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资源的电视纪录片影视化研究

2023-05-18 19:51董文杰
今古文创 2023年9期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摘要】口传文学泛指广大人民集体创作,在口耳相传中经历了浩瀚的岁月长河,是一种气韵兼备的口头文学。少数民族口传文学集个人体验与群体经验的智慧于一体,在宽广的生活语境生态中呈现活态传承延续。面对消费主义与现代化的冲击,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传承研究关注度降低,研究方式趋于静态书面化。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电视纪录片的影视化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既满足了文化消费多元化的需求,丰富文化审美的内容形式,同时也为多民族口传文学的创新性传播、传承提供了有效渠道。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资源;电视纪录片;影视化;《远方的童谣》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09-005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9.019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童谣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Y700)。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是民族民间文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散说体、韵说体、韵散相间体三种体裁:散说体以神话、传说、故事、笑话为主;韵说体以古歌、长诗、情歌、儿歌等歌谣为主;散韵相間体有谜语、谚语等。童谣作为一种韵说体,是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极具童心童趣与人文关怀色彩的文化资源。《远方的童谣》是一部以凉山彝族、博尔塔拉蒙古族、黔东侗族、博尔塔拉哈萨克族、阿里藏族五个少数民族的60余首童谣传播与传承的音乐电视纪录片。纪录片将少数民族童谣这一口传文学资源进行了超文本阐释、影视化呈现,让童谣资源背后的文化生态、自然地理、音乐舞蹈、民俗人文等民族文化要素融于纪录片的制作。

一、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童谣

少数民族童谣是少数民族儿童或成人共同创作的具有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理解能力、生活需要和趣味性的特征并且以少数民族生活内容、风俗习惯、精神文化为内容,以汉语或者少数民族母语为载体,流传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儿童之间的可无乐曲伴奏、口头或文本形式的韵语短歌。

“童谣”是自五四歌谣运动之后普遍使用,在我国古代和当今学术界或坊间经常将“儿歌”与“童谣”混用,实际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乐谱,儿歌可以唱也可以念,但是童谣只能念,儿歌包含童谣在内。台湾学者朱介凡将中国儿歌分为四大类:抒情与叙事儿歌、童话式儿歌、游戏儿歌和逗趣儿歌。王光荣在《歌谣的多学科研究》中根据儿歌的思想内容分为五类:母歌、游戏儿歌、教诲儿歌、绕口令、抒情和叙事儿歌。借鉴儿歌的分类,根据童谣内容可以将少数民族童谣分为:游戏童谣、安抚童谣、生活童谣、教诲童谣、风俗童谣和时政童谣。“民族性”与“儿童性”作为少数民族童谣的主要属性,“儿童性”作为基础特性就决定了童谣要以儿童为中心,儿童本位思想是少数民族童谣的“本”,“民族性”是少数民族童谣的“根”。少数民族童谣守住根本,贴切儿童心理、符合儿童审美、充满儿童情趣、符合塑造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少数民族童谣是在长期的民族文化环境之中熏染而形成具有各少数民族“民族性”的文化特征作为底色,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和民族风格,为少数民族童谣注入审美力量。除此之外,各少数民族多元的历史元素为童谣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远方的童谣》纪录片中记录了60余首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童谣,大多以歌唱的形式呈现,并在歌唱的同时加入一定传统乐器的伴奏,有的还伴随着或欢快、或热烈、或舒缓的舞蹈动作。纪录片中的童谣更加注重情境的引入,在娓娓道来的故事中加入各民族的童谣,选取的童谣多为游戏童谣、生活童谣与风俗童谣。

二、电视纪录片的资源转化

“在电视中制作、播出的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或形式,是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或历史事件作纪事报道的非虚构的电影或录像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基本的叙事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用挑、等、抢的摄录方法,记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这里的‘四真’是纪录片的生命。” ①除了“真实性”,同时电视纪录片是由文献或纪实事件为制作材料,经过特定处理带有一定个人观念和阐释视角。②《远方的童谣》作为一部儿童音乐电视纪录片,将童谣中的“文本文献、音乐、传承故事、发生环境”等众多资源作为纪录片拍摄制作的素材,实际已经超越了童谣的文本性和音乐性双重性质,走向宽广的语境。儿童作为童谣的主要传承者是纪录片的主角和拍摄对象,也是这一纪录片的主要受众,同时“童谣的传承”作为纪录片的主题,主要人物与受众还包括成年人。

(一)叙事的时空意识

时间与空间是叙事中的基本坐标与维度,时间上体现着作品叙事的厚度与内涵,空间上体现着作品叙事的广度与气度。叙事中的时空感是衡量一个作品丰富多元程度的重要标准。

在纪录片《远方的童谣》中以少数民族童谣为聚焦展开了侗族、蒙古族、彝族、哈萨克族、藏族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童谣故事,跨越了贵州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及西藏那曲、山南、日喀则、阿里等地区,地区分布呈现出南北中的跨度之广。在空间呈现方式上是并列式的连接和叙事,清晰的叙事逻辑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优秀民族文化。空间叙事不仅是在地域上的呈现,还有对具体地域具体故事中的不同空间的设计安排,在每一帧故事中镜头总能由大及小、由远及近地叙述有限地域范围中不同空间内容,在看似分散独立的不同空间范围中交织着一条明晰的逻辑线索,点线结合中展示着不同地域不同空间中的地理环境、地域风俗与人情冷暖。

时间维度上,纪录片《远方的童谣》着眼于“远方”这一关键词,不仅将其阐释为地域空间上的偏远与闭塞,还阐释为时间历史上悠久与古朴。因此在传统童谣的生产地——乡村中传承原始质朴的童谣中增加了时间穿梭的历史感,乡村中历代相传的民族传统童谣既是现代对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同时也有口头文学自身变异中存在的现当代与过去历史生活的对话和发展。童谣本体内容具备时间元素的基础之上,纪录片通过老人与孩童的互动、传承人的使命担当、传统童谣的新创改编等多种方式加强了作品的时间色彩,使“少数民族童谣的传承”这一主题得以升华,展现了民族文化及其传承的困境与重要价值,使得纪录片的制作者、观看者、评论者无形中增添一份责任感、使命感与自觉意识。

(二)叙事语境与文本价值的实现

“口传文学”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作家文学,作为民间文学,“口传文学是具有灵性价值的文学,凝聚着民间的情感、精神和生命,具有深邃旷远的哲理。”③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形成、文化空间、精神影响力与传播传承都具有独特的机制与族群特征,经过时间历史考验而沉淀的优秀口传文学往往是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甚至根谱,其中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族群起源、迁徙演进、道德规范、民间信仰、世界观念、价值标准等潜在的观念意识形态混为一体,以口耳相传的形式进入并影响世代更迭的祖祖辈辈的精神世界,起到胜于法律契约的行为约束的作用,譬如古歌、创世神话、英雄传说等。童谣作为歌谣中极具儿童性与音乐性的口传文学,具有极强的情感感染力,看似简单整齐的短句中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生机活泼的顽童心理,借助乡土气质、童趣童心、古朴亲切的特征深入世代儿童童年的精神世界,从而在日常生活、游戏劳动、成长学习等生态语境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人生影响。

口传文本的生命气息与自然气息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得以实现,因此对童谣资源的转化要超越文本本身,着眼童谣形成、传播、演述、传承的生态语境,其中口传文本、传承人和民间机制是该生态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远方的童谣》以五个少数民族童谣生成的自然人文环境、传承故事为主要内容,“以‘人’‘景’‘歌’三重聚焦的叙事结构,为受众描绘出一幅‘人在景中,景中有歌,歌中有人’的和谐图景。” ④

(三)超文本叙事与内涵升华

“超文本”这一概念最早是在计算机领域出现,也正是在计算机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一种流行技术。“网络媒介的超文本叙事与技术层面的超文本叙事与技术层面的超文本、哲学及文学理论层面的超文本和小说家在创作中虚构的超文本三种超文本理念密切相关。” ⑤巴赫金作为超文本观念的先驱,认为所谓的“超文性”超越了文学形式研究,更多强调文化史的范畴,然而文本只有在与其他文本(语境)的接触关联中,文本才具有生命,因此超文本既要有文学史、文化史的意义,也要对文本媒介空间进行探讨研究。电视纪录片《远方的童谣》作为传媒技术与文学文本、音乐文化等的有机结合体,将口传和书面的文学文本转变为以屏幕为载体,突破时空限制、文本叙事,综合视听感官为一体的影视作品。

从文本到视听的转化过程,是将逐步走向消亡的少数民族童谣传承、保护的手段之一,尤其是经过纪录片影视转化之后的作品可以成为口传文学数据库的重要部分。电视纪录片的优势在于它是生动形象、贴近大众、内容丰富的,因此尽管是对“远方”的少数民族童谣进行拍摄制作,也会因为纪录片是基于人类共同文明和情感的前提,从而得到最广大群众的支持。《远方的童谣》在“讲故事”的生动讲述中让童谣这一口传文化资源得到关注和保护,让处在“生存危机”中的少数民族童谣口传文学资源以活泼动人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并引起重视,既是“文化拯救”,又是对少数民族同胞的人文关怀。

(四)人文关怀与儿童性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真理性特征,但是人文关怀才是纪录片精神内涵与人文主义的体现。人文关怀作为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关键要素,其决定着纪录片是否能吸引觀众并使得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起到启发、感染大众的影视效果。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制作方是否具备社会责任感,是否能在一定的收视效益基础上注重作品给社会大众带来实质性的精神启蒙或者反思引导作用,从而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其次,是要看是否具备人文关怀理念,“人”的概念作为人文关怀的基础,纪录片作品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作品内容中“人”的形象、故事与生存状况,以“人”为中心去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从而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最终起到为“人”服务的艺术目的。

纪录片《远方的童谣》借用了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利用少数民族童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主线,以小见大去展现彝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人”的生活习俗、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以视觉、听觉的盛宴去融汇“远方的童谣”中蕴藏的人文精神、情感寄托、习俗文明等要素,从而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与情感共鸣。除此之外,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该纪录片给予了我们启发,少数民族儿童像是自然之子,徜徉于自然的馈赠之中,与此同时面对传统文化的失传危机,传承人与民间自觉者一直在寻求出路,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也为传统民间童谣的传承造成影响,如何让当代人传承保护并爱上童谣是纪录片暗中隐藏的话题。故事叙述中的人文关怀则体现在扎根于寻常百姓生活中,诉说的是与少数民族儿童、百姓息息相关的故事。

该纪录片秉承了“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出精品”的创作理念,在消费主义盛行、娱乐至死的浮躁时代成为一股清流。作为一部音乐型的儿童电视纪录片,以儿童之心、儿童之眼与儿童之情去安排设计镜头与声音叙事语言,尤其是“远方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作为纪录片的核心人物,其可爱活泼、纯真无邪在纪录片中得以灵动的展现。纪录片从童谣、传统乐器和音乐学习、儿童游戏、儿童的成长仪礼等各个环节,注入对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的关怀与记录,以童谣的传承为观察的切入点,叙述与记录的方式更加生动活泼。儿童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与寄托,对少数民族儿童给予关注,让更多人通过主流媒体看到孩子们的心声与理想,促进少数民族儿童成长与发展。

三、影视化的价值与反思

口传文学的纪录片影视化创作是促进口传文学传播与传承的有效方式,口传文学的传承实质就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再创造,在纪录片中将其本身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进行放大拍摄,既是客观记录的过程,又是艺术化地加工创作。《远方的童谣》是凭借媒体技术,以蕴含着多元和谐少数民族文化的童谣为切口,既是对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形象展示,也是对贯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进行的创作呼应。从人文角度,更是对增强少数民族儿童的文化自信做出的艺术实践,为少数民族儿童传承本民族文化和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各少数民族文化,从而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鼓励多民族少年儿童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引导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童谣的传唱中找到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纪录片的制作呈现既要有专业技术的支持,内容上更需要民族文化的支撑和丰富,因此在纪录片素材的采集成为重要一环。口传文学的特殊性就要求田野者要在调查的过程中保持口传文学文本与语境的客观性,在艺术加工时既要考虑作为“外来者”观众的接受理解,也要确保民族文化的生态性与本真性。纪录片反映民族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发展时,能够观众的内心产生亲切感与贴近感,《远方的童谣》利用童年记忆的情感共鸣拉近了作品与受众的距离,让多民族的少年儿童感受到各美其美的同时,更多是美美与共的共同体体悟。

四、结语

少数民族口传文学集个人体验与群体经验的智慧于一体,在宽广的生活语境生态中呈现活形态传承延续。面对消费主义与现代化的冲击,对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传承研究关注度降低,研究方式趋于静态书面化。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作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电视纪录片的影视化方式进入大众视野,既满足了文化消费多元化的需求,丰富文化审美的内容形式,同时也为多民族口传文学的创新性传播、传承提供了有效渠道。

注释:

①任远:《电视纪录片的界定和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05期,第45-51页。

②盘旋:《人类学视阈下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学位论文。

③黄晓娟:《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文学评论》2011年第02期,第203-206页。

④阎冰洁:《纪录片〈远方的童谣〉叙事特色探析》,《电视研究》2021年第06期,第73-76页。

⑤李森:《论超文本叙事理念的源起》,《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學版)》2015年第02期,第100-105页。

参考文献:

[1]牛琛琛.关于电视纪录片中的视听语言研究[J]. 传媒论坛,2021,4(17):58-59.

[2]赵倬.电视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艺术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16):162-164.

[3]王丙珍.少数民族文学影视化的生态审美文化价值[J].电影文学,2019,(19):69-72.

[4]尹虎彬.二十世纪口传文学研究的十个误区[J]. 民族艺术,2005,(04):83-95.

作者简介:

董文杰,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电视纪录片
浅谈电视纪录片剪辑的节奏把握
电视纪录片的摄影原则与相关问题
电视纪录片的摄像思维与创新
探析电视记录片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研究
论中国电视纪录片原型叙事中的奇石符号
电视纪录片解说者应具备的素养及风格的形成
全球化纪录片的中国之路
电视纪录为载体的中医文化传播新范式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