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供性机制的体验设计方法研究

2023-05-18 21:30杜雅婷
设计 2023年7期
关键词:体验设计设计方法

杜雅婷

关键词:体验设计 可供性 可供性机制 直接知觉 设计方法

引言

可供性(a f f o r d a n c e)是美国生态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James Jerome Gibson)提出的概念,指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互惠关系,动物通过感知到环境中存在的可供性,从而获得支持其行为的可能性。[1]

提供行为可能性的可供性与追求行为自由的体验设计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因而受到体验设计研究者的关注。可供性是人或动物的身体所处的环境提供的事实,[2]如果动物可以依靠直接知觉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那么人类也应该能够在人造的环境中达到这样自由的状态。人们对这种自由、直觉的行为的追求正是体验设计出现的原因。可以说,体验设计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在生活世界中的自由体验。[3]

对于促进人的自由体验这一目标来说,设计应该是符合人的本能的、非反思性的。所以依托于直接知觉进行的体验设计,会“更具本原性”[4]。因此,本文将源于吉布森生态知觉理论的可供性机制引入体验设计研究中,尝试从直接知觉层面构建体验设计方法,同时也是使可供性概念在体验设计研究中的应用深入到具体的设计建构层面。

一、可供性机制

可供性机制指环境中的信息(可供性)被有机体(人)知觉到的条件和途径,包括:介质的可供性机制、表面及其形态的可供性机制、特定布局形态的可供性机制和尺度的契合性机制。[5]要理解可供性机制,首先要了解吉布森对环境的定义。

(一)吉布森对环境的定义

吉布森认为信息存在于环境中,环境由“介质”(medium)、“实体”(s ubst ance)和“表面”(s urf ace)构成。

“介质”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动物可在其间移动,对陆生动物来说介质是空气,对水栖动物来说便是水;“实体”具有硬度、不易变化,动物无法轻易在实体中移动,动物、自然物和人工制品都属于“实体”;“表面”是介质和实体的分界线,也是二者的接触面,例如将空气与大地分开的地面、将海水与上方空气分开的海面等,都是常见的“表面”。[6]“介质”“实体”与“表面”的配置和不同程度的变化,提供了供动物知觉的可供性资源。

(二)可供性机制的内容

可供性机制作为生态学视角下对动物(人)与环境关系的一种解释,为在设计中运用可供性理论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具体内容包括:

(1)介质的可供性机制:均质空气中因传达光或振动或化学微粒而出现的暂时的、不均质的部分会提供对事件来源的知觉的可供性。例如人们通常可以通过感知声音与光线准确辨别声源和光源。

(2)表面及其形态的可供性机制:表面是大多数行为发生的地方。表面的变化通常会提供意义和可供性:例如果实颜色和形状的改变提供了果实生长状态的信息和食用的可能性。

(3)特定布局形态的可供性机制:指因不同的空间布局而导致不同行为发生的机制。如“有遮蔽的空间可以成为庇护所和掩护地,前景开阔的空间则提供了觅食和狩猎的可能”。[7](4)物体尺度的契合性机制:吉布森将人工制品称为物体。物体尺度的契合性机制指人的身体尺度和动作尺度与环境的契合会提供可直接知觉的可供性,带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三)可供性机制对体验设计研究的价值

当前基于可供性理论的体验设计研究大多选择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研究进路,对设计当中涉及到的体验要素从可供性角度进一步归纳整合。但由于缺乏对可供性理论的生态学内涵的探讨,使研究无法深入到具体的设计建构层面。

例如Pucillo等人提出体验可供性的概念,将体验看作环境中潜在的可以满足用户需要的一种可供性,并基于雅各布森(Jakobson)的交流模型,构建了用于传达体验可供性的用户体验模型[8],如图1。模型清晰地展示了将设计意图(信息)传达给用户的路径和传达过程中所涉及的体验要素,并说明了信息传达渠道的有效性与对信息解释的一致性会引起用户情感或行为上的反应。但该模型无法进一步说明用户对所接收到的信息的解释方式是如何构建的,也就是无法说明体验可供性是怎样实现的。

而从生态知觉角度对可供性理论进行阐释的可供性机制,揭示了环境中信息的存在形式 和有机体对信息知觉的过程,为体验可供性的研究深入到具体设计应用层面提供了路径。

二、可供性机制在体验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当体验成为设计对象,需要关注对体验情境的构建和对特殊经历的营造。遵循可供性机制的设计可以预设人在某一情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与行为,这对体验设计中构建情境、引发事件和产生影响这三个阶段提供了新的生态学视角。因此,下面将依托构成环境的“介质”“表面”与“实体”这三个因素,阐述如何运用可供性机制在体验设计中调整环境配置,构建体验情境和营造体验经历。

(一)运用空气介质塑造体验氛围、传达设计意图

体验总是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且发生体验的环境也是影响用户对体验的评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用空气中介质的具身性、扩散性和传递特性,使用光线、声音、气味和温度等可以充分调动体验者多感官通道的信息作为设计元素,构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可以帮助用户加深对设计意图的理解程度,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产品。

運用空气介质塑造体验氛围时,首先需根据设计目标确定体验场景希望为用户带来的感觉;其次,根据氛围目标对光线、声音、气味和温度进行设计和匹配,共同构成体验氛围。每种信息中可被运用的因素划分见表1。

运用空气介质时需注意两点:(1)根据目标人群、体验发生场所和设计载体选择使用的因素,例如水疗馆、公园等场所的体验设计通常会使用花果香气为顾客营造体验氛围,但对儿童玩具来说,为了防止儿童吞食,就算是拟物玩具也不会模仿气味;(2)合理匹配环境信息,突出重点。如果环境中可供直接知觉的信息过多,反而会失去对某种体验感觉的特定增强作用。

(二)运用表面布局形态引导用户行为,创造体验事件

除了为用户构建沉浸式体验氛围外,良好的产品体验还要使用户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自由度与更少的行为约束,为此产品或服务需提供更直接的行为引导和更丰富的行为可能。

表面及其形态的可供性机制表明,当人感知到符合知觉-行为规律的表面信息时,就会发生无需大脑加工处理的直接性行为。因此,当体验者通过感知表面信息,就能对环境中行动可能性的认知与设计者的意图达成一致时,就可以减少说明性文字、图像的使用,从而降低用户认知负担,使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而对这种无意识行为进行反向思考时发现,对表面知觉-行为规律的刻意颠覆,是创造体验过程中的特殊“事件”的有效方法。

事件是体验的主体内容,只有当事件经过理解、沉淀,发展成为值得分享的故事时,才意味着完成了体验的构建。[9]事件成立的关键是使产品或服务的具有记忆点,可以为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符合表面知觉-行为规律的设计,就会与人基于自身经验和本能所形成的心理真实性产生冲突,使人对产品或服务与自身的关系产生有意识的关注与思考。这种有意识的关注就会“将周围环境转变为对其自身有意义的情境”[10],进而成为独属于体验者的,在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中的一段记忆和经历,即体验事件。

(三)运用尺度契合性将物品融入生活,产生持续影响

体验设计中的“a-ABC”模型将用户产生持续性体验的过程分为意识到产品存在(Aware)、接受该产品(Accept)、形成习惯(Build),和受该产品影响而逐步改变生活方式(Change)。[11]这意味着只有当产品或服务可以提高人的行为效率或减轻行为负担,使人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舒适的生活体验时,才会成为生活习惯,进而产生持续影响。运用尺度的契合性机制,使物的使用轨迹与人的行为轨迹相契合的设计,可以提供更多关于使用方式的可供性信息,使产品的使用体验更加自然。

例如衣架与毛刷这样通过观察人的行为轨迹而发现的“必然的设计组合”,本不相干的两个物品,却由于行为尺度的契合而构成了组合,如图2。[12]这样的行为组合既满足了用户穿衣后整理衣物的潜意识需求,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用户的生活体验。

三、基于可供性机制的体验设计方法的运用

将可供性机制运用于体验设计中,可以使设计意图的传达更为直接、人的行为更加自由,从而使用户获得更积极或深刻的体验感受。以下的设计案例都不同程度上运用了基于可供性机制的方法去达成设计目标。

(一)面向直接知觉的体验环境设计

基于可供性机制的体验环境设计的重点在于利用空气介质中传递的声、光、味等可以被直接知觉的信息去唤起人的情感与记忆,增强对当下环境空间的体验感受。

声、光、味等设计因素既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强调某一个因素。例如高级餐厅Sublimotion,设计亮点就是对顾客用餐时环境氛围的综合渲染,如图3。根据每道菜特点的不同,餐厅中的音乐、投影、气味和温度都会相应地进行调整以呈现匹配的环境氛围,视觉、听觉、嗅觉共同增强了对食物的体验。可以说用餐氛围与食物一样,都成为了顾客“品尝”的对象。

而当某一要素单独使用时,该要素具有的象征意义则会得到表达。例如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和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都运用了光的穿透性和光明的象征意义,在教堂内形成了神圣的“光之十字”和与上帝沟通的“通道” 如图4、5。光介质本身的含义与呈现形态共同增强了教堂神圣的氛围,进而提升了信徒礼拜时的内心体验。

(二)提供多种功能可供性的空间布局设计

运用可供性机制布局空间能够在有限的实际空间内实现更多空间功能,使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获得更加自由的行为体验。

运用该方法时,首先需要合理配置空间中开阔性与围合性的关系,满足人对空间安全性和多功能性的需求;其次,利用表面边缘遮蔽关系变化所提供的视觉信息引导后续行为路线;最后,要注意保留表面空間的弹性,弹性越强,所能提供的行为可能性就越多,用户创造性使用的机会就越大。例如设计工作室Nendo为Spicebox公司设计的会议空间,运用每个会议室自身不同的形态对空间进行分割,会议室入口处弧线的形态在视觉边缘向远处延伸,既引导了行为的路径,如图6,也自然划分出了三种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正式会议的封闭空间、可供讨论的半围合空间和可供创造性使用的隐蔽空间,如图7。并且随着人的移动,各个会议室之间相互遮蔽,呈现不同的视觉体验,提高了各会议室的视觉辨识度。如图8。这样的会议室设计,为参会者根据会议主题自主选择会议形式提供了可能,带来了更自由的会议体验。

(三)唤醒情感记忆的“肉身化”表面设计

物体的“肉身化”是指将物体在知觉上看做自身肉体的一部分,[13]这意味着“肉身化”的表面是唤醒人的身体感觉和身体记忆的媒介,可以使物品与人建立有机联系。

因此意在唤起人丰富情感体验的情感化设计通常具有着“肉身化”的表面。例如原研哉为1998年长野冬奥会开闭幕式设计的手册,为了“唤醒冰和雪的形象”,选用了一种白色、松软的纸张,加热的模具压在纸上,凹陷下去的字的部分就会“像雪一般融化,呈现出冰一样的透明感”[14]。抚摸着册子松软纸张上的透明凹陷,仿佛就可以回忆起自己在雪地上踩出点点足迹时的感觉,如图9。这即是在表面属性(材质、纹理等)可以提供的感觉和记忆与设计意图之间形成连接,从而达到使用人工物表面唤起情感体验的目的。

(四)颠覆表面实质性的创意设计

设计是否具有创意、令人印象深刻是评价产品体验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设计案例的分析发现,很多具有体验中“惊喜时刻”的案例都有意或无意地运用了颠覆表面实质性的方法。

表面的“实质性”(substantiality)指物体表面传达出的硬度和位置信息,例如岩石与水就具有不同的实质性。颠覆物体表面实质性也就是颠覆体验者的心理真实性,通过改变物体表面本应传达的实质性信息,使体验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贾斯珀·莫里森(JasperMorrison)设计的球形灯具“GLO-BALL”,就通过对表面阴影的消除,使灯的实质性在视觉中变得与空气一样稀薄,看起来就像是平面的光或是在空间中存在的一个孔洞,如图10。以及原研哉策划的“Exformation”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模拟——如果河是一条路”,设计者们将象征公路的表面叠加在了河流的图片之上,通过使用熟悉的表面替代陌生的表面,将这条遥远的河变成了身边的情境,让我们获得了“在超出想象的真实性上体验这条河的地貌与运动”[15]的非凡体验。如图11。

(五)符合尺度契合的人工制品设计

使用尺度的契合性机制提升人工制品的使用体验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契合。首先是人与物的尺度契合,例如阿切勒·卡斯蒂格利奥尼(Achille Castiglioni)和皮尔·贾科莫(Pier Giacomo)合作设计的美乃滋勺子“Sleek”,形状好像是个只有一半的勺子,但却与瓶身完美契合,可以刮取瓶内残存的美乃滋,如图12。勺子与瓶子间清晰的可供性关系不仅帮助使用者行动,并且为使用者带来了愉悦的使用体验。

其次是物与物的尺度契合。例如康斯坦丁·格里克(KonstantinGrcic)设计的可重叠水杯“Grcic”,如图13,两个杯子上下套叠就成为水瓶,上层杯子既提供了水杯的可供性,又提供了作为瓶盖的可供性,通过使水杯与瓶盖这两个物品契合,减少了用户完成目标时的制约,使体验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体验设计设计方法
餐饮行业中的服务体验设计
试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探究与应用
基于老年人使用需求的界面体验设计研究
体验设计导入校园网人事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之初探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浅析儿童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
浅析旅游景区公共设施的设计
公路桥梁结构桥梁抗疲劳设计方法应用
如何利用七年级新教材进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
以迪士尼乐园为例探析体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