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2023-05-18 08:06刘晓琴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美育课程思政新媒体

摘要:课程思政承载着主流价值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念,引领着高校大学生主流价值形态的形成和走向,课程思政作为长期、系统的教育生态,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提升到新的层面。美学讲求思辨和逻辑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与课程思政有天然的密切关联。在新媒体环境下,认知范式发生改变,教育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革。当下须融合新媒体技术,更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明确美学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为引领,深入挖掘美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课程全要素供给等角度建构高校课程思政基本路径,形成现代系统育人体系,实现以美育人,达到润物无声的美育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处理好高校思政课程与新媒体的关系,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发展,成为时代性研究课题。从课程属性和培养手段等方面明确高校课程思政科学培育思路,以混合式教学改革践行课程思政,对教育实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革新,建立能产生共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课程思政,以此发挥思政育人功能,使學生在完成美学知识建构的同时,实现道德人格的塑造,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并为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方法提供思路。基于此,文章以美学基础课程为例,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美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5-0078-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重庆市应用型本科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产教融合实现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GX-355;2022年度重庆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重庆市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22YG221251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演进,引领着教育生态系统的大变革,实时化、个性化、在线化的教育形态,给教学实践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新媒体环境下,宏大叙事被碎片化信息肢解,并充斥于虚拟空间,互联网成为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一些错误思潮、腐朽价值观念等,趁机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1]。要想使大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其高雅审美情趣,必须重新思考美育的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2]。审美作为提升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有力武器,具有深厚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1917年,蔡元培就提出了对中国美育影响深远的“以美育代宗教”说,2016年以来,高校从思政课程全面向课程思政转变,指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3]。在高校课堂,教育更应该体现新的时代内涵,高校课程思政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163。美学基础课程理应与时俱进,将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相结合,以审美为路径,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引导学生坚定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积极传播、模范践行。

一、强化理念引领,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明确的思政育人目标

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美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具有较强的价值导向[5]。美学与政治具有关系上的共通性,美是人们走向自由的途径[6]。美学基础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贯穿始终,作为人类美学思想史上最先进、最深刻的美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美学“是迄今无法逾越的现代哲学美学的制高点”[7]。要引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来处理和应对各类问题。

(二)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行并重

“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8]马克思主义美学充分解释了世界和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讲授美学的一般理论及审美方法,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增强政治意识和价值引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378。引领学生自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有选择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美学基础课程思政还具有时代属性,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中“最美逆行者”案例的讲解,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美学理论中的“崇高”内涵,达到爱国家、爱人民的情感升华,同时思考马克思主义美学中人的自由劳动理论,以此加深学生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认同,建立高尚人格。

二、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形成系统育人体系

(一)形成知识讲授与审美育人同步共进的教育格局

高等教育要从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大思政”格局和视野将价值观引导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9]。在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挖掘隐性育人功能,形成思政育人的全局意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鉴赏是一种原初和自然的能力[10]。在讲授自然美这部分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弘扬中华民族之大美;同时结合人类文明遗迹中的社会美、人生艺术美、劳动创造美等理论,将美的形态系统组织在一起,激发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二)新媒体大数据助力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首先,充分挖掘教学过程、课外实践等环节中产生的大数据。大数据具有相对客观性,能助力突破有限选取对象的局限,通过信息筛选、分析、整合,考察绝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有助于客观准确地进行学情分析。其次,美学是一种哲学思维,是审美观的自觉理论形态,审美判断更多是一种主观情感,而且会被社会、历史、教育所影响,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将主观意识尽量客观化,有助于增强课程思政实效性。最后,大数据平台能够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内容、评价方案等协同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协同形成系统理论体系。

三、以任务驱动教学,增强教学实践性

(一)以任务为引领,驱动课程思政有效教学

教学过程中,要应用新媒体拓展教学内容,以实践作为任务引领,在实践中回应幸福、道德、人生等价值观念,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相关内容。例如,在讲授审美范畴的“崇高”时,适时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美好实践作为任务引领,学生以线上线下协作的方式,从美学视角出发进行辨析,最后通过微电影、摄影展、课堂辩论等方式进行呈现。再如,在讲解“社会美”时,结合马克思“美的劳动”理论,以体验生活美学为任务,明确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个体生存美学等深层基础理论,从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现代哲学美学制高点的地位。理解审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本质的对象化理想,“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体现人的本质的自由劳动。审美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是针对人类原价值的哲学思考,以此启发对于人生艺术性的深层思考,实现以审美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

(二)结合时代热点,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

时代的精神氛围体现在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中[11],应用新媒体技术有助于融合时代特色典型案例,感知时代的审美,以理论结合实践驱动完成课程任务。如王国维所言,“教育者,非徒以书籍教之之谓……苟时时与以直观之机会,使之于美术人生上得完全之知识,此亦属于教育之范围者也”[12]。教師应融合美学知识,结合时代案例,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审美观和崇高的审美理想。

例如,让学生观看抗洪抢险现场报道,感受军民鱼水情;观看奥运健儿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瞬间,体会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观看神州系列宇航员进入太空的神圣时刻,感受对“最美的人”的讴歌……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家国情怀与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激起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创新教育手段,提升美学思政育人效果

(一)创新教育手段的必要性

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传播路径变得多元,传播内容参差不齐,崇高质优的信息和低俗丑恶信息杂糅,需要通过审美教育帮助学生完成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分辨善恶美丑。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自由精神活动,美育的过程理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消费或精神享受的过程,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13]。这也对教师本身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审美对象进行意义体验,以此获得心灵的洗涤和超越,达到预期美育效果。

(二)结合新媒体技术,提升以美育人效果

各种各样的网络学习平台、海量的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的革新,交互式教学、多平台协作、大数据分析等为美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设备,实现课程思政跨时空点对点教育,提高教育成效;通过新媒体技术营造交互式、协作式教学环境,让学生随时关注热点事件;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以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课程思政内容,比如欣赏“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龙门金刚”系列富含中华传统艺术精髓的现象级艺术节目,在线赏析“三星堆”出土文物等,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宏大多姿,以此培养能够欣赏美并且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人。

五、加强实践探索,建立有效的美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一)构建评价体系面临的难题

美学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是一门从人的实际出发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以美育人,将理论转换为素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审美标准,美育教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对审美体验的重视[14]。在评价方式方面,除了结果评测以外,课程经验也十分重要。但由于课程经验具有抽象性且不易量化,因此评价标准模糊。另外,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是将评价对象纳入预先设定好的目标框架中,使课程教学标准化和固定化,这种目标取向的传统评价无法应用到当今的美学课程思政中,至今仍然缺乏美学教育质量测评体系这根撬动美学课程思政发展的杠杆。

(二)新媒体环境下评价体系尝试构建

审美和教育具有天然亲缘性,都是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作为价值目标,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回应、解决问题,做到提质增效、积聚变革[15]。在美学基础课程实践中,笔者尝试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整体考核体系。除了对理论知识点进行量化考核以外,主要倾向于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以多元视域评价学习效果。强调学生真实审美经验,对生活世界的观照,实施动态的综合性评价,其维度包括学生审美认知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情感的陶冶、审美创造等,主要考核方式为小论文、课程作品、社会实践表现等,关注学生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的成长,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各类移动终端平台,建立线上线下交互测评体系,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进行评价。通过雨课堂、学习通等提供的学习数据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更科学精准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借助大数据预测功能构建思政教育预警机制,实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六、结语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教育变革乘风而来,美学课程思政彰显出了其使命性与时代性,要积极探索美学课程思政理念和实践创新,因势利导,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新媒体技术作为载体,与现代化教育的特质结合,培养具有高尚审美理想,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场坚定、奋发有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赵兰香,郭跃军.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3):59-60.

[2]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强调,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18-08-31(01).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2020-05-28.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63,378.

[5] 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序言.

[6] 席勒.席勒美学文集[M].范大灿,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211.

[7] 《美学原理》编写组.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8.

[8]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7.

[9] 雷思鹏.“大思政”格局下“课程思政”实施策略[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56-58.

[10] 康德.康德美学文集[M].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6,172.

[11] 王凤志.传统核心价值观的美学传播与现代张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5(4):19-26.

[12]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2-53.

[1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N].人民日报,2018-05-03(1).

[14] 胡樱平.新时代中小学美育的三大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8(10):78-81.

[15] 沈壮海,刘灿.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21(3):4-10.

作者简介 刘晓琴,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学、新闻传播学。

猜你喜欢
美育课程思政新媒体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