看,政策研究虽稍滞后于政策出台,但两者之间基本上形成了同频共振的效应。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伊始,同年,核心期刊开始发表关于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论文,也意味着这一领域研究的序幕正式拉开。随后,国家层面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相继出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健全职业农民扶持制度……探索职业农民养老保险办法”。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完善培育制度体系、健全培育机制、锁定培育对象、明确培育主体、创新培育方式、加强考核管理等。这一时期,随着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密集出台,助推学界掀起了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热潮,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于2016年达到第一个波峰值。

2017 年和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关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虽然是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没有较为显著的创新,政策更具整体性。这对学者的研究产生了较强吸引力,因此,学界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关注度被宏观的整体性战略政策所分流,有关研究文献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整合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同时,学者们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宣传、研究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文献数量达到第二波峰值与极值。2021—2022 年,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没有大的变化,因此,研究文献的数量再次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位状态。

总之,从时间维度来看,2012—2022年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政策的完善和政策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依据与指导。从整体上看,这十年间研究文献的数量呈现出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的态势,未来很可能会随着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调整与加码而再次出现高潮。

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热点分析

(一)基于高频关键词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内容的总结和提炼,是研究主题的集中反映。某一关键词在研究样本中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学界对该主题的关注度就越高;两个关键词在相关领域的文献中共同出现的频次越高,说明这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度越高,从而有助于呈现出研究热点之间的关系及关注点。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研究对象中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推断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再以研究热点为线索揭示研究发展的脉络与发展方向。笔者运用Bicomb2.0软件对441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的提取与统计,把高频词中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农民”等词汇作为主要名词,剔除对研究关注点无明显影响的词汇,同时将“对策”与“策略”等同意词汇合并,最终获得关键词共1208个,将关键词数值代入高频词分解公式N=[D](D为关键词总数)中,即获得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研究文献高频词34个(见下页表1)。这34个关键词的词频总和占总词频的33%,达到知识图谱绘制所要求的词频比例27%的标准。

根据出现频次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对前34个关键词进行排序,排名前10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10或等于10,表明这些主题在以往的研究中均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属于该研究领域的集中热点;剩余的24个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4或等于4,表明以往的研究视角广泛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该领域研究的前沿趋势。

(二)基于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热点分析

1.词篇矩阵。本研究使用Bicomb2.0软件导出词篇矩阵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导入SPSS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词篇矩阵的行表示关键词,列表示来源文献,其中对角数字“1”代表该关键词出现在对应的文献中,“0”则代表该关键词没有出现在对应的文献中。

2.共现矩阵。运用Bicomb2.0软件将上述34个高频关键词进行两两配对,导出34 * 34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共现矩阵的第一行与第一列为关键词,对角的数值表示行列关键词共同出现的频次,并体现出研究热点间的联系。从共现矩阵呈现的结果来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多个主题的关联度高,主要包括培育和对策、培育和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等。总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被学界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主题的同时,也被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现的重要载体。这不但体现了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制定的初衷,也体现出研究主题与政策目标之间是相互映射的。

(三)基于社会网络节点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热点分析

1.社会网络社群图。文献研究的聚焦点可以通过该阶段文献的可视化分析来获得,社会网络社群图凭借可视化以及高效、直观反映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和预测未来趋势的优势,被用作社会网络节点分析的必备工具。本研究将Bicomb2.0软件导出的共词矩阵导入Unicet6.0软件,使用Netdraw工具可视化处理共现矩阵中心度,绘制出研究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社群图。关键词的中心度数值及其在整个研究网络中的控制力用图中節点的大小来表示,节点大小与该关键词的控制力强弱及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引领作用呈正相关关系。各关键节点间连线的粗细表示其相互之间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粗,表明其关系越密切,进而说明本组关键词在同一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对图谱进行分析后可知,“乡村振兴”“培育”“农业现代化”“对策”构成了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关键词,它们被密集的线段包围,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最多,是概括性强的核心词。其中,“乡村振兴”处于较中心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主题的相关研究与政策动向存在紧密联系,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关注的焦点。另外,相比较而言,“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互联网+”等处于边缘位置,说明学者们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关注度略低。这些要素也是决定政策落地成效的重要因素,虽然研究的关注度与自身的价值之间不对等,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它们可能会在未来的研究中受到更多关注,可作为该领域研究前沿的代表。

2.网络密度。网络密度是社会网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测度指标,能有效反映网络中各区域之间关联关系的疏密情况,取值范围为0~1,且数值越大说明网络内节点之间联系越紧密。通过Unicet6.0软件计算出研究网络的整体密度为0.26,这说明该网络的密度不大,反映出关键词之间整体的互动程度不高,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角度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整体的关联性一般。究其原因:其一,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关注的集中度不高,输出的观点比较零散,观点之间的关联性与一致性不强。其二,从研究网络的整体密度看,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其三,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政策多为行动方向性指导,缺乏细化的能落地的实施措施。其四,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各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水平不平衡,因此,各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进度不一,不同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

3.中心性分析。“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研究重点之一,是本研究测量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之间联系情况的重要指标。根据不同的测量方法,其描述指标一般可分为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笔者通过Ucinet6.0软件测量,得出关键词的各中心性指标。

点度中心度测量的是节点在群體中的核心性。在一个社会网络中,如果某节点与其他有直接联系的节点越多,其点度中心度就越大,表明该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影响范围越广,且处于网络中的核心位置。本研究点度中心度最高的是“培育”,数值达到了47,说明大部分学者在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政策时,倾向于将政策研究的关注点落脚在如何实现培育的过程,这也表示此主题在该网络中拥有较大的“权力”;而“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点度中心度分列第二位、第三位,数值分别为36和31,两者数值的差别不大,这体现出政策研究对政策终极目标实现的重要关切。

社会网络通过节点实现连接,节点之间的中介能力可将中间中心度作为测度指标。一个节点连接其他节点的最短途径数量能够体现出它在所处网络中起到的桥梁作用,数量越多就表明该节点具有的中间中心度就越高。中间中心度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与点度中心度排名前10的关键词相比,“乡村振兴”处于最高位置,这意味着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中,“乡村振兴”起到了使围绕其他节点展开的研究相联系的纽带作用。另外,中间中心度排名前10的关键词中新出现了“农民教育”。教育一词的范畴较大,其内涵与培育之间存在异同,但有的研究文献因未重视两者内涵的区分,将农民教育作为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关键点之一。

接近中心度是体现节点之间接近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现了某关键词在研究过程中不受其他关键词控制的程度。节点的距离值越小,表明该节点和其他节点的距离越接近,节点传播信息的能力就越强,传播信息的权威性就越大;反之,距离值越大,表明该节点越处于网络的边缘,其权威性越小。通过测算,接近中心度排名前10的高频关键词中“乡村振兴”“培育”“农业现代化”等关键词接近中心度数值较小,说明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较高,属于该领域网络的核心主题。综上,接近中心度的分析结果与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的分析结果较为一致,这更加印证了这些关键词是该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

(四)基于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热点分析

对高频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有助于把握其中热点主题之间的联系,并初步明确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热点指向。所以,要提高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主要类别把握的精准度,还要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认为关键词之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相似性,对各关键词在文献中的特性进行分类,将研究关键词之间关系的远近作为分析标准,得出分类结果并作为分类参考。这一方法也存在先天的局限,即不能完全按照树状图来划分类型,因为以单一的树状图为依据做分析难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笔者将Bicomb2.0软件导出的词篇矩阵导入SPSS25.0软件中,通过系统聚类分析,生成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树状图,该图的纵轴表示高频关键词,横轴数值表示关键词间的距离。数值小于25的关键词可以聚合为五大主题:主题一包括“特征”“内涵”“培训体系”等关键词,反映了该聚类是基于新型职业农民自身特性的分析,探讨关于职业农民培训方面的问题;主题二包括“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培育路径”“农村职业教育”等关键词,反映了该主题主要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主题三包括“扶持政策”“培育政策”“农民培训”等关键词,表明该主题的研究总体上是从政策出发,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研究;主题四包括“培育”“地方政府”“高职院校”等关键词,该主题侧重于关注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找出现存的培育困境并提出对策;主题五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培训”“政策建议”等关键词,反映了该主题主要是对培训相关方面进行研究,注重为今后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提供参考建议。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新型职业农民与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出现的频次最高,说明如何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是本领域学者关注度最高的关键词。与之密切相关的研究可做进一步的细分:其一,关于培训模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类、校企配合类、市场运作类三种模式,选择时应考虑制度、经济、文化和资源条件因素,以及农业发展因素、技术因素和人员因素,并依据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模式。其二,关于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培训内容与参培对象需求的契合度是影响培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影响参培者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决定培训能否可持续进行的关键要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存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从业年限与经验等方面的异质性,因此,需要按照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设计、开发与其需求适配度高的培训内容。其三,关于培训经费投入。政府应以项目的形式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经费的投入,并进一步增加社会资本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投入。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政策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了依据和指向,而政策的有效实施是重要前提。全面深入地认识政策实施对象的特征,并将其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密切结合是提升政策实施成效的重要抓手。基于此,有学者在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的基础上,梳理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与相关政策之间的演变逻辑,将其与培育实践的改革和政策的完善建立关联,以此作为推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完善的重要载体。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

政策研究须依托一定的时代背景,大部分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研究是基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因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这体现了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对时代关切的回应,实现了政策与时代任务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与宏观政策进行有机关联,能牢牢抓住政策研究的“牛鼻子”,从而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专业技能型、生产经营型与社会服务型,每种类型又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可见,新型职业农民类型多样性决定了培育过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培育主体的多元化。培育主体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的重要决定力量,因此,它自然就成了学者们关注政策的重要主题之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主体主要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成人教育机构、农业企业等,其中,职业教育机构是最主要的力量,这也契合了相关政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高度关注。此外,政策仍需要在整合相关职业院校资源、发挥相关职业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体作用等维度发力,实现培育主体的多元与协同的有机统一。

五、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本质属性的研究

时至今日,政策内容是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研究仍处于描述分析阶段,缺乏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理论的深入研究。政策的深入研究应面向整个政策体系,对政策体系的理论追问必须要回归到政策的本质属性,通过对政策体系基本理论的研究,进而实现对政策框架与内容的重新建构。因此,未来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应从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本质属性着手,重点从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价值取向、目标厘定、框架设计、实施逻辑、保障机制等维度展开,并在对上述基本理论问题及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良性生态。

(二)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研究框架

研究框架指作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的一个过程图示。目前,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研究主要是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且对其理论与方法的借鉴仍处于初级阶段,契合其特点的研究框架尚未形成。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学者们在政策学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规范框架,并以此框架来规范和引导未来研究的开展。

(三)强化对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执行主体的研究

政策执行是政策实施的核心环节,也是决定政策落地成效的关键要素,而政策执行主体职能的有效发挥既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重要的实践问题。现有研究对政策制定及执行主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政策执行主体的职能、职责以及政策执行等问题尚未取得有效的成果。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后续研究应加大对政策执行的研究,尤其是对政策执行主体——地方政府的研究,包括其职责定位、职能划分、参与路径等,为提升其政策执行效能提供参考,实现地方政府政策执行有理、有利、有节。

(四)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

目前,学者们对政策实施问题的关注度还不够。政策执行与政策目标预设之间的差距可用政策失真来体现,而政策失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缺乏政策的保障机制所造成的。政策失真是政策实施中不能回避的问题,而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执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政策失真的现象,这在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困境”及具体的内容中已有所体现,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的层面,也没有上升到政策失真的高度。因此,未来的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应对政策失真的表现以及造成政策失真的原因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保障机制的构建来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政策避免或减少失真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五)加大对部分处于边缘位置的高频关键词的关注

正常情况下,高频关键词同时应处于社会网络社群图的中心地位,但本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互联网+”在社会网络社群图中却处于边缘位置。出现这种反常情况的原因是,学者们关注到了“互联网+”并开展了研究,但尚未将“互联网+”与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整体研究建立起系统的关联。目前,“互联网+”作为关键词多次出现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文件中,如鼓励各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探索网络教育培训的新模式。“互联网+”将会在未来的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学界应更加关注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的研究,将其整合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政策体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政策研究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注释]

①吕莉敏,石伟平.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研究——对2012年以来相关政策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4):62.

[参考文献]

[1]孙清兰.高频、低频词的界分及词频估计方法[J].情报科学,1992(2):28-32.

[2]殷玲玲.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共词分析的可视化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8(3):54-59.

[3]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陈红喜,关聪,王袁光曦.国内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的现状和热点探析——基于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7):125-134.

[5]汪冬华.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6]李佳.共词矩阵在聚类结果分析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4):77-81.

[7]王玉峰,刘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目标与实践探索[J].长白学刊,2022,223(1):132-141.

[8]姜涛,于红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推动、实践探索、存在问题与未来出路[J].职业技术教育, 2021,42(35):77-80.

[9]蔡云凤,闫志利.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4,273(3):154-157.

[10]赵帮宏,张亮,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2013,262(4):107-112.

[11]张恩广,谢丽娜,王开香.专创融合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高职学历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3):70-75.

[12]杨儒雅,唐智彬.职业院校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逻辑与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22,38(6):101-108.

[13]陶军明,李娜,闫孟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脉络回顾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5):55-63+73.

[14]庞学光.农业院校应该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1):3.

[15]温菊萍.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的比较与选择—基于培训绩效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7,37(8):71-75.

[16]高杰,王蔷.精准瞄准 分类培训 按需供给——四川省新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农村经济,2015,388(2):109-113.

[17]张志新,辛会会,刘静.我国开放教育研究的熱点分析及发展建议[J].职教论坛,2018,693(5):100-106.

[18]穆雷,李希希.翻译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理论框架”问题研究——以翻译学博士论文为例[J].中国外语,2016,13(6):94-101.

[19]卓炯,杜彦坤.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途径、问题与改进[J].高等农业教育,2017(1):115-119.

[20]孙书光,翟印礼.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演进[J].农业经济,2015(11):75-77.

[21]陶红,唐婷.大数据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基于共词分析的视角[J].职教论坛,2020,36(6):145-153.

猜你喜欢
培育政策农民
政策
政策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助企政策
政策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